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P93

  ..续本文上一页。好眼睛的时候没有,可是你眼睛有病了,看了真有,真有这个东西,但是它确实是假的,决定不存在,但是在你感觉当中,它真有。到你眼睛好了,没有了,再看没有了;那么我们现在就是病态当中,迷就是病态。那么在本经,法门虽然是无量无边,到最后,两千法门太多了,我们也记都记不清楚,怎么能修呢?所以菩萨真正大慈大悲,把它归纳,归纳成十条,十条我们可以记得住的。十条一展开,就是两千法门,再一展开就无量法门。

  

  所以每一条里头包含著无量无边的境界,每一条里面都是以一真法界为本体,每一条里面都含摄著从初发心到佛,果地上圆满的境界,所以这个十条,我们决定不能够轻视,就是十大愿王。能够真正懂得,而且你会修,那你这一生受用实在是无有穷尽啊!不但带给你现前最美满,最幸福的生活,你将来死了之后必定生西方净土,稳稳当当,决定生西方净土;这样殊胜的法门,我们怎么能不学呢?不但自己要学,而且要大力地弘杨,劝勉别人也要来学;那除非他不背接受,那没法子。能够接受,一定要劝他,一定要勉励他来修学。所以这是本体。

  

  底下从作用上也引本经上的一段文字,我们继续看,在第四面的第一行末后一句开始,“是人命终,最后刹那,世间一切,无复相随”,就是世间没有一样东西,你能够带得去,你要觉悟。“唯此愿王,不相舍离,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那么这个是以愿王导归极乐为本经的宗旨,那么这个经不是弥陀经是什么呢?所以我们的道场所提倡的,就是华严、弥陀这两部经。我今天在各各地方讲经,劝勉一般人修学的,也是依这个两部经。其他的太多太杂了,耽误我们的时间,我们己经没有那么多时间来修学了,这一点诸位同修也要留意。譬如说你用十年的时间来学佛,你十年学二十种经论,平均起来,一样才半年,那个半年学一样东西很生疏,不精;勉勉强强能够拿得出去,有没有人欣赏呢?不见得。人家听你讲的,看你写的,平平常常,不重视啊!如果你十年学一样东西,你成为专家,走到那个地方,人家都向你低头,你是专家,没有人能超得过你。这不是讲聪明智慧,这是讲时间,所以学东西学一样,决定不能搞多。

  

  那么选择呢?就要慎重,很慎重地选择,选择之后,决定不改,一门深入。那么我现在选择是华严跟弥陀经,这两样东西是一,它这是导归极乐嘛!所以拿华严经来补充弥陀经的不足,弥陀经太短了;太短了,讲的理论方法不够详细,把华严经来补充,把它两个合而为一,所以两部经实际上就是一部经,这样使弥陀经的内容更充实,更丰富。其实这种事情古人做过,莲池大师的疏钞就是这一个构想写成的,我们看莲池大师弥陀经疏钞,他引用华严经地方非常之多。那么我们这一次原本是想利用晚上时间,跟诸位介绍弥陀经大意,那么有一些同修告诉我,每天讲六个小时太辛苦了,怕我太累,所以叫我还是照原来的计划,把行愿品好好地介绍给诸位。

  

  晚上呢,诸位也可以调剂调剂,那么学唱念,念佛,那么也是进修的方式。但是一三五我们的讲经,就是平常道场讲经不中止,还继续进行,那么我们一三五就是讲莲池大师的弥陀经疏钞。疏钞相当之长,我这一次是第三遍,第三遍启讲。那么第二遍所讲的录音带有保留的,一共是三百三十五个录音带,你看一部弥陀经,九十分钟的录音带,一共是三百三十五个把弥陀经讲圆满。而我第三遍所讲的,时间一定超过,比第二次一定多,这个弥陀经不简单啊!所以我在国外劝人修净土,我就是把这个录音带给他看一看,他就相信了。哎呀!原来对弥陀经小看,没瞧得起,薄薄得那么一点,这里头有些什么东西啊?就看到我这么多录音带,吓到了。哦!原来净土有这么多东西在。

  

  我就告诉他,我才疏学浅,我对弥陀经知道的,沧海之一滴,讲这么一点点。弥陀经的经义,说不尽的,绝不亚于大方广佛华严经,所以不能够轻视,应当认真地修学。所以诸位选经,选一种。如果你要选了一部弥陀经,你一生专门研究,专门讲,你讲上十年,大家见到你都称你阿弥陀佛,你是阿弥陀佛,活阿弥陀佛,你是弥陀经专家了。我自己是个过来人,我讲经讲了二十七年,过去也是什么经都讲,只要人家来找我,请我讲,我都讲,为什么呢?学习。其实也吃了大亏;如果当年一发心就讲弥陀经,我弥陀经讲了二十七年,今天在全世界走到任何地方,人家恭恭敬敬向我顶礼,阿弥陀佛来了,真的。所以讲了许多经,没有专门的,成不了阿弥陀佛了。一定要专,一门深入,自己有成就,也能够帮助别人。所以这是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为宗旨。

  

