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P42

  ..续本文上一页断。在行门是念佛最殊胜,也要订早晚课,就是没有时间念的话,早晚一定要念佛,至少要修十念法。

  

  十念法是尽一口气叫一念,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这叫一念,念十念这是最低限度,这个不耽误什么时间,早晨起来,漱了口洗了脸之后,有佛像在佛像面前合掌十念;没有佛像,面对西方念十念,天天不间断,晚上在睡觉之前,洗脸漱口在睡觉之前念十念,这是最简单的修净土的课诵,早晚二课,有时间可以多念,没有时间就用十念法。那么平常这叫散念,散念也很有好处,愈多愈好,行住坐卧都可以念佛。那么这边有一个同学他提了个问题,他说有人心里面有恐惧、不安,心定不下来,那么为了求保平安他念心经,念一念,行。但念心经的时候,要懂得心经里面的意思,依文作观,依这个文字自己能够提得起观想,才会产生效果;如果只念文,不懂得里面的意思,就是理,教理行果嘛!不能显理,得益很难,不容易得到利益,能够显理得利益的效果非常地显著。所以读经一定要懂得它的意思,不懂意思读注解很好。

  

  那么修净土法门,实在讲疏钞第一部好书,但是太大了,太长了,不适合作课诵本;能够以这个那当然是最理想了,那要很大的福报,什么很大的福报?你衣食不愁,又不要做事情,这个才行,一天可以花个八个钟点、十个钟点来读经,这个福报太大了,谁来养活你,来供养你?这个不容易,现在出家人这种福报都很少,都很难得。那么方便一点读蕅益大师弥陀经要解,要解分量不多,薄薄地一小本,念熟了不到一个钟点就可以,大概半个钟点就可以了,一遍就能够看完,这个很好。每一天读弥陀经要解,就以这一样东西作功课,真正修净土的人要是一天不缺的话,每一天能够念一部弥陀经要解,能够早晚二课不缺,纵然是十念,早晚不缺,你这一生真正能发愿往生净土,决定靠得住,所以净土不难修啊!决定靠得住。在日常生活当中要记住十大愿王,随分随力地来修学,把十大愿王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那你将来往生净土品位一定增上,一定是相当高的品位,这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绝对不会错的,非常稳当的一条道路。我们这个身在娑婆世界是最后身,以后不来了,以后再到娑婆世界来是菩萨的身分乘愿再来,不是业报之身,这多自在呀!所以大家一定要牢牢地记住。

  

  你说我们找不到听经的机会,读经机会有了,每读一遍就是听一遍,读多了会开悟,我们中国古人说读书千遍,其意自见,其意自见就是那个道理就显了,就悟了,有悟处;要读得多,读得多心净,心清净了,心是愈念愈清净,清净心能开悟,经典给你做增上缘,不一定是什么时候念到那一句时候,一下就恍然大悟。像六祖听金刚经,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他恍然大悟。智者大师读法华经,读到药王品的时候也是在一句经文里头豁然大悟,所以读经是开悟的增上缘,清净心是开悟的因,因缘和合必定大彻大悟,大彻大悟就是念佛念到理一心不乱,因此读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项目。佛在观无量寿经讲修净土的人一定要修三福,这第三条里面就有深信因果,读诵大乘,那个大乘就是指无量寿经跟观无量寿经,包括弥陀经,要晓得这个道理。

  

  一定要读诵大乘,天天要读,天天读天天亲近佛菩萨,经就是亲近佛,注解就是亲近菩萨,天天跟佛菩萨见面,天天听佛菩萨教诲。不要说老是这一套,老是这一套会开悟,遍遍不一样,我读经就是如此,每一遍都有悟处,每一遍都有新的发现,所以真是读不厌;我讲经也是遍遍不相同,前一遍跟后一遍,现在有录音带比较一下,不一样,换一句话就是天天都有进步,这才有乐趣,没有进步就懈怠了,天天有进步天天有欢喜。所以法喜充满,自己一定要认真干。那个天天有进步给诸位说,最重要的,心一天比一天清净,才会有很显著的进步,心不清净,进步很难很难,没有法子进步;纵然佛菩萨给你增上缘,你因地心不真,所以没有法子。因此才说心净则土净,这一点很重要。

  

  那么这位同学还问,是否可以告诉他放下一切念观音圣号?可以的,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可以的,这样很好,念阿弥陀佛更好,更殊胜。但是念观世音菩萨圣号也是要念到一心不乱,这个原理决定是一样的。我过去在此地讲过普门品,观音三经都讲过,楞严经里面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讲过,华严经里面观自在章也讲过,观音菩萨一共有三部经,三经都讲过。也是要念到功夫成片,事一心不乱,理一心不乱,一个道理,这样才有真正的收获。那么再看第四个意思“不定义”,轮是不定义,“从见道,入修道,从修道,入无学。自既证已,即起慈心,令他同证也。”那么不定义就跟前面所讲的上下转义,取舍义,也是相同的。学佛一定要精进,如果定了就不能精进了。

  

