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的回施是随心自在的,这个大体,就是一切众生本来在这个大体之中。就是说,法身遍布于法界,也就是所谓的自体、平等自体、清净自体。我们可以把这个心性稍放松一下,不要去管自己的想法,只是来随顺这个法益,随顺这个法缘,利益就会迅速现前,或者必能现前,显示大相。佛说真言之大相,就是光明之相、无量妙相或说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或者说无量妙相,无量种好。这种光明相普照于法界,利益一切,忆念有情,称念有情,听闻有情。若是不忆念不称念,就如钟鼓一样,虽有声无由发出、发起大用。一切众生一切病难解除是为大用,是为普遍饶益、平等回施。这种大用,我们每一个凡夫众生,一直到诸佛如来,做这个行持,利益是同等的,绝无差别。因为我们这个信心的差别,才显现出运用的差别,实质性是无差别的。举一个比喻,一个小孩子拿一个手枪,这跟一个成年人拿一个手枪一样,扣动扳机,子弹都会打出来的,他的功德威力是一样的。我们持念这个真言的内容是无差别的,利益功用也是无差别的,实际的妙相也是无差别的。但是因为我们差别的心性、身性,信的因缘有深有浅,所以运用起来就有许许多多的差别。那么这种真实的运用我们若能明白,就会发起大福大慧的给予,使一切众生得究竟安乐,使得一切众生必然成佛,或者是说这种光明的欢喜成就归入一真的无上菩提教化。这个教化一闻永不再灭,当下受益,当下得成就。依渐习成就,于未来得成就。若是听闻种下这个种子,未来究竟得成就。所以呢,愿摄,愿涵成就一切,无一遗漏。
这个真言的利益,我们要是依至诚心。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依至诚心起用,就用佛这种大禅定力、三昧力、等持力,三力相应,就可以依心转悟。我们三界的众生啊,尤其这个欲界众生啊,心是最不定向的。色界、无色界的众生,虽然有所定,因为色界无色界的众生是以禅定发生的善德而成就的业报,一种报德,但是他们多被境界所限,不能超越这种禅定功夫,也只是增上行持。唯佛定力,唯佛的定力是究竟彻达。我们行持这个真言,就是于佛的定力正受,我们要依真心来行持,就是可以等持,持功德与利益,饶益有情。依这种清净的光明,尽于法界的一切差别,就是我们心地差别罢了,或者业力的差别。圆成一切、成就净法,遮护一切差别过失,是为陀罗尼正教利益。我们念“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这个大利益的功德就在于此。因为能持诵这个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就可以依真实的法药来治疗一切众生的过患,普济一切众生,速得成就无差别清净智、平等智、安稳智、大乐之智。
真言是诸佛如来的秘密心印,以心印心。我们在持诵真言的时间,就是标我们的自心,依佛真言,彰显自心,以心印心。依佛功德,为自功德,依佛庄严,为自庄严,依佛妙用,为我妙用。是为法益给予、是为果德真实、是为佛恩赐,所谓佛力加持灌顶给予。这个地方我们若是能用得起,用得上,那真是稀有难得呀!因为他可以荡尽一切众生心垢,显现一切众生本来心境、本来心智、本来心体、本来妙德,就是如来智慧德相生出了这样的法。要能真正知道他的利益,真是会痛苦流涕,赞叹归命啊!
“唵”字,可以发生无量的妙用。“唵”字在真言中,在真言教化中,陀罗尼教化中,是一切真言的冠。就是开头叫一个“唵”字。有些地方把他读成“嗡”字,现在藏传佛教读成“嗡”。在我们汉地传统的这种传承或者一直泛演下来的,都念“唵”字。
作为普遍陀罗尼,这个行持回施从四个方面都可以实施教化的。我们大家有幸学到这个真言,是咒真言,咒陀罗尼。因为陀罗尼,这种总持回施的摄化可以通过其他的三种方面,显现出如来圆摄之法。好比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这也是一个总持,“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这就是一个提携,透脱的、善巧的对治方法。若放下妄想执着,一切智、种子智、无师智自然现前,这就是果德的给予。这个给予是我们本具发生,也就如同鼓钟因扣击发鸣,这即是法陀罗尼。这种法陀罗尼的给予,在了义教中,这种契经的回施常用常见。
再则,忍就是所谓的意陀罗尼。意者,深解佛心、佛慧、佛用,发生相应,就是法意。而一切总持法界,饶益有情,这样的法益现前,也可以得总持,摄护总持,成就忍陀罗尼。如《金刚经》所说,释迦佛为歌利王割截身体,以这种所谓的无生法忍,识破色身幻化,产生大悲轻安,以大悲来摄化法界众生,饶益有情,自利利他,圆成佛道。这可以称为忍陀罗尼。
