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它半个小时,九点半,大家一定要睡。这是按照“悎窹瑜伽”的方式做的,这个非常好,合经的。
悎寤瑜伽者,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于初夜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净修心已,出住处外,洗濯其足。还入住处,右胁而卧,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巧便而卧。至夜后分,速疾悎寤,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悎窹瑜伽者”,什么叫悎窹瑜伽,具体的内涵。它的意思,“悎窹”,警觉;“瑜伽”,跟三业相应。那么这里具体到哪些相应,哪些不相应,怎么警觉呢?具体怎么说。“谓如说言,于昼日分”,白天三个时,“经行宴坐”,不是经行就是静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除五盖,碰到哪个境就修对治哪个盖。“于初夜分”也是“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一样的。
“净修心已”,初夜分修好之后,“出住处外”,住的地方出去,“洗濯其足”,洗脚。这个就是说泥石什么的——印度是赤脚的,不穿鞋的,那你坐到床上去泥石把你床上的卧具都弄脏了,所以要洗足。
洗好之后“还入住处”,还到自己住的地方。“右胁而卧”,这是中夜。“重累其足,住光明想,正念正知,思惟起想”,这是“巧便而卧”。后边都要广讲,这是提一个纲。
“至后夜分速疾悎窹”,马上醒过来,警觉起来,“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那就是说日间三时,初夜后夜再加两个时,都是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只有中夜的是狮子卧养息。“悎窹瑜伽”整个的过程就是这么的。
常勤修习悎寤瑜伽者,谓如有一世尊弟子,听闻悎寤瑜伽法已,欲乐修学;便依如是悎寤瑜伽,作如是念:我当成办佛所听许悎寤瑜伽,发生乐欲精进勤劬,超越勇猛势力发起、勇悍、刚决、不可制伏、策励其心无间相续。
“常勤修习悎窹瑜伽者”,什么叫常勤修悎窹瑜伽呢?“谓如有一世尊弟子,听闻悎窹瑜伽法已”,修悎窹瑜伽的方法他听说之后,“欲乐修学”,他欢喜去修。“便依如是悎窹瑜伽,作如是念,我当成办佛所听许悎窹瑜伽”,佛所听许赞许的悎窹瑜伽的方法我要去做。
“发生乐欲精进勤劬,超越勇猛势力发起、勇悍、刚决、不可制伏、策励其心无间相续。”这是一连串的话,这话我们是有注解的31。我们上次写就是配五个精进,哪五个精进呢?在《瑜伽师地论》里边,第一个“被甲精进”;第二个“加行精进”;第三个“不下精进”,在《菩提道次第科颂》里边叫“有勇精进”;第四个“无动精进”,《菩提道次第科颂》的“不退精进”;第五个“无喜足精进”,也差不多,意思一样的。
那么这五个精进配这些话,这里的“超越勇猛势力发起”,就是第一个精进,“被甲精进”,就是等于打仗一样的,开始你把盔甲披起来,准备要冲锋,发心发起来了。“猛利乐欲所发起故”,这是因为有这个心要修这个悎窹瑜伽,他发心,猛利的乐欲,就是等于说披起盔甲准备打了。
“此中勇悍,即彼加行精进,谓随所欲发起坚固勇悍方便故”,既然那个盔甲披起来就要出去要打了,那就要起勇,起加行,准备要去打,要有勇悍的心。
“此中刚决即彼不下精进,谓为证得所受诸法,不自轻蔑,亦无怯惧故”,就是不退。这是《菩提道次第》的“有勇”,就是不退却。起了精进之后,碰到敌人,披甲披起冲上去,碰到敌人不能恐惧,要冲上去,所以叫“不下精进”。不要看见敌人来了赶快逃兵逃掉不行,不要下,不要退,不要怯惧,不要害怕。
“此中不可制伏,即彼无动精进,谓能堪忍寒热等苦”,修行“堪忍寒热等苦”。打仗的时候,什么敌人来,势不可挡,绝对不会投降,就是“不可制伏”。“不可制伏”就是势不可挡,什么敌人来都挡不住。
“此中策励其心无间相续,即彼无喜足精进,谓于后后,转胜转妙,诸功德性,欣求证得故”。“策励其心无间相续”是最后一个“无喜足精进”,得到少部的胜利,并不因此满足,要得到最大的最后的最高的,这个目的达到才算数。
那么这五个精进就配这一些话,我们注解上都写了。
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此中云何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言昼日者,谓从日出时至日没时。言经行者,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若往若来相应身业。言宴坐者,谓如有一,或于大床、或小绳床、或草叶座,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所言障者,谓五种盖。顺障法者,谓能引盖,随顺盖法。
云何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及以疑盖。
云何顺障法?谓净妙相、瞋恚相、黑暗相、亲属国土不死寻思、追忆昔时笑戏喜乐承事随念,及以三世或于三世非理法思。
“此中云何于昼日分经行宴坐,从顺障法净修其心”。那么一个一个讲,白天怎么样子经行、宴坐,根据五盖来修心呢?
