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忍 │ ├─三生乃至六十劫──修四圣谛
闻 │世第一法──┘ │
│预流果 ┐ │
│一来果 ├四果─────────┘
│不还果 │
└阿罗汉果┘
【声闻僧】 二种僧之一。见二种僧条。
【声闻藏】 二藏之一。见二藏条。
【声闻菩提】 三种菩提之一。见三种菩提条。
【声闻缘觉】 声闻乘和缘觉乘。
【声闻畏苦障】 声闻乘行人因怖畏生死的痛苦,于是人人急著追求真空的涅槃,因而成为证悟无上佛果的障碍。
【临济】 唐镇州临济义玄,曹州南华人,姓荆氏,是禅宗五家之一的临济宗的祖师。
【临济宗】 禅宗五家之一。
【临终正念】 谓修行人到临终的时候,心中没有贪嗔痴的邪念,只是一心正念菩提,这种正念是由长时间的修行而得来的。
【临终业成】 修行人到临终的时候,往生的事业才能成办。
【脓烂想】 九想之一。见九想条。
【脓血地狱】 十六游增地狱之一。
【薄迦梵】 又作婆伽婆,华译为世尊。
【萨埵】 1.华译为有情,或众生。2.菩提萨埵的简称。见菩萨条。
【萨婆若】 华译为一切种智,就是诸佛究竟圆满果位的大智慧。
【萨婆多部】 即说一切有部。见说一切有部条。
【萨迦耶见】 华译为我见,即执著五蕴假合而有的身体为实我之见,亦即五见中之身见。
【谤】 用话攻击他人。
【谤法阐提】 诽谤佛法而断善根不能成佛的人。
【还相】 由净土还来秽土以济度一切众生,为回向二相之一。
【还俗】 出家人犯罪归家叫做还俗,若是自愿脱离出家人的生活,则叫做归俗。
【还源】 转迷成悟的意思。
【还灭】 还归于寂灭,也就是修道证涅槃。
【还灭门】 于十二因缘法中分为流转门与还灭门,流转门是造业受生死,还灭门是修道证涅槃。
【阇梨】 阿阇梨的简称。
【阇多伽】 见阇陀伽条。
【阇陀伽】 又作阇多伽,华译为本生经,即佛说自身过去所经历的事迹的经文,为十二部经之一。
【斋】 1.正午以前的饭食。2.蔬食。
【斋七】 人死后七七日的斋会。
【斋月】 正月、五月、九月等三个月,诸天下降巡视人间,是最宜持斋及小心恶事的月份,谓之三长斋月。
【斋主】 布施斋食的施主。
【斋戒】 清除心的不净叫做斋,禁身的过非叫做戒,斋戒就是守戒以屏绝一切嗜欲的意思。
【斋法】 过午不食的行法。
【斋时】 斋食之时,即清晨至正午之间。
【斋非时】 午前之食叫做时,午后之食叫做非时。
【繁兴永处那伽定】 繁兴就是繁杂多起的意思,永处犹言常在,那伽义译为龙。吾人在行住坐卧的四威仪中,虽历净染多途而心源常在定中,就如龙之静潜深渊,能现大变而不失定力,所以叫做龙定。
【旛】 一种窄长垂直挂著的旗子。
十八画
【瞿昙】 释尊俗家的古代族姓,华译为日,或甘蔗。
【丛林】 大寺院。
【双流】 化道与观心二事并行。
【双圆】 圆之又圆,是圆满之极的意思。
【双运】 解行并重或福慧双修的意思。
【断肉】 断除肉食。
【断见】 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偏见,是五恶见之一。
【断结】 断烦恼。结就是烦恼的别名。
【断智】 断烦恼之智。
【断灭】 指人死之后不复再生的邪见。
【断德】 诸佛三德之一。见三德条。
【断惑】 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烦恼。
【断惑证真】 谓断除一切贪嗔痴等的烦恼,才能证悟宇宙人生的真理。
【断常二见】 断见和常见。断见是坚持人死之后身心断灭不复再生的邪见;常见是坚持身心常住永恒不灭的邪见。
【断善阐提】 极恶断善根永不能成佛的人。
【归元】 又名归真、归寂、归化、归本等,是圆寂的意思。
【归戒】 三归戒,即归依佛法僧三宝的戒法。
【归命】 梵语南无,华译为归命,即把身命奉献给佛教。
【归依】 归投依靠的意思。
【归依佛】 归投依靠佛陀的指示而追求真理的意思。
【归依法】 归投依靠教义而求得真理的意思。
【归依僧】 归投依靠僧伽的引导而正信佛教的意思。
【礼忏】 礼拜三宝以忏悔过去所作的罪业。
【礼拜门】 净土论所说五念门之一。见五念门条。
【秽土】 污秽的国土,即凡夫所住的娑婆世界。
【秽身】 污秽的身体,即凡夫的身体,因凡夫的身体污秽不净。
【秽刹】 与秽土同义。
【薰修】 薰是薰习,修是修行,即以德薰身而修行的意思。
【薰习】 吾人身口所作的善恶业,或是意所作的善恶思想,其气分都留在真如或阿赖耶识里,叫做种子或习气,这种种子或习气在真如或阿赖耶识中存留其作用,即叫做薰习。起信论说:“薰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薰习故,则有香气。”
【医王】 医中之王,即佛。
【医王善逝】 药师如来的别名。
【医方明】 五明之一。见五明条。
【藏】 蕴积的意思,经典能蕴积教义,所以叫做藏。
【藏经】 搜集佛教所有的经律论三藏,及历代后贤的著作,聚集在一处,好像佛经的库藏一样,所以叫做藏经。
【藏识】 含藏一切善恶种子的识,即阿赖耶识。
