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六▪P3

  ..续本文上一页足。乃至国王亦应有所乏少。是故先虽说贫穷者施财。今更说随所乏少而给足之。复次。

   诸有恶众生  种种加恼事

   谄曲怀憍逸  恶骂轻欺诳

   背恩无返复  痴弊难开化

   菩萨心愍伤  勇猛加精进

  诸恶众生以种种恶事侵娆菩萨。菩萨于此心无懈厌不应作是念。如是恶人谁能调伏谁能教化谁能劝勉。令度生死究竟涅槃。谁能与此往来生死。谁能与此和合同事。诸恶无理谁能忍之。我意止息不复共事。我悉舍远不复共事。亦复不能与之和合。是恶中之恶无有返复。何用此等而共从事。菩萨知见众生恶罪难除。应还作是念。是等恶人非少。精进能得令住如所乐法。为是等故我当加心勉力勤行亿倍精进后得大力乃能化。此恶中之恶。难悟众生如大医王。以小因缘便能疗治众生重病。菩萨如是除烦恼病。令住随意所乐功德。我于重罪大恶众生。倍应怜愍起深大悲。如彼良医多有慈心疗治众病。其病重者深生怜愍勤作方便为求良药。菩萨如是于诸众生烦恼病者悉应怜愍。于恶中之恶烦恼重者深生怜愍。勤作方便加心疗治。何以故。

   菩萨随所住  不开化众生

   令堕三恶道  深致诸佛责

  菩萨随所住国土城邑聚落山间树下。力能饶益教化众生。而懈厌嫌恨贪着世乐。不能开化令堕恶道。是菩萨即为十方现在诸佛。深所呵责甚可惭耻。云何以小因缘而舍大事。是故菩萨不欲诸佛所呵责者。于种种谄曲重恶众生。心不应没随力饶益。应以诸方便勤心开化。譬如猛将将兵多所伤损王则深责以诸兵众。无所知故王不责之。

  知家过患品第十六

  菩萨如是学。应知家过恶。何以故。若知过恶或舍家入道。又化余人令知家过出家入道。问曰。家过云何。答曰。如经中说。佛告郁迦罗。家是破诸善根。家是深棘刺林难得自出。家是坏清白法。家是诸恶觉观住处。家是弊恶不调凡夫住处。家是一切不善所行住处。家是恶人所聚会处。家是贪欲嗔恚愚痴住处。家是一切苦恼住处。家是消尽先世诸善根处。凡夫住此家中不应作而作不应说而说。不应行而行。在此中住。轻慢父母及诸师长。不敬诸尊福田沙门婆罗门家是贪爱忧悲苦恼众患因缘。家是恶口骂詈苦切刀杖系缚考掠割截之所住处。未种善根不种已种能坏。能令凡夫在此贪欲因缘而堕恶道。嗔恚因缘愚痴因缘而堕恶道怖畏因缘而堕恶道。家是不持戒品。舍离定品。不观慧品。不得解脱品。不生解脱知见品。于此家中生。父母爱兄弟妻子眷属车马。增长贪求无有厌足。家是难满如海吞流。家是无足如火焚薪。家是无息觉观相续如空中风。家是后有恶如美食有毒。家是苦性如怨诈亲。家是障碍能妨圣道。家是斗乱种种因缘共相违诤。家是多嗔呵责好丑。家是无常虽久失坏。家是众苦求衣食等方便守护。家是多疑处犹如怨贼。家是无我颠倒贪着假名为有。家是技人虽以种种文饰庄严现为贵人。须臾不久庄严还作贫贱。家是变异会必离散。家如幻假借和合无有实事。家如梦一切富贵久则还失。家如朝露须臾灭失。家如蜜渧其味甚少。家如棘丛受五欲味恶刺伤人。家是针嘴虫。不善觉观常唼食人。家污净命多行欺诳。家是忧愁心多浊乱。家是众共王贼水火恶亲所坏。家是多病多诸错谬如是长者在家菩萨。应当如是善知家过。复次。

   菩萨应当知  在家之过恶

   亲近于布施  持戒善好喜

   若见诸乞人  应生五三想

  在家菩萨应如是知家过患。当行布施持戒善好。布施名舍贪心。持戒名身口业清净。善名善摄诸根。好喜名同心欢乐。五三想名见乞儿应生五三想。初三者善知识想转身大富想。裨助菩提想。又有三想。折伏悭贪想。舍一切想。贪求一切智慧想。又有三想。随如来教想。不求果报想。降伏魔想。又有三想。见来求者生眷属想。不舍摄法想。舍邪受想。又有三想。离欲想。修慈想。无痴想。今当解第五三想。菩萨因来求者。令三毒折薄舍所施物生离欲想。于求者与乐因缘故。嗔恨心薄名修慈想。是布施回向无上道则痴心薄。是名不痴想。余想义应如是知。复次。

   菩萨因求者  具六波罗蜜

   以是因缘故  见求应大喜

  六波罗蜜者。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以因求者能得具足。以是利故。菩萨遥见求者心大欢喜作是念。行福田自然而至。我因此人得具足六波罗蜜。所以者何。若于所施物心不贪惜。是名檀波罗蜜。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施与。是名尸罗波罗蜜。若不嗔乞者是名羼提波罗蜜。当行施时不虑空匮心不退没。是名毗梨耶波罗蜜。若与乞者若自与时心定不悔。是名禅波罗蜜。以不得一切法而行布施不求果报。如贤圣无所著。以是布施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般若波罗蜜。复次。