我们今天学习这一个陀罗尼的教化,就是以真言发生的,也叫咒陀罗尼。这种总持善巧种种回施,大家能遇得到,那就发生妙用,或今用或当用或未来用,毕竟能用。我们若以散乱心来行持,虽然入相似相应,但因身心的散乱,那么就会被行所疑,被自己的妄想所迷,被自己的感受所迷,被自己的所谓的色、受、想、行、识所迷失,不能自在,心随境转,常被外境、外因、外缘所转,注定沉浮啊!受无量的伤害,这是一种痛苦。不安宁的发生,也就是无常的发生,这就是所谓的散心所成的果。定心会发生无量的妙用,这种妙用就是禅定引发、正受引发、等持引发、陀罗尼引发、诸佛果德名号的引发,他都是这样的给予。
总持陀罗尼的行持,乃至说诸佛名号果德的行持都是安心、尊胜、等持、妙用的引发,或者是直接的运用,若是大信心者等持,必然当下现前。于法不碍,依法如法,不可动摇。依法生信是为金刚信,依法运用是为金刚志,于法不可动摇、不可退转,是金刚定。所以呢,直入金刚胜教不可毁坏。这是真言陀罗尼的最上层的给予,最上层的提携。于法不碍,是所谓的佛的真实秘密心印,印证众生,使众生照见自己心性、本缘,启发无尽宝藏,打开法益真实的宝库,饶益回施有情,相互转化,转相教化,转相度脱。如是利益传播,是为法的传播、法的住世、法的给予。所以呢,这是佛打开我们宝藏的一种宝藏金钥匙。要没有这个钥匙,那个宝库的门是打不开的,因为这个真言与药师琉璃光如来的名号,是这个药师法门的中心。
所以我们讲得重一些,大家一定要重视他!真是一分重视、一分尊重,就会发起一分相应、一分归命,十分重视、十分归命,就是十分成就、十分正受、十分等持。要不然那就是发起一些散乱的行持,多是未来的因缘,现下发起妙用是比较难的,万法唯心功德的启开是比较遥远的。虽然行持真言、念诵法益,不得真实利益。感招不出来。诸佛虽放净光明,于你不能相应。因为啥呢?你多在黑暗之中,在散乱、无明、黑暗、苦中,不能被这种光明所照摄。
我们自心皈依就是深信不疑。若疑者,可以作为犯戒因缘来做舍弃,仰信归顺。作为三宝弟子,若是常对佛法生疑,那就会现实利益不能得呀,产生现在的伤害就因为疑。这不是佛所希望的,也不是大悲心的给予。所以我们能深信,就会启发我们的智慧之门,打开我们的宝库宝藏。若无信智,智慧的门自己就就关闭了。所以我们的身口意的供养,包括物质的供养。这个法上提到,药师法门最主要是引发我们大家身口意三业的清净供养,也就所谓的归命。这个归命,诸佛的威神,自然就会感召出来,可以使我们现世消灾延寿、消除障缘,使我们于法自在;若我们这个色身舍报,必生他方净土。或者说随自己的心愿完成自己的事情,究竟来说,成就菩提药师!身口意的供养,要求是即得利益,利益就是要求,你随顺这个要求,必得现前的利益,利益当下就会现前。依法不会再毁灭,不会再动摇。
这个信心的产生就是与佛的等持相应啊!因为真心的供养,就会有等持的相应。要是以疑惑心、散漫心,法益就有丢失,就如金子丢在砂子里面,虽然是金,不能用啊!就像金矿一样,虽有金子埋在深深的地下,你没有用啊!要打开这些,把它们作为一种有用的因缘,要以一定的熔炉来冶炼,使它们成为一个不可散坏的金锭。把它开发出来,把它运用出来,那么就不可散坏,你再用来做什么事情。这金子到处都是,你打成佛像是金子,你打成蜡台是金子,做成种种庄严具也是金子。所以其性不坏,其功不散,其力不变,那就是真实功用现前。所以呢,要以这种身口意三业的供养,也就是所谓的归命心来随顺,包括物质的供养。
物质的供养,就是所谓受用外表的一种法,外现象。我们说物质,人类享受的东西都是物质资的。我们以物质供养,就会引发我们的受觉。所以在密宗或者是说在药师法门上的行持重在物质的供养,物质的供养就会感召出我们自受用的这个受觉,觉受上真实的感应。因为众生的这种觉受都离不开物质、影像、声音。我们自己以音声、物质、生命、身口意这种整体的供养,就会引发这种彻底的相应、等持、大体大用、回施、饶益法界。所以,身在凡夫位,运用诸佛功德,犹如大臣虽不具王权,国王赐予尚方宝剑也可以行使王权。我们在行持真言的时间,虽是凡夫身,就等于拿到尚方宝剑一样,可行使王权。“唵,鞞杀逝,鞞杀逝,鞞杀社,三没揭谛,莎诃”,这种真言可以直接以佛的禅定威神、本愿光明、大雄大力的威神来摄护一切有情,包括自己。普利普度这个果德是迅速成就的。
“莎诃”,有些人把它翻译出来了。我们都知道,汉地流通的这个真言还是比较多。大家经常做功课念的十小咒就是真言。这个《药师经》的药师真言也在录出来。在那十小咒之中一个“唵”字,就可以代表诸佛的三身果德。诸佛,不是哪一佛,法界的这种一切诸佛所证的这种果德。不管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切诸佛所证的果德,一个“唵”字就可以全体显现、全体感召、全体运用。那么,念一个“唵”字可以供养法界的一切诸佛,不离“唵”字念诵,所以一个字能成就法益。举一个例子,这个殿堂有许多门,我们从一个门里走进来就…
《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讲记(慈法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