“言昼日者”,什么叫昼日?从太阳出来到太阳下去这个时间,十二个小时。一般我们说早上六点到下午六点。“言经行者”,什么叫经行?“谓于广长称其度量一地方所”,在一个地方,它的地方的长度、广度合适的可以经行的地方,“若往若来相应身业”,他在这个地方可以来去地经行。“言宴坐者”,就是有一个地方,或者是大床,或者小床,或者是草叶床,在上面“结跏趺坐,端身正愿,安住背念”,这个昨天讲过,今天就不要讲了。
“所言障者”,什么叫障?顺障法修行,顺着障的法修行。什么叫障呢?障就是五盖,“障者,谓五种盖”。什么叫顺障法呢?能引起盖的那些东西叫顺障法。“随顺盖法”,就是随顺盖的那些法。先说什么叫五盖,再说随顺盖的法。“云何五盖?谓贪欲盖、瞋恚盖、昏沉睡眠盖、掉举恶作盖,及以疑盖”,这五个盖。
那么什么叫“顺障法”呢?净妙的那些相,就是顺了贪的;瞋恚相,顺了瞋的;粗黑相,顺了昏沉睡眠的。“亲属国土不死寻思”,这些恶寻思,或者追忆过去的嬉笑言乐,承事就是说男女服侍敬佑你等等,这些贪,追恋过去的那些经验放不下,这都是这些掉举寻思。“及以三世,或于三世非理法思”,不合理的那些思惟都在里头。
由法增上从顺障法净修其心
对治昏沉睡眠盖
问:于经行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云何从彼净修其心?
答:从昏沉睡眠盖,及能引昏沉睡眠障法,净修其心。为除彼故,于光明相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或于屏处,或于露处,往返经行。
“问:于经行时从几障法净修其心”,一个是经行,一个是宴坐,经行的时候从哪些有障的法来净修其心。“云何从彼净修其心”,怎么样子净修其心呢?
“答:从昏沉睡眠盖”,反正经行是昏沉睡眠来了才经行,不昏沉睡眠的时候,就修住了。住的方法是最好,但是昏沉睡眠来的时候也可以经行,经行也是个修心方式。所以说以前昭觉寺吃了饭之后上师亲自领大家去走几圈,经行。我们这里好象是没有这个习惯,吃了饭要么就冲壳子,要么就睡觉。最好大家去走一下,我是腿不行,不能走,你们有腿嘛,好好去走一下。
“问:于经行时从几障净修其心 ”,经行的时候从哪些障来净修其心呢?“云何从彼净修其心”?
“答:从昏沉睡眠盖”。我们经行嘛,就要去昏沉睡眠盖,及能引起昏沉睡眠盖的那些有障的法,来净修其心。“为除彼故”,要除这些昏沉睡眠盖,我们就要修“光明相善巧精恳,善取善思善了善达”。今天我们把这一节讲完,这里边还有很多东西,就要仔细讲一讲。
“于光明相善巧精恳”,这里边光明有三种,我们好象写过32:治暗光明,治暗光明又分三种——白天的太阳光、晚上的月亮光、星光,还有一种俱时的白天晚上都有的火的光,珠宝的光,那么这些都是除黑暗的。第二种法光明,法光明除愚痴的,愚痴就是黑暗,也是光明,就是佛的法了。第三种依身光明,佛、菩萨、天人,他们身上的光明。这三种都是光明想,都可以用。
什么叫善巧33?“如理作意相应”的叫善巧。“无倒无间,殷重加行”叫精恳。所谓精恳者,没有颠倒、没有间隙地不断地,殷重地,就是很慎重地不是马马虎虎地,这个加行叫精恳。“取多光明为所缘境”,取很多的光明作我们所缘的境——光明相,“及于彼相如理思惟”,这个叫善取善思。取就是取光明相,然后思惟这个光明相,这是除暗光明。“依法光明了达诸法”叫善了善达,我们假使取法的光明,“善了善达”,通达,能够了知、能够通达。
“以有明俱心及有光俱心34”。“有明俱心”就是法的光明,法的光明使我们开悟。“有光俱心”,治暗光明、依身光明这两种可以除黑暗的,那么这两种光明怎么样呢?“或于屏处,或于露处”。或者是屏处、遮挡的地方,或者公开的地方、显露的地方,“往返经行”,来去地走。
于经行时,随缘一种净妙境界,极善示现,劝导赞励,庆慰其心。谓或念佛、或法、或僧、或戒、或舍、或复念天。
六念。就是说我们在经行的时候,或者是除暗光明,或者你也可以用法的光明,取一种净妙的境界,念佛、念三宝、念天、念戒,或者是念舍。以这样子法的光明——“有明俱心”来修这个净心,那么这样子,令心来忆念他的功德,叫“极善示现35”,心里边想这些好的功德,天、三宝的功德。“安置学处令受正行”,劝学,就是好好地照他去学,最后心不要退。“赞励”就是要自己不要退,令心欢喜。“庆慰”,自己在修这个法很不容易,自己高兴,自己安慰自己。
或于宣说昏沉睡眠过患相应所有正法。于此法中为除彼故,以无量门诃责毁訾昏沉睡眠所有过失;以无量门称扬赞叹昏沉睡眠永断功德。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希法,及以论议。
为除彼故,于此正法听闻受持,以大音声若读若诵,为他开示,思惟其义,称量观察。或观方隅,或瞻星月诸宿道度,或以冷水洗洒面目。…
《定道资粮颂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