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二十五圆通

  二十五圆通

  谓诸菩萨、声闻证悟之二十五种方法。圆通,圆满周遍,融通无碍之义。盖众生之机缘万差,故得圆通之法亦各不同。二十五,谓六尘、六根、六识及七大。即:

  (一)音声,即憍陈那等之声尘圆通。

  (二)色因,即优波尼沙陀比丘之色尘圆通。

  (三)香因,即香严童子之香尘圆通。

  (四)味因,即药王、药上二法王子之味尘圆通。

  (五)触因,即跋陀婆罗等之触尘圆通。

  (六)法因,即摩诃迦叶等之法尘圆通。

  (七)见元,即阿那律陀之眼根圆通。

  (八)息空,即周利盘特迦之鼻根圆通。

  (九)味知,即憍梵提之舌根圆通。

  (十)身觉,即毕陵伽婆蹉之身根圆通。

  (十一)法空,即须菩提之意根圆通。

  (十二)心见,即舍利弗之眼识圆通。

  (十三)心闻,即普贤菩萨之耳识圆通。

  (十四)鼻息,即孙陀罗难陀之鼻识圆通。

  (十五)法音,即富楼那之舌识圆通。

  (十六)身戒,即优波离之身识圆通。

  (十七)心达,即大目犍连之意识圆通。

  (十八)火性,即乌刍瑟摩之火大圆通。

  (十九)地性,即持地菩萨之地大圆通。

  (廿)水性,即月光童子之水大圆通。

  (廿一)风性,即琉璃光法王子之风大圆通。

  (廿二)空性,即虚空藏菩萨之空大圆通。

  (廿三)识性,即弥勒菩萨之识大圆通。

  (廿四)净念,大势至菩萨等之根大圆通。

  (廿五)耳根,即观音菩萨之耳根圆通。

  〔楞严经圆通疏卷五、卷六、首楞严义疏注经卷五、卷六、楞严经集注卷五、卷六〕

✿ 继续阅读 ▪ 三十五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