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百论释义 破因中无果品第八▪P3

  ..续本文上一页如父母生子有第三。今答“父母同是能生,儿子是所生,故只有能生所生,此外没有他物,故没有第三法。

  甲四 破举灭证有生

  外曰:应有生,因坏故――修妒路

  若果不生因不应坏,今见瓶因坏,故应有生。

  上来外人三番立生,论主三番破之以明无生,今外人又举灭义证明。外人意云:若无果生,不应有因灭,既有因灭故知有果生。又生灭相对,有生就有灭,有灭必有生,今现见事物有灭,即知有生。今即破此实有生灭,明不生不灭。

  内曰:因坏故,生亦灭――修妒路

  若果生者,是果为因坏时有耶?为坏后有耶?若因坏时有者,与坏不异,故生亦灭;若坏后有者,因已坏故无因,无因故果不应生。

  破举灭证有生,论主凡有三破:一是纵灭夺生破,二是因果义定破,三是多因多果破,今是初文,就是纵许外人说有坏灭,而夺其有生。外人举坏灭证有生,论主即就坏灭中检查不见有生。上就生门求生不得。今就灭门检生不得,岂得有生?例如瓶无别体,用泥为体,泥因若坏,瓶果生即坏,故言“因坏故生亦灭”。

  注文设两关破生,审定是在因坏时有果生?还是因坏后有果生?若言因坏时生,因坏果即坏哪有果生?又你因果同体,因坏果亦灭,岂能有果生?若言因坏后有果生者,因坏后便是无有因,无有因怎能生果?

  复次,因中果定故――修妒路

  若因中先有果先无果二俱无生,何以故?若因中无果者,何以但泥中有瓶?缕中有布?若其俱无,泥应有布,缕应有瓶?若因中先有果者,是因中是果生,是事不然,何以故?是因即是果,汝法因果不异故。是因中若先有果若先无果,是皆不生。

  第二就因果义定破。四家外道执果义皆固定,所以皆不得言生。第一数论派定言因中先有果,若定先有果,有则不须再生。第二胜论派定言因中先无果,因若无果何能生果?第三勒沙婆外道定言因中亦有果亦无果,亦有同定有,亦无同定无;又亦有亦无,自相矛盾,均不能生果。第四家若提子外道定言因中非有果非无果,今明非有同定无,非无同定有;又非有非无是愚痴论,何能生果?虽有四种主张总不出有无,因果的意义既已固定,故不能生果。

  注文但释因中有果无果二句以明不生。文分三段:初双迭因有果无果两种主张,次“二俱无生”一句,双标无生破有生。“何以故”以下双释无生。释破因中有果文云:“是因中是果生,是事不然”者,数论师主张因果一体,不得分别说此是因此是果,因生于果,只能说因生因果生果。

  复次,因果多故――修妒路

  若因中先有果者,则乳中有酪酥等,亦酥中有酪乳等。若乳中有酪酥等,则一因中多果,若酥中有酪乳等,则一果中多因。如是先后因果一时俱有过,若因中无果亦如是过,是故因中有果无果是皆无生。

  第三多因多果破。多因多果者,一果中有多因,一因中有多果。一因中有多果者,如乳为因能生酪果,以酪为因生生酥,生酥为因能生熟酥,熟酥为因能生醍醐,有多种果皆从一乳因生,一乳因中一时顿生多果,名为一因多果。一果多因者,如《涅槃经》说:女有儿性,儿有孙性,双如卖马应索驹价。“若因中无果亦如是过”者,若因中无一果能生一果者,因中也无多果应生多果!一乳中应顿具酪酥醍醐等诸味!一果中有多因者,如一醍醐果中应具有酥酪乳等诸因,而实不然,所以因中有果无果皆不得生。

  甲五 破举因果证有生

  外曰:因果不破故,生可生成――修妒路

  汝言因中多果,果中多因为过,不言无因果,是故生可生成。

  外人举因果证有生可生。依外人意:你虽种种破生和可生,而因果不可无,若无因果便成邪见。再者,你上来虽作前后一时及一果多因,一因多果破生可生,而终不破因果,若有因果,则必有生与可生。

