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今天我对诸天说这么多的法”。他这样连续的说了三个月的阿毗达磨,听
法者有八亿诸天获得法现观。当世尊在三十三天现双神变的时候,(地上)聚集
了十二由旬长的群众,作帐篷而住说:“直至见到世尊之后才去”。他们都由小
给孤独长者供给一切资具。群众为了要知道世尊究在何处,请求阿那律陀长老探
望。长老增大光明,以天眼看见世尊在那里安居雨季,并告诉他们。他们为了要
瞻礼世尊,又求大目犍连长老去请。长老即于群众中潜入大地,贯穿须弥山,于
如来足下之地出现,顶礼世尊说:“尊师,阎浮提洲的住民欲见世尊,顶礼佛
足”。世尊问:“目犍连,你的兄长法将(舍利弗)在什么地方”?“尊师,他
在僧伽施市”。“目犍连,要看我的人,叫他们明天到僧伽施市来。因为明天是
满月大自恣的布萨日,我要下行于僧伽施市”。“唯然世尊”。长老拜过了十力
(世尊),从原路回到群众的身边。长老在去与来时,都决意让群众看得到他。
这是大目犍连长老初行显现神变。他回来将此消息告诉他们之后说:“你们不要
以为僧伽施市太远,明天早餐后出发去那里”。
世尊对帝释天王说:“大王,明天我要回到人间了”。天王命令毗首羯磨
道:“朋友,世尊欲于明日去人间,你当造阶三行,一以黄金造,一以白银造,
一以宝珠造”。他便依命建造。第二天世尊站在须弥山顶,眺望东方世界。多千
的轮回世界,忽然开朗,如一广场。如是见西方、北方及南方,亦如见东方的一
样开朗。他见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腻吒(色究竟)天。他们说那一天实为世
间的开显日。人能见天,天亦见人。并不是说人向上望,诸天向下望,一切都是
对面相见的。世尊由中央的宝珠所造之阶下来,六欲诸天在左侧的金阶,净居天
与大梵天在右侧的银阶。帝释天王替他拿衣钵,大梵天拿三由旬大的白伞,须夜
摩天持牦牛尾的拂,健闼婆之子五顶持三伽乌多大的毗罗梵崩陀的琴,奏乐以供
如来。那一天看见世尊的人,实无一人不希望成佛的。这便是世尊行显现神变。
还有在铜鍱洲,住在多楞迦罗的法授长老,坐在帝须大精舍的塔园,对诸比
丘讲《纯真经》:“诸比丘!具备三法(守护根门,于食知量,警寤精勤)的比
丘,行纯真道者”,并以扇下指,直至阿鼻地狱成一广场,以扇上指,直至梵天
界成一广场。长老警告以地狱的怖畏及导以诸天之乐,对他们说法。闻法者,有
的得须陀洹,有的得斯陀含、阿那含及阿罗汉。
(4)(隐匿神变)欲隐匿者,使光明为黑暗,使无遮蔽成遮蔽,使可见的
成为不可见。怎样呢?即神变者欲求自己或他人,虽无遮蔽或近在身边亦使不
见,他从基础禅出定已,念“此光明之处将成黑暗”,或“此无蔽处将成遮蔽”
或“此可见而成不可见”,遍作(准备)已,当依前述之法而决意。与决意心
共,便得成就他所决意的。使站近的他人不能见,如欲自身不见,亦得不见。
然而谁曾行过这神变?即世尊。世尊曾使虽然坐得很近的耶舍善男子,他的
父亲亦不能见他。
又世尊出迎自一百二十由旬来访的大劫宾那王,使他得住阿那含果,及令他
的一千臣子得住须陀洹果之后,他的夫人阿那娇和一千侍女亦于此时追踪而来,
虽坐于国王附近,但使他们不见国王与从臣,故她问道:“尊师,你看见国王
吗”?世尊说:“你寻国王为胜,或寻自己为胜”?“尊师,实寻自己为胜”。
世尊便对坐在那里的她(及国王)说了同样的法。她和他的一千侍女得住须陀洹
果,诸臣子得阿那含果,国王得阿罗汉果。
又摩哂陀长老,初来铜鍱洲(锡兰)之日,曾使国王不能见他及与他同来的
人,行此隐匿神变。
一切明显的神变,名显现神变;一切不明显的神变,名隐匿神变。此中,于
明显的神变,则神变与神变者都显示,这可以双神变来说明。即如:“如来行双
神变,非声闻所有,如来能于上身现火聚,而于下身现流水”,如是(神变与神
变者)两者都显示。于不明显的神变,则仅显示神变,不显示神变者;这可以
《摩诃迦经》及《梵天请经》来说明。在那里尊者摩诃迦与世尊,仅显示神变,
不显示神变者,即所谓:“坐在一边的质多居士对摩诃迦说:“尊者,如果摩诃
迦上人对我现上人法的神变,实为幸福”!“那末,居士,你于廊前铺设郁多罗
僧(上衣),上面放些草聚吧”。“唯然尊师”。质多居士答应了摩诃迦之后,
即于廊前铺设郁多罗僧,放上草聚。尊者摩诃迦进入精舍,关上了门,而现如是
的神变:从钥孔及门闩的孔隙发出火焰,烧了草聚,但不烧郁多罗僧”。
又所谓:“诸比丘!我行这样的神变,使梵天、梵众及梵众眷属,可闻我声
