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要以为林黛玉是一个傻子,那是一个冰雪聪明的人,她也是哭一会长一回见识,哭一回长一回经验,他不像我们在座的某些人,干哭不长经验。能从林黛玉的泪眼中能看到希望,林黛玉从她的泪眼中看到了她生命的出路。所以说我们有些时候,想不通的时候,烦恼的时候,不妨就哭起来看。不过在座的女同志回家哭别怪我挑唆的,回家哭的时候到没人的地方。
在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一件事情,在大观园中,在大观园的建筑当中用到了一个词叫风水。因为元妃要回娘家,奉旨修建大观园。那么在修建大观园的时候,大家在看《红楼梦》的时候,里面有水,有湖,虽然说水面不大,但是这个风水在《红楼梦》里体现的很多,体现的很多,包括王夫人、贾母、王熙凤、薛宝钗、林黛玉各个人的住房也都经过精密的设计。在这里至于王熙凤、贾母、王夫人她们的住宅我就不再多说,我只说说薛宝钗和林黛玉的住房。在大观园中,除了贾宝玉的住房以外,潇湘馆——就是林黛玉的住房,就算大的了。再一个就是薛宝钗——蘅芜苑。在潇湘馆里可以说是林荫密布,但是呢它用了大量的竹林并且又从外边又引来一条水来,可以说是竹林深深,树林茂密。潇湘馆在大观园中它的面积又特别大,这是谁的意思?这是贾母的意思,贾母当时想到林黛玉是个外来的,怕她小心眼,怕她想不通,所以说挑了一个最大的院落给了林黛玉。由于潇湘馆里种了大量的竹林,所以说显得潇湘馆啊冷气深深,非常潮湿,就包括林黛玉的住房也是非常潮湿。在这里不得不说出一个薛宝钗的好处来,薛宝钗的住房也很宽敞,也很大方。但是薛宝钗的为人有肚量,有城府,她布置的住房相当简单,以至于贾母去了以后感觉到非常生气。这哪里像大家闺秀的闺房嘛!这太素了!以至于搬了几件家具送给薛宝钗。在这里简单说一下风水,这个风水是大家都在静心打造。但是在《红楼梦》里风水也没有改变林黛玉的命运,也没有改变薛宝钗的命运。这只是一种学问,在民间还存在。所有说有些人认为风水能不能改变命运,我个人还是持保守态度。命运怎么能改变,命运是在自己改变。改变命运有改变命运的态度,不能单纯的依靠风水。改变命运有改变命运的信心和做法、决心和智慧,不能单纯的依靠风水。在这里我的一点点看法。
大家知道林黛玉来到人间是为了还贾宝玉一世泪水,可以说林黛玉用泪水供养着自己,供养着自己这生命,供养着自己这命运。我们在这里不妨反思一下,不妨反思一下,有些人用仇恨供养着自己,动不动就发脾气,动不动就烦恼;有些人用痴迷供养自己,大家在新浪微博啊或者说在网络上大家会经常看到:失恋女孩割腕自杀,失意男子跳楼身亡,很多很多。他们这种命运就是用痴迷在供养着,用痴迷在供养着自己。还有一些人用执着,但是执着是偏执,偏执,爱钻牛角尖来供养自己;还有一些人用贪婪供养自己,人生在世不管是工作也好,不管是经商也好,不管是做企业也好,做什么也不能贪心。用贪婪供养的命运你想想能好么!离末日还远么!所以说供养生命用泪水,用仇恨,用痴迷,用贪婪,用怀疑,就像王熙凤一样处处都是敌人,这种命运不会有好结局。
在这里我给大家提供一下我们佛教徒的人生观。用豁达供养生命,就是说小小不然的小事情一笑了之,宽容大度,像弥勒佛一样,开怀一笑,用豁达供养生命。用微笑供养别人,不管你自己多烦恼,出门在外把那张老脸捏起来,捏出几道皱皱,用微笑供养别人。你想想你的朋友每天都看你那张哭哭丧丧的脸,伤心倒闭的脸会高兴么!会顺利么!不会的。用平等来供养社会,用平等来供养这个世界,路不平不要紧,咱早有思想准备;路不平不要紧,咱多忍忍多让让;路不平不要紧,咱多穿几双鞋就得了,十年八载多买几双鞋,无非就穿破几双鞋嘛!人生路不顺咱多跑几趟腿,有什么委屈受不了,有什么烦恼咽不下,所以说一定要想通。用光明供养自己,这一生一定要让他光。当别人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伸手相帮,当这个社会有困难的时候一定要挺身而出,一定不能做危害社会危害别人的事情。林黛玉尚且能做到“质本洁来还洁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做到光明供养自己。用慈悲供养别人,用慈悲去关怀别人。虽然说做不到“爱惜飞蛾纱罩灯”,起码能做到不说那几句难听的,不说那几句像刀子一样的话,不用那个冷的像冰一样的眼神,那么用慈悲供养别人。用温暖供养社会,社会是一个大家庭,社会是大家集体的在一起的团体,假如说社会不温暖,哪还有一个温暖的人生。用解脱供养自己,用解脱供养自己。走过这一趟人生就不能让它白白的走过。这一生不能当个懵懂货,用解脱供养自己。用智慧供养人生,供养别人。就是别人有危难的时候有困难的时候,哪怕没有经济力量,出个好主意,别出那老馊主意,用智慧供养社会,供养别人。用无事供养社会,用无事供养社会。假如说有一天我们离去,我们希望社会把我们忘记。假如说有一天我们离去,我们希望人间再也没有我们的踪迹。走的干干净净,洒洒脱脱。