  内曰:物物、非物非物互不生――修妒路

  论主破生将毕,又广开此四门破生,摄一切偏见定执尽,若有因果相生必堕此四门,若通不过这四门,纵然说有因果也无所寄。文分为二,初总开四句,次偏释初句。四句者,一物不生物,二非物不生非物,三物不生非物,四非物不生物。“互”之一字指物与非物互不相生。文中“物”字是指现有的事物。“非物”是指没有的事物,注文详释。或问:外人说论主不破因果,故举因果证有诸法,今论主开四句并明不生即是破一切因果,若破因果岂非邪见?答:经论中阐明因果,教人止恶修善,这是世谛正法,立而不破。有时说无因果者,略有三种:一者外道立因果义不正,因果义不能成立,故须破之,今言无因果得,无彼外道邪见因果故言无因果耳。二者,申时明佛法缘起因果宛然而性毕竟空,所谓“众缘所生法,即是无自性”从空无自性一边说没有因果,不是说没有众缘所生的缘起因果。这是佛法二谛内说无因果,不同于断见者的拨无因果。三者外人执有,不知即有为空,论主破其有病、并不曾说无,若外言无,论主必破其无,如是亦有亦无,非有非无,四句皆破,显诸法实相,故说四句皆是无生。

  物不生物,非物不生非物,物不生非物,非物不生物。若物生物如母生子者是则不然,何以故?母实不生子,子先有从母出故。若谓从母血分生以为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离血分等母不可得故。若谓如变生以为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壮即变为老,非壮生老故。若谓如镜中像以为物生物者,是亦不然,何以故?镜中像无所从来故。复次,如镜中像与面相似,余果亦应与因相似而不然,是故物不生物。非物不生非物者,如兔角不生兔角,物不生非物者,如石女不生子。非物不生物者,如龟毛不生蒲。是故无有生法。

  注文为二,一是总明四句无生,二者“若物生物如母生子”以下释四句无生,今是释第一句“物不生物”。为什么说:“物不生物如母生子者是事不然”,依天亲意:儿子是众生,多劫已来是早先已有的,今投寄母胎转世而出,并非由母始生此子。又此子是由过去世的业行为因,父母是今世的现缘,既是因缘和合而有,故不得偏言从缘而有,从母而生。“若谓从母血分生以为物生物者”,这也不对,因为离开了血分就没有另外的母亲,儿子也是由血分组成,这只能说由血分而血分,等流相续,随俗假说由母生子,“母实不生子”。又今破生者是破有自性的实性生,不破因缘和合的假名生,故论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论中说空者,就是说没有实性的生,故言无生,只是随顺世俗假言说生,其实众缘生就是无生,不是抛开众缘别说无生。“谓如变生”以下好懂,不必多释。

  复次,若物生物者,是应二种法生,若因中有果,若因中无果,是事不然,何以故?若因中先无果者,因不应生果,因边异果不可得故。若因中先有果,云何生灭?不异故。――修妒路

  若瓶与泥团不异者,瓶生时泥团不应灭,泥团亦不应为瓶因。若泥团与瓶不异者,瓶不应生,瓶亦不应为泥团果。是故若因中有果,若因中无果,物不生物。

  四句之中,论主特偏释第一句,因为物能生物是一切惑情普遍的固定认识,故须重破。又此品名《破因中无果品》,而文重在破生,故最后双迭因中有果和因中无果而破之,表明破生能双破因中有果生果和因中无果而生杲,并未离题。又注重在为释“物不生物”,若言“物能生物”者,是因中有果而生?还是因中无果而生?经过上来多番的研计,因中有果不得生果,因中无果也不能生,为何要说物能生物呢?释因中无果文云:“因边异果不可得故”,此名有二义,一者泥能生瓶这是因生同果。若泥生布名因生异果,若言因中无果而生果者,今因中没有同果的瓶而能生同果的并,也应泥中没有异果的布应生异果的布,而因边(泥中)只能生瓶遂不能生异果的布,当知不是因中无果。二者主张因中无果的胜论派,谓因果异体,今就彼泥因边求异泥之瓶不可得,故知不是因中无果。释因中有果文云:“云何生灭”这句是正破,“不异故”是释破。执因中有果家,谓因果同体,今破道:若因果同体,瓶生时泥团不应灭,泥团也不应成为瓶因,为什么?因果不异故,因即是果。若因果不异者,瓶也不应生,瓶也不应为泥团果,为什么?因果不异故。若因果同体不异,那还说什么因灭果生?故言“云何生灭”?

  

《百论释义 破因中无果品第八》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