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切事物。心生则法生,法生则心生,故心法不二,能所一如。
四、 经云:“法尔如是”,仁者还见么!?见是分别,不见是断灭,且道如何办?
余俟后叙,顺颂法喜无量!
愚恒志拜启
1998年8月20日
志强仁者道席:
12月20日手书谨悉。二月前卧龙相见,确实永足怀念,愿此长为道种,同入菩提之门。贱照蒙处理放大,水月镜花,似有幻象,然而五蕴和合,莫非生灭!净土宗要求“净念相继”,即明心者之“动静一如”,言虽有别,义实无二,愿与仁者共探之。某道友的照片,某居士已洗出印好,不久即可寄奉,因归来之后,确很忙碌,联系、处理的事务较多,故再请各道友略为等待,并乞垂谅。内人入塔院前照片,谨检奉,以留纪念。
人生一切无常,梦幻泡影而已。吾人目前唯一大事即在悟心基础上,打扫多生习气,破一品无明,见一分法性;同时发愿归向净土,应知此一句弥陀,暗合道妙,巧入无生,禅净二门,从未分家也!此颂 新年百益,向某居士问好,祝新年愉快!
恒志拜上
1999年1月4日
志强仁者道席:
来书敬悉,不胜喜慰!所说贱体不如从前,此是误传,一般说来,贱体并无大病,日常一切均能应付,但毕竟生命无常,衰残相逼,自当随缘度日,无所牵挂,当祈仁者,勿以为念。一片至诚,谨表感谢!至于接待、复信等事虽多,但念同体之悲,安可不竭其愚钝!众生苦恼,非佛法无从解脱,佛法难闻今已闻,普愿尽虚空、遍法界一切有情,同出生死苦海,同归圆觉性海。
目前学佛者多而正见难得,大都著相粘境自陷苦恼,若知妄想本空,回光返照,顿得清凉,终日无住,不落断灭;终日生心,不生分别,久久行去,定有自在之分,愿与仁者共勉之。
学佛重见地,古德所谓“但重见地,不重行履”,见地者何?彻悟本来,认清自家面目。若寻枝摘叶,舍本逐末,离道远矣。仁者自修之外,能随缘利生,共趋菩提,非常可喜!一切莫非因缘使然。您定慧双修、夫妇同修,世间乐事,惟此为最,请向贵仙仁者致意问好,千里同心,不离这个,祝一切吉祥。张家口之行,愿健步安和,诸佛加持。
愚恒志拜启
1999年6月6日
志强、贵仙二仁者慧眼:
久不通信,彼此神交。贱体粗安,足以告慰。诸佛菩萨及诸仁者慈悲加持,甚觉感愧!
十月份起愚已迁居:“上海老沪闵------”,以后通信,请写此地址。此地虽属效区,惟空气清爽,宜于养老,尚祈两位释念。
仁者伉俪同修,勇猛精进,复遇无上密法,福德因缘,真实不可思议!当祈两位痛念佛法难闻,人生多苦,趁此康健,力超三界。上座犹如磨刀,下座练心,犹如用刀(杀敌)定慧等持,悟后起修,必将庆快平生!贵仙仁者,秉性仁厚,今得道侣共勉,实为无上福德,谨此遥祝,希共了此一番大事因缘也。
祈法喜充满,寂而常照,得大自在,成就菩提。顺颂合府吉祥、道业日隆!
愚恒志拜启
1999年12月18日
志强仁者道席:您们好!
