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P2

  ..续本文上一页办到。祈仁者努力焉。诗文品艺,怡情养志,非不可为,然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不能与宇宙人生之真理相比,仁者当已有所体会也。

  封面称呼,当依而行之,其实对邮递员来说,“先生”亦相宜也。所刻印章二枚,古朴庄严,刀工十分难得,其中:“志”字、“士”字成为“工”,可能是印泥关系,或有此种写法,但写成“工”体不易识别,仁者裁之。

  近有其它道友多人刻赠金石多枚,愚不善书法,而印章不少,已足够用,今后切勿劳神劳力。兹把印章,盖奉请鉴,互相欣赏。不一一,把晤非遥,不亦乐乎!顺祝净乐!

  恒志合十

  2000年12月6日

  

  智谦仁者道席:

  来书,知平安到达,并法喜充满,因缘确实不可思议!仁者至诚恳切,德才兼备,今修大法,确是福慧并臻,善根福德之所积累,不胜喜悦和赞叹!

  《楞严经白话注释》及《六祖法宝坛经浅释》两书均甚好,有暇不妨逐步翻阅,使实践与理论并进,但目前以专心修法为主,看书其次,心定慧开,明白真如实相,则事半功倍矣。《心经抉隐》我已有,《居士传》亦不需要,请勿费心。

  “万事开始难”,今第一座能非常顺利进行,今后可无大的问题,但对修后业习种子翻出,必须有思想准备,以免临时起疑,此乃好事,翻动越烈,去泥越多,由翻动进入“不动”,岂不庆快平生!顺祝合府吉祥,新春百益!

  愚恒志合十

  2001年1月17日

  

  智谦仁者道席: 全家幸福!

  手书敬悉。仁者不惮辛苦,埋头前闯,修六字大明咒300余坐,修心中心法500余坐,并能连起来打坐4小时,可谓勇猛精进,难能可贵!

  打坐间期,“没有境界是最好境界”,这句话,非常重要,一切见光见佛,有色闻声,皆是幻象,皆是不真实的,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修至身心消失,万法化空是好事,这是“真空”,但万法化空,身心脱落时,灵知了了时,才是“见性”景象,此灵知了了,也即了了分明,也叫灵光独耀。此乃妙有。真空必具妙有,真空妙有圆融无碍,方是自性本来面目,方名“见性”。 仁者必须有此认识,有此体会,方是开悟;所谓开悟,即是“明白”,明白自性,即此了了灵知而一念不生者是,否则容易落入“顽空”,“断灭空”境界,是外道所证,非大乘见性也。请以此自验,必能知其是否。

  “爆炸”等非人人都有,虽是业障消除现象,但未必见性,故不必以此为是。总之,仁者能埋头苦干,虚心印证,明心见性不远矣。妄想息处,本性现前,然后悟后继续进修,打扫无始来的习气,(即破重关)消一分境界,证一分本智,必有了生脱死,大快所怀之日,继续战斗,打好基础,不胜企仰之至!《随笔》一册,不知曾带给您否,我已忘记,另邮寄一册,不少地方,可作参考。不一一,祝新春百益。

  愚朽 恒志合十

  2002年1月21日

  

  智谦仁者: 您好!

  函悉。多谢关心,贱躯尚好,尚可应付,勿劳系念。修持时间感到不太长,二小时很快过去,这是初步定境,昏沉现象出现,也是常有,宜观想两眉间的印堂穴,精神振奋或起身礼佛散步,加以调剂,手印下松,发现后,立即调整。舌苔厚腻嗓子干,是燥火、湿浊现象,宜服清热解毒之剂,如银翘解毒片等。(或牛黄解毒丸)并用腹部呼吸,引火下降。百座后加座,可量力而行,能修大法,亦是仁者的福德因缘,我并无德能,惭愧!眼睛尚好,看写太多,当随时保重之。

  “雄鸡一唱天下白”,时代之象征也,前作拜领,谢谢!即颂道乐!

  愚朽 恒志拜启

  2001年4月20日

  

  智谦仁者道席:

  手书拜悉。正在驰思,得书甚快!知努力修心法,从未间断,快慰何如!目前虽感觉不错,但须防习染翻动,因修持愈紧,翻动亦愈烈,随着功夫加深,烦恼翻出往往愈多,所谓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也,幸注意及之,另函寄上《随笔》一本,系最近所写,供仁者参考。

  已搬新居甚好,但愿鹰迁乔木,一切吉祥!佛教刋物,以《广东佛教》内容最为丰富,值得一读,《宁波佛教》亦有可观,如果添订两刋很有可观也。地址介绍如下:广东佛教:“--” ,宁波佛教:“--” ,上海佛教:“--”。三家随选订阅,好吗?顺颂秋祺!

