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P123

  ..续本文上一页,他的含义是无量觉。那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呢?因此阿弥陀佛也是诸佛名字,也是诸佛的通号,这个一定要明了。

  

  否则的话一看到念十方佛,好了,你就找万佛名经;我们过年图书馆打算拜千佛忏,那三千佛名经,好,你要是念那个,心都念乱掉了,到后来不晓得要跟那个佛走好,这么多的佛。万佛名经里面一万二千多尊佛的名号,到后来你会无所适从。你要晓得十方佛诸佛名号就是阿弥陀佛。那么最后一条是讲观罪性空,这个是对治妄计人我,起于身见,对治这一条的,这是一定是以智慧的观察,能够真正地破见思烦恼。如果我们真正能具足修学这十条,这十条修成了是无罪不灭,那么这是真正的忏悔,理事都有了。我们再看底下这一段经文,“菩萨自念,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嗔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

  

  这个是讲行愿之相。身语意,这身口意是造作恶业的工具,恶业是它造的,那么忏悔还要它来忏悔。谛闲法师这个注也注得很好,他说“贪嗔痴是业因,惑也”,迷惑啊!“身口意是业缘”,因如果没有缘不会结果,因没有缘他不会造作,这个果就是造作。所以内有贪嗔痴,外藉身口意来造作,那么所造作的业一共有三类,一个是善业,一类是恶业,一类是无记业,他这个地方讲不动,就是无记业,无记业说不上善恶。那么忏悔,当然善业不需要忏悔,无记业就是说不上善恶的也不需要忏悔,所以忏悔是专对恶业。不过在此地又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善与恶的标准很难辨别,这是一个很麻烦的事情,不但在我们不容易区别善恶,就是整个佛法里面善恶也有好多层次的标准。

  

  譬如通常我们讲五乘佛法,这是讲了最简单的,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这是五乘佛法,五乘佛法就五种不同的标准,善恶五种不同的标准。有些高标准的善,大善,在我们看起来是恶,怎么对他是善呢?实在没有标准。严格地讲标准从心地生的,可以说一个原则,这个原则是永远不变的,不管有多少层次,不管是三乘五乘,都是守这个原则,能够叫自他身心清净的就是善,能令自己、能令别人身心清净,就是能够达到觉正净的,这是真正的善。如果叫自他心地染污的,就是迷惑,迷邪染,那统统是恶。

  

  由此可知不论境界,也不论事相。只论我们自己心地感受是觉正净,这就善法;如果说染邪迷,这决定是恶法,你要能把握这个大原则,实在讲善恶不难辨别。譬如讲我们上午跟诸位举的,像提婆达多,像歌利王这些,那在我们看是大恶,可是在菩萨他是善,在菩萨感受当中,他是善,大善知识。为什么呢?他成就他的觉正净。诸位要仔细从这个地方去体会,善恶才能够辨别得清楚。因此忏悔必定是从自己心地里面改过自新,而不是在外面境界上,因为外境没有善恶。这个意思六祖大师说得很透彻,他老人家在坛经里面教戒学人,他说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你是不是真修道?你要真修道的人,他看不到世间人的过失。

  

  释迦牟尼佛修道的人,提婆达多想种种方法去陷害他,他眼睛里看提婆达多是大善知识,没有看到他的过失。他在行菩萨道作忍辱仙人,歌利王割截身体的时候,他没有把歌利王看作恶人,他没有见到歌利王有什么过失,他说歌利王是个大好人,大善知识,帮助他成就他的忍辱波罗密。他的忍辱波罗密是圆满了,那是最后一个忍辱波罗密圆满的相,如果没有他,忍辱波罗密不能圆满。六祖的话我们要好好地去体会。他老人家又说,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你见到别人过,是你自己有过失,因为你自己有不善的恶心,与外面境界相感,那个过是自己不是他。外面境界相感应的时候,你自己如果是善心、清净心,你在外面感的心愈清净、愈善;自己心有恶,遇到外缘相感的时候,你这个恶念起来了,恶生了,所以是自己恶,不是他人恶,他人不恶,自己恶。几个人明白这个道理?几个人能够回光返照?你不能这样回光返照,不错你是修行人,你不是真修行人,真修行人决定是事事能够回光返照,这个是真正修行人,他在这一生修持当中,决定有了不起的成就,念佛能得一心不乱,学禅能得禅定。

  

  如果常常见别人的过失,跟诸位说,念佛决定不能得一心,因为一心是清净心,常常看到别人过失,你的心定不下来。持戒也是如此,戒律自己持得再严,看到这个人又犯了戒了,那个人又破了戒了,你们想想他能不能得定?他不会得定嘛!他心里面起伏太大了。自己觉得我很了不起,他们都不如我,我的戒律很严,你看这个人又破戒了,那个又犯戒了,其实他自己糟糕了。持戒的目的是什么?是要得定,持戒而不能得定,这个戒律是福报,人天有漏的福报。所以持戒是手段,得定是目的;但是得定并不是最后的目的,定还是手段,开智慧是目的。

  

