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德的关系
——有道无德其运不昌
二○一○年六月十九 观世音菩萨成道纪念日 海空上师开示于栖乐寺法堂
今天晚上我还是跟大家一起参加学习,由于这个安居以来,原则上我都应该跟大家一起学习,由于事情多呢,又耽误了很多时间。因为今天这个日子比较特殊,六月十九,那么在这个特殊的日子,我要跟大家讲点什么东西呢?就是讲一讲我对待修行与道德观念的关系。
如果我们作为一个修行的人,作为一个居士,作为一个出家人,连最起码的修行的概念,和道德观念都没有明确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我们的修行要达到目的,要成正果,是很困难的,是有难度的。
所谓的道德观念,我看呢,道与德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有道并不等于有德,而具足了德的人,也并不具足了道心,我们如果没把这个问题弄清楚,往往把道与德混淆起来,所以在修行的问题上,在我们行持的这个问题上,是糊涂的。
在我认识的出家人当中,居士当中,能够把道与德,福和慧都能够全面发展,而有所建树,有所成就的人,确实不多。那么我们要把道与德这个概念把它弄清楚,我们才能更好的,把握我们修行的道路。道是个什么东西?行之有道。道法,道恒,道行,道术,在我们中华民族的修行过程当中,都有很多阐释,比如我们历史上,有很多道行都非常高的人,在佛教还没到中国以前,我们中国的道教,和民间术士,在修行的这个问题上,早就闯下了一条路。那么我们中国有历史记载的比较完整的一部书,就是说讲道行比较完整的一本书,大概就是封神榜。那么在封神榜以前呢,早就有修仙练道之说。
修仙和练道,都是为了人们去追求自然界的极限,能量的体现,和发挥我们人与自然界共和能量体现的一种综合形式,我就讲到人天合一,吐纳天地之气,收集日光月华,除了吐纳天地之气,收集日光月华,还可以聚集世间上的阳性,阴性意识的能量体。我讲这些是我在悟道中所证悟了的这些道理,可以不客气的讲,在你们在座的人当中,还没有了解到这些方面的内容,最多只是看到有文字记载的,道教、佛教所演示的这些内容。
今天晚上要跟大家讲这个问题,主要就是要让大家明白什么叫道?什么叫道行?什么叫道术?道指的什么?包括我们现在已经形成教的道教和佛教这些内容。那么我刚才说这些,是还没有形成道和教这些术士,那么我们道教在张道陵以前,都还没成教,就老子写了道德经,还只能说是一种道德,经典、论述,建立了这种理论,还没形成教。那佛教的教主通过释迦牟尼佛以后,才有教,以前就没有教,还没形成,只形成了一个佛,而没成教,形成教,它是在道和德的共同影响,共同支柱,相依并存的情况下,才能形成。如果只是道而无德,那就不成教,不成其教,你们懂这个道理吗?不管你的道法多高,道术多强,可以指天为名,指地成金,可以左右乾坤,可以呼风唤雨,可以掌握人世间的吉凶祸福等等。你精通道术,你的道法圆融,气贯山河,那只能说是一种道术,只能说是道行,所产生的一种力量和力量大小,你这个道如果用在正当的情况下,那就可以治富一方,教化一方,造福一方。如果你的道行用在不正当的地方,就可以危害一方,使一方人带来灾难,带来痛苦。所以说,道只能说明你的本事大小,你学得再好,只能说你通力、智力,你的神通力,你的智慧力量有多大。如果你只有道而无德,那么这个教就成不起来了,成立不起来,那只一个单纯的江湖术士,民间术士,只能说是这种。所以我们没有成立教以前,都是各修各得,各行其道,在社会和人们的共同意识产生要求的时候,就需要一种体现,比如说佛教到中国来,那么就要吸纳中国的道家的思想。道家在中国那是讲的什么东西?它就把德牵进去了,比如说我们的《周礼》,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中华民族之魂,那就是礼仪,是道教的思想和儒家的思想,它们的综合,那就是一个礼仪道德。如果佛教进入中国,只是出世间法,不把我们的礼仪道德运用起来的话,在中国也行不通,所以这三个,儒释道这三家,只要缺了一家的思想,在中国来说,就好像三只脚掉了一只脚,就站立不起来。