  愚朽 恒志拜书

  2001年9月3日

  

  智谦仁者慧眼:

  久未见手书 ,正在怀念,接24日手书,甚慰!知已打座324座,不问收获,埋头前闯,不久必能悟见本来实相。在打坐过程中,必有种种心身变化,或心生烦闷,或无事而生烦恼,或瞋心特大,这些都是夙世染污种子翻出的现象,都是进步。身上也可能发生痛痒、出汗、打噎等,是气血流通的表现,一概不理,埋头苦干,不觉渐到彼岸矣。咒念不出,但手印不散,心中分明,这是初步的定相现前;但不久就转化。功夫逐步到家,则一念不生,而灵知不昩,体会本具真如实相,则足以庆快平生!但必须不问收获,但事耕耘,行行重行行,不期然而彻见本来面目。

  《八识规矩颂》是相宗的初学课本,含义较深,说明诸识转化前后的功用,相状、作用等,最好与《百法明门论》同阅,对了解心念的规矩、内涵……有很好说明;石家庄于底“虚云禅林”内“《禅》刋法物流通处”可能有卖,但目前不一定多看书,以修持为主,誓明本地风光——明心见性为头等大事。今后正需广阅经论。

  晚餐少吃,甚好,有助于消化和坐中明彻,可减少昏沉现象,祈仁者予注意,有许多好处。复颂法喜!

  愚朽恒志拜上

  2001年11月29日

  

  智谦仁者道席:

  来函敬悉。自性之体是真空,自性之用是妙有,妙有即真空,真空即妙有,空有不二,体用一如,权名“自性”也。

  《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即《正法明门论》“正”字乃“百”字之误。《楞伽经》和《大涅槃经》,楞伽属于法相,讲唯识道理,较深;《涅槃经》是追说前所讲之大小乘经,是佛最后所说。可先看《百法明门论》,是佛学中的心理学,共说世出世间为一百法,是学佛者必读之书。读后对一切诸法有所了解。

  知每日连坐四小时,勇猛精进,可谓埋头苦干矣。另坐诵结印大随求陀罗尼半小时,与前四小时所修是否同一咒,如同一咒,则此半小时及大光明咒可不修,因以一门深入为宜。又慈氏咒即求生弥勒净土咒。各随心愿而修,都无不可。但目前阶段,以修为主,看经可带看,以不影响修持为宜。敬颂定慧圆明!合府吉祥!

  愚朽恒志和南

  2002年3月8日

  

  智谦仁者慧眼:

  来信敬悉。打座效果不好,原因有三:

  1、晚上睡眠欠足,一般宜七、八小时,过少了日间容易疲劳、瞌睡,于修持不利。

  2、太勇猛前闯,有时也会感到疲劳,因气血未通,故目前以坐二小时为好,如调琴弦,紧了松了都不相宜。梦是第六“独头意识”,五官休息,它尚在活动,故名“独头”,很难控制。只要梦中不颠倒惊恐,一般的做事,有条理或正念分明,勿颠倒迷妄就好;但功夫到家,梦中能作得主,或梦中能常起观,不致流浪忘返,那就更好。孔子曰:“吾不复梦见周公”,圣人也如此,可见正当活动之梦,不碍用功,今后可趋入正智了了境界,也即寝寐一如,假以岁月,必有证验。

  3、“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用功之人往往由于功夫认真使八识田中昏沉、烦恼、习气被逼翻出,或心生烦闷,或心念飘动,或无事而生烦恼,这些其实是进步现象,凡用功真切而习气翻动,不管心乱或心定都是进步现象,不必怀疑。一旦定力增加,自然步入佳境。“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但用力不宜过猛,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庶乎可矣。复颂合府吉祥

  愚朽恒志合十

  2002年4月25日

  

  智谦仁者道席:

  手书拜悉。知勇猛精进,甚至一天坐9座,可谓毅力坚强矣,再200多座就到千座,一鼓作气,冲锋陷阵,乃是好汉!

  妄念不要急于消灭,有时越修越多,乃第八识种子之翻动,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是进步现象,请勿认为退步,而且更须处处与习气作斗争,反其道而行之,进步更快,譬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总之,妄念来知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一味不理、不取亦不舍,自然太平无事。

  江居士能夜间无梦,说明梦中作得主,正是功夫的表现,所以他能辩才无碍。[指江味农居士,编者注]

    “教宗般若”,即江居士的修行以“般若教”为修行宗旨,(即观照法门)而在行持上则以持名念佛为主。“宗”即宗旨,也即修行宗旨、修行宗要。总之,他是以禅、净 双修为主要用功处。《普贤菩萨行愿品》是发大愿、修大行,故须常诵常行。故说“最要”仁者亦宜注意于此。大愿无尽!天热,草复,敬祝合府安吉!

