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格萨尔王传 第62回 岭国君臣焚毁妖尸返岭途中秦恩省亲▪P2

  ..续本文上一页反而一天比一天加剧,害得辛巴天天在呻吟中度日,近些天来更加厉害了。辛巴别无他望,只愿死前能与大王见上一面,所以恳请大王能速速回国。

  格萨尔知道,辛巴梅乳泽本该死在祝古交战之中,只因他途中遇一上师,得以超度,阳寿有增,但终究不能熬过今年,恐怕也等不到我回岭地的那天了。格萨尔立即让仙鹤传信,告诉王妃珠牡,路途遥远,难以很快返回岭地,若辛巴的病稍有好转,请派人将他送来,我们君臣可在途中相见。

  三仙鹤飞回岭国王宫,珠牡见信,赶快派人护送辛巴上路,还有两只神鸟一路相随。白天护送的是善于凌空观察的鹫鸟,夜晚护送的是夜里善飞的黄鸱。

  格萨尔与辛巴终于在途中相会了,辛巴梅乳泽那张消瘦枯黄的脸上露出一丝笑容。鼻孔像是破了洞的大皮袋一样,只有微微的气息。格萨尔知道,他的灵魂就要脱离躯体了。

  

  “大王呵,我辛巴梅乳泽是有罪的,最大的罪过是杀死了嘉察。如今快要辞别人世,能最后与大王相会,我的心愿满足了,请大王给我加持。”

  格萨尔大王听了辛巴梅乳泽的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

  “辛巴呵,你最初对岭国有罪,但后来为岭国立了功劳。你的罪孽,大王我一定替你消除,一定把你超度到清净国土中去。”

  辛巴梅乳泽感激地看着大王,想施一礼,已经不可能了。心愿得到满足,辛巴闭目谢世。格萨尔大王为梅乳泽大作法事,超度他的亡魂到清净国土,然后将其尸体火化,修建一座宝塔,将骨灰葬于塔内。

  

  君臣继续前进,这天来到两座砂山对峙耸立的三岔路口,大臣秦恩举目四望,只见万里无云的碧空中屹立着一座高插云天的雪山。远远看去,犹如一顶白色帐篷威严地立在那里。秦恩见到这座雪山,泪水就像树叶上的露珠一样,嘀嘀嗒嗒地滚落下来,一时百感交集,思绪万千。

  晁通见秦恩落泪,有些不解,就问他为何如此伤心。秦恩回答说:

  

  “叔叔晁通呵,对面那座皑皑雪山,是有名的卡瓦格布大雪山,它是我的寄魂山。我八岁那年,被魔王鲁赞掳走,如今我已经五十八岁,五十年中,我从未饮过家乡的水,从未见过故乡的山,我那慈祥的父母亲,亲爱的妻子和妹妹,都只能在梦中相会。今天我见到了家乡的山,叫我怎能不伤心呢

  ”

  

  晁通一听秦恩家中有妹妹,立即邪火烧心:

  

  “你家里还有妹妹吗

  这很好呵,如果能把她许给我做厨娘,我可以设法让你回家一次。”秦恩一听可以回家,就求晁通帮忙。若能回家,一定请求父母将妹妹嫁给他。

  

  为了娶秦恩的妹妹,晁通立即施展巫术,满山遍野烟雾弥漫,阴云密布,天昏地暗,道路不明。秦恩趁机把格萨尔的坐骑引到通往绒地的山路。昏暗之中,格萨尔一时竟没有察觉。走了一程又一程,雄狮大王感到有些不对。“岭国的砂山早就见到了,为什么现在还不到岭国呢

  ”想着,就让丹玛带路前行,走得快些。秦恩又来悄悄恳求丹玛,说现在已经到了绒地,若不能回去看看父母和妻子、妹妹,比死去九次还要痛苦。丹玛见秦恩那副可怜巴巴的模样,十分同情,就对格萨尔说:

  

  “大王呵,俗语说得好:

  来了陌生人,

  家里容易丢东西;

  到了陌生地,

  生人容易走错路。

  

  这个地方我不熟悉,还是让秦恩带路为好。”

  

