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没讲《法华经》。哪章哪节都是《法华经》,《法华经》的内容早都告诉你了,开权显实,六度万行,这就是《法华经》,延小向大,化城怎么度脱,为什么一乘说三乘,一些佛事早都在这交待了,都是《法华经》的内容。
多宝佛说,你继续讲,我也想听一听。这时四众见过去多少亿劫佛说如是言,叹未曾有。佛家的智慧不可测知,过了多少亿劫,化身还具有这个功能,还和过去佛一样。佛灭度以后,进入常寂光净土,与宇宙永恒,快乐无比。但是他遵从他的愿力,所以愿不可轻出,愿出必从。如果修行的不足,愿一出就立刻被压倒。有多大能力,说多大话。没那么大的能力先别说。
这时多宝佛分半座给释迦牟尼佛。这里说“分半座”,就是一个凳子让出一半,让释迦牟尼佛坐。为什么宝塔里不能加一座?一是说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一样,佛佛平等。二是一心相通,是过去佛法、现在佛法、未来佛法是一通的,没有区别。不是现在有人说的过去佛小,现在佛大。当你成佛时,释迦牟尼佛也照样护念你。因为佛没有分别心,不像现在这些人满脑子分别心。所以说分半座,目的是共同教化众生。多宝佛说,释迦牟尼佛可就此座。即时释迦牟尼佛入其塔中,坐其半座,结跏趺坐。你们要想多宝佛是结跏趺坐,释迦牟尼佛是结跏趺坐,佛要示现什么呀?佛都不能例外,结跏趺坐。你非得站着成佛,躺着成佛,你能成么?人啊,智慧不开,劝他打坐,总是这疼、那疼,就会嘴上功夫,探讨这个、研究那个,其实自己什么也不懂,浪费时间。学佛人切莫空谈,读经一定要知道佛是怎么做的。佛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这才不叫贡高我慢、增上慢人。佛打坐成佛,他单不打坐。佛告诉六字弘名,他非要念四字,说亲近,非得少念两个字,典型的贡高我慢。我说句不客气的话,你是谁呀?不管出家、在家,都是增上慢,别以为出家人可以例外,在修证上不分出家、在家,都是平等的。只是相不同,承载佛法上各有因缘,佛法面前人人平等。佛说佛与众生性上平等,只是我是迷了,佛是觉了。没有这层理解,还“你是出家,他是在家”的分这么细,你本身不就有分别心了么?佛说性上没有出家、在家。你的性能穿上袈裟?我不信。那你就没成道,成道的人不那样。性上没有那些东西,光灼灼,赤条条,在性上都是一样的。出家人是谦下、慈悲、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的榜样,不是贡高我慢的榜样,出家人是在家人的醒世明灯。我不是批评出家人,出家人应该给在家人作出榜样来,在家人也会拥护出家人,拥护这样的法师;这样佛灯才不会熄灭,佛的智慧才能久传下去,佛的正法才能久住。
这时,大众见二如来在七宝塔中师子座上、结跏趺坐,各作是念,佛坐高远,惟愿如来以神通力,令我等辈、俱处虚空。即时释迦牟尼佛,以神通力,都把大众托到虚空。这个时候,在娑婆世界广说《妙法莲华经》,释迦牟尼佛以下音声普告四众,我不久就要入涅槃,所以要将《妙法莲华经》付嘱于这些菩萨或众生。宝塔品证法来,也是知道这个世界的化身佛要涅槃,所以来给证法,让法华会上的人千真万确的相信《妙法莲华经》,让我们这些末法时代真修行者千真万确的相信《妙法莲华经》。多宝佛来证法,释迦牟尼佛十方分身所有化身还集一处,包括移国土和佛示现的结跏趺坐,就是这个目的。我们看到,过去佛结跏趺坐,现在佛结跏趺坐,未来佛结跏趺坐。有的人说我也没看弥勒佛结跏趺坐,他背个袋子在那随便坐着。我告诉你,你没看见弥勒佛真身像,北京清朝的寺院有位西藏来的法师刻了一尊弥勒佛像,用世界上最粗的一棵壇香树干刻的,那尊弥勒佛真身像和诸佛菩萨一模一样,和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像接近。你要是有机缘见到弥勒菩萨时,他会告诉你“我就是你们中国说的布袋和尚”。弥勒菩萨的像就是根据布袋和尚的像画出来的,那不是弥勒菩萨的真实相貌,一定要知道,别误传,别被假像所迷惑。那他怎么没打坐呢?布袋和尚乐观度化众生。当初宋朝的佛教非常死板,为这些他示现的,告诉人们要活拨一点,灵活一些,用现在的话说叫善巧方便,学会善巧方便才能度众生。所以要知道宝塔品是什么内容,和我们的关系,只要我们谦下虔诚,也能见到多宝佛、多宝塔。千真万确,我希望诸位都好好修,都能见到多宝佛、多宝塔。