卧龙一别,凡逾半载,人世幻化,可悲亦复可笑。
来书所说:“众生可怜不学佛的不明白,学佛的亦不明白”,的确如此,言之可慨!所谓“不明白”,即不以明心见性为要务,心外求法,岂不沦于邪见外道?故愚每于人前大声疾呼,不管禅宗、净土、密法,无不以明悟自性为要领,否则欲淘汰习气,岂不移东搬西,徒自困扰。即如净土宗乃三根普被之法,一般以带业往生为主旨,忘记此乃三根普被之法,中上根人亦有份,心地明白即“理一心不乱”,有何不可,当仁不让,在于智者,但亦不能小视修证,看得容易。如见性后,悟后起修,于境界中磨练,于六尘、五欲、三毒种种境界,必须一一透过,特别是财、色、名三关,非大力者不易转化。若保任精勤,随缘脱落于顺、逆境,自在无碍,斯名破重关。但按教相论,圆教须破四十二品无明,始成妙觉。特别是初地菩萨(即别教初住)已能现身百界,八相成道,故由修而悟,由悟而证,功夫岂易言哉!见性者每悟后求生极乐,恐习染未脱,悟而未证,成“悟后迷”也,藕益、莲池、省庵、印光等大师莫不如是,但这些大师,当然主要是给众生作榜样。吾侪须于成败祸福关头,有所主张,则弥善矣。元音老人一生也着眼于“明心见性”,吾兄弟于此相同,盖亦觉众生可怜耳。因仁者一言,引出许多络索,一笑。
《般若花》以法供养一切有情,亦莫非一时因缘,言语文字皆用于一时,不能死于句下,“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仁者必能默契之。
冬至将至,年关迫近,谨祝仁者伉俪吉祥圆满,福慧双修!
愚恒志拜启
2000年12月7日
志强仁者道席:
久未通讯,思念之忱,与日俱增,“心有灵犀一点通”,同道者,虽千里亦同心也。接手书,甚为快慰!愚贱体如常,虽年屈耄耋,幸托福平安,惟平日常有三多,信多、电话多、来客多,不免忙于应付。自思德薄能鲜,愧惶实深!
《狮子吼》一书是苏州明学法师、缪留根居士等所发表,争辩甚烈,有人问我如何对付,愚告以五译与两种会集本俱在,可以根据各自所见,各取所需,不必勉强,但不能再多论辩,因如此下去,实有损于众生慧命,对众生不利。且梅光羲、黄念老、净空法师等,皆学淹古今,深有修证,非一般可比。自此以后,论辩似乎减少,总之此事各随所需,见智见仁,各行其是而已,多辩何益!仁者以为然否?
郑州李锐锋居士来函欲协助出版愚之《全集》,意诚情切,近正搜集近几年文稿,拟寄去审阅,此事正在进行中,尚未最后落实。仁者欲从事助印,仁心德意,至为赞叹!待出版落实后,再由大家助资去包销若干(他是准备向社会发行)赠送同修,如此比较简便,届时当告诉某居士,取得联系,尚祈暂待,为盼!
知张家口李雅诗居士,能根尘脱落进入一心境界,非夙有灵根,何能致此,不胜欣慰!但根尘脱落也有粗细深浅之别,祈李居士认透本来,静中修、动中练,定慧互资,动静结合,将势如破竹,愿共勉之。
仁者能知一切如幻,甚为难得,《圆觉经》云:“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但声闻初果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水,况思惑乎,况尘沙惑和无明惑乎。故从来大德悟心以后,悟后起修,如丧考妣,如防风灯,正为习染多生,非一蹴而就;圆教行人了分段生死以后,尚须破四十二品无明,才能了变易生死,成为法身大士,故禅宗破初关后,尚须勤于保任,奋除习气,否则成为“悟后迷”,故历来大德悟后提倡净土法门,以期利钝全收,同入弥陀愿海也。生死事大,愿与仁者共勉之。
近抽空写了一些随笔,随感而发,无足观者,今由邮局寄上一份,谨供参考而已。
贵仙居士必能精进,奋除妄想、执著,但愿共脱迷网,成办己躬下大事因缘,共出生死苦海,共度苦恼众生,互相勉励,不负所期也。欣慰何如!顺颂寂而常照,寂照同时!贵仙居士于此问好!
