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布果得知后,马上率五百学徒驰骋战场,杀败了王舍城的四大军队,王舍城连续发动五次进攻,五次都失败了。王布果英勇善战,一连杀死了五千人。王舍城人向世尊祈求:“世尊,广严城的王布果非常凶猛,一个人杀了五千人,请世尊调化他。”世尊默许了。刹那间,世尊来到广严城,作一个加持,使王布果侍者的箭术全部遗忘,他自忖:怎么突然间自己迷糊起来了,什么都不记得了?他听说世尊已到广严城,并且是大慈大悲大彻大悟者,心想世尊肯定能解除这个违缘,便去世尊前恭敬顶礼祈求传法,世尊观察他的根界意乐,为他传了相应的法,他立即用智慧金刚摧毁萨迦耶见获得预流果位。他又再三祈求世尊开许他出家受比丘戒,世尊让他先告知其五百学徒,他告知后,五百学徒也愿意出家,他们都征得父母的同意,便一起到世尊前礼拜,世尊为他们宣说了相应的法,他们都摧毁了萨迦耶见获证预流果位。他们又共在世尊前祈求出家受比丘戒,世尊以“善来比丘(Ehi-Bhikkhu)”的方便言词为他们传授近圆戒,并传授一些教言,他们精进修持,灭尽烦恼,获证了罗汉果拉。(师言:可见他杀五千人,次后自己发心,以佛加持力,最后得证圣果,所以我们也应对自己的罪业诚心忏悔。)
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五百个扎德沃学徒由王布果侍者的引导,在世尊的教法下出家,灭尽烦恼,获证罗汉果位?请为吾等演说。”世尊告曰:“不仅是现在,往昔他们也曾因王布果侍者的教化而行持善法。很早以前,赤珠城里的大自在国王,其王妃怀孕九个月后,生下一个庄严的孩子,国王夫妇为小王子举行了隆重的诞生仪式,取名为大自在部,以牛奶、酸奶、油饼等精心喂养着。长大后,他学习并精通了世间的一切学问,他经常观察父王及大臣们的行为,发现他们的行为有时如法有时不如法,从内心深处生起了很大的厌离心,独自走进寂静的山林修行去了。后来,大自在国王已驾崩,黎宏国家经常侵犯赤珠国,其中的一位大臣建议必须请王子回朝执政,以免他国欺凌。他亲自去林中恭请王子回宫,王子告诉他:“如果大臣们能行持善法,我答应回宫,否则,我绝不回去。”这位大臣回去与五百大臣商议并决定奉行十善,之后,王子回宫执政,举国上下皆行善法。诸比丘,当时的王子就是现在行持菩提的我,当时的那位大臣就是现在的王布果侍者,余五百大臣就是现在的五百个扎德沃学徒,当时是他引导他们行持善法,现在是他引导他们出家获证罗汉果位。还有一段因缘,是在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迦叶佛出世时,他们都是出家人,守持戒律,调伏诸根,故今于我教法下得到解脱。”世尊如是宣说竟。
(115) 帝释天王
——畏惧堕死 得佛度化
时世尊为兜率天子⑴,帝释天王有了天人濒临死亡的五种征兆:身光自然消失,本具的花鬘果乐之妙用妙音自然消失,绚丽的妙衣褪色变得不悦意,清净的身体生出了垢秽,一直不闭的眼睛会自然眨动。他心里很痛苦,四处询问:“皈依何处才能不死,得到生死的自在?”阿修罗女告曰:“帝释天王,南瞻部洲有很多沙门(Samana)和婆罗门(Brahmin),对他们恭敬供养的话,肯定会有希望的。”闻此,帝释天王便携带阿修罗女从三十三天(Tavatinsa)降临南瞻部洲,在沙门和婆罗门足下恭敬顶礼,沙门们问:“你是何人?”“我是三十三天(Tavatinsa)的帝释天王。”他们听了心生欢喜:帝释天王降临人间,机会难得,我们应该在他面前皈依。帝释天王见此举,心生疑惑:我想到人间来皈依他们,他们却要皈依我,看来他们肯定没有解脱道⑵(Vimokkh-màgga)。他失望地返回天界,心想:我不必对沙门和婆罗门恭敬供养,待以后大菩萨(Maha Bodhisatva)降临人间普降甘露法雨时,我再在大菩萨前皈依,自然会解除我的痛苦。时兜率天子准备降临人间度化众生,告诸天人:“我准备去南瞻部洲降下甘露妙雨,你们若愿意则可以与我同去。”之后,兜率天子乘六牙白象投胎人间。诞生时,帝释天王特意安排
四个天子来为世尊沐浴。后来,悉达多太子舍弃王位,苦行六年,天子经常护
注:⑴ 兜率天子: 四胜身成佛之一。又称地狱天子。据《华严经·如来随好光明功德品》载释迦菩
萨住于兜率天宫时,足下会放光照十方世界,此时地狱众生蒙此光所照,命终直
脱地狱,生于兜率天,并闻天鼓所说之法音,于此天身中,获至第十地。
⑵ 解脱道: 即已从烦恼中解脱,证得真理,获得解脱之修行。