【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这一品是《法华经》非常重要的内容,这一品讲如何对待你身边的反对你的人,反对到想杀你、害你、整你的程度;而且你还要善待他。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说的忍辱的具体的表现。你要是不读懂这一品,在修持六度万行时,想成就菩萨道就不圆满、有缺憾、不具足、成不了佛,你行的菩萨道就不是真正的菩萨道,就重要到这种程度。我昨天说了世间人,夫妻不能相容,父子不能相容,亲兄弟不能相容,你能容世上其他人么?你能容得下给你提反对意见的人么?容不下的话,你说极乐世界的人能容得下你么?也不能。你说你能成佛么?你那佛是带引号的,成不了,理论上成佛,实际成就不了,不到魔子、魔民那里去报到就算万幸。魔王你是当不上,因为魔王是菩萨做的。所以说提婆达多品和我们关系密切。周围的人给你提反面意见时,我劝你一定要高兴,心里真心接受,因为这是受持提婆达多品的具体表现。听完经后,谁再给你提点意见,对方可能说,“你这佛学的不太好,怎么学的?” 你可别马上翻脸,直接回应“我学佛怎么地,我学佛就得听你的?”等等。应该是不吱声,听一听,让人家讲完,能解释就解释一下,不能解释就说“谢谢你,对不起”,这才叫受持《妙法莲华经》。听完【提婆达多品】了,别说让你去救给你提反对意见的人,就是想杀你、害你的人有了难处,你都得热情帮助,这才是学佛人应该做的。讲《法华经》我说说我自己的例子,有人说我,“你这人呀,谁坏你,你就对谁更好,你是不是怕他呀?你怎么没有是非标准呢?我淡然回应,“你不懂。”这还看不明白,我说的是实话,因为咱们是学佛人,受持《妙法莲华经》的人,你越反对我,我对你越好,你要骂我,我还要说,“这事我对不起你,让你生气了。”你们能做到不?这是干什么?是受持《妙法莲华经》,我就应该这样,是我做的不好。你看看轻易就把烦恼化了。至于别人怎么评价我,那是他的事情,我也不和你争高和低、好和坏。好坏我这肉体都得扔这,何必惹烦恼呢?因为几句话,把我道业毁了呢?毁掉我的功德林呢?中国有句俗话,倒尿盆子把孩子扔出去了,得不偿失。
这时佛告诸菩萨、天人及四众,我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没有懈怠,听了《法华经》,受持《法华经》。“受持”,咱们学佛人要知道,直至成佛这一段都得受持《法华经》,成佛以后《法华经》也离不开,要用它去教化菩萨,因为你要入涅槃都得讲《法华经》,佛佛都一样,成佛离不开《法华经》,所以重要。哪尊佛都离不开《法华经》,所以讲这部经时,十方佛赞叹,十方诸菩萨护佑道场,有的天人、天王都来听,因为天王都是菩萨做。勤行布施,布施是去掉吝啬,说句土话叫“小气”,什么东西都不想给別人,别人多少东西都可以接受,别说供养他人,不占便宜都觉得吃亏。释迦牟尼佛讲自己的修证过程,过去无量劫中我求《法华经》无有懈怠,我曾做国王时求无上菩提,心不退转,为寻求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不惜身命。什么都可以给別人,求什么都给,都让满足,这是释迦牟尼佛做国王时发的愿。佛说,我行菩萨道……佛在告诉我们什么?受持《法华经》。佛带头修持《法华经》,佛给我们讲《法华经》,他是怎么修的,过去怎么修的,你们现在就怎么修。你不学佛么?学佛什么啊?佛怎么做,你怎么做。但佛是佛,我们不是佛。为什么?功德没人家大,别没学几天佛,以为受戒就是菩萨了,读完《法华经》就是佛了,别那么去想。犯错误、犯毛病都是这么下去的,不知不觉。国王向世人击鼓宣令,谁能为我说大乘法我当终身供给走使,这时有位仙人,仙人是对过去修行者的称呼。修天仙的称观世音菩萨为观音大士,名称不一样。这位仙人说我有大乘经典,你要听我的,我就给你说法,这时国王听后非常欢喜,就随仙人走了,供给仙人所需,打水、做饭等等,让这位仙人坐他身上不觉疲倦。这是说释迦牟尼佛为求法故舍王位,皇帝不当了,给人做奴仆,为求法故把身体让人坐着当床,一个国王给人打水、做饭、烧柴。你看二祖向达摩祖师求法是断臂求法,释迦牟尼佛是舍王位求法。有的人多年想求法,“我也想快得法呀”,就是没有谦下心,没做到。诸佛的法在那闲着也是闲着,传给谁他那里也不少,为什么他不多度呀?你不够那资格没法传给你。我反复讲,是让你用谦下心去求法,谦下向释迦牟尼佛那么学。你这比释迦牟尼佛还大,教你三天你把那法糟蹋的啥也不像。佛家的密制非常严格,你若将法传给不该传的弟子,他的罪业十分你得担三分,重一重你得担七分,这还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样的人破坏了佛法。不经过严格考验你能传给他么?不扭转自己的心,是求不得法的。有人听了不服气,说你凭什么说这话?信不信由你,我还是奉劝大家跟佛学,佛怎么做,咱们怎么做。这时佛告大众,当初王者就是我释迦牟尼,仙人就是今天的提婆达多,由提婆达多善知识,让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
《妙法莲华经浅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