  恒志拜启

  2002年8月5日

  

  智谦仁者道席: 

  手书奉悉。知勇猛精进,埋头前进,十分难得!仁者所遇境界:如“凉水漫头,脱落下来”。而又灵知了了,不起分别。如果脱落的是妄想分别,达到“一念不生,而又灵知不昩,了了分明”,这正是本来真心出现境界,必须认清识透,自我默契,自我认识,一把抓住(认透)便能永远不忘,但个中着不得丝毫分别,即是顿悟本来面目。但每每转瞬杂念又起,故须多修多观,时时放下万缘,回光返照,便可由生转熟,逐步达到二六时中不离这个(本来面目)。若执著于“凉水”,执著于感觉,则又不是,此中“差以毫厘,失之千里”,祈仁者留意矣。

  又见性境界,虽属顿悟,其中亦有深浅之别,古人所谓:“大悟一十八,小悟无数次”,仁者所得亦是无数次中的一次,祝继续努力,埋头前进,望见“本来家舍”不远矣。但须知本来未出家门一步。仁者能珍重此番因缘,亦是多生福德因缘所致,我不过旁敲侧击而已,珍重、珍重。目力不清,即颂精进。合府平安。

  愚朽恒志拜复

  2002年8月16日

  智谦仁者慧眼:

  来书早收,迟复为歉!见性学道,知已有五六次同样感受,虽有感受,但切勿着意,“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此语,需时时体会而默契之。见性开悟,只是见道,见道后,须“悟后起修”,时时在事上磨炼,处处与自己逆,与自己反对,才是真修,否则仍是“随境流转”,生死颠倒,愿 仁者从此着力,不难彻见本地风光也。《金刚经》可以印心,语语精妙,亦不急于在文字上求解,水到渠成。绵密保护它,总在时时用心观心,回光返照,即古人所谓“保任”也。此颂定慧双修!

  愚朽 恒志拜上

  2002年11月7日

  

  智谦仁者慧眼:

  来函收悉。时间匆匆,春节已过,向合府拜个晚年。

  知《书简吟草》已收到,一共四册,将再出一册共五册成套,多数是老内容,也有新的,取其便于阅读而已。请仁者瑕时浏览。愚朽年老无用,尽最后一得之愚,溢美之词,实不敢当!

  知已坐956座,埋头苦干,实在难得。并闻将再打1000座,以除业习,何善如之,但事耕耘,不问收获,必能卓有成就,祝勇猛精进,日进于道。常与自己习气斗争,进步必快。余不一一,即祝轻安!

  愚朽 恒志拜上

  2003年2月10日

  

  智谦仁者:您好!

  函悉。知“文存”已收,甚好!按照规定“六字大明咒”可以由仁者传授他人,“心中心法”则不能随便传授,必经依法传授并经阿阇黎同意,且必须明白心地者,特此奉告,祈注意为荷!

  知每日打坐不辍,甚为难得,祈埋头苦干,必有诸缘脱落,一念不生而又了了分明之一日。事忙即祷夏健!  

  恒志手拜

  2003年6月20日

  

  智谦仁者:函悉。

  六字大明咒修法,仁者可以传授他人,教以结印、念咒、心念耳闻,即是三密相应。能照此修,即算如法。并不需其他仪轨,但需念四皈依3-7遍,附上法本一册作参考。

  心中心法是必须灌顶的大法,传法的人必须经元音老人同意,经老人同意现在可传法的人大约有七、八人。传法的人必须有一定修证,是明心见性者,明白心地法门,且要求较高。必须经上师同意。即颂夏健!

  愚朽恒志拜启

  2003年7月1日

  

  智谦仁者:

  来信收到。明心见性后,仅是开悟,还未证到自性,也未了生死,必须悟后起修,彻证自性,逐步才能成佛,故悟后必须历经磨炼,去除习气,(贪、嗔、痴、慢、疑)断见思惑,成阿罗汉,再往上升,成菩萨成佛,所以悟后起修,主要是除习气,断除烦恼,念咒、念佛都是方便,明心见性后,不打坐也可以,主要是炼心、观心,我现在仍旧打坐,念佛,增加定力(不是心中心的座,不到两小时)此祝身体健康!

  徐恒志(代笔)

  2004年3月4日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石家庄张孝谦居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