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P2

  ..续本文上一页辗转往复,互为因果,完全相同。在这方面,唯识学建立两种缘起,一是自性缘起,一是业感缘起。所谓自性缘起即指在精神方面,无论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以及遍行五,别境五,善十一,根本烦恼六,随烦恼二十,不定心所四,共五十一法。这些八识心王及一切心所,

  各各自性,种现熏生,互相转化,谓眼识种子生眼识现行,眼识现行又转化为眼识自种;耳识种子转化为耳识现行,耳识现行又转化为耳识自种,自性始终不变。心所有法五十一种,各各自种生现,所生现法又各各转化为自己的种子。在物质方面,从造色言,色法种子生色法现行,色法现行又转化为色法自种;声法种子转化为声法现行,声法现行又转化为声法自种;香、味、触的种现熏生各各自类相续,始终无限,互不混淆。在赖耶识中变根身的地、水、火、风四大,以及变器界的地、水、火、风四大,一一各自种现熏生,自性不变地转化,互不混淆,与造色相同。此中无论各种精神元素,各种物质元素,都是各自种现熏生,自性

  不变地转化,是名自性缘起。由此自性缘起为因,使整个大宇宙中,虽无穷无尽的变化,而千差万别,品类互殊,毫不混淆。至于业感缘起,是自性缘起生长变化的助缘。此有二类:一是异熟,一是异熟生。异熟一词有三义:业在过去,果在现在。业在现在,果在未来,是名异时而熟;造善性业,感乐报果,造恶性业,感苦报果,善恶带道德性,乐苦二果,不带道德性,属无记性,是为异性而熟;业种既存于赖耶识中,必须通过一定时间,酝酿成熟,方能感果,是名变异而熟。阿赖耶识,内变根身,外变器界,由人们所造引业为助缘,方能感果。由引业力感赖耶识,内变根身,执持根身,故人们根身的大小美丑,寿命的长短,饮食的消化与排泄,皆由赖耶识所含变根身的地、水、火、风四大物质功能所起的变化作用。阿赖耶识外变器界,为根身所依存,其美好与否,庄严与否,住持的长短与否,皆由赖耶识中,外四大种地、水、火、风的变化和人们所造的引业或善或恶作助缘所决定,故异熟一词全指人们的根身器界而言,全在赖耶,故赖耶又名异熟识。所谓异熟生,是由前六识随人们所造满业作助缘所起的作用,它一定要异熟的根身、手脚曲伸和摇唇鼓舌,把异熟所属的器界,取出其中的元素,制造出种种衣食住行所用的工具。如人们所吃的饮食,所穿的衣服,所住的房屋,所走的路径,以及现代科学所发明在空中飞行的飞机,在海上航行的轮船,在海底行走的潜艇,在陆地上由铁路、火车的运行,公路汽车的运行和使用电力所制造的电灯、电话、电网,诸先进工具,无一而非由前六识依据异熟根身器界造作而成,故日异熟生。异熟及异熟生,皆由人们所造引业和满业之所招感,故总名业感缘起。由自性缘起与业感缘起相依和合,形成广大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支配调整广大复杂的自然现象,而由此形成天地万物,由人们制造而非由天地万物制造人们。同时也是由人们支配天地万物,而非由天地万物支配人们,这也是人定胜天特殊利学形成的原因和事实的具体情景。故人定胜天特殊科学是最极正确、最极真实的事理。而与此相反的理论学说皆是邪知邪见的综合,必须予以彻底的破斥和扬弃。

  

  二、人定胜天特殊科学的伟大

  一切问题,都向自己内身内心设法解决,直截了当,简明扼要,费时短而见效速,用力少而成功大。这是人定胜天特殊科学出类拨萃唯一无二的独特优点和伟大。兹特分类详述如次:

  1、相信自身成功的伟大。孙中山有曰:“吾心信其可行,虽移山填海之难,终有成功之日;吾心信其不可行,虽反掌折枝之易,终无收效之期。”唯识学也常讲“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而号召信有能。《金刚经》也说:“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读诵此经,信心清净,即生实相,当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唯识大师有偈日:“仰止在佛陀,完成在人格,人成即佛成,是名真现实。”意谓凡学佛的人,只要相信佛是人学成的,别人学佛能成佛,我也是人,相信我学佛一定同人一样,成就超群的觉雄。

  2、由内心立志发愿成功的伟大。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结果七十入了化境而随心所欲不逾矩,成了最极高尚的至圣;颜渊日:“舜何人也,予何以也。”颜立志与大舜才德相等,而结果成了孔门的大贤;孟子说:“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志至焉,气次焉,故日持其志,勿暴其气。”意谓身体、说话、动作皆受气的支配。若立了志,则气必受志的统率而言语动作皆循规蹈矩,而如理如量。孟子又说:“乃所愿,则学孔子也。”由于他立志追孔为圣而结果成了与孔相等的大圣。若人立志要求成就伟大事业就一定能成。如汉代刘秀立志中兴汉室,而结果由村野农夫出生收兵买马,击败了王莽百余万大军,使莽跳楼

