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或悲心等,这一念便会诱发他意识中所积存的其中一个善业因,令他下一生中生于善道,其今生所作之恶业的业因及业力则待未来才会被诱发而成熟结果了。
由此可见,修行人务必要令自己在临终时在爱心、慈心、悲心、出离心、菩提心或依止心中死去,而要避免临终时生起贪欲、瞋恨或愚痴等。如果我们在死时观想上师、本尊、三宝或禅思出离心或对众生之慈心、悲心等,或观想佛陀净土,都能确保令临终一念为善念,从而保证下一生的福乐,甚至能往生净土之中。反之,若死时见不喜的人、事、物等,又未能控制自己的心念,便可能生出一念之瞋恨而诱发某一曾作之不善因,导致下一生生于恶道之中。
常常有汉人及白人问衲:“我怎样才可以利益临终的亲友呢?”现在的人,大多死在医院之中,旁无上师或同门师兄弟引导,若对佛法有认识的亲友应该尽可能在他的死亡过程中向他解释开示佛法,又或叫他诵念佛号或佛咒等,这对亡者会有大利益,令他下一生免于恶道之苦。话说回头,如果我们能在平时教化亲友,则往往会有更佳效果。在死亡的恐惧中,连我们自己也未必有把握提起善念,何况说要未听过佛法的人马上学习提起善念呢!同时,我们亦要尊重将亡者及其亲友的意愿。如果他们并不信佛法,甚至有抗拒心,在病者的床前过度热心地说教或念咒,或许反而会令临死者生瞋恨心或与其它亲友吵起来,这样并不利于临死者坦然安心地上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只好尽力把房间打理得洁净,让将亡者在安详、安静及舒适的环境中死去,令他在平静的心境中上路,或许也可放一张绘为面容安详的佛陀画像在一角,该亡者看一下也是好的。同时,在这时候,如果情况许可及众亲友与将亡者并不抗拒,也可给一些观音甘露丸等法药令将亡者服下,这也能令他免于下生堕入恶道之中。
如果将亡者为佛教徒,我们在此时应该协助他修持,譬如说为他助念、引导观想或提醒他修持等。这并不是说,我们随便念点什么经咒,而是应协助将死者修持他一贯修持及熟悉的法门。协助将亡者的人,宜为他的师长或相交较深的同门,以免令他生起瞋恨或不安的心。此外,在这浊世末法年代中,若能把《妙法莲华经》或《菩提道次第广论》置将亡者头顶上触一下,也会有十分大的助缘,但这样做的前提是应在不会令亡者及其它亲友不安的情况下进行。
修迁识法(Powa,亦作“破瓦法”或“破哇法”)或各种净土法(注:有关迁识法及净土法门,可参考法师著作《生死自在》)的人,应在自己将死时、四大元素收摄期间至最后一口粗气呼出前修法。如果别人欲为将亡者进行迁识,也必须在此段期间进行。在粗气一旦呼出后,心识将处于细微心的处境,再不会生起善与不善心念的区别,而且也已不能听到他人的引导了。在此时,粗显的心念已不再运作,呼吸亦断息,只余细微心在运作及在心间尚有余温。对凡夫来说,死亡的过程在此时几乎已全完成了。但对修持密法的行者来说,这时候却是忙着的时候!修密的行者,此时正要利用时间及气、脉、明点等,以达到成就。今天不是适合谈密法的机会,衲就不在这一点上多说了。
在四大完成收摄及断气后,粗显心已不复运作,身中的粗气亦全摄于极细微心气中。此时,亡者在外在上来看已是无任何生命迹象的死尸,但其于出生前得自父母的白明点及红明点仍会在体内脉中运行,依次产生白显像心、红增上心及黑近德心三种境界。这三个阶段,对修密者尤为重要,但今天没必要在此详说,大家知道有这三个阶段即足够了。
在最后,亡者身心中只余心间的一点称为“极细微心气不二明点”的东西仍在运作。这个极细微心气不二明点,便是我们心识的所在。近代科学与佛学间的矛盾,主要的一点便是心识的所在。科学家认为人的意识住在脑中,佛学中则认为它在心间。科学家说意识在脑袋中,其实也并非错误,但这却只是一个不全面的认知。衲在这一点上可以作一个比喻:我们白天在上班时,会上办公室工作。在做完事后,在晚上我们便会回到自己的家里睡觉休息。心识的所在也是同一个道理:在运作时它在脑袋中运行工作,在办完事后,例如在我们睡觉、昏迷或临死时,它便回到心间而安静地坐在那里。
极细微心气不二明点像是一个空心的盒,我们的心识便在其内。在死亡过程的最后一剎那,这个明点会破裂二分,心识便在这时离开肉身外出。在这一剎那,死亡过程才算真的完成了,这便是今生完结与中阴阶段开始的一剎。这一剎那,是自修迁识的行者之最后机会。如果没能在中阴期开始前完成迁识,也就是说迁识法失败了。
以上所说的死亡过程,主要是依显宗佛学的角度来描述的,密法中的开示则更为细微得多及有少许出入。此外,上述的各个过程总共可以历时较长,但也可能在极短时间中相继全部完成。有些人会质疑:“在交通意外中,身亡者怎么可能有四大元素相继收摄等这么多段的过程呢?”这个问题不难回答。在意外横死等情况下,四大元素分离等过程也一样全会发生,分别只在于它们全在一眨眼间便全部完成而已。
