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齐己▪P13

  ..续本文上一页  破除闲事浑归道,销耗劳生旋逐空。

  妖杀九原狐兔意,岂知丘陇是英雄。

  《全唐诗·卷844_45》

  【闻沈彬赴吴都请辟】

  长讶高眠得稳无,果随征辟起江湖。

  鸳鸯已列樽罍贵,鸥鹤休怀钓渚孤。

  白日不妨扶汉祚,清才何让赋吴都。

  可能更忆相寻夜,雪满诸峰火一炉。

  《全唐诗·卷844_46》

  【寄江夏仁公】

  寺阁高连黄鹤楼,檐前槛底大江流。

  几因秋霁澄空外,独为诗情到上头。

  白日有馀闲送客,紫衣何啻贵封侯。

  别来多少新吟也,不寄南宗老比丘。

  《全唐诗·卷844_47》

  【中春林下偶作】

  净境无人可共携,闲眠未起日光低。

  浮生莫把还丹续,万事须将至理齐。

  花在月明蝴蝶梦,雨馀山绿杜鹃啼。

  何能向外求攀折,岩桂枝条拂石梯。

  《全唐诗·卷844_48》

  【送刘秀才归桑水宁觐】

  归和初喜戢戈矛,乍捧乡书感去留。

  雁序分飞离汉口,鴒原骞翥在鳌头。

  家邻紫塞仍千里,路过黄河更几州。

  应到高堂问安后,却携文入帝京游。

  《全唐诗·卷844_49》

  【寄曹松】

  旧制新题削复刊,工夫过甚琢琅玕。

  药中求见黄芽易,诗里思闻白雪难。

  扣寂颇同心在定,凿空何止发冲冠。

  夜来月苦怀高论,数树霜边独傍栏。

  《全唐诗·卷844_50》

  【酬蜀国欧阳学士】

  因缘刘表驻经行,又听西风堕叶声。

  鹤发不堪言此世,峨嵋空约在他生。

  已从禅祖参真性,敢向诗家认好名。

  深愧故人怜潦倒,每传仙语下南荆。

  《全唐诗·卷844_51》

  【寄荆幕孙郎中】

  珠履风流忆富春,三千鹓鹭让精神。

  诗工凿破清求妙,道论研通白见真。

  四座共推操檄健,一家谁信买书贫。

  别来乡国魂应断,剑阁东西尽战尘。

  《全唐诗·卷844_52》

  【谢王詹事垂访】

  鸟外孤峰未得归,人间触类是无机。

  方悲鹿轸栖江寺,忽讶轺车降竹扉。

  王泽乍闻谭涣汗,国风那得话玄微。

  应惊老病炎天里,枯骨肩横一衲衣。

  《全唐诗·卷844_53》

  【题南平后园牡丹】

  暖披烟艳照西园,翠幄朱栏护列仙。

  玉帐笙歌留尽日,瑶台伴侣待归天。

  香多觉受风光剩,红重知含雨露偏。

  上客分明记开处,明年开更胜今年。

  《全唐诗·卷844_54》

  【和李书记】

  繁极全分青帝功,开时独占上春风。

  吴姬舞雪非真艳,汉后题诗是怨红。

  远蝶恋香抛别苑,野莺衔得出深宫。

  君看万态当筵处,羞杀蔷薇点碎丛。

  《全唐诗·卷844_55》

  【谢孙郎中寄示】

  一念禅馀味国风,早因持论偶名公。

  久伤琴丧人亡后,忽有云和雪唱同。

  绳琢静闻罤象外,是非闲见寂寥中。

  时来日往缘真趣,不觉秋江度塞鸿。

  《全唐诗·卷844_56》

  【爱吟】

  正堪凝思掩禅扃,又被诗魔恼竺卿。

  偶凭窗扉从落照,不眠风雪到残更。

  皎然未必迷前习,支遁宁非悟后生。

  传写会逢精鉴者,也应知是咏闲情。

  《全唐诗·卷844_57》

  【寄怀东林寺匡白监寺】

