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慈法法师)▪P3

  ..续本文上一页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或者说很难真正遇到佛法的利益。学习佛法就是要破除卑劣的心---就是迷信的心。认为求佛能得到好处,这样就太小气了。学习佛法要发无上心,要发广大心,要发真诚心。

  

  另外,这个房间也比较凉,大家在打七的时候要注意保暖,身心的调整,免得寒冷给我们带来负面作用。不知道大家对环境的适应状态,打七的过程中还应该和出家师父、当家师父交流一下,如何适当调整。我感觉到有点凉,让大家能够健康,温暖的打七,不失我们这个学佛的机会。可能需要调整一下,下午可能是安排拜愿了,拜拜愿还是好一些的,要不然还是有些凉。

  

  学佛不能伤害自己的身心世界,不要受无意义的苦。药师佛就是立世,就是令一切有情身心健康,从烦恼中走出来,从不正见中走出来,希望我们的身心真正地具足喜悦与安乐、光明与智慧。

  

  在这个机会中,当家师可能就多操一点心,道场刚刚起用,比较生冷一些,人气不太足,大家可能在两三天以内会感觉有点付出,或者感觉有点累。看看当家师怎么来调整,能不能列个表,可能好一些。哪怕时间少一点也行,活动多一点也行。这样大家就会比较省力,几点几分到了,看一下就知道了,不需要问,出家师父也不会太多操心,几点来,该念诵念诵,该礼拜礼拜,该做什么做什么。这样起个七就比较简单,能不能挂个牌子?告昭一下,大家都比较省力些,龙天、山神都能护持,道场有个护持,大家就比较省力,免除身心违缘,这样会特别合适、有意义。圣明师放焰口一定知道,鬼神、龙天、护法都是起很大作用的。我们外边挂牌子很重要,挂个起七的牌子,要不然,护持会比较弱一些。我们自身心要调整,周边因缘也要调整,从两种因缘调整就能给我们带来真正的利益。

  

  头三天打七,一般要是十分用功或者时间太久,大家可能会感觉比较累。像我们用时间不长,但因为地方有点生,也会感觉有点累。所以头几天大家累了呢,也不要生烦恼,要知道这是个过程。如果累了,感觉什么不适应,就需要调整。这个地方,主七和尚、当家师要善于转化调整这个事情。

  

  「打七」,就是把我们的身心从凡夫境界,引到诸佛菩萨的境界中来,体验生活、认知生活、认知自心,在证量?中实践,所谓的在正知见中发无上菩提心,以无上菩提心来延续这几天,走出自己过去的烦恼业习的心。所以「打七」目的就是以无上菩提心、以佛心为己心,来与佛同气,同呼吸共患难一样地来面对这个娑婆世界,来面对自己的业习。

  

  七天之后我们下山了,一身的佛气,不是慢气,是真正的觉悟了,理解了,消除了很多烦恼与固执,这样我们的「打七」就变得十分有意义。作为一个所谓的智者、作为一个药师佛愿力的守护者,走下山去,回到家里,给家人带来健康,给社会有情带来健康,这样我们的「打七」就变得十分有意义,我们就不辜负这里的设置。

  

  和大家结这个缘,真是非一日之功,圣明师他们在这里常年辛勤地付出,把这个殿堂改造的这么完善。这里缘起是功德堂,所以就比较阴森一些,大家要松弛自心就比较暖,要不松弛自心就有比较寒冷的感觉。第一次我来功德堂讲《往生论》的时间,达到五六百人,都很冷很冷的,后面调整调整,我感觉到大家要松弛松弛,因为长期不怎么使用,阴气比较重。

  

  我感觉到讲得太多也没有太大的意义,下面还有什么活动就继续做……。

  

  二、药师法门的当机。

  

  第二天上午(录音对应2-1)。

  

  1、回归到我们原来是佛原本是佛原本具足的本位。

  

  每一个丛林道场都有他的家风,都有它修持的特定方法,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大家到这个道场,可能有一个实践佛法的适应阶段。因为居士或者说出家人,来这道场实践了一种合和共修的一个法会,是要通过大家的修持之力,诸佛菩萨的加持力,来消除我们个体的障碍,乃至共业的障碍,令我们身心康乐。

  

  药师佛之所以在我们阎浮提,有这么个应世的表达,是释迦文佛在四十九年说法中,所表达的一个特定的法门。此法门的当机,就是我们每一个学佛人的当下、当生、当世,做一个光明的、具足的、庄严的,如佛不二的一个缘起。

  

  从药师佛十二大愿中,我们在读经的过程中能体会到,他每一个誓愿,皆是为了令众生成就无上菩提为导向,一切方便皆为设置,消除诸难,令人康乐,满众生现前种种愿望,皆是为了令我等进趣菩提,成就无上道。

  

  也可能我们在初发心学佛之时,因缘参差不齐,千差万别,最终的归向莫不是回归到我们原来是佛,原本是佛,原本具足的这种本位上来 。

  

  无始以来的业习的虚妄蒙蔽,若是我们认得清,念得清,那么这个习气的当下的全体,它的自性一旦坦露,如佛无二无别的抉择,我们就会真正的认识得清晰,运用得清晰。

  