  君臣一行继续往前走,已经到了秦恩被掳走的那座山口。人们从山口望去,绒国大地一览无余,只见皑皑雪山顶上筑着三座城堡,城堡上金缨招展;花花石崖上也筑有三座城堡,城堡上银缨招展。城堡周围,滔滔曲水河边还筑有三座城堡,城堡上螺缨招展。城堡周围,密密麻麻布满了帐篷,像炒爆了的青稞撒在大地上。格萨尔明白了,俗语说:“话儿传到别人嘴里,会越传越多;食物传到别人手里,会越传越少;陌生人走在他乡的路上,会越走越长。”我说怎么还不到岭地呢,原来是秦恩把我们引到绒国来了。明知到了绒地,格萨尔却作不知:“秦恩呵,那雪山你可认识

  那城堡、那帐篷你可认识

  俗语说:“不能和流浪人作亲戚,不能把狼当狗把门守,仆人吃饱了欺负人,骏马吃饱了骑手难备鞍。”你随我到过多少地方,为何今日把路迷

  ”

  

  秦恩一见大王沉下脸来,像土墙倒塌了似的连连叩头,从护身佛盒中取出一条哈达,献给大王说:

  “大王呵,我本是绒国王子,八岁被魔王鲁赞掳去作了他的臣子,以后又被大王救到岭国,作了您的臣子。你我君臣好比骏马与鞍鞯,时时刻刻难分离。大王呵:

  青山有名,

  全靠森林来装饰;

  若无森林,

  青山不过是荒山。

  大河有名,

  全靠雨水来装饰;

  若无雨水,

  大河不过是溪流。

  上师尊严,

  全靠僧众来护持;

  若无僧众,

  上师不过是凡子。

  国王有权,

  全靠大臣来支持,

  若无大臣,

  国王不过是俗子。

  记得在降伏鲁赞的第二日,

  大王就答应我回绒地。

  如今我已五十八岁,

  时时都想与父母团聚。

  父王如今好比山口的圆石堆,

  这石堆今天不塌明日将倒去;

  母后如今好比灶里的遗火星,

  这火星今天不灭明日将会熄。

  妻子好比墙头上的秋草,

  寒风袭来不知飘向何方去;

  妹妹好比两脚跨在门坎上,

  是进门还是出门费猜疑。(注1)

  

  大王呵,五十年来我常在梦中与亲人相见,好梦醒后常常流泪悲啼。我请求大王饶恕我,请大王准我回绒地。”

  

  格萨尔见秦恩声泪俱下,心中不忍,气也消了。决定就此安营,等候绒国君臣前来迎接。谁知住了七天,仍无人来接。秦恩心想:我为了看望年老的父母、亲爱的妻子、久别的家乡,才把格萨尔大王引到绒地来。如今在这里已经住了七天,还不见有人来迎接,这是为什么呢

  如果再这样下去,大王一定会生气,我到了家门也见不到父母亲了。秦恩越想越伤心,禁不住扑簌簌掉下泪来。

  

  米琼一见秦恩落泪,大为不忍。忙上前安慰他,说可以帮助他实现愿望。秦恩见米琼真心真意地帮助自己;感动得要给他叩头,米琼止住了他。

  

  说办就办,米琼将格萨尔的宝驹江噶佩布变成一头黄公牛和一匹毛驴,自己则变成一个面色铁青、白的只有牙齿,红的只有舌头,全身爬满虱子的乞丐。

  

  米琼骑着毛驴,赶着黄牛,朝绒城走去。只见各个路口都有人把守,并不见行路之人。米琼心中奇怪,绒城发生了什么事

  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背水人,米琼向他打听绒城出了什么事,背水人并不回答,慌慌张张地走了。又遇上一个打柴人,不容米琼发问,那人就像躲避瘟疫一样地逃走了。米琼想了想,径直朝宫城走,来到离宫城不远的地方,见路边的庄稼已经成熟,米琼将黄牛和毛驴赶进庄稼地。心想,石头砸在犄角上,乳头会流出鲜血来;牲畜赶进庄稼地,城里一定会走出主人来,米琼让牛和毛驴任意糟踏庄稼,自己则坐在田埂上脱下衣服捉虱子。

  

  原来,格萨尔一行在门珠山口扎下营寨,被秦恩的妹妹阿曼在城头上看见了。她不仅看见了格萨尔的营帐,还看见了那幻变出来的千军万马。阿曼立即向父王报告。绒王以为有人要进攻绒地,立即将十三万户部落的百姓召集起来,把守各个路口、渡口,山上不准任何人砍柴,河边不准任何人渡水。这就是绒地无人行走的缘故,米琼当然不知道。

