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世代念佛往生录▪P11

  ..续本文上一页

  回家后,反覆将这些录音带听了好多遍,尤其是“倓虚法师佛七开示”这一卷录音带,对我深信“持名念佛”此一殊胜的法门,有著相当大的助缘。至于读《无量寿经》方面,起初读一遍约要一个半小时,后来读熟了,约莫四十到四十五分钟左右。因为师父说要三千遍圆满,对父母才有真实的利益,而若每天只念一遍,需要十年的时间三千遍才能圆满。父亲当时已七十多岁,母亲亦六十多岁,是不是还有十年可以等,我不敢说。但若每天读三遍,则三年可以圆满。三年,我想父母亲应该还有机会,于是我选择每天照三餐念,也就是每天读三遍《无量寿经》(后来在读《无量寿经》的过程中,我渐渐体会到,并不是读《无量寿经》三千遍,父母亲就没有问题,而是透过读《无量寿经》自己行为产生了改变,进而才能解决父母亲的问题。)为了打稳学佛的根基,一九九六年受持读诵《了凡四训》三百遍圆满,发现的确对自己在断烦恼方面有著相当大的帮助。

  由于听了净空老法师的讲经录音带法喜充满,也发现佛法真的是可以解决生活中一切大小问题的宝典,因此几乎每个月均会到华藏图书馆看看有没有老法师最近讲经的录音带,也养成几乎天天听净空老法师讲经的习惯。恰巧有一次华藏图书馆的架上放著「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的书及录音带,个人很恭敬地请回家仔细阅读及聆听,这正是解决我当时问题的良方。由于自己在接触佛法一段时间之后,真的觉得人人都该学佛,人人皆可成佛,也很希望将佛法介绍给自己最亲爱的父母亲,也希望父母亲能从佛法中得到真实的利益,能于今生了脱生死,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一生不退成佛。但问题是,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将佛法介绍给父母,而且能让父母欢喜接受。正好廖居士的“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中提到,廖居士为积极劝导父母念佛,先做到对父母“在精神上比以前更加关怀,在物质上的供养比以往更为丰厚,以实际行动来证实,身为佛弟子是非常孝顺,让父母生欢喜心而肯定佛法。”读到这里,我开始了解到,我也该学廖居士,要让父母接受佛法,先要做到对父母“更加孝、更加顺”,使父母真正感觉到孩子学佛之后不一样了,再介绍父母佛法,可能障碍会少些。 我的具体作法包括:

  第一:比以前常打电话回家向父母亲嘘寒问暖一番。

  第二:在物质上比以前更真诚地满足父母亲的需求。

  第三:对父母亲的说话态度比以前更恭敬。

  第四:与父母亲聊天时,少打岔、少批评、多聆听。

  第五:放长假有机会回家探望父母亲时,就跟父母亲聊聊佛法,也随缘地带著父母亲吃素放生。

  此外,再以父母亲的名义量力而为地助印助录各种法宝。这样约莫做了几个月,有一次我带著孩子回家探望父母亲,父亲告诉我说:“你学佛之后,整个人都变了,不一样了。”我便开始将自己由佛法中所得到的殊胜利益一一向父亲说明,也向他说明我们今生能遇到佛法,是无上的因缘,而能遇到“持名念佛”法门,更是殊胜。而且净空老法师也特别强调,学佛不必要改变原有的生活方式,好好念佛,身体一定会愈来愈好等。当时父亲并没有很积极地表示他要学佛,但也没有表示他不要学佛。于是在下一次返家之前,我先去了一趟华藏图书馆,向师父请教应如何引导父亲学佛?华藏图书馆的师父告诉我,可以介绍父亲读《无量寿经》,于是我为父亲请了《无量寿经》的大字读本及两小时的念诵带,又请了阿弥陀佛的佛像回去。当然,我也为父亲准备好录音机,念佛机等。父亲约在一九九四年下半年开始,每天早课跟著《无量寿经》的录音带念两小时的《无量寿经》。

  自此以后,我更频繁地打电话回家向父母亲请安。每次大概都是家母接的电话,除了问安之外,几乎每次我都会问:“爸爸有没有做早课?有没有读《无量寿经》?”家母都说:“有(声音拉得很长,很肯定的意思 )。每天有时候四、五点,有时候六点起床,就开始做早课,每天都有念,没有缺课啦!”我又问家母:“妈,你自己有没有念佛?”(因为家母在家要负担所有的家事,包括买菜、烧饭、洗衣、照顾父亲及妹妹的孩子等,工作相当劳累。由于家母没有时间坐下来好好读经,但我很希望家母至少能随时随地念佛 )。家母几乎每次都是有点不好意思、笑笑地回答我说:“我没有念出声啦,但我心里有想啦!”我则接著鼓励家母:“忆佛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有些人不习惯念出声,心里想佛也很好。”这段期间,因为父母亲都不反对,因此我自华藏图书馆请了大幅的阿弥陀佛及观世音菩萨的圣像回家,在家中客厅设置了一个庄严简单的佛堂。

