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够达到一念呢?文殊教善财,普贤教善财都是念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这个一念不会呀!会了,你就不会坐在此地了,会了你是法身大士了,菩萨摩诃萨了,你怎么会坐在此地听我在此地胡说八道,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单提一句阿弥陀佛,我们现在就执著这一念,这样就好,你二六时中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无间地狱的罪业就消灭了,这个我们可以做到。真正讲到那个一念,我们做不到,二六时中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功夫成片,还不是一心不乱,这个要记住,千万不能把境界搞错了。这只是功夫成片,但是决定往生,凡圣同居土他就有分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间罪业当然消灭,这是真的消灭了,这就是离缚果。
再看下面这一段,这是两句半首偈,“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这是讲异熟果,异是变异,熟就是成熟,换句话说它变易才成熟,不是因与果同时的,就是因果不同时,这就是异熟。譬如说我们过去生中读诵普贤行愿品,这一生得果报了,过去生种因,这一生得果,这成熟是异时,不是同时的。我们这一生种善因,来生得善果,这也是异熟。还有异处,譬如说我们在娑婆世界一心执持弥陀名号,这现在在修因,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异处,地方不相同;这个地方种因,那个地方有果报,凡是这一类的情形都叫做异熟果,懂得这个意思,我们这个经文就很容易明了了。
第一个是族姓,这要讲到古印度的历史,古印度阶级观念非常之重,他们有四姓阶级是不平等的,最高的是婆罗门,其次是刹帝利,吠舍、首陀,这四个阶级,前面两个阶级婆罗门跟刹帝利是贵族,其余两种是平民,平民与贵族不通婚姻。佛出生在刹帝利中,属于贵族;佛出家之后提倡四姓平等,所以只要你一出家了,身分、地位完全平等,这在当时也是很伟大的号召,所以在佛法里才有真正的平等。族就是指四姓阶级,指他的种族;姓是、像刹帝利是王种,生在贵族帝王之家,这就是族姓种类。及容色,容是容貌,色是色相,这里两个字,色是代表健康,代表强壮,色力;不但容貌端庄,而且身体强壮,这是果报啊!这些果报都是前世所修的。相好智慧圆满是指佛,前面是指我们世间一般有福德之人,佛在世间所示现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我们世间人分别执著上建立的。
我们世间的相书看到那一种相叫贵相,那个相叫好相,人分别执著嘛!凡是相书里面讲的最贵的相、最好的相,佛是统统都有,一样都不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诸位要知道相好是福报修来的,所以在大经里面佛告诉我们,等觉菩萨成了佛之后,特别还要用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福。成佛是智慧圆满,福德也许他还没有修来,因此特别就补修福报,修一百劫的时间专门修相好。为什么要修这个东西呢?绝不是为自己,是为了接引众生。众生都喜欢相好,佛的相特别好就很诱惑人,一见到佛就舍不得离开了,佛讲话他就听了;如果佛长得很丑陋,人家一见他的时候调头而去,讲什么样的好话人家也不会接受,所以佛一定要修相好。这是为利益众生而修的,绝不是为自己而修的。这就是四摄法里面所谓的布施、爱语、利行、同事,这是佛接引众生的四种手段,所以佛修这一百劫的相好也是手段;但他真正的内涵是智慧,相好圆满,智慧也是圆满,所以我们必须要求得圆满的智慧,还要有圆满的德相。
世间看相算命也有一句口头禅“相随心转”,这个话是真的。我们要想修自己的相好,先要修心,心地慈悲,那个相一定是很慈悲的;心胸险恶,相貌上瞒不了人,怎么样装,真正一个有学问有功夫的人都能看出来,那个人很险诈,可以看得出来的,无论他怎么样地隐藏都藏不掉的。所以必须从内在里面去修行,果报上在外表能够显现出来,这都是属于异熟。诸佛智慧相好的圆满也得力于多生多劫修学普贤行才有这样殊胜的成就。
“诸魔外道不能摧,堪为三界所应供。”这是“士用果”。什么叫士用呢?士是指人来说的,士就是人,是一个读书人,是一个有学问的人。所以我们中国过去在一般分类四民,士、农、工、商,在中国古代的社会把老百姓也分作这四个等级。这四个等级也有一点儿不平等,但是没有像印度的界线那么深,在中国也有四民,比起印度要好得太多了。那么中国人身分最高的是读书人,现在可以说真正是礼崩乐坏,没有礼呀!在我们中国古代的的确确是礼义之邦,这是清朝以前都是如此的。到民国了,讲民主共和,所以把古礼统统废弃掉了。过去在君主专治的时代,我们衣服不能随便穿的,随便穿是犯法的,衣服是礼服,士农工商都有礼服。你衣服一穿,走到外面人家就晓得你是什么身分,知道你身分有什么方便呢?就应该以什么礼节来对待你。现在看不出来,除了军人戴上阶级,我们晓得他是个什么阶级,除此之外行政院长站在我们旁边,我们也不认识,也会把他当作普通老百姓一样看待,对他无礼了。