卫,菩萨夜睹明星,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先后度化了五比丘(Panca Bhikkhu)等无量众生。一次,世尊为调化影胜国王到了王舍城,舍利子和目犍连从佛出了家,世尊在王舍城广弘佛法,饶益众多有情。时帝释天想:世尊正为人间普降甘露法雨,利益无
量的有情,我也该去世尊前祈求妙法,解除我心中的痛苦。(师言:三十三天(Tavatinsa)的七天是人间的七百年,所以,他能等到世尊成道后来解除痛苦,因为,天人有死兆现前时,再过七日方坠死。)
我等大师如来正等觉释迦世尊具有二种智慧等无量功德,时时刻刻观照着一切众生的苦乐,即便是大海离开波浪,佛陀对众生的大悲心(Maha Karuna)刹那也不会离开的。世尊观知调化帝释天的机缘已成熟,刹那间从王舍城来到城南方森林的山洞里修拙火瑜伽。帝释天王率八万天子,阿修罗女,乾达婆子共诣佛所,整个地方一片光芒,帝释天王知道世尊正在入拙火定⑶,心想:世尊此时正在闭关,直接去的话很不应理,世尊也不一定会出定。便问乾达婆子⑷(Gandhabha):“有没有方便法,请世尊出定?”“有。”乾达婆子便拿起蓝宝石的琵琶,以动听的妙音赞叹世尊的功德,赞叹罗汉的功德,祈请世尊出定。世尊出定了,乾达婆子告帝释天王可以亲近世尊了。帝释天王带领八万天子、阿修罗女、乾达婆子等一同前往。世尊所居山洞只能容下一个人,但以世尊的加持力,他们全都能进入山洞里,并于世尊前恭敬顶礼,帝释天请问:“世尊,人非人、天龙、夜叉等轮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世尊告曰:“各位,众生沉溺于轮回的根本是嫉妒心和吝啬心。”世尊从嫉妒心和吝啬心的本体、性相、因缘等方面一一广作宣讲。(详于藏文《百业经》中广述)世尊为帝释天宣说了殊胜妙法,帝释天随喜赞叹世尊的功德,禀白道:“世尊,我已断除一切疑惑和痛苦,得到了殊胜的智慧。”世尊曰:“你现在已经断除疑惑和痛苦,以前有没有向沙门婆罗门请教过这些事情?”“世尊,我曾经请教过。是我在三十三天(Tavatinsa)观察到自已有死兆时,来到人间想解除心里的疑惑和痛苦,因当时没有如来出世,拜访一些沙门和婆罗门,当他们知道我是帝释天王时,却要皈依我,我失望地返回天界(Deva Loka)了。世尊,我虽然以前得过一些安乐,譬如与阿修罗(Asura)作战,战胜了阿修罗,我们每位天人心里都有说不清的欢喜,也觉得无比的安乐,但从未得到圣者的果位与安乐。在此我请求世尊开许:一是我去世后若转为人身,则愿我财富圆满,相貌庄严,广积资粮,现出家相,诸根调伏;二是我若继续作天人,则愿我相貌端严,长寿无病等一切圆满具足。”世尊开许道:“你可以继续作天人,一切圆满,并可以得到预流果(Sotapanna)位。”帝释天王兴奋地赞叹道:“善哉!(Sadhu)善哉!世尊具足无量功德,加持使我得到预流果位!”以世尊的功德力和他自己的因缘,他与八万天子全获得了无垢法眼,刹那间,仍
以天人身得转后世。(天人的死只是刹那间心识转生,身体不变,刹那的生死
注:⑶ 拙火定: 即利用气、脉、明点之生理作用苦修苦练,以达抗御饥寒之功用。
⑷ 乾达婆: 指与紧那罗同奉侍帝释天而司奏雅乐之神。又作寻香神、乐神、执乐天。八部众
之一。传说不食酒肉,只以香气为食。
只有世尊、帝释天王、阿修罗女及八万天子知道。)阿修罗女问:“帝释天王,现在我们是否是死而复活了,刹那间有如此的转变?”帝释天王说确实是这样。 帝释天王得到圣果(Ariya Phala),欣喜地在世尊前恭敬顶礼曰:“我现在真正变
成了圣者,成为世尊的优婆塞(Upasaka)。”(师言:帝释天王一般以居士形象出现,经常对世尊教法下的居士作保护。)并告诉乾达婆子:“乾达婆子,是你想出方便法,请世尊出定,对我的恩德非常大,为报答你的恩德,等我回到三十三天(Tavatinsa)后,把你梦寐以求的乾达婆女许配给你,你以后也可以得到乾达婆国的王位。”帝释天还告诸天人曰:“我以前非常崇拜大自在天和梵天,而现在我皈依了释迦牟尼佛,你们也应该好好地皈依佛陀,因为,佛陀具足了梵天和大自在天的一切功德。”说毕,又于世尊足下再三顶礼,右绕三匝返回天界。
时诸比丘请问:“世尊,以何因缘帝释天王具足如此大神变、大神通,令佛欢喜,没有作令佛不欢喜的事,八万天子也是依帝释天王的引导令佛欢喜没作令佛不欢喜的事?”世尊告曰:“这是他们前世的愿力所致。贤劫人寿四万岁时,人天导师、如来正等觉俱留逊佛(Krakucchandha…
《《百业经》》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