而不见我身,我今隐身而说此偈:
我见于有生恐怖,
亦见求有求无有,
我已于诸任何有,
不迎不乐不执着。”
(5)(不障碍神变)“穿壁、穿墙、穿山、无有障碍,如行空中”,此中
“穿壁”为透壁——即透过壁的那一边。他句亦同样。“壁”——与屋的壁是同
义语。“墙”——是家、寺、村落等周围的墙。“山”——是土山或石山。“无
碍”——即无障。“如空中”——好象在空中。
欲这样无碍而行者,入虚空遍定而出定已,念壁或墙或须弥及轮围等的任何
山而遍作(准备),当决意“成虚空”,便成虚空。欲下降或欲上升者便有坑,
欲穿透而行者便有洞。他便可从那里无碍而行。关于此事,三藏小无畏长老说:
“道友,为什么要入虚空遍定?如果那样,若欲化作象马者,不是也要入象马等
遍定吗?于诸遍中遍作(准备),已得八等至自在,岂非已够条件遂其所欲而行
神变了吗”?诸比丘说:“尊师,在圣典中只述虚空遍,所以必须这样说”!圣
典之文如下:“本来已得虚空遍者,而念穿壁穿墙穿山,念已以智决意:“成为
虚空”,便成虚空,穿壁穿墙穿山,无碍而行,正如普通的人,没有任何东西的
遮隔,所行无碍,而此神变者,心得自在,穿壁穿墙穿山,无有障碍,如行空
中”。
若比丘业已决意,于所行途中,又现起山或树,不是再要入定而决意吗?无
妨的。再入定而决意,正如取得邬波驮耶(和尚)的听许依止一样。因此比丘业
已决定成为虚空,故有虚空,由于他先前的决意之力,于途中又现起任何山或树
或气候所成的,实无此理。如果由别的神变者所化作的,则初化作的力强,其他
的必须经下面或上面而行。
(6)(地中出没神变)于“地中出没”的句中,“出”为出现,“没”为
潜没。出与没故名出没。欲求如是行者入水遍定而出定已,限定“于此处之地而
成为水”而遍作(准备),当依所说而决意,与决意共,彼所限定之地便成为
水,而他即在彼处出没。有关的圣典如下:“本已获得水遍定者,念于地,念已
以智决定:“成为水”,便成为水。而他即于地中出没。譬如普通无神变的人在
水中出没一样,如是此神变者,心得自在,于地中出没,如在水中”。
他不仅得于地中出没而已,如他希望沐浴饮水洗脸洗衣等,彼亦可作。不但
化地为水而已,如欲作酥油蜜糖水等,念“这些成为这样,这些成为那样”,遍
作(准备)之后而决意,便得成为他所决意的。如从那里取出置于器皿中,则所
化的酥俨然是酥,油俨然是油,水俨然是水。如他希望那里面湿便为湿,希望不
湿便不湿。只是对于他而那地成为水,对于别人则依然是地。人们依然在那上面
步行,驱车而行及耕耘等。然而如果他希望亦为他们而化为水,便成为水。过了
神变的期限之后,除了本来在瓮中及池内等的水之外,其余所限定的地方依然成
为地。
(7)(水上不沉神变)于“水上不沉”的句中,如果涉水而过会沉没的名
为沉,相反的为“不沉”。欲求如是行者,入地遍定而出定已,限定“这一处水
而成为地”而遍作(准备)之后,当依所说决意,与决意共,即把那限定的水变
为地,他便在那上面行走。有关的圣典如下:“本已获得地遍定者,念于水,念
已以智决意:“成为地”,便成为地,他即行于那水上而不沉。譬如普通没有神
变的人,行于地上不沉一样,如是那神变者,心得自在,行于水上不沉,如在地
上”。
他不仅得于水上行走而已,如欲于水上作种种威仪,他亦能作。不但能把水
作为地,如果欲变为宝珠、黄金、山、树等物,他依前述之法而念而决意,便成
其所决意的。只对于他而变那水为地,对于他人则依然是水、鱼龟及水鸦(鹈
鸪)等仍在那里面如意游泳。然而如果他希望亦为他人而化为地,便能化作。过
了神变的期限之后,依然成为水。
(8)(飞行神变)“给跏经行”即以结跏而行。
“如鸟附翼”即如有翼之鸟。欲求如是而行者,于地遍入定之后而出定,如
欲以坐而行,则限定结跏的座位那样大的处所而遍作(准备),然后当依前说而
决意;若欲以卧而行,是床的面积;若欲步行,是道路的面积。如是限定了适合
的处所,如前所说而决意:“成为地”,与决意共,便成为地。有关的圣典如
下:“于空中结跏经行,如鸟之附翼。本已获得地遍定者,念于空,念已以智决
意“成为地”,便成为地,他于虚空之中作行住坐卧。譬如本无神变的人,在地
上作行往坐卧一样,如是此神变者,心得自在,于虚空之中作行住坐卧”。
欲于空中而行的比丘,亦须获得天眼。何以故?在他的飞行途中,为了去观
看因时节等所起的山与树等,或由龙与金翅鸟等的嫉妒而造的。他看见了这些之
后,应该怎样?于基础禅入定之后而出定,念“成为空”而…
《清净道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