  再继续,我们把底下的文看看,“若人诵此愿王”,在第三行,“诸佛菩萨之所称赞,一切人天皆应礼敬供养。此人不久,当入普贤菩萨,速得成就微妙色身,具三十二大丈夫相。”这个就是成佛,这是等觉菩萨,妙觉菩萨,妙觉就是佛,这是说明它这个作用不可思议。作用,好处啊!果报啊!依照这个修学,果报、功德、利益,不可思议。没有任何一个法门能够比得上,千真万确的事实。诸位一定要记住,要好好地修学,要循规蹈矩。现在的佛法,妖魔鬼怪渗透在佛法里头,就把整个佛法扰乱了,邪正很难辨别。诸位真正有善根有福德,你遇到一个好的老师,遇到一个真正善知识带领你,你这一生还有希望。如果要是错了门头,吃亏的是自己。

  

  至于这些妖魔鬼怪,纵然有真善知识,也只能轻描淡写点一点,看你自己能不能觉悟;不便直说,为什么呢?恶势力太大了,今天实在讲是正不胜邪啊!邪的力量太大。但是对自己修学来讲呢,那是邪不胜正,你走正路,决定成正果;可是对于整个佛法来讲呢,是衰,但是不至于灭,佛法还不至于灭。佛的法运,末法时期,一万年;现在才值末法才过一千年,所以佛法不至于灭,但是极度的衰败,这种情形是有的。我们生在这个时代,那是很不幸;但也很幸运,如果在这个时代能够护持正法,无量无边的功德。极度衰败的时候,你能够保持,能够护持著,无量无边的功德,这个也是个机会,也很难得遇到的。

  

  普贤行愿品讲记

  

  (第三卷)

  

  净空法师讲述

  

  华藏图书馆

  

  请掀开经本第四面,从大字看起,《大方广佛华严经》,从这以下呢,这是介绍经题。经题是全经的纲领,了解题目的意义,一部经的内容就可以能够把握到了,那么也晓得这一部经的意趣、归旨所在。经头在清凉大师疏钞里面,每一个字都有十种解释,解释得非常地详细。如果依疏钞来讲呢,我们这七天,大概只可以讲七个字,就是大方广佛华严经,此地简略。那么重要的地方,谛闲法师还是依清凉疏钞所说的来给我们介绍,我们看这个注子。“合释者,如清凉国师。”那么底下都是疏钞里面的话,这种简单的解释可以说散在许多古德著述之中,因为讲得简单明了。

  

  “极虚空之可量,体无边涯。”这个是“大”。凡是文字的意思很明的,我们能够体会得到的,我就不多说了。虚空太大了,无量无边,那么用这个大字来形容它。“竭沧海之可饮,法门无尽。方也。”沧海是大海,在我们地球上可以说面积最大的是海洋,海洋的面积占整个在球百分之七十,这是比喻,比喻什么?法门无尽,比喻法门无尽。“碎尘刹而可数,用无能测。”这是“广也”。那么这三个字,大是讲本体,就是讲我们的心性,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这么大。所谓心包太虚,量周沙界,这个界就是时劫,我们今天讲星球。

  

  太空当中多少星球呢?无量无边,我们的心都能够包容,这是你本来的心量。现在很可怜,两个人在一块都不能容纳,糟糕不糟糕!两个人住在一起还意见不合。没有人跟他住,他一个人;一个人还生烦恼,你说糟糕不糟糕!连自己都不能够相容,这真正可怜啊!迷惑颠倒,真是迷惑颠倒到极处了,我们一定要觉悟。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呢?还是前面跟诸位说的,分别、执著。真心里面没有分别,也没有执著,所以我们离开了分别、执著,你这个心就跟太虚空一样,太虚空多大,你的心就多大,没有一样不能够包容的。就像大海一样,什么都能够容纳,它没有分别,没有执著,这是我们必须要觉悟的;恢复自己本来面目,一定要晓得这个原理、原则。

  

  我们修什么?无非是去分别、执著而已。离开分别、执著,尽虚空遍法界都在面前,都在你自己掌握之中,也都在你六根接触之内。像大经里面所讲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而且这个知与能,决定正确而没有错误,这就是经上讲的佛的佛知佛见。一有分别执著,我们的知见不正,所以邪知邪见;我们自己要觉悟,本来是正知正见,现在变成邪知邪见。所以大方广是自己的体相作用,体用一个大来称赞他。相呢,用方。作用,广,广大无边的作用。所以这三个字都是赞叹本体,赞叹我们的自性。

  

  下面再看佛,“离觉所觉,朗万法之幽邃,佛也。”佛是人;我们今天的病,就是觉与所觉,这是病,这是无明。在楞严经上,楞严经的第四卷,富楼那尊者请教释迦牟尼佛,无明是怎么来的?这是大问题,本性里面本来没有无明,无明从那里来的?佛答得太好了,知见立知是无明本,无明的根本就是这个。我有知,我有见,有知有见就是无明。我也无知,我也无见,你真的无知无见吗?你还是有啊!你有无知,还有个无见,那还是无明。佛知佛见,是见得清清楚楚,知得清清楚楚,这里头没有加一个知见。那么我们想想,加的是什么知见呢?你要是聪明,一想就知道了。加的是分别的知见,加的是执著的知见,加的是妄想的知见,你加这些东西在里面。你不加这个东西,就佛知佛见了。

  

  那么我这个拿在手上,你们见到没有?见到了。佛知佛见。见到这什么?毛巾,那就错了,这就无明了。它这个东西本来没有名嘛!你要给它起个名;我说不是毛巾,偏偏是毛巾,…

《普贤行愿品讲记(净空法师)》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