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为最终目标,真正的觉悟应该是「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吧。其它的感应也好、境界也好,无非是化城罢了,是诸佛菩萨为了牵引众生入佛智的欲钩而已。我持心中心咒的心得就是,渐次能够对治烦恼,每当烦恼的乌云袭来时,渐渐懂得觉知观照,凡事也看得开多了,所以烦恼慢慢有所减轻,也就不再老像以前那样以做生意的心态学佛了。
二是咒语的发音问题。一些人学佛持咒,东找西觅,到处寻求所谓的最准确发音。我想关于咒语的发音问题,还是看看南师在书中讲的,西藏那位老太婆把六字大明咒的「吽」念成「牛」的故事,必定有所启悟。元音老人对此也有相类似的指示。像我持药师咒,就是查了字典照音念的,也没去跟谁学,一样也念出感应来。所以发音能准当然好,但哪个是最准确的原始音呢?所以还是心最重要——一切唯心造啊。还是持咒的时间问题,一些人认为上洗手间等就不能念佛持咒,这也是一大谬误。南师说得上,上洗手间不能念佛,那如果你在马桶上逝世,该如何念佛往生啊?有一些仁波切也指出,在厕所持咒,不但可以,而且还能帮厕所里的众生与佛结缘呢。我个人因工作关系,更是居多从日常的空暇中挤取时间来念咒,如走路、吃饭、上洗手间、冲凉等。
三是得感应的问题。净空法师说得好,精诚以进,专持一门,数月之下,必有感应。的确如此,关键是看你的虔诚程度,真个诚信了,哪怕业障深重、发心不是很对,护法神多少也会有一些感应。这就是印光法师所说的,佛法从诚敬中求,一份诚敬,便得一份感应。只要你真正有心修行,护法神是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这我有过不少的深切体会。像读研时,室友都算是有良缘的,没有阻碍我修行。工作后,又和一位同事共住一间房。当时我很担心,怕搬进来的同事会对我每日的例行功课造成障碍,所以很是求了一下菩萨。没想到最后一切担心都是多余的,住进来的同事作息习惯良好,彼此和睦相处。有趣的是他对我每天的默读佛经从来不闻不问,也不理会我的夜坐,每到子夜,他睡他的,我坐我的,两不相扰。遇上这样同室的同事,想来真是不可思议啊。顺带说说梦的问题,一旦修行,或多或少都会有感应梦出现,尤其是读那些大乘佛经,更是容易有梦兆。像我当时向「圆通网」请寄《法华经》时,在收到的前夕,就做了个感应梦。梦见在一批邮件中,有人跟我说有寄给我的佛经,我一见,是一个包裹,那包裹可长可大了,比一般的邮件大了好多倍。隔天我就收到了寄赠的《妙法莲华经》,这也足见《法华经》真的如释迦牟尼本师佛所说的,是经中之王。但这些因人而异,不可一概而论。关键还是顺其自然,不执着,并且修行实际上还是以无梦为佳——「远离颠倒梦想」啊,这个倓虚法师在《影尘回忆录》中也有明示。我的一个真切体会,自从坚持读《普贤行愿品》以来,梦越来越少,夜睡沉稳多了。还有以前未修药师法、未礼拜南师之前,梦见过好几次南师,但现在时常拜了,反而一次都没再梦见了。
