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妙行菩萨,他对那八个人是因为过去生中在一起念佛,在一起修道的,他往生了看他们在轮回转世转了好几次了,但是他们还是有同样的善根,还能够聚集在一块念佛,他来度他们,说出过去生中的因缘,这里头有特别的一份亲切的感情在里面,所以这些人统统得度了,这就是利乐一切众生的好榜样。
第三首是“彼佛众会咸清净”,这个佛是阿弥陀佛,这个会是莲池海会,清净庄严,怎么清净法呢?因为每一个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都是一心不乱,可以说那个世界是无比的庄严。“我时于胜莲华生”,往生的人生到那个地方是生在最胜的莲花之中,最胜是花大,光色显明,为什么呢?你想想看普贤菩萨,等觉菩萨去往生,当然是上品上生,这个莲花是最为殊胜的,所以一生到那边就是华开见佛,不必等候的,这是最为殊胜的,一到那里去就见阿弥陀佛;无量光就是阿弥陀佛的别号,无量光、无量寿。“现前授我菩提记”,见佛,佛就给他授记,授记诸位要晓得这个是绝非等闲,授记什么意思呢?告诉他你将来在什么地方那个世界成佛,就是须先给他说明你再有多久你到那个世界成佛,以及那个世界的状况,成佛教化众生的概略情形都可以预先告诉他,这叫授记,普贤菩萨如是啊!我们到那个地方去也是这样的。
但是我们不是说一到那里就能够见佛授记了,那还不行,到那里还有一段时间,时间之长短每一个人不一定,到什么时候佛才授记呢?要念到理一心不乱,要生到实报庄严土,佛才给你授记;换句话说,凡圣同居土、方便有余土里面,佛只是讲经说法来教导你,没有给你授记,但是你有机会可以参加许多那些地上菩萨受记的法会,你可以常常见到,常常去观礼。那么等到自己那一天受记,这要靠自家的努力了,所以我们要想将来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要高增,一定要断烦恼、要除习气,为什么?我们障碍就少了嘛!障碍少了,品位就高了,这一定道理呀!心量要广大、要清净、平等,那你往生品位一定是高增。“蒙彼如来授记已”,末后讲他教化众生,佛授记之后了,他就能到他方世界去教化众生,当然这个时候是决定没有问题,应以什么身得度,菩萨就可以现什么样的身分,随类化身,所以说“化身无数百俱胝”;俱胝也是一个大的数字,通常我们讲亿,无量的百亿,这是说菩萨的能力他能够化身。
“智力广大遍十方”,这个地方的智力就是如来果地上的十种智力,我们前面也都曾经跟诸位说过菩萨也有相似的十力,没有像佛那么样地圆满,但是等觉菩萨与佛的十种智力可以说是非常地接近,那么由此可知菩萨的智慧无量无边,菩萨的能力无量无边,这样才能够普度一切众生,普利一切众生界。此地要跟诸位说明的这个注子注得简单,注解可以互相参考来看,慈舟法师亲闻记这一段注得相当地详细,有的地方这个本子详细,那个本子简略;那个本子简略,这个本子详细,大家可以互相参照来看。慈舟法师注的那一段,这个里面意思非常之圆满,容易理解,有事有理,譬如讲到面见彼佛,事就是西方极乐世界教主阿弥陀佛,理上讲就是自性佛,明心见性这就是登彼岸见自性佛,住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土是身土不二,法性身、法性土,那么这是从理上说,理事不二。所以学佛的同修最要紧的是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我这一生当中依照这个法门来修学决定往生,决定做佛,要有这个信念,别的事情可以谦虚、客气,这个事情不能谦虚、不能客气,自己对自己要有坚定的信心。
再看下面一段,“乃至虚空世间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这一科是“总收行愿无尽”。乃至是超略之词,我们晓得虚空世界是无尽的,乃至就是假使虚空世界都尽了,我的愿还是无尽。众生及业烦恼,这也是无尽的,前面虚空世界是讲环境、是讲器世间,那么众生业烦恼,这是有情世间;有情、无情世间统统都有尽时,我的愿没有尽啊!这一点也实实在在我们必须要效法的,所以诸佛菩萨是无尽的悲愿利益一切众生,既然讲利益众生了,当然决定不会有损害众生,利益众生怎么可能有损害,损害跟利益恰恰是相反的,所以佛菩萨决定不会恼害众生;不但不害,假如他所作所为叫你生烦恼了,佛菩萨都对不起你,可见得诸佛菩萨真正是慈悲之极了。
可是你要记住,如果你在修学的阶段当中他故意来找你麻烦,叫你生点烦恼,那是常有的事情,那也是大慈大悲,你不修没有学佛没有皈依,他绝对不会找你麻烦的,不会叫你生烦恼的,你要是皈依了学了佛了,常常来找你麻烦,为什么呢?帮助你修行,他要来教化你;好像你们学校老师,特别是做训导主任的,一天到晚找学生麻烦,你看你不是他学校的学生,他对你很客气,你是他学校的学生,那他就常常找你麻烦,常常要管你了,诸佛菩萨也是如此。所以那个找麻烦天天来管,那就是大慈大悲,我们在各种境缘里面去练心,练清净心、平等心、慈悲心、诚敬心,去练这个,这就叫佛心。
