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虹光境界的修持与上师相应法▪P2

  ..续本文上一页心的经验,我们必须了知其本质并无实有,而自然解脱。我们切莫追忆过往的心念,并沉迷于此种忆念之中。若是兴起妄念,即行觉察而断绝。如不予以断治,则一切成功、胜利、敌人、财富、经营或任何世间成就的沉迷,将产生无止尽的烦恼,一如微风吹过湖面,涟漪不绝。若任由自己沉迷于贪嗔疑嫉的忆想当中,那无异是使自己沉浸妄想之中,正因对此一切情境的执着,恶业造作生起而痛苦随之而来。杂念来时,仅觉察它的兴起,并同时了知它无来处、无住处、无去处,也无蛛丝马迹可寻,一如燕过晴空、飞影自逝。依此思维,念头来时,则于之于绝对无边的境界;念头不来,则随顺自然无念。

  简而言之。第一点,无论任何的行为都不可忽离对莲花生大士的观想,如此则可获益无边。再者,所有功德必须发心回向于一切众生,此利他的念头为发展宝贵菩提心的先决条件及基本的前行。第二点,于正行时,我们的一举一动均须启发为对真实体性的领悟,而心必须专注于此种修法。假若初学者修此证悟较为困难,或甚至不可能时,则应专心一志于观想莲花生大士,以免心识渗入任何的妄念。第三点,也就是最后回向。将所有修持,以及其功德发心回向于一切众生。以上即大乘佛法的三大特点。前行,依此修持可得果;正行,避免修持过患而偏离;结行或回向,保任无限的增上利益。

  我们如能发挥忆念上师的心意能力,则修持上师瑜伽就没有大的困难。如果未能适当修心,不能精进修持大乘的根本心要,而妄想能修大圆满,将毫无成果。大圆满见至为高超,而我们此时的境界则极低,如两三岁小孩的经验、才能与悟性,不能与二十岁的成年人相比。若终身谨记莲师的教诲,莲师不会放弃我们,且将不断加持。我们逐步发展成熟的修持,如欲保证莲师长忆念我们,则必须经常修持。如果幻想数月或一年的修持即可成就,那是不可能的。我们必须从此时开始,直至最后一息,努力精进。此种精进非常重要,因为我们于恐惧及面临死亡的刹那,所能依恃的就是信念及信心。并时时自念临终时,也应当忆知所有莲师的教义,并且使之牢牢记得。恐惧亡时实在是很难如法修持,除非是在生前经常修习。修法者应能面对任何外缘,不因顺境而欢喜,也不以逆境而悲伤。不执着期望与疑惑,而谨慎地依止莲师。欢乐与悲伤,高兴与忧愁,皆无自性,均可成为我们修行的助缘。而所有经验均是对修行真诚的考验,此即上师瑜伽的真实本质,也是其主要的修持。若能循此途径努力精进,此即为唯一甚深的教法。

  而关于生起次第的精密观想方法,应有四种:是四种配合清净“四生”之过程。四生,即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此上师瑜珈,具有此四种精要,却无此等的繁琐。其他方面,生起次第的修持,亦均包含于上师瑜珈之中,而不必分别研讨。此为“清楚相”,即是清楚观想本尊;“清净观”,即是了知本尊各种外相的表义。(例如,一头表绝对与统一,两臂表方便与智慧);坚固的佛慢表坚固不坏的信心,从本以来即是本尊等。

  谚语说:“如能生动而清楚地观想根本上师,为时虽然只有一刹那,其获益远胜过十万倍于观想其他本尊。”这上师瑜伽也是圆满次第的基本。圆满次第具有六种成就法,拙火或灵热,为成就的根本;幻化身为成就的基础;梦修反应成就的进度;光明为成就的本质;中阴为修证的延续;抛瓦或迁识,则允准行者中途衔接道果。所有这六种修持法,必须发轫于上师瑜珈。拙火与幻化身的修持,契合与上师金刚不坏身之相应;梦修与光明,则契合上师金刚语的相应;中阴与抛瓦,则与上师金刚意相应。所以,上师瑜珈为圆满次第修持的基础,为圆满次第修持的心要。发心证悟甚深的圆妙智慧的行者,应如谚语说:“应当了知证悟本具的智慧,实为上师加持的道果,任何其他方法均不足恃。”又说:“任何行者欲开拓超越世间聪明的智慧,而不祈求上师者,一如在岩洞之内,却要观察旭日太阳的灿耀一般。绝对不会明白外境与内心是本来如一的。”

