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六个字呢?因为他现在还不想去,他没念头去,所以跟阿弥陀佛要客气一点,结个法缘。我嘛!这一生决定要去,所以一切客套统统免了。他老人家念四个字,他有信心,他这一生当中决定去,来生决定不入轮回,所以念四个字,一切客气话免说。如果你们现在还不想离开娑婆世界,还有所留恋;西方世界也向往,这个地方又舍不得,那你就念南无阿弥陀佛。可见得古人自信心之强,专精于一门,这是值得我们效法的。
我们自己要想这一生决定去,我们这一生在这个娑婆世界最后身,你是稳稳当当往生,往生不往生在我自己啊!所以佛法讲什么叫根熟,坚定的信心就是根熟了。半信半疑这个就是没成熟。所以根熟的众生要帮助他成就,他这一生决定成就;那个没有熟的,要帮助他成熟;那个没有善根的人,要帮助他种善根,这都是利益众生与摄受众生。如果讲到摄受,必须要以种种方便。摄取也就是接引的意思,把佛法介绍给他,有的人乐意,你介绍给他,他很欢喜;可是有的人根本排斥,那还是要介绍给他,那怎么办呢?这必须要有技巧。譬如说你们在学校里,你们如果要会了,你们是菩萨学生,菩萨示现学生的身分,就能够摄受许许多多的同学。
这是讲到不信的,如何摄受法呢?你们在学校手里拿一串念珠,念珠不要太小,小了看不见,找条大的念珠,套在手上,你们同学一看到你,哎呀,阿弥陀佛!你看,你没有劝他念佛,他自动念了一声阿弥陀佛,这一声阿弥陀佛不简单哦!阿赖耶识就落了种子,将来他就会成佛,这给他种种子嘛!没有种种子的帮助他种种子。种种子,很巧妙的方法,你要是故意叫他念,他才不念;他一看到这个,自然就会念了,你每一天就不晓得度多少人,这个无量功德啊!你会的,你会做;不会的,你也不会做。你们念的书,教科书上一般人都习惯写个名字,那么你不要写名字,你写个阿弥陀佛;人家一看,这是阿弥陀佛的书,你看又念了一句了。所以你要懂方法嘛!你要有善巧嘛!这都是摄受众生。所以我们要有智慧,要有善巧,不晓得做多少好事,这种功德真是无量无边。
所以有许多学佛的人,他不懂得,你看很多学佛的,有钱的,开大商场的,他电视上做广告,新闻广播,报纸上也广告,都是他那些生意。其实,他那个广告里头加上一个南无阿弥陀佛,又不增加广告费,恐怕他的生意还特别兴隆,有三宝加持,你看看他不会,可惜,实在可惜!所以学佛的人,不但自己要念佛,处处要想方法劝别人念佛,劝别人自动地见到你就念佛,他最高明的,这是摄受众生。这是没有种善根的,替他种善根,为他种善根。那么已经有善根的了,所谓已经有善根,他对佛法有兴趣,这是有善根;他对这个没有兴趣,这是没有善根的人。有兴趣的人,要帮助他,或者介绍他听经,介绍他读经,帮助他解决疑难,这个是应当要做的。
同时菩萨所在之处,前面跟诸位说过,一定要发心讲经,讲经不一定在大会讲台上,你自己在家里面,你在学校里面,邀集好的同学,尤其是现在你们学校都有学佛社的组织;学佛社里头一定要开一个讲经班,联络对于佛经有兴趣,能够深入研究的同学,组成这么一个小班,大家轮流讲,一个星期讲一次,轮流讲,把风气养成。这是帮助那些已经有善根的,帮助他善根增长;真正有深厚善根的人,帮助他成熟,这叫摄受众生供养;一定要发心去做,要带头去做,你能够带头去做,这个功德很大。福德也大。
讲座,现在你看台中李老师不办讲座了,大专讲座是从他那里开始的,现在他不办了。为什么不办呢?现在学生太乱了,办,收不到效果,这是他不办的原因。最初办因为大专讲座只有他一家,到那里去参加的学生都非常单纯,过去虽然接触过佛法,也不过是几个月而已,纵然有些染污,染污的程度还不严重,所以办的时候收到相当的效果。台中大专讲座从五十一年开始,第一次是民国五十一年开办的,办了不少年,我自己参加的时候,曾经参加过十一次,从第十二届以后,我没有参加了,所以早期那些同学我都认识。
那么现在讲座难在那里呢?难在请很多老师来教,而且这些老师个人学个人的,个人修个人的,所以同学听很难得利益。这个老师他修净土的,极力赞叹净土,念佛好。下一堂课,那个老师学禅的,净不行,还是参禅才能得利益。又下一堂,老师学密的,他们两个都不行,还是我这个三密相印,即身成佛,搞得你最后莫名其妙,不晓得那个好,无所适从,有这个困难。每个人的路不一样,所以你要跟一个人学容易,跟多人学困难,不知道那个好,使你自己没法子选择,你反而搞得很迷惑,难在这个地方。那么台中讲座有六门课,六门课当然有六个老师,可是他六个老师是一家人,除了李老师之外,其余都是他的学生。所以不管他开多少课,多少个老师,他是一个方向、一条路,好处就在此地。
