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生活中的人间佛教

  生活中的人间佛教

  2010年5月28日晚 海空上师于栖乐寺开示

  好久没和大家见面了,今晚上在新装修的法堂开会我还是第一次,心情跟大家一样,高兴!这一次回来与上次回来不一样,这次回来跟大家在一起多住两天,欢迎不欢迎啦?(众答:欢迎!掌声)因为我们寺院和佛教协会有些事情需要研究。

  在装修法堂的时候,有好多人不理解,有些非议,有的说是装修OK厅,我们这个法堂是供教学使用的,将来寺院要发展,法堂也要与时俱进,现在我们只不过是走在前头而已,就是装修了一下,换了个窗帘,涂了点漆,贴了点墙纸,装了点地板,这算个什么?释迦牟尼在世讲经的地方,你们知不知道是什么样子?释迦牟尼在世讲经的地方,是黄金铺地,挂的窗帘和周围的装饰都是珍珠、玛瑙做的。不仅有这些东西,在举行大法会的时候,还有很庞大的乐队。有的说,出家人就只会念阿弥陀佛,实际上这些人根本不懂什么是佛教。念阿弥陀佛是信教群众对佛教的一种信仰,给人们种点善根,念佛能够得到往生。佛教它不仅仅是在人类,而且在三界内都是最崇高的教育。当时,佛在讲经、说法时,是妙音穿越三千大千世界,整个宇宙,大地都要震动,天神都要跑来听法、护坛。请圣的时候,有香花迎、香花请,佛在演示之前,不但有香花迎、香花请,两边还有庞大的乐队,还有许多歌女、舞女、环串女,涂香女、天女列队,场面之庄严神圣,这是经书上有记载的,不是我信口开河说的。因此,我们法堂的装修算个啥?只不过现代了点,就认为这些不是出家人啰!不是修行人啰!一天在外面去胡说八道!这是我们的教学讲经堂,今后栖乐寺僧人的住宅还要比这修得更好。

  王增建局长在省上开会说到一个出家人,他是一个台湾来的僧人,叫释果孝,住在南充的万灵寺,并在顺庆区民宗局登了记,推荐为万灵寺的住持,他在成都、德阳、绵阳、南充等地的寺院打什么般若七,把一些居士引去到处跑,好多德阳、绵阳的居士都去了。今年南充市佛教协会在西充大佛寺召开理事会,他也来报到开会,我问他:“你叫啥名字?”他说:“我叫果孝。”我说:“你是不是打般若七的那个果孝?”他说:“就是。”“还是你啊!转来转去转到我这里来了。”他每到大陆来,就穿一件灰色的补了很多疤的僧服,又叫坏色衣,王增建局长说:“你这个衣服呀,怎么有这么多疤?”他说:“我来一次大陆就补一个疤。”“那你到大陆来就是为了补疤的啰?知道你是台湾过来的还可以理解,若不知道的,还说是我们大陆的和尚都是穿补疤衣服的,你最好不要这样子”。他马上说:“王局长,下次我来就不穿这个补疤衣服了。”王局长第二次见到他时,穿了件灰色僧衣,确实没有补疤。过去佛教修苦行,把它叫做百衲衣,有这么个说法,百衲衣,就是补了一层又补一层的疤。在六十年代,人们穿的衣服都是只戴有一匹假领在脖子上,下边没有衣服,不要说我穿的是假领,包括全国上下都是穿假领,那些当兵的回家找对象也是穿假领,因为大家没有衣服换,是很正常的事。在那个年代的学生、工人穿的裤子,屁股上都是有补疤的,而且疤疤是补了一层又一层。你们现在的年青人看不到这些了,现在有些小青年为了追时髦,把牛仔裤弄得稀烂的叫时髦,我说不叫时髦,这叫变态,有的还说美的不行,啥子叫美呀?如果狗咬你一下,痛得紧叫唤,还美不美呀?

  这次,果孝他亲自到白塔寺来了,他是来拜师的,穿的还是那件百衲衣。果孝现在已是南充万灵寺的住持,是我们佛教协会同意他住持那儿的,顺庆区民宗局还出了文件,(秘书长答:发了文件。)虽然他是台湾的僧人,他有台湾的身份证,又有大陆的身份证,德阳的广慧法师还去他那里拜师接了法。

  佛教并不是叫人们什么都不吃,什么都不能看,什么都不能听,什么都不能做,关键是你如何去听,如何去看,如何去吃,如何去做,这是很重要的。今天有人问我:“师父,我受了菩萨戒后能不能喂鸡?”我说:“可以喂。”今年我在白塔寺传菩萨戒时就专门讲了这个问题,戒律规定是不能养牛、羊、鸡、狗、蚕的。在佛教的初期受菩萨戒有这个要求,而那些受菩萨戒的人,他们本身的地位就不同,他们大多是王公贵族出身的人,当然他们不需要养鸡、鸭、猪、羊等动物,而现在人,你皈依了佛门,又授了菩萨戒,也是佛的祖传戒,但你是为了众生需要,为了同情它们才去养的,你的发心是悲悯它们,是为它们的生存服务。你可以用换位思维来想这个问题,怎么不能养呢?是可以的。如农民种的蔬菜不打农药,就要被虫吃光,为了大家有蔬菜吃,那就要给它打农药,我们可以给它们念往生咒,给它超度,虫虽不见了,变到三善道去了。如果要按照旧的传统戒,那就什么都不能做了。我们连水都不能喝,因为一钵水里有八万四千个生命,你怎么能喝?又如你出去走路,每走一步,你举脚便是杀生,你每走一步,你知道你脚下有多少个生命?如果你在显微镜下一看,你脚一下地要踩死多少生命。所以佛教对杀生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你做这件事是善念或是恶念的心念问题,这说明我们佛教的戒律是圆融的,如果不圆融,我们能干啥,什么都不能干。遵守戒律,关键是你发心的动机是什么,首先,你做事的动机是很重要的。