  

  米琼正在捉虱子,从城里出来一个女仆,见牲畜在毁庄稼,就大骂米琼。米琼不理,女仆就回宫向国王报告。大王咐咐她不要和乞丐打架,把牲畜赶出田去就是了。女仆转回来命米琼把牛和驴赶出田地,米琼佯装听不见,还是不理不睬。气得女仆回宫去找阿曼公主。阿曼一听,火冒三丈,右手抓一把灰,左手提一根棍,冲到米琼跟前,恶狠狠地骂:

  

  “你这个无赖,常言说:“乞丐吃饱了不听话,荞粑粑冻干了掰不开,水太清了无鱼捞,话太轻了无人理。”现在我们绒地的人不准外出,外面的人也不准入内,你竟敢在这里糟踏我们的庄稼

  !你最好现在就走开,若不然,绒地的英雄投百块石头,射百支利箭,挥百把利刀,你再想逃也来不及了。”

  

  米琼见阿曼公主出城,心中高兴,嘴上却说:

  

  “不管你是公主还是女仆,都不该说这样的话。我是随格萨尔大王从嘉地经过这里回岭地的。听说绒地土地肥沃,六畜兴旺,是块少有的福地。乞丐到这个地方不愁讨不到吃食,牲畜到这里不愁没有水草,可遇到你们这里的人,不是聋子就是哑巴,难道你们这里发生了什么瘟疫

  ”

  

  阿曼听说是随岭国大王来的,把手中的灰和木棍悄悄地扔掉了,立即问岭王还有哪些随从。米琼就把随从一一讲给他听,阿曼听到有自己的哥哥秦恩,高兴得立即转回宫中,带上茶酒和点心,出来招待米琼,并告诉米琼,明日就去迎接岭王进宫。

  

  格萨尔听了米琼的禀报,忽然变了主意。他怕秦恩思恋家乡,不肯与他同回岭地,就决定不让他与家人见面。

  第二天,绒地公主阿曼和众大臣前来迎接岭大王,格萨尔早把秦恩藏在一个铁箱中,却对公主说,秦恩在岭地过得很好,请公主转告绒王不必挂念。

  

  公主回宫禀告父王,绒王又派出秦恩的妻子,仍然没有看见秦恩。绒王决定亲自走一趟,秦恩又没露面。绒王不甘心,就邀请格萨尔大王一行到王宫作客,格萨尔想了想,答应了。

  

  公主阿曼见屡屡不能与哥哥相会,而米琼分明说哥哥已随岭王到了此地,莫非这格萨尔是假的

  莫非哥哥已不在人世

  无论如何也要把哥哥找出来。看来,不捣毁他的营帐,他们是不会交出哥哥的。于是阿曼聚集众兵,欲讨伐格萨尔,绒王不允。阿曼见兄心切,不听父王劝告,执意发兵到了岭营。

  

  格萨尔正在营帐中休息,准备赴宴。忽见帐前来了众多兵马,雄狮大王顿时大怒,厉声训斥秦恩:

  

  “前次你带错了路,我们才到了绒地,现在绒地又把大军的矛头指向我们,到底是为了什么

  ”秦恩见大王发怒,惊恐地站在一边,不敢有半句辩解,丹玛心生一计,对大王说他有退敌之策。格萨尔命丹玛出营迎敌。丹玛立即写了一封信,用箭射在绒军中,上面说秦恩确实随岭王到了嘉地,因他思念父母妻妹,故尔将雄狮大王引到此地,绒岭两国本是友好睦邻,大可不必动干戈。

  阿曼一见此信,知道哥哥安然无恙,立即下令退兵。秦恩也心花怒放,想着明日就可以与父母妻妹相聚,手脚都不知如何摆放了。

  

  第二天,绒地大臣前来迎接岭国君臣,眼见迎接的队伍就要到了。格萨尔却命秦恩留在大营看家,他与其他大臣前往王宫赴宴。秦恩无奈,心中虽然急得不行,却不敢违抗大王的命令。

  

  岭国君臣随着前来迎接他们的绒国大臣浩浩荡荡地直奔绒国王宫而去,秦恩流泪了。想我秦恩已经离开家乡五十年了,如今到了家门口,却不让我与家人见面,大王怎么如此不近人情

  越想越伤心,越想越生气,秦恩决定不顾一切,一定要去见见父母、妻子和妹妹。刚要出门,秦恩又停住了脚,他还是害怕,怕大王责罚他,怎么办呢,秦恩左思右想,有了主意。

  绒岭两国君臣正在宫中吃喝,一个流浪艺人在王宫下面唱起歌来:

  那向北方飞行的天鹅,

  一心想着青色湖中的仙鸟;

  那向山岗奔驰的山羊,

  一心想着绿色草原的嫩草。

  茶和酥油好比父亲和母亲,

  父母双亲彼此离不了;

  肉和糌粑好比主人与坐骑,

  主人坐骑彼此离不了。

  赛马要到北方草地,

  射箭要瞄准红野牛,

  讨饭要到富人门口,

  吃饱肚子还可往回捎。

  

  “绒地的百姓呵,我不仅讨吃食,还有很多好消息要向绒王禀报。”

  

  绒国百姓见这艺人生得好漂亮,帽顶插着九种颜色的缨珞,身着长衫,白绸领,青绸下摆,腰扎红绸。尖尖的鼻梁,好似亭亭雪峰;炯炯目光,犹如金星闪耀;圆圆的脸庞,好似十五的明月;弯弯的眉毛,生得不高不低;纤纤睫毛,长得不长不短;三十颗螺牙,洁白整齐;扁平舌头,能言巧语;碧油油的头发,好似松石做成;白生生的皮肤,好似水晶放光;长发修胡,满面春风。那宫中的女仆也出来观看,一听秦恩此话,忙进宫禀告绒王,说门口的艺人有好消息向大王禀报。格萨尔却在一旁说,流浪的艺人能有什么好消息,给他些剩茶剩酒就算了。女仆依言而行。艺人忽然流下眼泪,女仆觉得他可怜,又回宫为他讨些好吃食。丹玛明白,这个艺人就是秦恩所扮,这个时候如果再不让他见见家人,未免太不近人情了。想着,丹玛出宫对秦恩说:

  

  “你不要再吵了,快立了靶子,我射上一箭,然后你带着箭进宫来吧。”

  

  秦恩终于进了宫,却把帽檐压得低低的,不敢抬头。格萨尔知道是秦恩来了,心中不悦,所以并不睬他。晁通却希望秦恩留在绒地,就假装生气地责怪这艺人不懂道理,进宫还歪戴着帽子,将秦恩的帽子打落在地。绒王和王妃立即认出儿子,高兴得昏了过去。公主阿曼和秦恩的妻子扑了上来,一家人又哭又笑,悲喜交集。

  

  格萨尔更加不高兴,心想,这下秦恩可回不成岭国了,不禁暗暗地埋怨丹玛和晁通。说了句“你们干的好事!”就不辞而别。

  

  众人见岭王愤然而去,惊慌起来,秦恩更加不知如何是好。晁通眼珠一转,对大家说他有办法让大王回来。说着,将七粒黑白石子投在靴筒中,用白绸扎紧靴口,让丹玛拉紧白绸,然后口中念念有词。工夫不大,格萨尔大王果然乘马落在宫中。

  

  见大王返回,秦恩忙跪倒请求恕罪:“大王呵,您使我与家人团聚了,为了谢恩,我请父王把绒地的财宝献给您,我自己仍如从前一样,永远跟在您身边,决不留恋家乡。”

  格萨尔大喜。见酒宴丰盛,雄狮王提议赛马,绒王应允。并说谁能取胜,就把公主阿曼许配给他。晁通一听此话,来了精神,立即精心打扮,唯恐不能取胜。

  

  尽管晁通十二分的努力,雄狮王怎肯让他取胜

  就在快到达终点时,晁通的马一个趔趄,把他从马上颠了下来。阿曼公主立即端上一杯美酒,为他祝贺,羞得晁通不敢抬头。格萨尔对绒王说:“你们父子已经见面了,秦恩与我是三次盟誓的朋友,我不能让他留在绒地。我们的王子扎拉现在代理国政,尚未纳妃,如蒙绒王允许,可与阿曼公主结成良缘。”

  

  绒王和王妃满口答应,大臣们也个个满意。

  一切准备就绪,五月初三日,格萨尔决定立即迎娶阿曼公主返回岭国。

  (注1)此二句指不知妹妹是否出嫁。

  

《格萨尔王传 第62回 岭国君臣焚毁妖尸返岭途中秦恩省亲》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