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一句话就是你一样也带不走,没有一样你能带走的,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世间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要是一定说这个是我的,你是迷惑颠倒,你要执著守住这个东西,守不住啊!死了没有办法守,你连身、尸体都守不住,他还要腐烂,你有那一样东西能守住,那个是你的?其实你更应当觉悟你每天晚上都小死一次,你睡著了,你想想那个时候什么东西是你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你的。你睡熟的时候,人家把你抬走了,你都不晓得,每一天晚上是小死一番,你都不警觉。明白这个道理,晓得这个世间是一切随缘,缘聚缘散;晓得我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你要知道所有权决定没有,暂时使用而已。我一睁开眼睛,暂时这些东西都是我使用的,我受用的,我有这个享受,决定没有所有权;包括这个身体,身体也是我的使用,我使用它,这身体不是我所有的,我没有所有权。我如果有所有权,我叫这个身体千年万岁永远不坏,那我才有所有权。
身体细胞刹那刹那新陈代谢,平常还有疾病,到时候还有老死,这身体不是我的,不是的,暂时使用它,没有所有权。连身的所有权都没有,何况身外之物!一定要觉悟,觉悟之后心开意解,你烦恼就没有了,你生活就愉快了,真正能得乐了。苦那里来?不知道没有所有权,偏偏以为有所有权,偏偏执著有所有权,无量无边的烦恼、苦恼都来了,罪业都跟著来了。晓得没有所有权,得失的观念就淡薄了,很淡很淡;得到很好,我就受用;没有也好,我不受用,反正都不是自己的,与自己都不相干。可是有一样东西你能带得去的,“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为什么?它是无漏业。“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接引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是这一部经最重要的宗旨,也是这一部经最后的结果,所以华严经就是讲的弥陀净土。
佛在什么时候劝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在最初讲经就劝我们了,你要记住啊!我刚才跟诸位说过真正的善知识,一个发菩提心的菩萨,他必定是选最殊胜的法门,也是拿最殊胜的法门来供养众生、供养大家,这是真心。佛成佛了,他在一切法里面,他一定有个最殊胜的法门,他成佛了、成就了,他今天要把这个最殊胜的法门拿出来供养给我们,什么法门呢?求生西方净土,我们在这个经上看到了,修十大愿王,为什么修的?为求西方净土而修的,修十大愿王目标就是要想求生西方净土,注解里面诸位细细去看。
再看底下这一段,不但生净土,而且是上品上生,“到已即见阿弥陀佛”,这是上品上生,所以上品上生是花开见佛悟无生,一到西方极乐世界,花就开了,就见到阿弥陀佛,这个见阿弥陀佛是见报身佛。通常像我们一般人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生凡圣同居土,或者方便有余土,都是见到化身的阿弥陀佛,不是报身。因为你生在莲花里面,佛很委曲要入你的莲花,在你莲花里头化身来教你,因为你花没开你出不来,只好他到里面来教你。可是莲花很大,你不要一看到莲花,哎呀!莲花那么小,我在那里头,很可怜的样子。你看经上讲的莲花最小的一由旬,最小的是凡圣同居土下品下生的,造五逆十恶的,那个莲花小。小,我们看起来也很大,一由旬是直径,四十里,那么大的莲花,比我们台北市大得多了。这么大的莲花,这是最小的,大的莲花经上讲的有七由旬,比我们的地球还大。我们地球放在莲花里头那是太小了,放在莲花叶子里头大概像小玻璃珠一样,你想想看那个大莲花多大。所以我们今天要争的是什么呢?这是讲比喻的话。
凡事不能够争,真正要争要到西方世界争要大莲花,我们跟你比,我的莲花比你大,争这个;不要搞世间争,世间名闻利养你一样带不去,你就是争到全世界的总统了,你到死的时候还是一样带不去。西方极乐世界的大莲花,那真正是自己的,那没有话说的,所以要把全部的精神、全部的时间,争取西方极乐世界上品上生,争取这个大莲花。花开见佛是实报庄严土上品上生,这是理一心不乱,见到阿弥陀佛了,“文殊师利菩萨,普贤菩萨,观自在菩萨,弥勒菩萨等”,等就是太多太多了。有许多人也是没法子,他认为西方极乐世界太远了,十万亿佛国土大概很不容易到;弥勒菩萨很近,就在我们第四层天,娑婆世界在欲界天第四层,这个大概好去,于是乎修弥勒法门,要想亲近弥勒菩萨,其实他弄错了!修弥勒法门要修唯心识定,唯心识定不容易修,唯心识定修不成功就去不了。所以要想亲近弥勒菩萨有近路,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到那里去了,弥勒菩萨在西方世界,西方世界是个佛教大学,他在那里教唯识,他是唯识老师。所以你要到那里去了,老师,我们到你那里去参观参观好不好?老师一定很欢迎,走,跟我一道去!你看走近路一起去了,捷径啊!要想到兜率天弥勒净土有近路,稳稳当当去了,而且去得非常自在。所以生西方净土就是生诸佛净土,见阿弥陀佛就是见十方诸佛。