  阿罗汉持戒修定,他只达到禅定,九次第定,没有开智慧,所以最后一个目的他没有拿到。因此我们明了戒律在佛法里乃是手段之手段,定是手段,它是帮助得定的;要帮助得定,戒律只有律自己,决定不戒别人,决定不是戒别人的。你要把戒律是叫别人持戒,你自己虽持戒不能得定。应该怎么样修呢?自己持戒,别的人都是佛菩萨。所以你看看华严经里面讲学佛修行人只有一个,善财只有一个,学生只有一个;除一个学生之外,所有的都是老师,都是善知识,善知识就是菩萨,就是老师,学生只有自己一个人,他才会成就啊!他才能够真正修十大愿王,礼敬诸佛,一切恭敬,为什么?都是我老师嘛!如果有一个是同学,十大愿王就修不成了,为什么?你跟我是同学嘛!马虎一点,随便一点,我们两个差不多,我为什么对你恭敬?礼敬诸佛里漏了一个不行啊!漏了一个,你的功德就不圆满了。

  

  所以诸位一定要明了,华严经里面成就人,它的理论就是建立在这一个基础上,学佛必定是一个人,就是自己一个人,除了自己一个人之外,统统是老师,统统是善知识。所以要以平等心、清净心礼敬赞叹供养,决定不能有差别。差别心不是真心,不是菩提心,前面说了不能忘失菩提心,菩提心里面是平等的。可是我们凡夫心就是不平等,有高下,有远近,所以他不能成就,学就要真学,要认真地去干。六祖末后还有两句,这也是警惕我们,真的是别人有过了,别人难道真没有过失吗?别人是有过失啊!与我不相干嘛!所以他说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他有过,他造罪业,与我不相干,我没有过失。

  

  他造的种种善业也好,恶业也好,都是做给我看的,都是帮助我修行的,叫我看了怎么样呢?叫我看了在心里头有没有波动?外不著相,内不动心,这个就是修禅定;看得清清楚楚,了了分明,这是长智慧,定慧双修。所以一切顺逆境界、善恶现象,统统是善知识。如果你在这里面著相、取相、动心了,是你自己有过失,你自己心不在道上。那个几句话说得非常之好。

  

  再看下面经文,“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这个意思我在前面跟诸位提到过,这是讲罪业、业障如果有体积、有形象的话,我们无始劫造作到今天确确实实尽虚空界都容纳不下,这个话说得并不过分。所以忏悔一定要把业障忏得清净,这才是一个真正的法器。我们念佛必定要修忏悔,虽然是带业往生,总是希望带的业愈少愈好;因为愈少,到西方极乐世界品位愈高;品位高,成佛就快呀!成佛就早啊!所以在现前这个阶段要尽量地去忏悔,那么首先对于事理要明了,在日常生活当中要把它做到,尤其是最殊胜的修学机缘,决定不能把它错过。佛法也是自始至终讲缘,因缘,我们自己修学需要好的因缘;你看弥陀经里面讲的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可见得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也要好的因缘。

  

  我们这边同修,我这次到美国住的时间久一点,我也听到有人对我责备,说我把大家丢掉了,跑到美国去了,说了很多闲话。我听了笑笑,假如在美国的因缘要不比这个地方更殊胜,我们何必去呢?用不著去嘛!学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说老实话没有生死,所以我到那么去的时候,希望就是这三年之内建一个道场,那么这个道场建立起来了,在佛教是开了一个新的境界。我是准备在那边买一块地,大概三十英亩到一百英亩,相当之大。初步计划准备有一百户,聚集念佛的同修我们自己住在一起,我们这一个区等于一个社区一样,这个社区里建两个活动中心,一个是一般性的活动中心,一个是佛堂,念佛堂。所以我这个念佛堂里面就有广播电台,有闭路电视,围绕著念佛堂里面是一百栋房子,一户是一栋,我们是求最低的价钱,现在估计是不超过四万块钱,美金不超过四万块钱,这样一般退休的老人都有能力买得起。

  

  这个社区里面也有市场,有医院、有银行、有邮局,就是一个小城一样;名字我都起好了,就叫阿弥陀佛,所以将来新兴都市在美国地图上有个阿弥陀佛,你看看人家查著地图,阿弥陀佛,他也得念一声嘛!他不能不念嘛!这就是集合在美国那些华侨,以华侨为中心,希望他们退休之后;有些子女跟父母相处的时候,在美国很明显地看出有代沟,在台湾不太容易看到,在美国太明显了,所以住的都不很愉快,有的相当痛苦。回来又不好意思,在此地房子也卖掉了,什么产业都变卖到美国去了,跟儿女处不好,痛苦也不好意思回来,回来好像没有脸见人,很苦。所以我们要替他解决这个问题,使大家都能住在一起,彼此互相是个照顾。我们想了很多,将来我们自己有意愿往生的时候,我们也有一个特别做一个房间,人在病重的时候放在里面助念,那么这个房子里面四周画著西方极乐世界变相图,一进去之后就等于看到西方世界一样,帮助他能够往生。这个是确确实实想在那里建一个纯粹净土宗的念佛道场,是这么个意思。

  

  建好了之后,我就找人发心去做住持,找真正发心念佛的人到那里去领众。所以我那里建好之后就走路,到别的地方再去建去,要多多地建,希望在美…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