  而死,秀由是作了东汉开国皇帝汉光武,故言:“有志者,事竟成。”立志与发愿是同义词,故唯识学常言:“初发菩提心,即成无上觉。”又言:“大乘修止观,依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愿为住。”由于儒家教人立志发愿最关紧要,孟子常言:“万物皆备于我也,反身而诚乐莫大焉。”孔子也说:“爱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其诸已而矣也,一身正而天下归之。”

  3、仲容幼年盲目,由掌握人定胜天特殊科学而于学术事业等方面都有相当成功的伟大。这种伟大有总有别,在总的方面,主要相信“人能弘道,非道弘人”,佛是由一般凡人通过尽量在自身破执断障,而成为无所不知,无所不能,无所不成,无人不诲的大觉雄之人。我既是人,也一定能像他一样,舍染趋净,转凡成圣,而为伟大的觉雄。所以,本人十六岁失明以来,立志发愿,始终一切生活活动都要学释迦如来,紧追他,与之相比,一步跟一步,步步落实地不断前进。曾作诗云:“精通唯识握一乘,年幼目盲通五明,伯仲之间吩薄伽,宗师似教耻同伦。”自此以后,知释迎曾在雪山日食一麻一麦,修苦行六年,随即发愿,在学佛究教方面求人代读佛典,昼诵夜思五年不眠。继后知释迦在菩提树下顺逆观十二缘起,生般若智慧以破除无明,随即立志一定要专修实相方便的般若智慧,以破引生我法二执、烦恼所知二障的无明。继后读《金刚经》上卷须菩提提问“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释迦对此二问题作了非常丰富而正解的解答。此经下卷须菩提又以此二问题向佛请教,释迦不但不丝毫进行批评,又反复进行最丰富而正确的解答。本人在这方面深受感动,而在对学人提问方而也要像释迦一样,百问不烦,乐观无厌。在追佛方而曾作《腊八抒愿》一诗云:“释迦此日证菩提,今值佳期愿亦奇,健步如飞追往圣,豁明澈复奚疑

  。”在成都办学育才坚持以释迦为榜样,曾作联云:“圣德汪洋似海,释迦牟尼为师,微妙法门开慧眼(上联):晚年陶铸留蓉,同道良朋棚助,英雄的人物建丰功(下联)。”

  一九三六年因病双目失明,自思年幼残疾,将来无有前途,怎样建功立业,对国家人民作出伟大贡献

  日夜忧思,颇欲自尽,因慈母爱子,关心备至,无便可乘,在家内木仓,苦眠一载,一九三七年因回忆《古文观止》,太史公报任安书有云:“文王拘而演周易,孔子厄而作春秋,丘明失日厥有国语,孙子摈足兵法修明。”因思古之圣贤英雄,处境不顺,反求诸己,充分发挥自身优异才德,著书立说,以贡献于国家人类,彼人也,我亦人也,何独不然。幼年十二,在龟山王恩洋先生处,听讲唯识,师云:“如来常说,菩萨求法,当于五明处求。”五明者:一内明,指佛法典籍,即唯识学,称为内论。其余声明多指文学,因明多

  指逻辑学,医方明多指医药卫生学,工巧明多指自然科学,通称外论。五明中以内明为主,必须首抓,因而对佛法唯识,立志专修。但因目盲,必须求人代读,听学深思,乃能有济。山后卜文灿老师,设有私塾,可送吾二弟仲完、三弟仲宣,到彼处学习,乘其课余,代我略诵半页或数行佛典。母亲同意我的见解,于是在一九三八年春,我和二弟同到卜老处,每日待老师课余,请其为我诵读王恩洋老师所讲的《世间论》,不料卜老师严宗儒术,认为佛道之学,皆不正规,不乐代读,经我再三赠送礼品,好言哀求,乃得每日抽暇,略读数行。由于简单听读不能熟记思维,乃设法每日将所听数行佛典,用手拿着立在由教室通往厕所巷道,

  待较大同学过路时,即请代读一遍,不识的字请他告诉偏旁点划,由我告诉读法。这样苦学,通过一年,才将《世间论》勉强学完。一九三九年家父在痒,从省外抗日归来,因他博学多能.精通佛典,取出家藏《金刚经》、《心经》、《华严经》、《解深密经》、《楞伽经》、《心地观经》以及王师所著《摄大乘论疏》、《二十唯识论疏》等,日夜勤诵,我请慈父读出声来,让我认真听听,以便受持。父言:“佛理深妙,又非常广博,你有残疾,虽欲修学,怎能达到经藏智慧如海昵

  ”我禀父言:“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诚心诚意如释迦一样的苦学,何愁三藏十二部不能彻底通达呢!”这样又听慈父朗诵诸经诸论。多闻熏习,如理作意,受持一载,对内明唯识的究习,大有进步。一九四0年,慈父赴巴中县城中校任教,也带二弟仲完入县升学,我在家日日夜夜温习所闻佛典。因思研究圣学必须日日夜夜不断前进,又当求何人代读佛典,使我继续听闻。想起临家唐文明有一些文化,可求代读,使我继续听闻,增长智慧,于是请求母亲同意,请唐文明抽时来我家代诵佛典。文明同意,这样学习亍数月,文明家人深感麻烦,影响他家正常工作,不肯让他来我家代诵,由是只好设法亲到文明家,求他在织布暇时,多少为我诵读一些。初先由三弟仲宣送我到他家请读,经过十余日,三弟…

《人定胜天的特殊科学》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