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清净地闭门修法也。) 祝:一切吉祥!恩师新家地址:
心中心弟子 妙悟居士
于1995年6月7日下午二时
登战:
对你根基说来,只要时时保护,不令有所粘染,心中放教空荡荡地,即得大自在安乐。如遇事不能平稳,尚有起伏,闭门专修一段时期也好。上述四地,皆可修习,因皆是同门中人,无有妨碍,任择一地可也。
元音
6月13日
恭敬顶礼上元下音恩师:
向者从杭州沈增福师处,得蒙他一顿情真意切的批评,深感惭愧。
【元音上师批语:我刚从吉林经杭州回来,才看到你这封信。沈增福是真用功人,不像宋智明只管嘴讲,不务实修,所以常常闯祸。你能听沈的话,感到惭愧,转而在事上实修,真是大好事。】
沈师直言我修法之惰性十足,尚不若老阿婆甚矣!我之修心法中断数次。正是福慧不足之明证。
【元音上师批语:现代修行人总是愚者肯实修而智者常是踏足不前。此佛法之所以衰微,宗风所以丕振,行人所以不了生死也。学佛有成就,既需精进又要有福慧,实难两全。仁者只要肯用功,证道亦非难事。】
呜呼!佛法一大事因缘,缘何我辈迷茫,总难于发深心切心乎?
【元音上师批语:乃生死心不痛切故!果能见他人死,即将轮到自己,即不由你不奋力迈进矣。故印光大师常教人将“死”字贴在额头上,如救头燃一般也。】
苦海茫茫,唯师可依。望师明白指示。切望,切望!
【元音上师批语:其实用功无难事,只认识现前一念断处、了了灵知的即当人本性,时时处处保护他不令随念转、逐境跑,然后再进而忘记他,不守住他,即得矣。但众生多生障重,识得不疑已难矣,再要绵密保护不忘更难矣,保熟后放手不守则越加难矣。奈之何哉!】
向意隐而专修。沈师言我因缘不具,而在世间烦恼缠绕中果能不受他挠,则已成就矣,又何必(专)修。是甚难甚难也!
【元音上师批语:如是如是!!!但只锻炼将去,结果自必有成。如畏难而退,则亦已矣。语云:大器晚成!仁者何不奋力加鞭,知难而进,搏取最后胜利哉!】
师身体尚康健否?精神尚好否?【元音上师批语:一切如常。】勿甚劳之。祝如如不动!【元音上师批语:本来如斯。】
心密弟子妙悟 敬拜
1995年11月
恭敬顶礼上元下音恩师:
顶礼佛,顶礼法,顶礼僧。弟子有愧于心,自问上难报三恩,下难济三涂,大丈夫立于世,当勇猛精进,勉力修行,我何至如此没骨气也?【元音上师批语:不可自暴自弃,既是大丈夫,人能我当也能。只须不断地迈进,自有成就的一天。】口头说得一千道得一万,到真天人对阵时,却是溃不成军。【元音上师批语:应当再接再励,不可遇败即退,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应之,胜利必归于你。】师曾言:道在悟,不在修。诚哉斯言,但妄念来时,我仍是不能转化。【元音上师批语:自力不胜时,可持咒化之。】
前时回家,曾和志军师有过一段月影之论。志军言:师父常讲这一念不生、了了分明的即是你的本来面目,要时时绵密保护。这已是水中之月,并非天上之月,也就是禅宗所说的第二峰头。【元音上师批语:识得这了了分明的不是第二月,保护他透出云翳,即成正果。】
我常做空六识的功夫,眼、耳、鼻、舌、身、意诸根之妄动一起舍去如何,有主人翁在。但主人翁也是水中月,并连主人翁也化却,纵横自在,洒脱无比,方是天上的明月啊!【元音上师批语:问题在识不识主人翁。识得主人翁后,绵密保护,消尽妄习,才能主人翁也不住,起大妙用。若不识主人翁,光空压六识不起,非但无益而且有死在空边之危险。】
思及师恩、佛恩、众生恩,实是惭愧至极!在淫欲、情识、懒惰等关口上,总是转化不掉。【元音上师批语:这还是定力不足之过,应多打坐,培养定力,才能透得此关。】
心中心法已起伏三次,未能如法修完,现修六字大明咒也时断时续,望恩师慈悲加被,指点迷津,助我得遇善缘。代以回向众生,共成佛道!【元音上师批语:聪明人每多此病,不能连续打坐而徒口说。望你好自为之,莫蹈时病。】叩安!
