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前世今生论▪P38

  ..续本文上一页岁的达瓦老人再次讲述这件陈年往事时,不胜唏嘘的表情仍抑制不住地浮现在那张饱经沧桑的面孔上:“当时我离上师非常近,中间只隔了两人,所以我把全程看得清清楚楚,现在我明白了,上师要是想走,当时就可以走掉,就差那么一点,但他还是暂时留了下来。”……

  有关才旺仁增堪布飞身前的生平就简要介绍到这里。以下所叙述的是普遍流行于同德县乡亲口中的一个版本。这个版本可谓流传最广、最深入人心,几乎已达妇孺皆知的地步。我们对此事的调查、取证、辨析、核实也主要是围绕着这个共同说法而展开。

  据当地老百姓讲,1958年9月份的一天,在同德县的地甘寺附近要召开一场批斗大会,斗争对象就是才旺仁增堪布,他当时已被羁押在县监狱里。从监狱到批斗现场要绕过几座小山坡,同德县城本来也就坐落在山坳之中。有几个当兵的把堪布从监狱中押解了出来,因为腿脚不方便,堪布本人被允许坐在一头红牛的背上。当一行五六人渐至批斗现场时,突然刮起了一阵非常猛烈的旋风,风来得异常迅猛,以致押送堪布的士兵各个睁不开眼睛。此时几人的位置大约是在接近山顶的地方,离地甘寺也只有几公里的路程。狂风止息之后,几个士兵再定睛一瞧,此时牛背上早已不见才旺仁增堪布的身影。原先为防止意外,尽管人人都知道堪布腿脚不方便,但负责押送的士兵还是把他在牛背上给捆得结结实实。不过这一切显然都是徒劳无益,因堪布在几朵彩云的簇拥下已飞升入空。

  这一突如其来的事件被多人现场目睹,而与此同时,地甘寺附近聚集起来的数千群众,也正在批斗会场心情复杂地等待着他们的上师。不过从上午一直等到下午也没见上师的影子,正当大家焦急不安地议论纷纷时,批斗会的组织者拿着一张画有上师肖像的白纸来到会场,于是一场针对肖像的批斗大会就此展开。会上有关负责人宣布说,才旺仁增在被押解至批斗现场的路上已经死了,而且尸首也已掩埋。不过尽管人死了,批斗会还得照常进行。这场几近荒唐的闹剧就在几千人“斗争”一张白纸的情境中继续下去。

  其实,所谓的掩埋尸体不过是几个当兵的把坑挖好后,只将一副袈裟草草埋在里面,根本就没有才旺仁增堪布的尸体。

  没过几天,曾经目睹过堪布飞升的人将他们的所见所闻悄悄透露了出来,结果一传十、十传百,大家很快就都知道了事情的始末。于是有关负责人又一次召开大会宣布说:活人飞到空中是绝不可能发生的,是故大家以后万勿再到处散播这类充满迷信色彩的小道消息……

  事情的经过如上所述,如果你现在来到同德县,只要一提起才旺仁增堪布的大名,不论男女老少,都会把上述情节大致相似的内容滚瓜烂熟地向你背诵出来。虽说尽人皆知,但我还是下决心把此事重新调查一番。一方面是为了澄清很多人的疑惑;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还原事实的本来面目。我想知道的是,人们有没有在这件事情上添加了过多的感情色彩,以致真相被淹没在一片善意的谎言中?还有,在传奇与真实之间,真理的力量到底能在多大程度内被再现?

  我的调查对象包括一些当年曾亲身参与过押解堪布的人员,以及当时曾在堪布飞走之地附近驻留的一些人,还有亲眼目睹者,或亲耳听闻过事件目击者讲述全部过程的人士。对他们的讲话,我几乎未增减一字,基本照原样予以全文纪录。目的就是想让读者自行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而不是被我个人的主观认定所左右,这种原话直录的风格想来应能被大家普遍接受吧!

  我碰到的第一个采访对象是现年已77岁高龄的智美老人,他是同德县的一个牧民。下面是他对这件事的回忆:

  “上师才旺仁增堪布从监狱被带往批斗会场的那一天,我刚好在他必经的一个山坡上放牛。当时我看见几个士兵押着上师朝批斗会场走,士兵们把他绑在一头红牛的背上。他们渐渐走到了山头上,我还在半山腰放我的牛。这时我突然看见上师穿着出家人的衣服从山后向空中飞去。开始时,他是慢慢地向空中飞升,到最后就彻底消失在云层中。好多人都说当时刮起了狂风,还出现了彩云,但这些我都没看到,可能是因为我人在半山腰,而上师又已经到山顶后的缘故吧。我就只看见上师飞到空中去了,这是我亲眼见到的。那时我还很年轻,眼神也很好,绝不会看走眼的。后来给1958年的那批人平反,上师的老家(红原)来人向同德县索要上师的遗骨,我当时就说过,根本不可能有什么遗骨的,因我亲眼见到上师飞走了,怎么可能还留有遗骨呢?我把这事给家人讲过,但不敢给红原来的人说。这么些年过去后,我现在一个快80岁的老人再回忆这件事,再把它说给你听,你想我会编个故事骗你吗?我实实在在没有一句谎言,因为我没有任何理由在这件事情上打妄语。一个人说妄语要么是有利可图,要么是因遭受打击而不得不如此,可这两条都不符合我的情况。所以我才会拍着胸脯保证,我的话里一句假话也没有。”