  南岳别来无约后,东林归住有前缘。

  闲搜好句题红叶,静敛霜眉对白莲。

  雁塔影分疏桧月,虎溪声合几峰泉。

  修心若似伊耶舍,传记须添十九贤。

  《全唐诗·卷844_58》

  【谢人惠十色花笺并棋子】

  陵州棋子浣花笺,深愧携来自锦川。

  海蚌琢成星落落,吴绫隐出雁翩翩。

  留防桂苑题诗客,惜寄桃源敌手仙。

  捧受不堪思出处,七千馀里剑门前。

  《全唐诗·卷844_59》

  【夏日寓居寄友人】

  北游兵阻复南还,因寄荆州病掩关。

  日月坐销江上寺,清凉魂断剡中山。

  披缁影迹堪藏拙,出世身心合向闲。

  多谢扶风大君子,相思时到寂寥间。

  《全唐诗·卷844_60》

  【中秋十四日夜对月上南平主人】

  今宵前夕皆堪玩,何必圆时始竭才。

  空说轮中有天子,不知何处是楼台。

  终忧明夜云遮却,且扫闲居坐看来。

  玉兔银蟾似多意,乍临棠树影裴回。

  《全唐诗·卷844_61》

  【谢人惠《十才子图》】

  丹青妙写十才人,玉峭冰棱姑射神。

  醉舞离披真鸑鷟,狂吟崩倒瑞麒麟。

  翻腾造化山曾竭,采掇珠玑海几贫。

  犹得知音与图画,草堂闲挂似相亲。

  《全唐诗·卷844_62》

  【荆门病中寄怀乡人欧阳侍郎彬】

  谁会荆州一老夫,梦劳神役忆匡庐。

  碧云雁影纷纷去,黄叶蟾声渐渐无。

  口淡莫分餐气味,身羸但觉病肌肤。

  可怜馔玉烧兰者,肯慰寒偎雪夜炉。

  《全唐诗·卷844_63》

  【送谭三藏入京】

  阿闍梨与佛身同,灌顶难施利济功。

  持咒力须资运祚,度人心要似虚空。

  东周路踏红尘里,北极门瞻紫气中。

  好进梵文沾帝泽,却归天策继真风。

  《全唐诗·卷844_64》

  【寄酬秦府高推官辇】

  天台衡岳旧曾寻,闲忆留题白石林。

  岁月已残衰飒鬓,风骚犹壮寂寥心。

  缑山碧树遮藏密,丹穴红霞掩映深。

  争得相逢一携手,拂衣同去听玄音。

  《全唐诗·卷844_65》

  【叙怀寄高推官】

  搜新编旧与谁评,自向无声认有声。

  已觉爱来多废道,可堪传去更沽名。

  风松韵里忘形坐,霜月光中共影行。

  还胜御沟寒夜水,狂吟冲尹甚伤情。

  《全唐诗·卷844_66》

  【送朱侍御自洛阳归阆州宁觐】

  寻常西望故园时,几处魂随落照飞。

  客路旧萦秦甸出,乡程今绕汉阳归。

  已过巫峡沈青霭,忽认峨嵋在翠微。

  从此倚门休望断,交亲喜换老莱衣。

  《全唐诗·卷844_67》

  【贻惠暹上人】

  经论功馀更业诗,又于难里纵天机。

  吴朝客见投文去,楚国僧迎著紫归。

  已得声名先振俗,不妨风雪更探微。

  金陵高忆恩门在,终挂云帆重一飞。

  《全唐诗·卷844_68》

  【酬西蜀广济大师见寄】

  犹得吾师继颂声,百篇相爱寄南荆。

  卷开锦水霞光烂,吟入峨嵋雪气清。

  楚外已甘推绝唱,蜀中谁敢共悬衡。

  应怜无可同无本,终向风骚作弟兄。

  《全唐诗·卷844_69》

  【江寺春残寄幕中知己二首】

  谁遣西来负岳云,自由归去竟何因。

  山龛薜荔应残雪,江寺玫瑰又度春。

  早岁便师无学士,临年却作有为人。

  何妨夜醮时相忆,伴醉佯狂笑老身。

  社莲惭与幕莲同,岳寺萧条俭府雄。

  冷淡独开香火里,殷妍行列绮罗中。