  自从父亲开始念《无量寿经》以后,我每次回家都会与父亲聊聊佛法,谈谈六道轮回,讲讲生与死的问题。而每次也会问父亲想不想去西方极乐世界?父亲总是这么回答我:“像我这种人怎么去得了嘛!也不知道西方极乐世界在那里?我现在是什么都不想,但是这个《无量寿经》我是一定会继续读下去的。”我也趁此机会告诉父亲:“爸,净空老法师在讲经时特别强调,想要去西方极乐世界一定要具足“信、愿、行”三资粮。信,就是信有西方极乐世界,信有阿弥陀佛;愿,就是愿意去,愿意移民到西方极乐世界去;行,则是肯“持名念佛”。而净空老法师也多次在讲经的机缘中说过,蕅益大师在《阿弥陀经要解》中提及“往生与否是在信愿的有无,而品味的高下则在工夫的深浅”。”虽然父亲已持续不间断地在读《无量寿经》,但不知父亲是否深信切愿?然而每一次与父亲讨论到这个问题时,我自己一定是很坚定地告诉父亲:“我是深切体会到六道轮回太苦太苦了,这一辈子好不容易又遇到佛法,而且又是遇到“持名念佛”此一殊胜的法门,我是决定要好好把握此一难得的机缘,这辈子一定要往生西方极乐净土。”

  原本,我也想照廖居士在“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中所记述的,为增加父母亲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信心愿心,带父母亲去佛光山参观净土洞,但一直没有这个机缘。在某个机缘下,在华藏图书馆请到《晚晴集》、《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金刚经讲义》等录影带,我又为父亲准备好录影机,好方便父亲看净空老法师讲经的实况录影。父亲对看讲经录影带比较不那么积极,下午晚上都仍要看电视,包括看连续剧、综艺节目及新闻等,有时新闻看了是愈看愈气。我常常劝父亲:“既然看了会生气,就不要看了嘛!”父亲说:“怎么能不看呢?看了生气还是要看啊!”劝父亲不要看连续剧,把看连续剧的时间拿来看讲经录影带,父亲也说不行,虽然看连续剧看了也会生气,但还是要看。

  父亲读《无量寿经》约莫读了一年半左右,又向父亲建议可以再加做个晚课,再读一遍《无量寿经》。后来从与家母的电话问安当中,得知父亲已开始加做晚课,每天晚上再念一遍《无量寿经》。一九九七年下半年返家,父亲告诉我,他现在读《无量寿经》效果比以前好,以前有时候念一念会打瞌睡,现在不会打瞌睡。而且父亲也告诉我,三年来他从来没有缺过课,每天一定两小时的早课,后来更增加到做晚课。不过父亲也说到《无量寿经》的意思好深唷!读了懂的还是懂,不懂的还是不懂。我也告诉父亲:“《无量寿经》的意境真的很深,我也有好多不懂。可是我有一个经验,有些原本不懂的地方,读久了,有时候好像突然就自然了解里面的意思了。有时候净空老法师讲经的录音带,听是听了,但不一定懂里面的意思,有时要重复听好多遍,才会领略它的意思。”家母则告诉我,有时家母早晨走路去买菜,走著走著心中就响起阿弥陀佛的圣号来。我就鼓励家母要更精进地忆佛念佛,譬如说切菜时,切一下念一声佛号,炒菜时炒一下就念一声佛号,家母则点头应:“好。”

  三、助念前的准备工作

  一九九七年十二月下旬,家母来电告诉我说:“翁霓,爸爸要你准备十万元,说他要走了。”我则劝家母要提醒父亲专心念佛。家母也提及父亲身体很不适,去医院检查的结果是疝气,后来吃吃药就好了。家母又告诉我,父亲也曾问:“衣服准备好了没有?”又说他要走了。而之后在与父亲的电话聊天当中,很明显的感觉得出来父亲体力大不如前,说话有气无力。由于工作的关系,无法立即返家探望病中的父亲,但由家母口中得知父亲身体状况不乐观时,我开始规划著为父亲助念的事,而且将为父亲助念往生一事,当作一件相当重要的任务在准备。但毕竟自己从来没有帮人助念的经验,唯恐因为自己的缺乏经验或疏失而使父亲错失往生的机缘,这罪过可就大了。因此再将过去看过的、与为人助念往生有关的书,如“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及“妙音居士往生见闻记”重新复习。由于父亲曾问:“衣服准备好了没有?”为了以最庄严的佛门仪规为父亲准备后事,我尽可能地、多方面地向人请教,正式佛弟子在往生时应穿著什么服装。最后得到的结论是:一套干净的卫生衣,一套居士服及一件海青。另外往生助念时可准备往生被给父亲盖,莲花被则是往生之后需要的。

  虽然无法确定父亲何时准备往生,也尚未决定返家的行程,但当我问清楚了所有应为往生人准备的物品之后,一九九八年一月三日星期六下午,我前往佛教文物流通处将所有的用品一次都买齐了。除了上述衣物等必备用品(居士服、海青、往生被、莲花被、居士鞋)之外,我还请了两组莲花灯、一个往生牌位、及一只引磬。请引磬是因为“怎样念佛往生不退成佛”中提到,当临终病人意识不清时,可以用引磬提醒病人念佛(其实我原本不知道引磬长什么样子,而是佛教文物流通处的老板介绍而认识的)。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当时唯一的想法是,只要是对父亲往生有帮助的,应先要有万全的准备,这样事到临头时只要专心念佛就好,不必再为缺东缺西而烦恼。

  为了事前能将临终为人助念的注意事项了然…

《新世代念佛往生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