四是修法应机的问题。修行还是存在一个法门应机的问题,我的体会是,善德萌生了,福报够了,修法也就自然会慢慢应机的。像我以前每天子夜打坐,最痛苦的事就是无法转化色身的病恙,特别是坐得好,坐久了,便会上火,不是口腔溃疡,就是大便艰涩。南师在书中曾谈及此问题,谓可服用花椒盐,但我不知是什么东西,所以也对治不了,还是坐归坐,病归病。有时坐中八触发起,很舒服,可是第二天该感冒的还是感冒,要吃药的还是要吃药,因为得不了止、入不了定,一切都是空谈,真是自欺欺人,深感烦苦。这个问题整整折磨了我几年都解决不了,直到修药师法、持药师咒后才得到解决——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自从我持药师咒后,真是不可思议,一年多来,基本上没再吃过什么药、没再生过什么病!特别是工作后,工作强度和压力较大,基本上天天会加班,但一路下来,竟然一直没事,想来自己都深感惊奇。其间只生过一两次病,也都不药而愈。平时有时也还会口腔溃疡之类的,都是不用吃药就自己好了。今年六月因加班过度,害过一次头痛,是这么久来除去上文所说的皮肤病外最严重的一次病。当时疼得很厉害,头顶不时抽着、跳着地痛一下,眼睛都很难睁开,精神也极疲乏。但我还是坚持着上班,一边持咒。那天晚上,又要加班,但我觉得实在顶不住了,就先回宿舍躺一下,心里记挂着还要回去,又担心精神不济。后来念着咒,朦朦胧胧地睡着了,到了七点多,忽然感觉到「轰」地一股能量(力)从我头顶灌进来,整个人也就醒了过来,起身后感觉很振作,病好了大半,就这样没吃什么药人就好了,至此我对药师咒为什么又叫药师如来灌顶真言算是有了点粗浅的体会。完全可以说,如果没有药师咒的加持,我肯定是没能这么一路坚持下来的,肯定又是时断时续的打打停停。还有就是出现了素食的萌芽,食量也减少了,在校时有一段时间真的看见肉都提不起劲吃,口味很淡,工作后就退转多了,不过总的来说还是比从前好些,当然这些我想可能也都和诵《普贤行愿品》有关。末法时代了,大根器的越来越少,像我们这样的凡夫,我觉得还是要多多依仗佛力为宜,光靠自力,实在是障难重重,太难前进了。据我了解,时下学佛之人,时常为色身病恙所困苦的甚多,与其如此愁病交加,不如好好修药师咒、多多求药师佛,至少可以无病少愁,信心自然也就增加了。许多高僧大德如祈竹仁波切等也都开示过,末法时代,众生福薄,所以瘟疫、怪病会越来越多,和药师如来也就特别有缘了,南师选讲《药师经》,其中必也有此深意在焉。在此,再次深深地祈愿一切众生皆早日有福缘闻修药师如来的法门!
五是对术数的体会问题。我在易经占卦中也算玩了一下,虽未入门,但深感算命占卦之类的术数之学,顶多只能断吉凶,很难解吉凶,更蛮提转吉凶了,所以知非而弃;而佛法却不单能断吉凶,更重在转化吉凶,如准提法、药师法、地藏占察法尤其如此。暂且拋开证果成佛、救度众生的终极意义不说,修行的伟大价值在此也已得以体现一二了。上文中提到的事例已足见一斑,此外,我这次毕业找工作,同样有深切的体会:佛法在际遇运程上的转变力量,真是不可思议!我毕业前,算命和解卦的都说我运气不佳,找工作又难又不好。说得我心里七上八下的,最后只好拚命拜佛,求佛加持。结果整个局面改了过来,春节后手上可以挑的工作有好几份,最后确定下来的这份工作,待遇还不错,而且是用人方要求我过来的!我有一两个朋友,至今仍沉溺于占卦而不自觉,有心改命,却无力回天,又不信受佛法而修行,想来真是令人徒叹奈何,所谓「慈舟本是度人物,争奈众生不上船」是也。
最后要说明一点,我素来有抽空写写日记的习惯,尤其是修行上的一些现象,更是会把它记写下来,写这篇文章时,本想把各事例、梦境等的具体日期查写出来,但苦于好几个日记本都没放在身边,加之时间精力也不允许,只好将就了。
结语
终于到了写结语的时候了,想想学佛最难的还是一个「信」字,有几人真的信了?要深信、正信何其难啊!而这又何其重要啊!
