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无畏不是鲁莽

  无畏不是鲁莽

  白云禅师著述

  无畏,即是无所畏惧。

  所谓无所畏惧,不是鲁莽行事;佛弟子为自度度他,应当以“慧之行”为修养,立“愿之行”为功德,方称菩萨无畏饶益自他之行。

  慧与愿的行为,从修养而成功德,依大日经中所说:“住无畏行,立能度之净心”故而提示六种无畏。

  ①善无畏:以世间之善心,持戒行善,离三途业苦。

  ②身无畏:知净不净而修观行,离系缚之苦,求解脱道。

  ③无我无畏:我不得自在,惑于业障;知因缘生法,因果感报;即能业中见道,觉知人法无我、本来空寂之胜谛。

  ④法无畏:色蕴生起,从受想而行是众生之染着;突破我受我想,从非想以至非想,即证清净,诸法寂灭之境。

  ⑤法无我无畏:从有为诸法,知万法唯心,心外无法,即心即佛,得大自在;当突破有为,识取真如,入于无为寂静之境。

  ⑥平等无畏:觉知法本无生,住心平等;所谓心生即种种法生,心净即种种法灭;一旦生灭灭已,即常住寂灭乐境;绝无分别高下等差异之理与事,举凡体之性,用之力,相之果,境之因,皆作如如平等者也!

  不过,入住无畏之胜,全在修养功德;于功化力,于德成利,则必须具足“戒、定、慧”三无漏之实修与实证;方能化解业之所障,得解脱自在之究竟功德。

  因此,无畏行,以慧为依归,从觉是力用;断尽一切烦恼,远诸一切惑业;于身语意者,悉皆正念正行,依教如法,无所畏惧。而且,尽形寿,修行办道;恒久无畏,精进无畏,无有厌倦,决定圆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 继续阅读 ▪ 法师的才能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