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达磨大师血脉论▪P70

  ..续本文上一页中,这个「动」解释作:造作就更清楚了。一切的造作,它本来就是无心,为什么?

  空性嘛!心本无动,我们的清净法身那里有动呢?是不是?没有动的啦!但是

  【动不离心,心不离动。】

  意思就是说,这些作用不能离开本体,本体当下不能离开这些作用,所有作用,都是本体的法身,所有的

  法身,都可以展现在妙用现前。

  【动无心离,心无动离,】

  如果动没有了,心就跑掉了。心如果没有,动也就离开了。所以动是心的作用,而用就是心在动。

  【动是心用,用是心动。】

  在这八个字旁边写四个字:即动即用。即动即用,就是我们所讲的即心即佛。你所有的作用,统统就是在动。

  统统是佛的妙用现前,

  【动即心用,用即心动。】

  也就是说,

  【即动即用,不动不用,】

  你不动,那就没有用。

  【用体本空,】

  无论是作用,无论是本体,它都是空性的。把这个句点划掉,改成逗点。

  【空本无动,】

  空性那里有动呢?

  【动用同心,】

  你一切的动作、造作,一切的作用,跟这一颗不动的心是一样的。

  【心本无动。故经云:动而无所动,终日去来而未曾去,终日见而未曾见,终日笑而未曾笑,终日闻而未曾闻,

  终日知而未曾知,终日喜而未曾喜,终日行而未曾行,】

  为什么?统统会归到本体的无相法身。

  【终日住而未曾住。】

  终日住就是整天活在这个世间,也没有什么说活不活的问题。行住坐卧统统是。

  【故经云:言语道断,心行处灭,】

  用话没有办法讲的啦,用心不可思议的啦,所以言语道断就是不可议,心行处灭就是不可思。那么两句加

  起来,就是不可思议。

  【见闻觉知,本自圆寂。】

  「圆」就是圆满,本来就是圆满的,本来就是寂灭的。

  【乃至嗔喜痛痒何异木人,】

  木人就是与无知的木人没有什么两样的,

  【只缘推寻痛痒不可得。】

  我们好好的来,「推寻」就是探究,只因为,「只缘」就是只因为,我们来探究那里是痛、是痒,都不可得,

  没有实体嘛!

  【故经云:恶业即得苦报,善业即有善报,不但嗔堕地狱,喜即生天。若知嗔喜性空,】

  加一个字:诸,

  【但不执,即诸业脱。】

  这一句讲得太棒了!「但」加一个字:能,但能不执,业的上面加一个字:「诸」业脱。但能不执,即诸业脱。

  这一句话就是修行的重心点。只有你一切法不执,业马上摆脱掉。所以我们讲:业障很重,就是你执着很重,

  就是因为我们执着很重,我们才讲我们业障很重。底下

  【若不见性,讲经决无凭,】

  如果你不是一个见性的人,你讲经依靠什么?你讲什么经呢?你讲的经都是妄想分别,自我的意识。不但

  不能够理清众生的思路,有时候会误导,会用自己的情绪在讲经说法,那糟糕!不见性不能讲经。这是达摩

  大师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你看!若不见性,讲经决无凭,就是无凭据、依靠、根本。

  【说亦无尽。】

  言说也不能穷尽本性,你怎么说,都没有办法穷尽本性。所以「说亦无尽」就是你就是怎么说,都没有办法

  把本性讲得很清楚。除了本身自己去体会、去证悟。

  【略标邪正如是,不及一二也。】

  「略标」就是约略的标示,什么是邪法,什么是正法,这样子而已,「不及一二」就是也没有佛法的十分之

  一、十分之二这么一点点,不及佛法中的一点点,就是这个意思。

  【颂曰:】

  29页(新版第36页)

  【心心心难可寻,宽时遍法界,窄也不容针。】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这心是佛。】

  【我本求心心自持,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讲得太好了!就是看不懂而已。每个字都认识,只不过看不懂而已。要注意作笔记啊,

  「心心」底下加一个字,加一个「觅」字,找寻的这个「觅」。心心的旁边写:念念,「觅」就是找,心心

  觅心难可寻就是,念念起心动念,要找那一颗本来的心,你是很难找到的,叫做:心心心难可寻,就是心心

  觅心难可寻。也就是在念念起心动念的时候,想要找这一颗心,是了不可得的。前面两个「心心」就是念念,

  你每一个念头,想去找一个本来的心,你是绝对找不到的,因为这一颗心就在当下。

  宽时遍法界,宽,这个心放宽了,大到像法界一样,为什么?它无形相的嘛!窄也不容针,如果说到小的话,

  一根针都容不下去。意思就是比针更小了。若论大,比法界更大,是不是啊?遍法界嘛!若论小,一根针都

  容不下去,小到极点了。念头那里有形相呢?念头那里有大小?当然比针更小了!

  我本求心不求佛,我如果是一个真正修行人,当然要好好的了解这颗心,不要去求佛。求心,求自己的心性,

  你求外面的佛干什么?

  了知三界空无物。了解这个三界本来就没有一物的,这个都是幻境,幻相出来的。

  若欲求佛但求心,如果你想要求佛,你不如求自己的心性。

  只这心这心是佛。意思就是当下这个心,这个求佛的心,就是佛性的妙用现前。只这心就是求的心,这心当

  下就是佛!只这心就是你有求佛的心,你有求佛的这个心,这个心当下的佛性,就是妙用现前。这心就是佛。

  只这求佛的心,这个心就是佛,不要求!

