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P83

  ..续本文上一页书流通靠书写,所以书写的功德无量无边,能叫佛法不断灭,写经功德不可思议,跟佛讲经功德没有两样。

  

  现在印刷术发达了不要写了,印经就好了,大批地来印那就是书写的意思。所以印经要选好版本,为什么?好的版本错误少,尤其是注解的本子知见要正,不致于把经讲错了,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要晓得大量地流通佛法,这是我们每一个佛弟子都要负这个责任,你自己得到佛法的好处就应当把这个好处辗转送给别人。第二是供养,不详细讲了,前面都说过了,供养里面很多,譬如前面所说的依教修行供养这一条最重要。第三转施,我们所有的别人要,我们转送给他。

  

  第四听经,菩萨戒经里面讲,距离我们住处四十里路之内有法师大德讲经,你要不去听那就犯戒了,这是佛在那个时候订的戒律;假如佛在今天,这个戒律恐怕要修正,不但要修正下面还要做许多条文的注解,为什么呢?现在有很多妖魔鬼怪在讲经,你受了菩萨戒了,那个妖魔鬼怪也出了家了,他也披上袈裟在那里讲经说法,你要不要去听?你听了犯不犯戒?给诸位说,你不去听不犯戒,为什么呢?他根本就在那里胡造谣言、胡说八道,所以我们要懂这个道理。他宣扬的是正法我们要不去听是犯戒,就是罪过;他讲的是假佛法,打著佛的招牌一天到晚去骗信徒,这你大可以不必去,你要去了,你帮助他造罪业。魔今天为什么这么盛呢?他人多嘛!听正法的人没几个,听邪法的人太多太多了,所以那些听的人统统都有罪,你把魔的势力壮大了,他有人力又有财力。如果魔在那边说法没人听,没有人供养,他就没有作为了,这一点我们自己一定要清楚,不要错了因果。

  

  这个地方没有法师大德演讲正法,我们读经,我们大家在一起共修,在一起读经、读诵大乘,修行里头底下一条就是第五披读,就是读诵大乘。第六是受持。第七是开示,我们自己懂多少,随时随处都可以给人家说,劝人家学佛,令他明了正法的道理。第八是讽诵,讽诵是背诵,大经经文太长了,里面好的句子应当摘出来背诵,背它的精华的部分。第九是思惟。第十是修习,依照这个理论方法来修学,把理论方法变成自己实际上的生活,这叫行。我在此地不详细讲,因为前面都讲过了,我只把它重复提一提。所以知道十愿也要晓得十条的行门,我们应该怎样去做,这十条每一条我们是不是都做到了,这一点很重要很重要。

  

  下面一首是等流果,“此人善得胜寿命,此人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如彼普贤菩萨行。”这一首是等流,等是平等,流是流类,就是同一类、等同一类。因同,果当然就相同,因缘果报丝毫不爽。所以这一品经自古以来许多高僧大德把它当作早晚课诵,近代的弘一大师诸位都晓得,这是佛教里面很出名的、也很有成就的一位善知识,他能背诵普贤行愿,普贤行愿品这一卷经就是他自己的早晚课,他早晚课能背诵;他虽然严持戒律,但是他以这一卷经行愿品作为他的课诵本,这也是我们要学习的。此人就是依照这一部经的理论方法修行的人,他善得胜寿命,胜是最殊胜,最殊胜就是清净法身,他证得了清净法身,清净法身是真正的无量寿,无始无终。如果要把境界拉近来讲,拿我们现在这一生来讲,你这一生的寿命最殊胜,为什么呢?你闻到华严经,你能够依照这个经典修学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成就,你的寿命是生生世世以来这一生最殊胜,这意思也能讲得通。

  

  “此人善来人中生”,就是你这一次得人身,在人中受生你是善来,你没有白来,你真有成就了没有白来。如果你不懂得华严教义,不知道求生净土,我们这一生真的是白来了,我们这一生的寿命没有意义、没有价值,谈不上殊胜。通达华严,求愿往生,这就是胜寿命,这就是善来人中生。“此人不久当成就”,从殊胜边来讲,成就是成佛;其次地讲,成就是决定往生,这个人这一生当中不久他就要到西方极乐世界去了,换句话这个身在娑婆世界叫最后身,最后一次受生,来生就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诸上善人,入他们一流了,“如彼普贤菩萨行”,普贤菩萨行就是一生念佛求生净土功德圆满,正是末后这一章里头十大愿王导归极乐,就是这个意思。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三十四卷)

  

  净空法师讲述

  

  华藏图书馆

  

  请掀开经本第九十二面,“往昔由无智慧力,所造极恶五无间。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这一首是离系果,所谓系是指系缚,譬如有人拿绳索、枷锁把我们捆住了、系缚住了,是这个意思。此地讲的系缚是指烦恼、果报,这两种,在我们现前可以说是时时刻刻造恶业就受惑业苦这三种系缚,因此没有法子超越六道轮回,既然不能超越六道轮回,我们自己必须要晓得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在无间地狱里面的时间决定占的是长久,所以看到经上讲的无间地狱,实在就是我们自己的老家,偶尔出来晃一晃,人天逛一逛,再下一辈子又去了。正如同地藏经上所说的我们人间活上一百年,地狱里头也不过是几分钟而已,阿鼻地狱经上给我们说的地狱一昼夜是我们人间两千七百多年。真的地狱人是哎呀!好不容易罪受满了出去了,出去就犯法,犯法又抓回去了,就这么回事情,这是六道里面众生的真相。

