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外看红尘 圣严法师
行行都能出人头地
问
许多父母对儿女长大,选择职业方向时,没有按照父母原有的规画走,感到失望,觉得儿女翅膀硬了,不甩老人家了;可是,儿女认为有理想要实现。如何调适两代的期望差异呢?
答
父母以「老马识途」的经验,看到未来社会的发展方向,希望替子女指出一条路,至于判断是否正确,往往必须靠资讯的搜集。
以目前来说,年轻人得到的资讯,可能比父母更多元;不过,父母亲的建议仍值得参考,同时加入自己的思考与本身的条件,才能对未来有更好的判断。也就是说,除了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外,也要有务实考虑。因为兴趣可以当作生活的条件,不能当作谋生的技能,中国人常说:「人有一技之长,可以免于饥冻。」就是这个道理。
年轻人谈理想,首先必须能养活自己,而不依赖父母,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思考理想抱负,如果连生活都有困难,又如何谈理想呢?但是,执着于传统认为万无一失的好工作,也不一定保险,比如过去银行业的工作常被视为金饭碗、铁饭碗,现在的银行体质已改变了,不只裁员,甚至可能倒闭或是被合并,已经不再是金饭碗了。
父母的期望也必须考量子女的能力。没有音乐细胞的人,要如何成为音乐家?孩子不喜欢做生意,却可能是作育英才的好老师。孩子的兴趣和天分,都要纳入考虑。
不过,年轻人刚从大学毕业,对于世界的认识可能还不是很清楚,要精准选择事业方向,可能会有困难。我认为,可先选择比较安全、能让自己生活较有保障的工作,然后「骑驴找马」,利用时间,一边工作、一边进修,再去寻找是否可以开创新的天地。
曾有一对父母带着年轻孩子来看我,父母很高兴说:「小孩要去读警察大学,来看师父、拜佛求平安。」但他的儿子,好象对这个父母心中认为的好学校不感兴趣,他不想当警察,满腹委屈。
我问他:「警察界最有名的人是谁?」他立刻回答:「李昌钰。」我说:「李昌钰是台湾警察出身,却扬名国际。你只要锲而不舍,也会有自己的成就。」
我告诉他,没有一个行业是最好的,也没有一个行业是不好的,要看投入行业之后,是否能够尽力、合群、奉献、学习、成长。如能把握这个态度,行行都能出人头地。
没有一个行业是最好的,也没有一个行业是不好的,要看投入行业之后,是否能够尽力、合群、奉献、学习、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