  秋加玉露何伤白,夜醉金缸不那红。

  闲忆遗民此心地,一般无染喻真空。

  《全唐诗·卷844_70》

  【寄玉泉实仁上人】

  往岁曾寻圣迹时,树边三绕礼吾师。

  敢望护法将军记,且喜焚香弟子知。

  后会未期心的的,前峰欲下步迟迟。

  今来老劣难行甚,空寂无缘但寄诗。

  《全唐诗·卷844_71》

  【荆渚感怀寄僧达禅弟三首】

  电击流年七十三,齿衰气沮竟何堪。

  谁云有句传天下,自愧无心寄岭南。

  晓漱气嫌通市井,晚烹香忆落云潭。

  邻峰道者应弹指,藓剥藤缠旧石龛。

  十五年前会虎溪,白莲斋后便来西。

  干戈时变信虽绝,吴楚路长魂不迷。

  黄叶喻曾同我悟,碧云情近与谁携。

  春残相忆荆江岸,一只杜鹃头上啼。

  鹤岭僧来细话君,依前高尚迹难群。

  自抛南岳三生石,长傍西山数片云。

  丹访葛洪无旧灶,诗寻灵观有遗文。

  莫将离别为相隔,心似虚空几处分。

  《全唐诗·卷844_72》

  【寄孙鲂秀才】

  郡楼东面寺墙西,颜子生涯竹屋低。

  书案飞飏风落絮,地苔狼藉燕衔泥。

  吟窗晚凭春篁密,行径斜穿夏菜齐。

  别后相思频梦到,二年同此赋闲题。

  《全唐诗·卷844_73》

  【送李评事往宜春】

  兰舟西去是通津,名郡贤侯下礼频。

  山遍寺楼看仰岫,台连城阁上宜春。

  鸿心夜过乡心乱,雪韵朝飞句韵新。

  别有官荣身外趣,月江松径访禅人。

  《全唐诗·卷844_74》

  【中春感兴】

  春风日日雨时时,寒力潜从暖势衰。

  一气不言含有象,万灵何处谢无私。

  诗通物理行堪掇,道合天机坐可窥。

  应是正人持造化,尽驱幽细入垆锤。

  《全唐诗·卷844_75》

  【早莺】

  何处经年閟好音,暖风催出啭乔林。

  羽毛新刷陶潜菊,喉舌初调叔夜琴。

  藏雨并栖红杏密,避人双入绿杨深。

  晓来枝上千般语,应共桃花说旧心。

  《全唐诗·卷844_76》

  【酬尚颜上人】

  紫绶苍髭百岁侵,绿苔芳草绕阶深。

  不妨好鸟喧高卧,切忌闲人聒正吟。

  鲁鼎寂寥休辨口,劫灰销变莫宣心。

  还怜我有冥搜癖,时把新诗过竹寻。

  《全唐诗·卷844_77》

  【寄倪署郎中】

  风雨冥冥春闇移,红残绿满海棠枝。

  帝乡久别江乡住,椿笋何如樱笋时。

  海内擅名君作赋,林间外学我为诗。

  近闻南国升南省,应笑无机老病师。

  《全唐诗·卷844_78》

  【题郑郎中谷仰山居】

  檐壁层层映水天,半乘冈垄半民田。

  王维爱甚难抛画,支遁怜多不惜钱。

  巨石尽含金玉气,乱峰深锁栋梁烟。

  秦争汉夺虚劳力,却是巢由得稳眠。

  《全唐诗·卷844_79》

  【湘中寓居春日感怀】

  江禽野兽两堪伤,避射惊弹各自忙。

  头角任多无獬豸,羽毛虽众让鸳鸯。

  落苔红小樱桃熟,侵井青纤燕麦长。

  吟把离骚忆前事,汨罗春浪撼残阳。

  《全唐诗·卷845_1》

  【潇湘】

  寒清健碧远相含,珠媚根源在极南。

  …

《齐己》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尚颜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