再看底下这一段,“十方所有无边刹,庄严众宝供如来,最胜安乐施天人,经一切刹微尘劫。”这一段是校量闻经的功德,第一首能校,这是说明普贤十大行愿功德殊胜。我们将闻经的利益来作一个比较,十方所有无量无边的诸佛世界,我们用众宝来庄严来供养如来,以最胜之安乐布施天人,这个功德太大太大了,而且不是一天两天,他修多久呢?经一切刹微尘劫,时间没法子计算,一个佛刹是一个大千世界,要把它磨成微尘,这个数量有多少,没法子计算!一个大千世界的微尘都没法子计算,何况是一切刹,恐怕连诸佛菩萨都算不尽,这就讲长远之心,他就这样地供养、这样地庄严,他的福报你想想看有多大。这是我们做不到的。
虽然做不到,看看底下这一首,我们也能办到,“若人于此胜愿王,一经于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于彼。”超过前面了,现在就问你肯不肯干了!前面像这种修布施供养的功德的确不容易,那要多大的福报,财布施不如法布施,财供养比不上法供养;后面讲依教修行供养,这个福超过前面所说的。但是这一段里面有很重要的意思必须要跟诸位说明,首先你要真正能认识这一本经里面讲的十大愿王的重要性,它是整个佛法的大根大本,决定不能够忽略了。华严经在整个佛法里面称之为根本法錀,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好像一棵树一样,华严是根,本就是它的主干,那一根干,其余一切经,那是枝枝叶叶,离不开根本,从根本生的,它是根本。所以你要对这经的认识,不管那一宗那一派、中国外国,不仅仅是释迦牟尼佛的法,尽虚空遍法界无量无边刹土诸佛如来,他的佛法都是从华严经生的,所以华严经不但是释迦牟尼佛的根本法,是一切诸佛的根本法。你要能把这一点认清楚,所以十大愿王就是十方一切诸佛如来根本法的总纲领,所以叫胜愿王,最殊胜的愿王。
不修普贤行不能成佛,这个不能成佛是讲圆教佛,就是无上正等正觉,你不修这个法门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你能成正等正觉,不能成无上正等正觉,这是我们必预要把它认清楚的。因此这个法门你有缘听到不容易,那是多生多劫的善根、福德、因缘。诸位虽然没有机会听全经,你能够听到几句也了不起,几句好像碎身舍利,舍利一粒一粒的;全经就好比是全身的舍利,一句一偈是碎身舍利,无比地宝贵。诸位今天有缘能够听到,你所得的利益符不符于经中所说呢?这个很难,为什么呢?听是听了,一经于耳你们这个都听到了,这四个字没有问题大家都有了;后面这三个字有问题,能生信,不能说你不信,你不信的话你在此地一个半钟点就坐不住。你当然也信,信有浅深不一样,有的人信了,相信不解,里面的义理境界不透彻,或者也解了,解了又没有肯照做。信底下有解有行有证,所以信了以后要理解,解了以后要依教奉行,行之中还要不退转,然后才行,行了又退转这还是没有用,所以一层一层地淘汰,淘汰到最后没有几个人了。
底下讲信了之后怎么样呢?他就发心了,他就发愿了,“求胜菩提心渴仰”,最胜的菩提就是无上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像善财童子一样他就是发这个心,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们也要像善财财童子一样。我们在这一生当中,在过去没有接触过佛法我们不晓得,我们所追求的世间的名闻利养,我们求这个;学了点佛法了,我们追求佛法的殊胜,追求弘法利生,搞这一套去了!今天我们恍然大悟,我们应当追求无上菩提,这个才是正确的,普贤菩萨在此地教我们这个,要求无上菩提,这个心就好像害渴一样,渴的时候我们一心想水解渴,这是形容求无上菩提的心之渴仰,一心一意只想无上菩提,其他的我都不要了,那么你这样发心,修行功德超过前面所说的功德了,为什么呢?这个里面闻思修三慧具足,不但三慧具足了,三缘也具足了,像弥陀经里面所说的善根、福德、因缘这三个条件也具足了;具足这三个条件,又具足闻思修三慧,你这一生当中必定要成佛。
成佛的途径就是先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佛,所以这个门道就叫当生成就的佛法,一生成就,不要等到第二生。你要记住现在这个世间法弱魔强,弘扬正法的人少,弘扬魔法的人多,魔来破坏你的正念,因为你起这个路子,你这一生决定成佛,他来怎么样呢?这个好是好,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来诱惑你,叫你这里头参一点禅,或者参一点密,或者参一点神咒,参一点这些东西,把你参杂了;先参一点点,愈来愈多,结果就把你的道行破坏了,你这一生就不能成就了,魔的目的就达到了。所以诸位要想一生成就,你要牢牢地记住这一点,不要说任何人来诱惑你,你不为他所动;释迦牟尼佛来了,阿弥陀佛来了,毗卢遮那佛来了,劝我们还有别的法门比这个更快更好,我们也谢谢他老人家,我还是修我这个法门,绝对不动心,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成就。
你要是心稍微动…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三十三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