  所以小乘阿罗汉有一种定性罗汉,那就没有法子了,佛对他帮不上忙,因为他很固执,他是定在偏真涅槃里面,他住在定中,他不出定、不起定,佛菩萨帮不上忙。如果说不定性的阿罗汉那就行了,佛菩萨可以给他做增上缘,帮助他回小向大。我们学佛也是如此,如果明白这个道理我们要不断地求进步,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境界,要提升;得功夫成片了,目标就要向事一心,得到事一心了,目标马上要转到理一心,决定不可以得少为足,就满意了,就知足了,这个对自己是很大的限制。对于世间法五欲六尘的享受应当是得少为足,我们不要追求,不要贪求,我们心就安了。心不安实在讲就是贪欲太多,他心不安,没有得到的想得到,天天去动脑筋如何得到,得到了又怕失掉,患得患失永远心不平静,永远不安,能够得少为足就知足常乐,心怎么会不安。心安身就安了,身心安稳这是我们办道基本的条件。

  

  那么再看底下,“若约能转,即展转传授义。”前面的意思都是讲所转,如果从能转上来说,这就是传授的意思,转*轮就是传授的意思,代代相传有这个意思。“谓过去佛传至现未佛也。”过去佛传给现在佛,现在佛传给未来佛,代代相传。“能所合说,名转*轮。”这是把转*轮这个意思说出来了,所以有对自己,有对于别人,对别人就是传授,就是将佛法传授给别人,这是对人,对自己这里面许许多意思都是帮助自己进修。那么“谓劝请,小乘自度,但忏而已。菩萨愍他,故须劝请。请佛普雨,自他俱沾也。”这就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要请转*轮,请转*轮是自利利他。佛在世的时候当然是以佛为主,佛不在世以后,后面有说三乘乃至于世间一般的善知识,我们遇到了有这个因缘,应当要请他说法。

  

  不过在现前,你要一定能够辨别邪正,请讲解正法的,无量无边的功德;如果是讲外道的,那是帮助魔高张他的势力了,这是我们有过失的,会有很大的过失,这个地方一定要辨别。再看下面经文,“所有尽法界虚空界,十方三世一切佛刹,极微尘中,一一各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中,广大佛刹。一一刹中,念念有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一切诸佛,成等正觉。一切菩萨,海会围绕。”那么我们读了这一段文,你马上就能看到这里有三种境界,第一个是刹土无量,第二个是诸佛无量,第三是菩萨海会无量,跟前面所讲的意思完全相同,这个不难懂,小注诸位自己去看。注解末后一行我给你们念一念,“言念念有不可说等者,意在所请境宽”,境界非常地宽大,“能请心亦无边也。一念尚尔,况经多劫乎。”我们一定要发这个心,要发请佛请菩萨请善知识弘法利生,一定要发这个心。

  

  再看下面经文,“而我悉以身口意业,种种方便,殷勤劝请,转妙*轮。”这是讲请法,请人说法总离不了三业,身要礼敬,身要礼拜,要有礼貌;口里面一定要诚实,把自己的愿望要说出来;意里面一定要恭敬,这是身口意三业。那么种种方便,方便是种方式,这很多很多,不能局限于一种。譬如现在真正讲经说法的法师也愈来愈少了,这是必然的趋式,诸位听到我前几天讲的,你应当要明白。为什么呢?现在师资没有了,师与资道不合,真是像方先生所讲的学生不像学生,先生不像先生,师资道合的意义没有了。因此底下一代成就的人才太难太难了,不容易,那怎么办呢?这讲方便,我们天天读经,我们要想学华严经,我们每一天读华严经,否则寺庙没有人讲经嘛!我们每一天订一个时间,志同道合的同修在一起,我们念两个小时,每一天在一起念两个小时,无量无边的功德。念久了就有感应,请不到人嘛!佛菩萨会化身到此地来给你讲这一部经,至诚就能感动佛菩萨化身来,怕的是你没有这个诚心,你有这个诚心,早早晚晚总有佛菩萨在这个地方示现,他诚。学佛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我们与诸佛菩萨没有感应,那没法子,一定要凭感应道交,所以诸位只要有诚心去感,佛菩萨一定有应。

  

  这个诚心就是我每天读诵,我想学法华经,我天天念法华经,我想修净土,就刚才我跟你们讲了,你每一天就念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解,这个要解我们过去印了很多,以这个为自己的课诵。或者你每一天念十大愿王,像弘一大师一样,弘一大师一生就是以这个本子作为他自己的日课,他每天都要念一遍,他念了很熟他能背诵。这个是我们自己要真干的呀!所以这是讲方便。那么还有一种方法,现在就是听录音带,每一天听。我这次在洛杉矶有一个居士,赵立本居士,非常之难得,他听我六祖坛经跟金刚经的录音带听了非常欢喜。他告诉我,他别的都不想学了,我就学这两种,念阿弥陀佛求生净土好不好?他来给我商量,我说好。

  

  那么这两部经他已经听了二十多遍了,我就告诉他继续不断地听,每一部经听上三百遍,从头到尾听三百遍,这个根基打下去之后,以后的成就不可思议,读书千遍其意自见,那听跟读一样啊!你要果然听上一千遍,我这个不会讲的,没有开悟的去讲,他听的人开悟了,善听嘛!善说不如善听。所以他真有耐心,有长远心…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