  

  如果他很幸运有机会生到天上去了,出来的时间比较长一点,天人寿命终了,福报享尽了,过去生中造的恶业又现前,所以三恶道真正是我们的故乡,三善道是偶尔出来去郊游观光一下而已,时间是很短暂的。这就讲惑业苦系缚一切最苦众生,怎么样才能够出离呢?一切大乘经都说你念这一部经就能超脱。我们在此地看到“诵此普贤大愿王,一念速疾皆消灭。”你读楞严经,楞严经上也这么说,读普门品,普门品也这么说,每一部经上都这么说,这念那一个经好呢?这一点我们要觉悟、要明了,其实每一部大乘经典都有这个力量、都有这个功效。可是你看到经上诵此,哦!我天天念这就行了,念了消不了业。前面给你说过这个经普贤行愿讲到行有十种,十种前面曾经详细说过,上一次我略说,简单地把这个说明,十种修行法里头,读诵是一种,以一种就代表十种,你一定要懂这个意思。

  

  十种里面我再念一遍,第一书写,第二供养,第三转施,第四听闻,第五读经,第六受持,第七开示,第八讽诵,就是背诵,第九思惟,第十修习,依照这个方法来修行,随便举一条统统概括后头的九条,这样才行啊!才能够有成就,才能够真正地超越,这前面跟诸位说过,在此地就不必多讲了。可是在众多大乘经典当中实实在在来说这一部经尤其是在一切大乘经之上,什么原因呢?前头也跟大家详细地说过,这是佛法的根本*轮,一切经都是华严眷属。

  

  那么普贤菩萨十大愿,十大行,行愿,愿有十条,行也有十个项目,那么这就是一切诸佛教化众生的总行愿,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能够体会得到。所以依照这个行愿来修行,当然你能够消灭极恶的无间罪业,那其余那些小罪业更不必说了,当然可以消除。可是经文里头有两个字我们不能够马马虎虎就把它看过去了,这两个字一念,关键就在此地。一念是什么呢?就是弥陀经里讲的一心,你有二念你的罪就消不了了,一念就消掉了。一念是真心,二念就妄心,妄心就是无智慧,就会造业;一念是真心,真心就是智慧,真心不造业。

  

  那么由此可知弥陀经里面教给我们直接了当修一心不乱,就是华严经上所讲的许许多多修行方法里面第一个方法。怎样叫我们能够达到一念呢?文殊教善财,普贤教善财都是念阿弥陀佛,我们现在这个一念不会呀!会了,你就不会坐在此地了,会了你是法身大士了,菩萨摩诃萨了,你怎么会坐在此地听我在此地胡说八道,那么我们怎么办呢?我们把所有的念头都放下,单提一句阿弥陀佛,我们现在就执著这一念,这样就好,你二六时中念念都是阿弥陀佛,无间地狱的罪业就消灭了,这个我们可以做到。真正讲到那个一念,我们做不到,二六时中一句阿弥陀佛,这就是功夫成片,还不是一心不乱,这个要记住,千万不能把境界搞错了。这只是功夫成片,但是决定往生,凡圣同居土他就有分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无间罪业当然消灭,这是真的消灭了,这就是离缚果。

  

  再看下面这一段,这是两句半首偈,“族姓种类及容色,相好智慧咸圆满。”这是讲异熟果,异是变异,熟就是成熟,换句话说它变易才成熟,不是因与果同时的,就是因果不同时,这就是异熟。譬如说我们过去生中读诵普贤行愿品,这一生得果报了,过去生种因,这一生得果,这成熟是异时,不是同时的。我们这一生种善因,来生得善果,这也是异熟。还有异处,譬如说我们在娑婆世界一心执持弥陀名号,这现在在修因,果报在西方极乐世界,异处,地方不相同;这个地方种因,那个地方有果报,凡是这一类的情形都叫做异熟果,懂得这个意思,我们这个经文就很容易明了了。

  

  第一个是族姓,这要讲到古印度的历史,古印度阶级观念非常之重,他们有四姓阶级是不平等的,最高的是婆罗门,其次是刹帝利,吠舍、首陀,这四个阶级,前面两个阶级婆罗门跟刹帝利是贵族,其余两种是平民,平民与贵族不通婚姻。佛出生在刹帝利中,属于贵族;佛出家之后提倡四姓平等,所以只要你一出家了,身分、地位完全平等,这在当时也是很伟大的号召,所以在佛法里才有真正的平等。族就是指四姓阶级,指他的种族;姓是、像刹帝利是王种,生在贵族帝王之家,这就是族姓种类。及容色,容是容貌,色是色相,这里两个字,色是代表健康,代表强壮,色力;不但容貌端庄,而且身体强壮,这是果报啊!这些果报都是前世所修的。相好智慧圆满是指佛,前面是指我们世间一般有福德之人,佛在世间所示现的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都是我们世间人分别执著上建立的。

  

  我们世间的相书看到那一种相叫贵相,那个相…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