  上师瑜伽,即为实践一切事物本来面目的究竟法门,为一切本来面目的核心。核心乃伏藏的本质,虽不外显,却存在于一切。纵然生起、圆满及大圆满次第的教法无数,它们均摄纳于上师瑜珈宛如连锁,所有教法均渊源于此。此修法易于进行,无着魔的危险,且能趋入高超成就,一如高科技的机器于一小时内,完成相等于数千工人的工作。此法集纳所有其他教法于内,了无遗漏。上师相应法,为增进修持、排除障碍的主要方法,可谓一即是一切的法门。上师相应法,虽名为加行的一部分,而实际上为一切修持的核心,无论宁玛、萨迦、噶举或格鲁各派,均以上师相应法为修持佛法的基础。在萨迦传承之中,我们可发现著名的“道果”,即道与果同时修持的教法。行者必须修持上师瑜伽的甚深精华,其中行者将接受上师身、语、意的灌顶与加持。继而观想上师。口授传承,亦以热烈虔敬心来领受修法,若无专注虔敬心,就犹如无头的行尸一般。而任何支派,若不能视上师与佛陀无二无别而修持,久缺虔敬心的话,均不可能引发内心的经验与体悟。伟大的噶当派圣者嘉喜顾珠唐美不修习其他法门,而仅专注观想其师阿底峡尊者与佛陀无二,并终身以身、语、意来供养。于举世著名噶当巴传承的修心七要中,第一步就是上师瑜珈。所有宁玛的教传、口传、岩传也是如此。并无一修法,可以不藉由上师瑜伽来建立的。

  上师瑜伽不同于生起与圆满次第,是可以于任何时间来修持的。如修习生起及圆满次第,对于坐姿、语、意等诸要点,每一样均须注意。修习生起次第中的闭关,全日必须按时修习,四座必须安排坛城,以及水、花、香等外供养,及食子、红、白菩提等内供养。然而上师瑜珈,却可于任何时间,任何环境下修持,且可完成所有生起次第之所须。圆满次第的修持,拙火、宝瓶气以及闭气等气功修习,均有阻碍,以及偏差的危险,特别是心气紧张,都能导致心理的障碍。上师瑜伽修习,便无此种危险。而过程中,各种能量均会自动契入中脉,如吃饭充饥一般。上师瑜伽能阐发我们的俱生智慧。行、住、坐、卧中均应时时祈请上师:“上师了知一切,请慈悲眷顾。”时时持此虔敬的心,则易得上师加持。跟随上师,而一心专注修行,则能时时警策我们身、语、意的诸业,而明白取舍之道。

  由上可以了知,我们应当坚定地去避免恶业,即使在梦中,也不可不如此。同时,即使修持很小的善业,持此善业而专心修持,也可达到不可思议的修行进步。若不依此而行,我们将有顺从不良、坏习气、恶业的倾向,以至于背弃了善道。我们必须建立觉照之心之习惯,于二六时中均可了知我们的所为、所行。如作恶业,便思维上师万般叮嘱,我仍不能避免恶业,在他面前,我将自觉惭愧。而所有勇父空行均将因此对我失望,立即心生忏悔。生起金刚意志后,只作善业。若能累积一日的善行,则可藉下列三点来加强前行或发菩提心,即为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正行或体解空性,增长专一。瑜伽后行,由我修持而来的一切福德功德,均回向于众生,使他们迅速得到解脱。由以上各点看来,觉照之心与自省,实为内在上师与真正的根本上师。如果永久维持此觉照之心及自省,则累积善业,且消除恶业将易如反掌。