愚朽徐恒志拜启
2001年8月7日
志强仁者道席:
手书拜悉。有关问题,奉复如下:
一、《佛说天地八阳神咒经》怀疑为伪经者甚多,愚翻阅此经觉其语句,很多地方,不是佛教术语,如“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特别“心无虚妄,身行真正,左撇为真,右捺为正,常行真正,故名为“人”。按印度岂有“人”字,分而析之,岂非伪造?故疑为伪经者,实有根据。另一本则改为“左为真,右为正,常行正真,故名为人”。亦似欠通,故此经虽有益于劝人为善,但说是“佛说”实不甚妥当。我也疑是伪造。
二、某老人乃净宗闻人,其所说“自性弥陀、唯心净土,走错路了”此语实嫌欠圆,因净土乃三根普被,利钝兼收之大法。从下根人来说,因不必高谈“自性”、“唯心”,全事即理,蓦直念去,理在事中,但对上根人说,则不妨念佛即是念心,念极情亡,则理事双融,心佛不二,根尘脱落,禅净不二。某老专为初机学人着眼,“自性”、“唯心”则专就一句弥陀,即是法界全体上着眼,各人设施不同,悲心则一。万法不离自心,若界外有个阿弥陀佛,心外有西方净土,岂不成为心外取法?所谓“唯心净土,即净土不离唯心;也即弥陀不离自性。仁者所论,亦即此义,圆融无碍之谈也。
三、仁者所示“放下”语录颇为精妙。《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我空)、无法相(法空)、亦无非法相(空空)。”三空之要,岂不在于放下。放下之义大哉!但问放下个什么,就是放下那放不下的,还不究竟,且道一句,曰:“家贼难防”。 顺祝冬安。仁者伉俪再次捐印,弘法利生,不胜赞叹!
愚朽恒志合十
2002年11月26日
志强仁者道席:
来书拜悉,捐印之款亦收到。仁者一再劳神募化,无相功德不可思议!某居士知系修六字大明咒法的青年女工,一再发心助成印经事业,殊胜种子永留识田,愿她继续思生死苦,发菩提心,早成佛道,了脱生死,并广度无量苦恼众生。有机会时,不妨相见,且看因缘。
《文集》接某居士电话告知,《文集》已出版完毕,即将寄发,仁者处不久当能寄来。某林长通讯来往,恍如神交多年,盖因缘也。吾人处于娑婆,生老病死、悲欢离合,皆有因缘,一切无常如幻如化,故惟有“思地狱苦,发菩提心”,早求出离,是为上策。仁者必以为然也。
仁者所说三际不可得,有两种理会,即方便说和究竟说,也即四种悉檀因缘。按究竟言之,过、现、未三际都不可得,非过去、未来,也无现在(当下),因刹那变灭,故《金刚经》说:“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三心不可得”,实为究竟了义之说。又实相无时间相、无空间相,因时间、空间都是生灭法,现代科学家说:时间和空间是人们的“妄想”,真是一针见血。仁者所举“两种体会”,可谓善巧说法矣。方便说,有过去和未来,没有当下;或说无过、未,只有当下,皆无不可,究竟说则三际皆不可得,因三际都是生灭法也。
仁者与同修所谈几点,不离第一义谛。今有一问:所谓“要把握当下”,“当下”是什么?! 事忙,不复一一。即颂戒定庄严、早证菩提。
愚朽恒志合十
2002年12月23日
志强仁者慧鉴:
手教及贺片拜收。千里故人,时劳想念,春节之际,亦祝合府安详,万事如意!闻西安佛法甚盛,道友之间互相切磋,可喜也。弘法利生,仁者责无旁贷!年复一年,生死相逼,吾倚夙世因缘,今为道侣,实人生之一乐!
闻将赴宁波佛教安养院,颐养天年,届时当士别三日,括目相看,毘卢顶上,偿其夙愿。言念及此,不胜引领西望焉。知明年可能会面甚为难得!唯我各方面皆显衰老现象,老而无用,愧对故人。复叩合府安祥。贵仙居士拜候。
愚朽徐恒志叩拜
2005年2月10日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青岛金慨夫居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