   所施物果报  种种皆能知

   悭惜在家者  亦知种种过

  所施物所获功德利物。悭惜在家所有过恶菩萨于此皆悉了知。问曰。若施得何功德。若惜在家有何过咎。答曰。菩萨以真智慧如是知。施与已是我物。在家者非我物。物施已则坚牢。在家者不坚牢。物施已后世乐。在家少时乐。物施已不忧守护。在家者有守护。苦物施已爱心薄。在家者增长爱。物施已无我所。在家者是我所。物施已无所属。在家者有所属。物施已无所畏。在家者多所畏。物施已助菩提道。在家者助魔道。物施已无有尽。在家则有尽。物施已从得乐。在家从得苦。施已舍烦恼。在家增烦恼。施已得大富乐。在家不得大富乐。施已大人业。在家小人业。施已诸佛所叹。在家愚痴所赞。复次。

   于妻子眷属  及与善知识

   财施及畜生  应生幻化想

   一切诸行业  是则为幻师

  在家菩萨。于妻子等应生幻化想。如幻化事但诳人目。行业是幻主。妻子等事不久则灭。如经说。佛告诸比丘。诸行如幻化诳惑愚人无有实事。当知因业故有业尽则灭。是故如幻作是念。

   我非彼所有  彼非我所有

   彼我皆属业  随业因缘有

   如是正思惟  不应起恶业

  父母妻子亲里知识奴婢僮客等。不能为我作救作归作趣。非我非我所。五阴十二入十八界。尚非我非我所。何况父母妻子等。我亦不能为彼作救作归作趣。我亦属业随业所受。彼亦属业随业所受。好恶果报如是三种筹量。一有义趣。二见经说。三见现事。不应为父母妻子等起身口意毫厘恶业。复次。

   菩萨于妻所  应生三三想

   亦复有三三  又复有三三

  在家菩萨应生三想。所谓三者。妻是无常想失想坏想。又有三想。是戏笑伴非后世伴。是共食伴非受业果报伴。是乐时伴非苦时伴。又有三想。是不净想臭秽想可厌想。又有三想。是怨家想恼害想相违想。又有三想。罗刹想毗舍阇鬼想丑陋想。又有三想。入地狱想入畜生想入饿鬼想。又有三想。重担想减想属畏想。又有三想。非我想无定属想假借想。又有三想。因起身恶业想起口恶业想起意恶业想。又有三想。欲觉处想嗔觉处想恼觉处想。又有三想。枷杻相锁械相缚系相。复有三相。遮持戒相。遮禅定相。遮智慧相。复有三相坑相罗网相围合相。复有三相。灾害相疾病相衰恼相。复有三相。罪相黑耳相灾雹相。复有三相。病相老相死相。复有三相。魔相魔处相畏相。复有三相。忧愁相懊恼相啼哭相。复有三相。大豺狼相大摩竭鱼相大猫狸相。复有三相。黑毒蛇相鳣鱼相夺势力相。复有三相。无救相无归相无舍相。复有三相。失相退相疲极相。复有三相贼相狱卒相地狱卒相。复有三相。留相缚相结相。复有三相。泥相流相[漂*寸]相。复有三相。械相锁相[米*离]粘相。复有三相。猛火聚相刀轮相草炬相。复有三相。无利相刺棘相恶毒相。复有三相。陵上相覆映相贪着相。复有三相。恨相鞭杖相刀槊相。复有三相。忿恚相诤讼相打棒相。复有三相。怨憎会相离爱相闹相。取要言之。是以一切臭恶不净相。一切衰浊相。是一切不善根相。是故在家菩萨。于妻子见如是相。应生厌离心出家修善为善。若不能出家。不应于妻起诸恶业。复次。

   若于子偏爱  即以智力舍

   因子行平等  普慈诸众生

  在家菩萨。若自知于子爱心偏多。即以智力思惟舍离。智力者应如是念。菩萨平等心。乃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高下心者则无菩提。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从一相无相得。不从别异相得。我今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若于子所爱心偏多即有高下不名平等。即是别相非是一相。若如是者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为甚远。是故我不应于子偏生爱心。尔时于子应生三相。一于我为贼佛说等慈破令不等。爱心偏多故。二为贼害因是子故。破诸善根遮正智命。三我因是子逆道中行不行顺道。即时因子于诸众生等行慈心应作是念。子从余处来我亦从余处来。子至异处我去异处。我不知彼去处。彼不知我去处。彼不知我来处。我不知彼来处。是子非我所有。何为无故横生爱缚。如说。

   彼我不相知  所来所去处

   彼我云何亲  而生我所心

  复次无始生死中。一切众生曾为我子。我亦曾为彼子。有为法中无有决定此是我子彼是他子。何以故。众生于六道中转轮互为父子。如说。

   无明蔽慧眼  数数生死中

   往来多所作  更互为父子

   贪着世间乐  不知有胜事

   怨数为知识  知识数为怨

  是故我方便莫生憎爱心。何以故。若有善知识。常种种求利益。若有怨贼。常种种生无益相。有此憎爱心则不得通达诸法平等想。心高下者死后生邪处。正行者生正行处。是故我不应行邪行。于众生行平等。当得平等萨婆若。

  入寺品第十七

  如是在家菩萨。不应于诸事中生贪着心我我所心。何以故。随所贪着难舍之物法应施与。若能施与则除此过。菩萨如是无有贪着悭惜之心可以处家。问曰。在家菩萨。或有贪惜爱着之物有来求者。此应云何。答曰。

   于所贪着物  有来求索者

   当自劝喻心  即施勿悭惜

  …

《十住毗婆沙论卷第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