回顾走过的历程,真的是一无所成,至今最多来说是勉强上路,但仍未入门,更毋言登堂入室了。修行这么久了,我从未得止,更毋言得定了!想想南师教了我们那么多法门,我却至今无一成就,除了忏悔自己业障深重,就是无尽的惭愧了。去年和今年我因事去了两次厦门,两次都去了南普陀寺,并特地去瞻拜了南师助建的禅堂,也就是《南禅七日》举行的地方。看着南师手写的「讲堂」二字,想着当时法会的盛况,如今人去楼空,妙老和尚也已西归,而自己又没福缘参加,不知何日才有可能得见南师,不由百感交集,《西游记》中那一幕——悟空打坏人参果树后,返回学艺道观,拟向师父须菩提求救,但见道观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眼前人去楼空、蛛网低垂,悟空乃泪下而拜——油然浮泛心头……虽然我现在每天都在佛前祈求,祈愿南师长住于世,在他老人家有生之年,让愚劣的我得以有福缘拜见,但有时想想,假使观音菩萨慈悲,满我这一愿求,我又有何颜面、何资格叩见他老人家呢?!……
时下诽谤、诋毁南师者,时有所闻,但我经过反复对比,觉得在我所看过的著述中,除了元音老人等,实在很难有像南师这样圆融、究竟和彻底的,所以我认定了他老人家就是我的明师、大善知识。我祈愿能生生世世追随他老人家,如果他真的如那些诽谤者所说的,是魔、是外道,那么,就让我跟随他老人家一起下坠地狱吧!我只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早日有福缘得以拜见他老人家、皈依他老人家!如果哪位仁者能指点在下得以幸遇南师,则敬请不吝指教(在下的邮箱是hlb222@126.com),在下感恩不尽!我在网上看见说南师至今仍未找到接棒之人,并为此愁忧不已,在此祝愿他老人家早日找到和调教出满意的高徒,好来继续教化救度我等众生。这样,如果我等没有福缘拜见南师的话,至少还有较大的可能性得以拜见他老人家的接棒人。再次顶礼金刚上师南怀瑾老师、恩师南公!再次顶礼本尊观世音菩萨、准提佛母、药师琉璃光如来!顶礼普贤王如来、大愿地藏王菩萨!深深拜谢三世诸佛十方菩萨!愿以此功德,普加回向!
需要声明的是,花了两个来月,利用工作之暇,草就这篇拙文,只为了报答佛恩,了却在佛前许下的一个心愿;也是我打算封笔前呈交诸佛的一份心得报告,从此拟不复游戏世间笔墨,以免徒造文字之业。现在总要求自己以忏悔心、感恩心随缘度生,也渐渐能不复妄求世间福报矣。文中的观点,只是个人浅见,不敢强求阅者诸君赞同,大家尽可各存已见,求同存异。如果有什么批评意见,我是不会加以争论的,对于我这样未入门的人,大家尽可批评,但请莫诽谤佛法。若有异见,必是我错了,我在此致谦乞谅!
本文著作权毫不保留(本身就是拙劣之作,不足一提版权问题也),但凡有缘见阅之人,如有兴趣,可随便COPY。如果能因垂阅拙文,因而生发点滴向佛之心、敬佛之心,或者信心、道心、那于愿足矣。而这一切,悉归南师之功!是他老人家指引了迷途的我、拯救了坠落的我!我无以为报,唯有深深地祝愿他老人家功德圆满、福慧双增、长住于世、教化众生!他老人家就像指路的明灯一样,我祈愿每一个听闻他的名字、开阅他的著述的众生,都能因此得到光明,驱散漫漫长夜、茫茫迷途中的黑暗和烦苦!而我,至今仍小人一个,愧负恩师教诲,思之无比汗颜,真的唯有惭愧二字可以形容!写之至此,不知何以表述心中的感受,还是引用日记中涂鸦的七字句《感怀》作为结尾吧:
未解禅心先禅病,
拟逞才气输才情。
空王座下愧一拜,
入世出尘两无成。
《深深拜谢师恩佛恩》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