那么今天我要跟大家讲到这个问题啊,就是我们在学习自身修养,认识佛教和修行本身的这个问题上,还是比较模糊,甚至好多人还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为什么今天要提这个题目?就看到一些现象,认为出家以后,就是师父了,怎样标榜自己有本事,不要说我们寺院僧众和我们南充市的居士,包括现在的宗教部门对我们佛法、佛教,该怎样来正确对待的问题上,都是模糊的,认为香火越旺,钱找得越多,这个就办得越好。像我们那个火凤山,有个出家人,标榜我每一年,我放焰口,我一个人的收入就要20几万到30万。还有人跟我说,“哎呀,你们这个地方的出家人,拿点衣单费,怎么这么少?”人家普陀山出家人,最低两三千,最高七八千,还有一万多的。像我们南充的僧人就认为,学会了放焰口,师父教了你一个饭碗,你还可以去走洲吃洲,走县吃县,梆梆一响,铛铛一敲,人民币就往包包里进来了,也就这点本事,这叫道吗?这叫德吗?如果说我们又能放焰口,又能供天,又能打水陆法会,又能做普佛,又能做一切佛事,只能说是你自己工作本职当中的一种技巧而已,只能是这样,过去佛教把这个叫经忏鬼。作为我的弟子,如果我没有把问题跟大家讲清楚,那就是失职了,那带出来都是些糊涂虫,最多大家出去找点钱,本事大点的能挣十万,二十万,走到那些有钱的地方去,能够放焰口,能够供天,能够跟人家做个水陆法会,坐下内坛,那就是金刚上师了?我今年从修道到学佛四十多年,我可以明确的讲,这些人开始还没有做这些之前,还是红光满面,后头慢慢的就变成眼睛圈圈周围都是黑的了,就是满脸黑气,因为经常跟鬼打交道,他变得跟鬼差不多了。跟佛打交道,变得是佛啊,跟圣人打交道变得是圣人。与愚人打交道,变得就是愚人。我们如果没明白,我们再闭十次关,再参加几次安居,没把这个问题弄清楚,那我们的修行道路,前途渺茫。道和德的这个关系,这个概念要弄清楚,你就学得很好又如何呢?我还可以这样说,我所见到的很多,能放焰口,能做普佛,能供天,能搞水陆法会,能拜忏,能施食,能搞一切仪轨的人,我还没见到一个是大成就者,最多是个金刚上师,最多是能够为了众生,满足众生的利益,挣点福利而已,积点功德。如果弄得不好的话,如果为了贪财,为了贪名,为了在里面图利益的话,那就有一句话,在增广上登得有,叫地狱门里僧道多。有的就一天总在想啊,跟师父没学到啥子嘛,就成天跟我们讲大道理,又没教我们敲梆梆,又没教我们敲铛铛,又没教我们放焰口,我要教你的,你学不到,你还没具备那种资粮,是你放那点焰口,对我来讲,用我们四川话来讲,那就太小儿科了,真的是太小儿科了。我们这里面恒通不是接了法的金刚上师吗?广永是接了法的金刚上师嘛,都接了的呀,你们看到鬼没有啊?你们都是金刚上师了,铁围城在什么地方?今天是六月十九,铁围城是哪个菩萨在值日啊?讲我听一下,明天是哪个菩萨在值日啊?你值日的菩萨都不晓得,你怎么买得通呢?就念两句,就请个圣,不要说你们,我在北京讲课,像那些记者采访我的时候,我都这么说,我认识的金刚上师,是千千万万,但是我就没见到哪一个是把鬼认到的,但是为什么要做?群众需要,众生需要,为了安慰众生,我们用这种仪式,来为众生消灾免难。我们是发愿,祝愿他们,用这种愿力,才解决这个问题,这个话也说得过去呀。我们的愿力,我们没有愿力,菩萨也有愿力呀,究竟这个愿力实没实现,收到鬼没收到鬼,反正我们一脚推到菩萨那里去了,这也是过去了的,反正我经是念完了的,讚子是唱够了的呀,超度没超度,本本上是这么写的。如果说我们要成正果的话,那我们这一生就要对众生负责任,那么不负责任的佛事,我们又收了人家的供养,你说我们是个什么结果啊?我问了很多人了,我在省佛协开会提这个问题:“你们究竟看到鬼没有?”他们都笑一下,“没看到。”但是我也不好意思跟他们说,我说:“你们没看到,我看到了。”我看到了又说你太我慢贡高了,你看到了糊弄我们没看到的,我看到鬼的人,不一定跟鬼打交道,就是没看到鬼的人,一般都爱去糊弄别人。所以说古人都按照知而不言,言而无知,真正懂得这些的人,不愿意做这些事情。你看成都文殊院有副对子嘛,凡人都知道说,从古知兵非好战,能攻心则反侧自消,懂兵的人,懂军事的人,不想打仗,就在那倒懂不懂,什么都不怕,一看到人家有钱了,那都无所谓了,这叫道。你有这些本事,有这些技术,可以做些事,我们佛教把它称为事业部,这是一种事业,事业部是个什么东西?是奠定我们跟群众,跟社会,跟众生一个联系基础的这么一种方法,这么一种,所以我们要把这个东西弄清楚,有的好像是在里头没学个啥子,有人认为好像读了几天书,好像认为自己有好大一壶还没倒出来。我昨天晚上说了,就你读那几天书啊,我说你那一壶倒出来是蜜糖也好,就害怕是醋,就不好。
今天晚上跟大家讲这个,就是谈论我所想说的知心话,因为我有体会,我这几十年来的体会,从古到今,中国佛教的历史上,没有一个,也找不出一个,真正成就的人去讲经说法的,没有,讲法的叫法师,讲经的叫经师,讲律的叫律师,真正成就的人,叫说法,不是讲经,还拿几本书在那里吱吱哇哇念那些,那是跟大家解释。所以我们大家讲的是什么?讲的是真诚的悟道捷径,所以我们修行要明白什么叫道?什么叫德?有其道而无其德,你这一辈子枉然,不成其果?德是什么东西?所以佛教为什么把出离心除…
《道与德的关系——有道无德其运不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