心中心弟子妙悟 敬礼
1996年2月27日
恭敬顶礼上元下音上师:
尊敬的师父,弟子妙悟在无锡想您很久了。【元音上师批语:妙悟仁者:一忽四年,大学毕业,走向社会,如不用功。转眼即将老去。将何以对此宝贵的一生哉?!】
观音菩萨修行法门初入手功夫,“初于闻中,入流亡所”。弟子诚有深信心于此也。佛法如狮子王,一吼则憾退群邪,也正是凭此啊!【元音上师批语:入流亡所,是将整个身心纳入闻性之流,则所有境界自与身心无碍而得潇洒自在,顺逆无拘矣。】
佛讲三难,见性不疑难,保任不失难,撒手归家难。【元音上师批语:“见性”,我想你现在应不再怀疑了;“保任不忘”的确要多注意,多付点精神照顾它。因众生执相习重,稍不注意,即跟境界走了也。至于撒手归家确是难上加难,一来人根性陋劣,着相习重,二来工作繁忙,空闲时少,三来得少分相应,辄以为是。乃至得一点神通,即向人前炫耀,以为不得了,到家成佛了。哪知离家尚远,还须出一身冷汗,将这些神通统统摄归自心,无丝毫可得,才有少分相应。】
我于日常应用中,真觉此如逆水行舟,固须一切放下,不掺半分情见,少有沾染,即顺流而下了。
座上修法及平时座下,心颤如狂,直如百爪挠心,忍无可忍,真欲放声长啸,一泄心中块垒。性海幻波,却似真切如是,固世间众生难以觉醒之因也。
【元音上师批语:座上座下,心颤如狂,这是为何?用功人应该心平意朗,毫无波澜。你怎么会发狂呢?这是你八识的狂慧种子作祟,赶快外出游山玩水一番,消去这块垒才是。】
火中生莲,本极难为稀有之事,【元音上师批语:火中生莲才有价值,暖房中的花,不经风吹有什么用!】自非具大勇猛大精进人不能承当。【元音上师批语:希望你能当下承当。】想前妄期祖位,有得失之心,岂非徒令明眼人笑也?亦足可自醒尔。【元音上师批语:大丈夫应具此奇志,当仁不让!元音1996年3月24日】此致!
释 心密弟子 妙悟
1996年3月18日
恭敬顶礼上师:
【元音上师批语:妙悟仁者:今晨回沪,得见此函。故未及时回信,乞谅!】
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前自上师当下指示见性,功夫已较前进步。所证之于境,则人事纷扰时,此清净一念能不动矣,或虽动,而能觉矣。
【元音上师批语:只要能觉不随之流浪即得,不在一念不动。压念不起,不是正法。】
恩师公文集中曾指示:千修万修,不抵我一个觉字。此语真当下契合我心矣。我之一觉,可抵消千百万劫来妄动习气,顿化无量烦恼为清净觉矣。不亦大哉!
师恩重于千生父母,真不知如何报也。愿生生世世永为眷属,同报佛恩、法恩、众生恩。弟子固愿为出世间事业粉身碎骨,亦不惜浑身落草,为世间度生事业尽力矣。固《华严》佛托付于大心凡夫乎?!我愿学于大心凡夫,或力有未逮,请师佛加持,以坚其志。【元音上师批语:有此心愿即受佛托付之大种也。我当如此不亦伟乎哉!】
至于今后之人生,我愿或如恩师专宏教法,或投身宦海,间参儒道,造福一方。其实两者皆难。前难在达此水平不易,后难在此道甚险。固亦随缘度世可尔?【元音上师批语:确是如此!有志者事竟成!我子有此愿,事业当然成。吾当拭目待之!】
愿师以弟子众生为念,保重色身!
不才弟子妙悟 敬叩
1996年11月5日
附:我平时脑子里念头很多,像流水一样,当觉照时,虽不随它转,但我想请教师父这是否是观照的正确境界。
【元音上师批语:对!念过不留即是。无念,不是一念不生,而是念念不停留。赵州和尚问投子青禅师:如何是无念?禅师云:急水上打球子。可知念念不停留即无念也。元音12月12日】
恭敬顶礼大悲希有上师:
弟子本业障深重,受诸恶缘缠绕,而身心不得解脱。此非客套语,而诚弟子发肺腑之言也。
【元音上师批语:所谓业障者,心住相也。心苟空净,障依何立?!恶缘亦自在。如能随缘就活,不事拣择,则缘亦无从恶矣。】
弟子忆修法六年以来,座上总妄念翻腾。而座下因定力不足,观照不起,枉费多少青春好时光?!
【元音上师批语:这就太可惜了!座上心念耳闻,妄念欲翻不能,则安然入定矣。入定功深,无时不在妙观察中,功夫成片,归家稳坐,则青春永葆,不虚此生矣。】
我现在一天打二座,平时做凝心一处之功夫。因我心思太杂,所以不能得定。只有时时聚精会神,才能不被物惑。【元音上师批语:这就很好!祝你胜利圆满成就。】
最后以诗结尾:
不为万物侣,亦不与尘对。
问此为何物,回头看阿谁。
阿谁不识客,客即是阿谁。
两者都为错,更何问是谁?
终身弟子 妙悟
1997年5月25日
恭敬顶礼大悲上师:
承护念。弟子前已辍修多日,幸得上师,佛菩萨慈悲摄受,复于昨日重修六字大明矣。先前虽有双趺至二小时,然必心不安尔,昨则勉能放下尔。
弟子承徐讳恒志师、齐讳志军修六字大明,约年余,后经恩师教授心中心大法,虽经断续,累计已修不下三年,而自证于心,所得几微矣,每退而自思,曰不精进乎,不能放下乎,抑或修不如法乎?既尔见同修诸师兄多如是,而疑谤生焉。
四月既望前后,弟子既苦闷无解,遂翻《憨山大师年谱》以览,孰料卒读之下,竟不忍辍手,顾知如大师之神睿,亦从冰天雪地中沥炼而来,况吾何人,可不劳而得乎?
弟子每发心早起多修,然每夜至十二点前后方始能眠,早亦睡不着,此何也?祝恩师慈体安康!
不孝弟子 妙悟敬拜
1998年5月
登战仁者:
你学佛多年,对佛法要领还未摸清,不知如何是成就,还在单趺、双趺中徘徊,并又疑谤,此皆不明成佛真相使然也,你身在上海,何不前来面谈,一释心中疑虑而直(入)东山之堂哉!望你迅速来此,毋再疑虑!
元音
5月18日
《大音希声 一、元音老人书信 答鹤壁妙悟居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