所以在过去有许多学生想参加讲座问我,我都介绍他到台中去,原因就是一家之言,你走一条路,容易走,容易建立信心,道理在此地。所以介绍人听经,介绍人看经,也要负责任,也不能够很轻率,要负起摄受众生的使命。摄受众生就是供养佛,就是利益一切众生;此地所讲的供养,全部都是供养十方一切诸佛,我们这样做就是供养佛,你肯修行,肯利益众生,肯摄受众生。那么第四是代众生苦供养,实际上众生的苦是没法子代受的,各人有各人的业报,怎么能代受呢?经上也常常用比喻,父子登山,各自努力,没有法子能够代受的。
楞严经上我们更看到一个显明的例子,阿难是释迦牟尼佛的堂弟,他们堂兄弟一共八个人,释迦牟尼佛是老大,阿难最小,他自己总认为,是我大哥,你们要努力好好地修行啊!你们不修行不行啊!我可以马虎一点没有关系,到时候我大哥会帮助我。所以说他们要修禅定,我不要修禅定,到时候我大哥一定把禅定就给我了。到遭摩登伽女难之后才晓得没有用处,原来他那个定没有办法给人的,禅定、智慧是没法子给人的;福报可以给人,我有福报,我有财富,我可以分一点给你享受,我的定功、我的智慧,没有办法分给你,这个是没有法子的。那么所谓代众生苦,就是指我们现在修行,我们现在修行要吃很多苦头,我们为什么修行呢?为了将来要帮助众生,要帮助众生先要成就自己,修行不是为自利,是为了利益众生,那么我们今天所吃的苦头都是为众生吃的,这个就是代众生苦。
所以四弘誓愿里,其实四弘誓愿只有一愿,众生无边誓愿度,只有这一愿,十方一切诸佛的本愿就是这一个愿,要度一切众生。度众生得要有度众生的本事,要有度众生的能力,如果你自己烦恼不断,你度不了众生,所以先要断烦恼,断烦恼成就自己的品德。有良好的品德,你要没有学问,没有能力,你还是不能办事,你的修养道德再好,你没有智慧,你没有能力,那也是没有用处的,所以必须要学法门。我们自己成就,刚才跟诸位说了,一门就行了,我学一门,我自己成就了,我为什么要广学多闻呢?学那么多法门呢?为众生学的,不是为自己学的,所以这一点诸位要是明白了,你就可以多学一点法门就没有关系了,是为别人学的。
为什么呢?有些人他想学佛,但是他不肯学我这个方法,不肯学我这个法门,他想学别的,那你要懂,你才能帮助他,你不懂你就不能帮助他。如果自己懂,那尽心尽力帮助他;自己不懂,介绍懂得的人去帮助他,应该是如此。可是介绍也要负责任,你介绍那个善知识,是不是真正的善知识?他到那个地方会不会有成就?如果你介绍到那边去,他到那边还是没有成就,那么你介绍人有过失,虽没有罪,有过失,为什么呢?耽误了他的时间,浪费了他的精力,我们这个介绍人,实在讲也对不起人,所以这一点也是相当不容易的,代众生苦是从这些地方说的。
那么看到众生受苦受难,我们自己要加倍精勤努力来修学,希望自己学成之后,能够为大众解决这些苦难。下面一句是勤修善根供养,我们先要讲善根,然后再讲勤修。什么叫善根呢?在佛法里面讲世间善根与出世间善根,也就是讲凡夫的善根与菩萨的善根;而且凡夫里面有内凡有外凡,内凡是指六道凡夫,外凡是指小乘声闻、缘觉,为什么?他没有见性,没有见性都叫凡夫,乃至于权教菩萨,都是没见性的。没有见性的是以六识为主,就是第六意识主宰,这是凡夫,他的善根有三种,无贪、无嗔、无痴,这叫三善根,一切善法都从三善根出生的。三善根的反面叫三毒,那就是无量无边的烦恼、罪业,都是从三毒生出来的,这个三毒就是贪嗔痴。
所以我们学佛首先要修三善根,于一切法不贪,一切的顺境不起贪心,这个非常非常地重要。一切逆境里面,不顺的境界里面,不生嗔恚心;一切境界不迷惑,样样清楚,这就不愚痴,不贪、不嗔、不痴,这是三善根,这个要认真地修学,这个在修行人来讲,这叫根本法。三毒的果报是三恶道,嗔恚是地狱道的业因,人不嗔了就决定不堕地狱;贪爱是恶鬼道的业因,不贪了,决定不堕恶鬼道;愚痴是畜生道的业因,就以佛法来说,现在佛法有真的、有假的,这里头有邪有正,有是有非,你要是不能够辨别,这是愚痴。你要是能在佛法里头,那是正法,那是邪法,是非善恶邪正,清清楚楚,不被迷惑,这是有智慧,这个不愚痴。
先要修这个,要修三善根,要勤修,勤是要精进,要努力,要认真地去修学,这个对你自己是决定有好处,各位必须要记住,人的寿命很短,不要以为哦!寿命很长的,那你就错了。寿命很短,几十年真是一弹指就过去了,我是二十二、三岁到台湾的,想想当时的情景就跟昨天一样,时间过的太快太快了,那么往后还有没有这么长的时间呢?没有了。人生苦短啊!不要贪恋啊!眼前要是贪恋这个,得不偿失。为什么呢?你将来这个果报在三恶道,这个事情就太麻烦了,眼前对…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