  我本求心心自持,我本求心,一般的众生,如果我用一颗求的心,那么就会变成心自持,「心自持」这个有

  两种解释:心自持这个「持」就是存在,意思就是说,如果我本来想要去求一颗心,但是这一颗心并不需要

  你求,因为心本来就存在。这个本心本来就存在。心自持就是心本来就存在,你求什么东西呢?我本求心,

  但是心自持,这个心本来就存在,不可以将心求心,不可以将佛觅佛,也不可以把这个心再找自己的心。

  也不可以把佛心去找外面的佛。不可以!所以说:我本求心心自持。就是如果我用一颗求佛的心去求,就不

  对了。因为心自持就是心本来存在。但是这个「持」字,也可以解释说:增加,心就增加了一颗心。我本求

  心,这个心就自动的增加了一颗心。那么就是将心找心,就不对!我本求心心自持,这两种解释都可以。我

  本求心心自持,我如果用一颗求的心那是不对的,因为心本来就存在,不需要你去求,这个解释也正确。

  求心不得待心知,这个「知」就是悟,你这个求心,这个求佛的心,是了不可得的,你要等待这个本心,这

  个心就是本心,要等待本心去知,「知」就是悟,悟到能所双亡,这个「知」就是觉悟的意思。那么求心不

  得待心知,你求心,那是绝对不可得的,你一定要等到怎么样?显现你得本心,自然知道能所双亡,不需要

  求。没有来,没有去,没有得,没有失,

  佛性不从心外得,佛性绝对是心外找不到的。

  心生便是罪生时,这个心,把笔拿起来,是求佛的心,心生,你求佛的心生起来,便是罪生时,就是禅宗讲

  的:动念即乖。动一个念头去求佛,那就错误!所以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一切都要靠自己。心生便

  是罪生时,你动念,你就会开始造业了。为什么?你有所求嘛,能所不断嘛!简单讲,佛法就是讲不二,讲

  这个空性,绝待的空性,讲平等、讲没有能所。如果你了解这一层,一切法统统自在!所以心生便是罪生时,

  你动一个念头,你的罪就开始了,就是动念即乖。意思就是,要常常观照我们这一颗心,令心无所住,不思

  善,不思恶,没有是非,一切平等,绝对绝对的平等,不要去攻击、去伤害任何一个众生。

  【偈曰:吾本来此土。】

  我本来就是要来到中国这块土地,

  【传法救迷情。】

  我要传这个佛的见性法,救度一切众生。

  【一华开五叶。】

  五叶就是禅宗分成五个支派、支脉,达摩大师他当然有这个预言,一华开五叶,「一华」就是他,开五叶就是

  禅宗将来会开展,变成五个宗派,什么曹洞宗、沩仰宗、临济宗等等。

  【结果自然成。】

  这个是很自然的,就成为这样子的趋势。结果自然成就是说,你修见性法,当然就一定成佛。每一个人按照

  达摩大师开示的,那当然就是自然成。你不管是怎么样,是那一宗,禅宗的五个宗,那统统就可以见性成佛。

  所以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当然每一个人到最后就是见性成佛。自然成,没有疑问的,所以这个心法是

  这样子的。

  【达摩大师《血脉论》终。】

  好了!我们下个钟头,现在四十五分了,四十四分,接《达摩悟性论》。休息一下。

  接下去我们来谈达摩大师的《悟性论》,诸位翻开31页(新版第38页),

  【达摩大师悟性论】

  就是觉悟到自性这个东西,渝州就是四川省。

  【渝州华严寺沙门释宗镜校刻】

  【夫道者,】

  什么是道呢?我们称为:修道,那什么是道?

  【以寂灭为体。】

  加两个字:本性,以本性寂灭为体。我们的本性是寂灭的。什么叫寂灭?他没有对立、没有仇恨、没有贪嗔痴,

  他没有一切相,他什么都放得下,心安住在最静之处,就是如如不动,没有烦恼。在那一种清凉、解脱,跟自

  在的空性的无为法里面。所以说以本性寂灭为体性。

  【修者,】

  注意看!

  【以离相为宗。】

  这很重要!如果你想要修行,修行人必须以离相,就是离开一切相的执着。因为相都是缘起,不是实在的东西。

  如果你不能离相,你谈不上修行,你一点办法都没有。你在这个对立法,千差万别的事相上,缘起法里面,拼

  命的想要修行,那不可能!为什么?心浮动、躁动、争夺、争执,看到了就执为自己的,占为己有,贪嗔痴断

  不了,不离相,每办法断烦恼。所以以离相为宗。「宗」就是最重要的,「宗」就是要,法要叫做宗。以离相

  为最重要的法要。

  【故经云:寂灭是菩提,灭诸相故。】

  这个「灭」的旁边写个字:叫做「离」的意思。这个灭不是除,这个「灭」字,是叫你不要执着的意思,离的

  意思,离诸相故。这个文字,不能用单刀直入的看,要懂得它的含意是什么。如果你讲灭,灭就灭掉嘛,就是

  除掉嘛,那完了!…

《达磨大师血脉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