【转语】 参禅参到进退维谷处,请人代下一语,以为拨转,而得转身自在,乃至于转迷开悟。
【转*轮】 指佛说法。佛的教法,如车轮旋转,能转凡成圣,能碾摧一切的烦恼,叫做*轮,佛说法,度众生即叫做转*轮。
【转轮王】 见转轮圣王条。
【转轮圣王】 简称转轮王,或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有四种福报:一、大富,珍宝、财物、田宅等众多,为天下第一;二、形貌庄严端正,具三十二相;三、身体健康无病,安稳快乐;四、寿命长远,为天下第一。转轮王出现时,天下太平,人民安乐,没有天灾人祸。此乃由过去生中,多修福业,可惜不修出世慧业,所以仅成统治世界有福报之大王,却不能修行悟道证果。参考轮王条。
【转识】 1.唯识论说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由第八识转生。2.转有漏的八识而成为无漏的四智。见转识成智条。
【转识成智】 转凡夫有漏的八识成为佛的四智,即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
【转四谛*轮】 佛说四圣谛,教小乘人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使之证声闻四果。
十九画
【劝门】 劝诫二门之一。见劝诫条。
【劝诫】 教人行善叫做劝,制止为恶叫做诫。如来的教法不离此二门,经藏属劝门,律藏属诫门,诸恶莫作是诫门,众善奉行是劝门。
【坏劫】 四劫之一,即三千大千世界进入破坏的时期。坏劫共有二十小劫,其初十九小劫坏有情世间,最后之一个小劫坏器世间。
【坏相】 六相之一。见六相条。
【坏苦】 三苦之一。见三苦条。
【坏色】 即袈裟,因袈裟避青黄赤白黑之五正色,而以不正色染坏之,故名坏色。有三种之坏色,即青坏色、黑坏色、木兰坏色,这三种坏色是最合法的袈裟色。
【坏色衣】 袈裟。
【坏道沙门】 破戒和破坏佛道的沙门,是四沙门之一。
【怀海】 唐洪州百丈山大智禅师,名怀海,参马祖得法,后居百丈山,作禅门的仪式,称为百丈清规。
【怀灵】 有情的别名,与含识、含情、含灵同义。
【攀缘】 心随外境而转的意思。
【系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如绳子能系缚身心,使人不得自在。
【旷劫】 对很久远的过去叫做旷劫,若对很久远未来则叫做永劫。
【犊子部】 小乘二十部之一,犊子原是一位外道,后来归佛出家,叫做犊子比丘,他主张众生有实我,其后门徒相传不绝,名犊子部。
【罗刹】 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刹娑,女的叫罗刹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
【罗刹国】 食人恶鬼的住处,在大海之中。
【罗刹鬼】 三十六鬼之一。
【罗汉】 阿罗汉的简称。见阿罗汉条。
【罗侯罗】 佛的儿子,也是佛十大弟子之一,以密行第一著称。他虽然已经证得阿罗汉果,但后来在法华会上回小向大。
【药叉】 夜叉。
【药师】 叶师琉璃光如来的简称。见药师琉璃光佛条。
【药师三尊】 中尊药师如来,左胁侍日光遍照菩萨,右胁侍月光遍照菩萨。
【药师十二誓愿】 一、自他身光明炽盛之愿;二、威德巍巍开晓众生之愿;三、使众生饱满所欲而无乏少之愿;四、使一切众生安立大乘之愿;五、使一切众生行梵行具三聚戒之愿;六、使一切不具者诸根完具之愿;七、除一切众生众病,令身心安乐,证得无上菩提之愿;八、转女成男之愿;九、使诸有情解脱天魔外道缠缚,邪思恶见稠林,引摄正见之愿;十、使众生解脱恶王劫贼等横难之愿;十一、使饥渴众生得上食之愿;十二、使贫乏无衣服者得妙衣之顶。
【药师琉璃光佛】 简称药师佛,是东方净琉璃国的教主。此佛在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其中第七愿,愿成佛时,若诸有情,众病逼切,无救无归,无医无药,无亲无家,贫穷多苦,一闻其名号,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乃至成佛,所以称为药师。又第二愿,愿成佛时,身如琉璃,内外明彻,净无瑕秽,光明广大,过于日月,所以称为琉璃光。
【药师琉璃光如来】 见药师琉璃光佛条。
【药珠二身】 药树王身和如意珠王身。佛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化现之身叫做药树王身;为了给众生安乐而化现之身叫做如意珠王身。
【药树王身】 佛菩萨为了拔除众生的苦难而在六道之中化现的身。
【证】 即证果,亦即一般人所说的开悟或得道。
【证法】 俱舍论所说教证二法之一,即证悟各种果位…
《佛学常见辞汇 (十六画~)》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