  上师瑜伽为八万四千法门的主体,甚深广大无与伦比。所有有此幸运的弟子,应当衷心珍视此种修持。即使岁高至八十岁,仍应效仿巴祖仁波切一般,每日早晨无间断的修持,以生起虔敬之心。蒋扬钦哲旺波对修持传承八大车辙具有彻底之了解,他不仅依此修习,而且成就全部的修法。虽然如此,蒋扬钦哲旺波的主要修法仍以龙钦心髓的上师瑜伽为要,而且时时向莲师祈祷。蒋扬钦哲旺波认为上师相应法容易实践,而心要甚深,因而全力传授予他的弟子

  大圆满中有“且却”(立断)及“妥噶”(顿超)等高深教法,但是因为极高深,所以妄加学习,则有如以固体食物喂食婴儿,有害无益。如果我们勉强修学此等高深教法,无疑是在浪费时间。如果藉由真实虔敬修习上师相应法的加持,大圆满的实现就易如晨曦般自我们的内心深处升起,“且却”及“妥噶”的修法,亦可在我们的内心中发端。莫以为上师相应法简短,而视之为低层的教法,只是如同上师赐予一口食物罢了。实际上,这法门实为一切法之根本与不二法门。无垢光尊者在广义体认后曾说:“此上师相应法,开启智慧门之钥。”如果我们相信这位尊者的话,我们亦应相信上师相应法。如果无此,任何甚深教法皆属徒劳。如果能专心修持此法,而不将之视为低层教法,则极高的体悟将自然出现。

  上师相应法被视为“外修持”,但此并非贬损之词。例如,语、意依身之“外相”而成立,无此外相的任何修持,途中得进展将受到障碍。所以上师相应法,实在包括全部的修持进阶。近年来,修法者均好追求较高深的教法,这些人应该牢牢记住,最伟大的传法者、教授者,都以此法为主要修持。如修生起次第,我们必须观想清楚、必须熟记咒轮,而且必须对我即本尊有坚固的信心。再者,我们必须熟习不同方式的背诵,忆念前行、正行以及结行。我们必须经年累月持续行持,并累积数万遍才能见到修持的成果。我们必须长期修持,如果修持不如法,则易遭危险。而上师相应法则不同,如果专心虔敬的修持,莲师的慈悲与智慧,将极易导引我们达到绝对的证悟。莲师本人传出此上师相应法时,如龙钦心髓中之所授记:“自中脉的越量宫内,上师贝玛陀钦遮江传出此胜法,以授记赋予众生,以之作为加持。”中脉的越量宫即是当体自心光明,贝玛陀钦遮意指骨鬘莲花大士,莲花乃莲师的名号,而他所戴之骨鬘代表所有妄念的死亡,以及彻底觉悟的胜利。(法本中此段亦指无垢光尊者的内在解脱,变为莲师的内在解脱。)

  我们要了解龙钦心髓的授记清晰显示,任何有情众生如果能与此教法修持关联者(特别指上师相应法),均将进入铜色山的清净刹土。我们应当坚定相信,并专心修持。如依此修持而无相应(比如一年之内),我们不必气馁、失望,亦无须受制于怀疑念头。密勒日巴尊者曾说:“不可期求即刻解脱,而应终其一生修持。”我们如能下定决心,一心修持直至此身葬入坟墓,所有修持过程中的体验与悟证自然会现起。否则无耐心的短暂修持,不可能引出证悟的经验。西藏有句谚语说:“除非持续修持,殊胜的法意是不会升起的!”

  ——注:法-王顶果钦哲仁波切应弟子之祈请,依龙钦宁体(LongchenNyingthig)传承,以十八世纪伟大的上师立津吉美林巴的教法为篮本,所做的上师相应法的指导、开示。开示的时间是一九八五年春于尼泊尔雪谦寺。

  

  

《虹光境界的修持与上师相应法》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