“此诸菩萨,色相端严,功德具足,所共围绕。其人自见生莲花中,蒙佛授记。”这是上品上生,不是上品上生,不是蒙佛授记的。“得授记已,经于无数百千万亿那由他劫,普于十方不可说不可说世界,他智慧力随众生心而为利益。”这是教化众生,你就有这个能力了,花开见佛的时候就有这个能力,到十方世界有缘的众生,你就可以去帮功他,你要去度脱他。应以什么身去教化,你就现什么身相去教化,跟普门品讲的观自在菩萨一模一样,诸佛菩萨的能力,你统统都得到了。“不久当坐菩提道场,降伏魔军,成等正觉,转妙*轮。能令佛刹极微尘数世界众生,发菩提心,随其根性,教化成熟。乃至尽于未来劫海,广能利益一切众生。”这是讲究竟成佛。
这一段看起来是用八相成道来表法,其实不是的,这是成圆教究竟佛果。因为圆教究竟佛果不可思议,不能说,用藏教八相成道来代表。因为藏教八相成道的意思在前面一段,就是士用报这一段,所以我们看到这一段增上报就晓得他是成就无上正等正觉,是圆教的佛果。那么我们从华严经上就得到一个结论,十方三世所有的菩萨,我们今天修行不管你修那个法门,不管你到那一个世界,你将来要想成就最上的佛果,一定要到西方极乐世界,这在华严经上得到一个证明。所以华藏世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就是说的藏教佛、通教佛、别教佛,最后要想成圆教佛都得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西方极乐世界不庄严,怎么能叫十方那些诸佛菩萨统统到那里去往生?你们好好地想想这个道理,这个道理想通了,你才晓得什么禅,什么密,他们成了佛还要往生西方。我们为什么不直接了当直生,何必去拐弯抹角吃那些苦头,干那些冤枉事,最后还是要去的。
所以你们今天真正明白这个道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那里去成就了,将来以后他们学别的法门拐弯抹角,好久好久才到,你看到他,我等你等了好久了,你怎么才来?他见到你,惭愧惭愧!没话说了,知道太惭愧了。选择法门重要啊!太重要了!今天我们的讲座到此地圆满,这七天常住虽然没有好的东西供养你,但是法供养为最,我们是以最殊胜的法供养诸位同修。诸位同修要信得过,那你真正是有大福报;如果信不过,那么信得过的人往生了,信不过的人后去的时候,就像我刚才所说的,你怎么到这个时候才来呀!那么信不过的人也只好我很惭愧,没话说了。好,我们下课。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二十七卷)
净空法师讲述
华藏图书馆
请看七十二面,“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欲重宣此义,普观十方,而说偈言。”这一行是结集经的人为我们叙说说偈的仪式,尔时是长行文讲完的时候,那么普贤菩萨非常地慈悲,又以偈颂将前面的大意为我们重说一遍,这个偈颂叫重颂。为什么前面既然已经讲完了,后面还要再说一遍呢?这个意思注子里头有,注子里面一共说了有八种,颂有八种。在宗密大师的疏钞里面给我们说有四个意思,这四个意思就是此地注解里面第二、第三、第四、第六,就是这几个意思。
我们依照他的注子这几条来说一说,因为这都是属于佛学常识,将来我们读经或者是研究注疏会常常遇到的。第一种叫“孤起颂”,孤起颂是长行文里头没有讲到的,前面没有讲到,这多半是补充前面所讲的不足,前面讲的不够圆满,后面再用偈颂来补充,多半是这种情形。第二种是“重颂”,重颂也就是我们此地所讲的,“为后来未闻”,因为佛菩萨讲经的道场跟学校上课不一样,学校上课听众学生是固定的,到时候他就得来;佛教里头讲经听众没有一定,有先来的有后到的。先来的不错,从头都听完了,那么从当中来的、后来的,前面所说的东西都没有听到,所以佛很慈悲,为了后来的这些同学,当然不能像前面详细地把前头所有东西都说一遍,但是把前面所讲的纲领、重要的地方,用偈颂的体裁再重复地略说一说,使后来的同学也能够听到完整的经义,这真正是慈悲到了极处了,这是第二个意思。
那么第三个意思“复颂”,复也是有重复的意思,可是用意不一样。这是从头就来听的也许他的精神没有集中、没有注意、粗心大意,所以虽然听了还是没有能够理解,没有能够悟入,那么佛菩萨再用重颂的方法再说一遍,加深他的印象。所以它与一般教学的确是不一样,总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而悟入,这是第三种叫复颂。第四“广颂”,这跟孤起颂不一样,孤起颂是前面完全没有讲到的,广颂是前面讲到了,但是讲得很简略,所以用偈颂再把它详细说明,长行文简略,偈颂详细。像前面的重颂、复颂,大概是长行文说得详细,偈颂简单,彼此互相补充。
第五“略颂”,“长文已足,偈颂略之”,长行文已经讲得非常详细了,所以偈颂就很简单,往往一句就是前面一大段的经文。第六“结颂”,结是总结前面所说的意趣的意思,“为受持人便记忆故”。我们晓得佛给我们讲的这些开示,…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