  许多学佛人就在这个地方认得清了,后面会有不断的反复,不断的业习的反复与这种反扑性的蒙蔽,但你要认得准,它就逐渐的会细腻起来。

  

  像我们在打七,最主要是增加念佛的密度,比如以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或者是以经典的教言,来不断的令我们直接的感知现下的业习的无自性、羸劣性、无常性,让我们归入菩提道业,就是本分事,一切众生成佛是本分事,流浪在三界虚妄烦恼之中,是无明事、虚假事、不如实之事。

  

  我们不管是什么年龄段的居士,或者出家师父,一定要解决自己无始以来的生死烦恼问题,你最终要解决它,这是必然的。那六道轮回是妄自造就出来的虚假业,无量劫以来,我们有的有情是得遇了佛法,可能已证得菩提,倒驾慈航。我不知道我们这里边,哪位菩萨是倒驾慈航者,也可能都是应化显现世间的有情,是菩萨,也可能大家是各在本位上,因为无明业力推动,来此娑婆世界来投胎,来延续生命。

  

  那的确有菩萨以方便力,誓愿力,到此娑婆世界示现种种身、种种相,得到种种愿,以令与其有缘的有情,出离生死苦海,回归到正行之路上来。所谓的正行之路,的确是无畏无惧,广大安乐的。在一切善恶法面前,无所畏惧,究竟光明,心地安乐。

  

  我们念药师佛,这个健康的给予,令我们顺性地做一个真正的康乐者。因为现在我们这个打七,是因为药师七佛世尊的金色身相庄严地在这地方安立下来,以令我等来礼拜供养。实际这是一个启发性的,令我等礼拜供养,来抉择自己生命相续的一个起点,这个起点是无始无终的。

  

  2、药师琉璃光如来是不离娑婆现缘成就菩提。

  

  我昨天听到大家在放焰口,圣明师他们在放焰口,也喜欢这种水陆法事,度脱幽冥众生的这种慈悲、真诚的仪轨加持,能令众生得到安乐。像《药师经》,药师佛,它也有仪轨,打七原本也是有仪轨的,怎么来念诵,怎么来礼拜,多长时间,多少支香,也都是有仪轨的。

  

  因为这个道场一个特定的风格,就是大家从住持法师到下边出家师父,或者信众们,对焰口大家都很纯熟,听了大家很喜悦,那么对打七,对药师七这个仪轨,也可能会不像那么纯熟,有一定的距离。因为我们每个人在学佛的路上,各人的因缘千差万别,的确是不太一样,我们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一个,是成就菩提的。

  

  因为在漫长的未来际的路上,人表现的渴望参差不齐,什么样的愿望都有,有的人就说我感觉人间挺好的,好好的生存多活几年,有个好的家庭,好的社会生活,那就很有意义;但有的菩萨不这么认为,认为这个娑婆世界的确是很苦,欲出离这个苦难的世界,苦难的这种因缘,愿意舍离这个娑婆世界;有的人就在娑婆世界做佛事。

  

  像药师琉璃光如来实际是鼓励我们不离娑婆世界,成就菩提,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是予现缘有情若明白抉择了,那就现药师身;若不明白抉择,现阿弥陀佛身,接引一切不能忍受苦难的有情往生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以成就无上菩提。因为有的人是能忍受的,有的人是不能忍受的。

  

  那么善识法者,此娑婆世界这种苦难相,不是我们一个人能说它苦不苦。娑婆世界这个八苦之中,生老病死,这个大家都比较公认,因为生,生下来就标志着未来会死亡;老,大家都知道成长的过程就是老化的过程;病,人人身心不健康的疾病,大家都有体会;死,那是个必然的结果,但很少有人会真正的认知死。大家比较在意的就是我生存的这个阶段,怎么来使它清晰的,明了的,自主的,健康的,喜悦的延续下来。

  

  但延续下来一定要有方法,所以释迦文佛就给我们说了《药师经》这一部法本。供养药师佛大家就会喜悦,香花供养、灯烛供养、礼拜供养。像我们这个打七都是大家的福报,是我们福报的缘起,也是福报当下的享受。像很多人在造恶业的时候,就现下有造恶业的方式,也有恶业相续的果报。那我们现在礼敬佛陀世尊,供养佛陀世尊,香花,灯烛种种果食,在供养的时间本来就是福报,那么在我们未来能见诸佛世尊,能成佛,能消除烦恼,乃至未来的果报,此因彼果都是不可思议的。

  

  所以打七之人是有不可思议的福德因缘,这个福德因缘不是我们能想象的,因为我们现前拜佛这福德,是可以看得见,摸得着,那未来的大福报,是真实不可思议的,是很难预测的。我们现下种下的点滴善根,未来必定有不可思议的大善果报3、用佛陀的誓愿来审观自己现在的心。

  

  药师如来世尊所发的十二大愿,我们每天都在读,在读诵的过程中一定不要把他当成是佛的誓愿,一定要当成自己的誓愿。这样的来审观一次,用佛陀的誓愿来审观自己现在的心,一遍一遍的,一天一天的不断的这样审视、感知,终有一天我们真正知道,原来这是我们的真心,现前我们所有的想法,感知,反而是虚妄的、不实的心。

   …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慈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