林黛玉经历这一回人间幻化,经历这一趟红楼一梦,她经历了什么?经历了就是一趟生老病死、求不得、爱别离、忧悲苦恼、怨憎会。林黛玉用她一生,生在官宦之家,五岁的时候母亲去世,父亲做官,六岁到贾府,六岁到贾府。林黛玉并不缺钱,大家记住,林黛玉并不是一个缺钱的人,但是她精神上孤独。如果加一个定义的话,可以是一个···要不是贾母对她百倍爱护,那林黛玉是一个失意的孤儿。求不得,林黛玉并没有求高官富贵,她求什么?她倒挺羡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她倒挺羡慕能跟贾宝玉白头到老,鸳鸯同飞,但是求不得,求不得。但是林黛玉不得不面对自己将要死亡,一个十几岁的姑娘心底明明知道自己要死亡,你想想她是何等的悲伤。咱们在座的这些人五十岁的,六十岁的,四十岁的,咱们想过咱们哪一天咱们会死亡?咱们没有想过这个问题。这一个问题摆在一个十几岁的小女孩面前,林黛玉是何等的绝望,当然没有绝望她也不会觉悟。并且林黛玉还面对着人生许多愁。林黛玉是个才情过人的人,是一个非常聪明绝顶的人,他不得不面对自己将要死亡,所以说她那愁无处排解,所以说她的诗词当中难免会流露出很多愁绪。不用说她,就是说李清照,那是多么一个才华横溢的人,面对命运还不得不说愁。在这里我首先不问大家在人生道路有多少愁,我相信我很多朋友愁什么?愁房子不够宽,买彩票不中,愁奖金不多,老板不多发钱。李清照愁什么?从李清照的《武陵春》里大家就可以看出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我相信大家刚过清明节,大家四处上坟,我相信大家对于生死离别还是有一定的感觉的。“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可惜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咱们在座的朋友们可以说是无愁强说愁,大家愁什么?愁什么?
不过今天我要给大家说一遍,今天这堂课是和大家互动最少的,为什么大家都不吭气?压力好大。人生在世风风雨雨,“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人世间转眼就物是人非,“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人世间更多的是生死别离,人世间更多的是爱恨情仇,人世间更多的是求不得、爱别离,“载不动许多愁”。所以说不管大家以后是蹬自行车出门还是坐自己家的豪车出门,出门前一定要清理思想。延参法师说了出门不能愁,愁多了把自行车胎压扁了。延参法师说了出门不能愁,愁多了高速路上老爆胎,都是愁压的。你愁多了,愁多了你会载不住,愁多了你会担不住。所以说听李清照的一句话既然载不动许多愁就把它放下,过一回精彩人生。
大家在看红楼梦的时候大家会发现其中有一个人特别显眼,特别强势,活的特别累,是谁嘞?就是王熙凤。人为什么那么累,王熙凤给咱们做了一个解释。“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生前心已碎,死后性空灵。家富人宁,终有个,家亡人散各奔腾。枉费了意悬悬半世心,好一似荡悠悠三更梦。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最后是王熙凤的一声叹息“呀!一场欢喜忽悲辛。叹人世,终难定!”
就在这人世间,一定要用智慧去观察它,一定要用智慧去把握它,用智慧去观照它,那些机关算尽的人一定会落得一场空。在这里我给大家说个题外话,前几天也是一个网友问我,说师父啊你看咱们想买套房子,适合买还是不适合买。,我说再等一等。他说为什么,我说看前方情况不明。那位先生就问我什么时间情况算明,我说再降一降,结果这个房子没买。又过了半年又问我:大师,该买了不?我说再等一等。前几天又来电话,儿子等结婚,你说是买不?我说再等一等。是升是落,房价个人去猜,法师不回答任何带断定性的东西。且看三年以后,如何现状。为什么?那么多房子哪有那么多人嘞!推出那么多保障房,显而易见,显而易见有些事情不好办。所以说等等看,等等看。
林黛玉没有白费一生,确确实实是一个真真正正的从生命当中体悟生活的人,她没有浪费这十几年的生命。她最后她觉悟到什么?她觉悟到一个“无”,一个“无”。后边出来了没有?林黛玉最后觉悟到一个“无”。一切妄想执著皆付东流水,一切妄想执着都是水月空花,觉悟到一个虚无的“无”。一旦梦醒,妄心顿歇,了了分明,方见真我。她的的确确做到了一个修行人该做的事情,做到了一个修行人该走的道路,她是一个没有浪费光阴的人。一旦梦醒,妄心顿歇,了了分明,方见真我。那么林黛玉最后的时候,一般人,一般人会想林黛玉到最后绝望的时候,到去世的时候,会发什么感慨?会发社么牢骚?她最后她的最后遗言就是几个字“宝玉,宝玉,你好·······”哎?我就考虑这句话,她是想念宝玉呀她还是恨宝玉?这…
《禅门桃花林黛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