在从前念书人有念书人的服装,像我穿的海青,这就是读书人穿的,农工商不能穿这个衣服,带大袖子的海青这是读书人穿的,这代表读书人的身分。在宴会里面尤其显著,他家里再有钱再有势力,不行,读书人要坐首席,首席是穷秀才去坐的,这是从前礼。现在是有钱有势力的坐首席,以前不然,以前是念书人坐首席;所以中国自古以来最尊重的是知识分子,不归财富。士就是读书人,用是作用,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人,他的作用当然是好的,好的作用一定有好的果报。所以出家人比丘翻成中国意思“乞士”,乞是乞丐,外面讨饭吃的,他沿门托钵;虽然是乞,他很有道德很有学问,乞士,他不是普通的乞丐,是一个有学问有道德的乞丐,翻成这个名词。那么他的作用,果报就殊胜了。
“诸魔外道不能摧。”这就是说明修行人有能力降伏魔王外道,而成就无上佛果。但是要想很顺利地达到这个境界,也是要靠修学普贤行愿的功德才能够圆满地成就,所以句句归到普贤行愿,显示这一部经作用不可思议。魔、外,我们要把他认识清楚,这里面有许许多多阶层,我们自己必须要防卫,就是要保卫自己。佛在八大人觉经里面告诉我们,魔有四种,就是有四类,四类里面有三类是属于自己本身的,只有一类是属于外面的。第一类是五阴魔,色、受、想、行、识,只要有五阴,我们现在的身心是五阴,四大五阴合和之物,这东西不是个好东西,所以你要用般若智慧照见五蕴皆空,那就好办了。你可以好好地运用现在这个身体来修无上菩提,要知道这是我所用的,不是我,如果把这个执著成我,那就错了。四大五蕴里面求我不可得,如果是迷失了,把它当作我,这就是魔障。
第二是烦恼魔,根本烦恼六个,随烦恼二十个,这是天亲菩萨把一切烦恼归纳成廿六大类,就是我们通常讲的心魔你要小心烦恼一起来,喜怒哀乐统统是烦恼,一起来你就警觉到了,烦恼起来了,烦恼魔现前了,你有警觉心,它一起来,你一认识它;虽有烦恼,烦恼不足以成障碍,为什么呢?它已经被发现了,就不会障碍你了,那么你马上把它换个念头,换成阿弥陀佛就行了,转烦恼为菩提。第三个是死魔,这就没有伏烦恼那么容易了,这要在我们一生当中好好地去做功夫,要克服死魔。要想克服死魔,决定不能造恶业,绝对不可以造恶业,造恶业是增长死魔的势力,就是帮助它。不但不能造恶业,造作一切善业不能著相,造作善业著相也是帮助死魔,相当地麻烦啊!这是关系我们来生的幸福,这一生得好死,来生得好生;这一生要是死得不好,来生必定是三恶道,所以这是来生幸福关键的所在。我们如何要把死魔克服,当然最成功的是预知时至,自在往生,那死魔是完全脱离了。
第四种是天魔,天魔是外面的,简单地来说就是一切诱惑的力量统统叫做天魔。譬如今天有许多人禁不起外面的诱惑,金钱的诱惑、地位的诱惑、利益的诱惑、五欲六尘的诱惑,你这个事情麻烦了,所以天魔在那里呀?到处都是啊!我在过去讲经常常举一个例子,举一个例子你就要想到例子不胜枚举。现在全世界那些天天挖空心思的发明家都是魔,就是天魔,为什么?天天做新花样诱惑你,你看衣服今年刚刚做的,还没有穿两次,这个样子又不流行了,又有新流行的了,这个穿出去有人家笑了,赶快想尽方法找钱再去做一件。你看辛辛苦苦统统去供养魔王,那些设计师、裁缝师都是魔王,所以你生活才这么辛苦。如果你不受他的诱惑,像我们一件衣服穿二、三十年也没人笑话,他一点办法都没有,对我们有什么法子?他没有法子!如果说我这衣服不流行了,穿在外头人家笑话,人家会笑死,笑死是他死,我不死。
其实毛病都是产生在自己,谁笑话你?你自己笑话你自己。这是在我们中国,我看在美国没有,美国人自由,不怕任何人笑话。我们悟德师在非尼克市剃光头常常在外面走,那些美国的小姐看到很时髦,她也把头剃光了,真自由,她就不怕人笑话。看到罗汉挂,她觉得这很时髦,所以她也穿这个变成很流行的服装了;全是自己心里在作祟,其实没有这回事情。所以学佛的人要惜福,不要受外面境界的诱惑,外面境界的诱惑是天魔在外面诱惑你,里面的烦恼贪嗔痴慢就增长,内外勾结,你就系缚在三界,不能了生死了,道理在此地。内我们要息烦恼,外要不受魔王的诱惑,这就是诸魔外道不能摧,这样才堪为三界所应供,这一句就说能为天人师了。可以为天人的模范、榜样,有资格接受天人的供养,为什么呢?因为你是三界福田,天人供养你才能真正得福报。
再看未后这一首,“颂究竟果”,究竟是成佛,“速诣菩提大树王,坐已降伏诸魔众,成等正觉转*轮,普利一切诸含识。”这个果报是讲的八相成道,八相成道的意义是说的应以佛身而度脱的就可以示现佛身,就是示现八相成道。当然这不是普通菩萨可以能做得到的,最低限度是圆教初住,别教…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