  智美老人所讲是他亲眼目睹的,而我接下来遇见的从佩尔则在各个方面对此事提供了最为详尽的佐证材料,他也是所有接受采访者中最健谈的一位。

  从佩尔今年六十多岁,当地人,现退休在家,曾担任过同德县的中层干部。他把自己对此事的了解详细地向我描述了一番:

  “我记得那是1988年10月份的一天,当时我还是同德县的工商局局长。当天正要接近下班时,一个汉族人来找我,并邀我一道吃饭。在饭桌上,他向我诉说了来找我的原因。原来他叫李德生(音译),是青海省湟中县上村庄的人,此次到同德县是要买走当地已被宰杀过的五百余头牛羊,他找我的主要目的就是想让我少收他一点儿管理费。席间他跟我套近乎说,同德县的很多老干部都跟他很熟,但就是觉得我很陌生。我就问他以前在哪里工作,他回答说就在同德县城的公安部队当兵,而且还是一个班长。等到酒酣耳热之际,他就把自己经历的一件不可思议的奇事讲给我听:

  “我碰到过一个在我眼皮底下飞走的人。当时我和我们班的几个士兵正把那个喇嘛从监狱中押往地甘寺附近的批斗会场。我们把他牢牢地捆在牛背上,就这么前呼后拥地押着他。结果在走到半山腰、快接近山顶时,他居然开始嘀嘀咕咕地念叨起什么东西来。到了山顶后,我们命令他不要再出声,此时众人都发现山顶后是一个平原。就在此时,突然飘来很多彩色的云块,这些云朵竟然把那个喇嘛给卷走了!他倒是被云彩轻松地卷走了,我们还得给上级汇报此事。等我赶到乡政府一汇报,工作人员说我没完成任务,要好好写一份检讨,因此我还为此事专门写过一份检讨书。”

  这个李德生后来还告诉我说,当时的县检察长听说了此事后,曾略带感慨地说了一句:“这件事可太奇怪了!”就因为这句话,检察长后来被撤了职,因上面觉得他这个人太过迷信。当时同德县有很多人都知道检察长被撤了职,但他们都以为他是犯了什么别的错误,根本不知道他的撤职与这件事有关。李德生后来回家探亲时曾把此事告诉给父母。他父母听后恭敬合掌道:“这个人太了不起,太不可思议了。””

  从佩尔讲到这里又补充说道:“本来应收他两千多块的管理费,就因为那席话,几天后我只收了他七百多块就完事了。”接着从佩尔又给我讲起了他亲历的一件事:

  “有关这个上师的事我以前也听说过一点,我知道1958年9月的那场批斗会最终是以批斗画像而草草收场。那天的批斗会上根本没有出现上师的尸体,大家都是对着一张画有上师像的白纸斗来斗去。由于上师的脚不好,画上的才旺仁增堪布还拄着双拐,所以那天的斗争会成了名副其实的“纸画斗争会”。关于这幅画,后来我才知道了它的来历。

  我当县工商局长时,我单位隔壁住着一个名叫王烈成(音译)的人,他就是当年主持批斗大会的嘎琼乡乡党委副书记。有次单位要盖围墙,而王家的厨房刚好占道。他如果不把厨房搬迁,整个工程就都得停顿下来。于是我就主动帮他修厨房,他原先的厨房最多值二三百块,我帮他盖起的厨房却足足花了两千多块。从此我们的关系更胜从前,也就是因为有了这层关系,我和他才进行过一次长谈,而那次长谈的话题就是围绕着才旺仁增堪布展开的。我记得他当时这样说过:

  “这件事真是太奇怪了,太奇怪了!批斗那天根本就没见着堪布的尸体,最后只好由我在纸上画了一个上师的形象拿出去批斗,这真是太奇怪了。我掌握的情况是不会出错的,画像就是我画的,我又是当天大会的主持者,我记得非常清楚,真是太奇怪了。”

  听了王烈成的话,我当时就想,如果那时能找到上师尸体的话,一定会把尸体拿来批斗而不会只用一张画像就替代了事。当时有很多人都是在被迫害致死后,又把尸体拉出来批斗。当时的情况就是这样,活受罪早已是司空见惯,死了都不能让你消停。1958年那阵子我也是一名积极分子,对这些事情知道得可谓非常清楚。巴库乡一个名叫嘉悟万德的人,还有卡岗村一个叫丹增才让的人,就是在死后被人把尸体拿来进行批斗的。热智活佛的父亲死后也准备用尸体搞批斗大会,后来他的尸体被人在晚上偷偷运走,“斗尸”大会才没开成。总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如果当时有才旺仁增堪布的尸体,斗尸大会就一定会召开,这一点是绝对的。”

  从佩尔不仅给我谈到了他对此事的分析,还向我提供了一条非常重要的信息:“政策恢复后,一些含冤而死的人得到平反,很多仍活着的人都从监狱被释放了出来。有一天,从红原上师原来所在的寺庙里来了几个喇嘛,向同德县政府索要上师的遗骨,他们向政府申诉说,上师虽已不在,但至少应把他的尸骸还给他们。县政府责令同德县公安局对此作出答复。我当时还未调任工商局工作,恰好在县公安局治安科担任第一科长,当时的县公安局副局长是唐国军。那时的县公安局、县法院、县检察院一起协同调查此事。公安局…

《前世今生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