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第一品 思考题

  

《量理宝藏论》思考题

  

(第一品)

  

1课

  1、概述因明在藏地、印度、汉地的发展史。

  2、列举因明七论。

  

2课

  3、简述因明八事。

  4、以龙王的五特点说出两位理自在相应的五种功德。

  

3课

  5、为什么说因明学的来源是佛教?

  6、学习因明对自他的相续有什么样的利益?

  7、为什么说外境的法相是识所了知?

  8、四种境的差别是什么?

  9、什么叫做义总相和本无见有?

  10、如果承许义共相和本无见有是所取境,那有什么样的过失?怎么样驳斥它?

  

4课

  11、以教证说明学习总的五明、分别的因明的重要性。

  12、义共相、本无见有与自心相联的观点,自他宗是从哪四方面展开辩驳的?

  

5课

  13、萨迦班智达抉择的最究竟、唯一的所量是什么?

  14、对于解释对境的自相,萨迦班智达与全知麦彭仁波切的观点分别是什么?

  15、既然义共相被称为所量,那本无见有为何不立为所量?本无见有是否是除自相、共相之外的第三种所量?

  

6课

  16、如何遣除遮破以量不可知之过?请结合三个典型的例证加以说明。

  17、有部宗承许以有依根见外境为什么不合理?

  18、“雪域派说境与识,同时即为所能取”,对此应如何遮破?

  

7课

  19、依经部观点真正的外境是什么?如何安立见到境相的名言?

  20、萨迦班智达在随唯识宗抉择自宗观点时,是如何遮破有部、经部以及世间共称观点的?

  21、在名言中有没有无分微尘的存在,为什么?它最后是以什么方式而灭的?

  

8课

  22、 怎样运用明知因来成立万法唯心?外境本是无情法,为什么具有识的法相?请详细说明。

  23、如何依靠俱缘定因推出万法唯识的观点?

  

9课

  24、唯识宗承认粗大的心相续存在,明知的心识也存在,对此中观宗是如何破斥的?萨迦班智达站在唯识宗的观点上又是如何回辩的?

  25、在名言中为什么要承认无分刹那的存在?无分刹那是有分而灭还是无分而灭,为什么?

  26、如果唯识宗承认万法唯识,外境仅是心识幻现,那么量与非量的差别是否不存在?为什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