中阴过程
亡者的心识一旦离开肉身,整个死亡过程便告终结,这也是今生的终点及中阴阶段的起点。
中阴亦称“中有”,它的藏文是bardo。在一生终结与另一生的开始之间,便称作“中阴”。亡者在死亡过程完成后、投生六道中某一道前,其心识便会因业力及对自己的执爱而得一种称为“中阴身”的细微身,以这种身存在至因缘成熟而再次投生为止。这种中阴身的所谓“身相”,并无实质,只是大概具身相而矣。中阴身并不吃用实质的饮食,而以气味为食。
中阴身的身相,是他的下一生的形相。如下一生将生畜牲道者,形如畜牲而身如烟色;将生于地狱道的中阴身色如焦炭,行走时是倒立而行的;将生为饿鬼者身如水色,倒退而行;当生人界者,身如金色而平行;当生天界中之色界天者身色白,而行动时如上升飞行一般;当生天界中之欲界天者身色亦为金色,行时如飞行上升。以上这些是依据《入胎经》描述而说的。此外,六道中的下五道或天界之欲、色二界之生命完结时,而当生天界中之无色界者,死时即于当处成无色界,并不会经历中阴期,故此不会有中阴身。
中阴身的眼、耳、鼻、舌等身根的功能齐全,而且具有神通,例如中阴身的眼有如天眼通的功能,能看极远的事物等等。这些神通,是中阴身自然具有的,与修禅定所得之神通的性质并不完全一样。中阴身因为有各种神通,便能穿墙过壁,通行无阻。不论宇宙哪一方,中阴身一起念时,剎那便能到达该地,唯独佛陀成道的金刚座道场及此中阴身当投生之母胎此二处不能穿越。另者,中阴身虽有一些天眼通,但他们只能见到与自己同类的其它中阴身,例如当生饿鬼道的中阴身能见到其它当生为饿鬼的中阴身,而不能见当生为人的中阴身。
当生三善道任何一道的中阴身,所体验的是温和悦意的景况,其见到的天色如有月光的夜晚。当生三恶道其一者,其中阴身则经历黑夜及斗争不绝的景况,处于极度恐慌及彷徨之中到处流浪飘荡,直至投胎为止。
中阴身的寿命,以七天为一期,极其量也只会有七期。在这四十九天内,中阴身是必定会投胎受生的。有人问:“如果在四十九天后没有受生,中阴身是否仍会流连飘荡或“魂飞魄散”呢?”这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依烦恼及业力才得中阴身,这亦即是说我们必有再度受生之因缘,故绝无可能在四十九天内仍未再度受生。另者,这里说中阴期极其量为七个七天,并非说中阴身会于第四十九天才再度受生,而是说他在四十九天期内必会受生,这可以是一天、两天……乃至四十九天不等。在每届七天之期,若中阴身未有受生之缘,将换另一个中阴身,若又届另一期七天仍未有生缘,又再换一次身,直至受生为止,但这绝不会超过七次七天之期。
在这里,衲也想借这个机会顺带纠正民间的一些迷信。有些人说:“我的亡父昨晚回家,我见到他的鬼魂!”等等,其实人在死后,其中阴身已化为下一生当投之道的形相,绝不会现生前之形相,况且我们凡夫的眼睛也不可能见到中阴身,中阴身亦根本无能力报梦给前生的亲友。有些时候,有的人的确见到如已亡亲友的“鬼魂”,但这些只是某些具变化神通的饿鬼道众生幻化出来,以欺骗见者施以饮食供养而已,它们并非见者的亲友之中阴身。另者,有人以为亡者会长期流连于前生住处或亡身之处,这也是不符合佛说的。中阴身之寿量至长亦不过四十九天,绝无经年累月地在某处流连的可能!
由于中阴期至长亦不过四十九天,亲友若要利益已亡者,最直接及有效的期间正是这四十九天。在这顶多四十九天的期间(此期亦可能只有一、两天),若依《集论》之观点及格律派来说,亲友若为刚亡者布施、供养三宝、修法及作善等,可以改变其中阴身,故此亦可改变其下一生之生处。如本当生于饿鬼道者,其身本如饿鬼形相,但若亲友于此中阴期未完前勤作善业回向予亡者,其中阴身仍有可能变为当生人道的人形中阴身,在其中阴期届满后亡者便会改为投生人道。
在此期间,懂修持的亲友可为亡者修各种法或供僧、布施及延僧诵经等,或修熏烟供养法亦可(注:有关熏烟施食供养法门,可参考法师著作《本尊海会》)。世俗中不懂正信佛法的人,往往在亲友死后搞不少葬礼仪式,向死尸献花上香等,这对亡者而言都是没有实际效用的,因为亡者的心识已随中阴身到处流连,与尸身根本再无关连了。一旦中阴身再度投生后,其生处已不能变更,其前生亲友若代为布施及修善当然亦有利益,但却不可能直接地令他转生别处了。有些汉人习惯为早已死去多年的祖先上香,这是完全不可能利益到其祖辈的,因为祖先之心识早已再度投生了。此外,汉人把祖先的骨灰放…
《生死之轮--六道轮回图释义开示》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