  今天我讲到装修法堂这个问题,有个别人有些非议,装修法堂没在栖乐寺财务上花一分钱,完全是南充居士发心做的,你们还有什么意见呢?所以这种人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一张臭嘴,造下了很多恶业,而且什么事情都不做,成天就去造舆论。这是我们自己学习、开会、论道的地方,我们要学会掌握现代科学技术,让我们佛法的传播更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要用现代传播媒体和科学技术弘扬佛法。过去没有话筒,我们只能用嘴讲,而且很费劲,你能讲多久?坐在后面的人就听不清楚。现在我们有了扩音机、话筒,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按照佛经上讲,那就又犯戒了。六十年代前,一般乡镇没有电,七十年代才开始照电灯,没有电灯的地方,还要点油灯。佛经上就没有说电灯的事,八十年代,社会上才开始用录音机,如果你讲法要录音,老和尚说:不能录,佛经上说的要口传心授,录音机录的话音就叫盗法了。1982年我在五台山显宗寺的时候,我所讲的内容都录有很多磁带,当时,我讲,慧行就录制,如三皈五戒、觉海慈航等,都快过去30年了,到现在这些录音还是很清楚的,那个时侯用磁带录音,整个寺院都反对。当年我用的那个大哥大手机,像一块砖头一样大小,他们还给我照了像,并放到《金刚法科学》杂志上,别人看到我用大哥大手机打电话还稀奇得很。2002年我到了南充,开车走到收费站,有人背后说,你看,和尚都有汽车了,比我们那个车还好。这个世界上,他们不知道,在屋里面空着的汽车,最多的就是和尚。据说泰国有个出家人,他自己不会开车,他就喜欢汽车,把别人供养他的汽车全部收藏起来作展览,有几百辆,还是豪华汽车。又说和尚不能戴手表,这也不能戴,那也不能戴的等,这些说法都是谬论。你们看寺院大殿里面的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大势至菩萨的塑像,他们穿的都是绫罗绸缎,戴的都是珍珠玛瑙,世间奇珍。这些东西我们一般人都买不起。庙子是和尚住的地方,那居士来寺院做什么?大殿中间供的是释迦牟尼,两边塑的都是菩萨,菩萨就是在家的修行人,因此寺院里的塑像也揭示了佛、菩萨、众生之间的内在关系。

  有好多人对佛教不了解,在社会上有几个懂佛教的人?一般都是看了几本书,就在那里瞎扯蛋。佛教是叫我们去认识世间的真相,明白人生的真相,怎样把握自己的命运,怎样开发我们的智慧,觉悟我们的人生,明白我们的过去,是为了更好地展现我们的现在,提高我们的人生质量。使我们的生活过得有质量,活得有精神,活得有尊严,这才是真正出家人的本事。那并不是说,我们出家人只有穿百衲衣,只有躲到深山崖洞里去修行。经典上也有记载,当年释迦牟尼修苦行都是失败了的,当时有五比丘跟着他修苦行,有一位牧羊女看到释迦牟尼的身体快不行了,给他送去了羊奶,把他救活了,这五比丘就认为释迦牟尼的修行不正经了,因此,就离开释迦牟尼跑了。而释迦牟尼仍然道心坚固,根本不在乎这些议论,后来终于在菩提树下证道,像释迦佛那样的道心,有几个人能办得到?我们要牢记这些历史!学道、学佛并不在于形象上、表面上是怎么样的,关键在于你学佛的动机是怎样的,目的要明确,方法要正确,这个很重要!

  我们装修法堂的目的是干什么的呢?是大家能在这里听经、讲法、辩经的场所,这里是学习佛法,开发智慧,觉悟人生地方。我们运用现代化的设备来教学,更有利于大家学修,更有利于弘宗演教。大家能在一起快乐的生活有什么不好?现在我们还没有那个条件,还没有配备一些佛事乐器,而是借助于音响设备进行佛教的音声教育,真正的佛事活动,需要很多的乐器来演凑,如打击乐、管弦乐、吹奏乐等,编成队形,有秩序、有层次地演奏,这都是很正规的佛事活动。

  如果要做放焰口的佛事,你们知道放焰口需要多少乐器吗?你们知道做毗卢仪轨法会需要多少乐器吗?知道吗?需要48种乐器。现在的中国佛乐团,还拿不出48种乐器来,在1995年,有一次把全国各地凡是会念唱的僧人集中起来,搞了一个放焰口的佛事活动,我还保存了一盘法会的录音磁带,现在还没有翻刻成光牒。这之后有几个老僧人又相继去世了,那些老僧人都是在佛界的绝唱高手,后来就没有人能唱得出来了,那些乐器吹得多好听!简直是天籁之音,浸人肺腑,发人深省。就只有那一次使用了那48种乐器,后来陈全舟特地把那些人请来,在他们石家庄的谛音寺开光点像做了一场法会,我参观了那个佛乐队,…

《生活中的人间佛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