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十地经论卷第十二▪P4

  ..续本文上一页子。譬如从阿耨大池流出四河。充满阎浮提。不可穷尽。转复增长乃至充满大海。如是佛子。菩萨从菩提心流出善根大愿之水。以四摄法充满众生界不可穷尽。转复增长乃至满足得一切种一切智智。

  论曰。是中修行功德者。依本愿力修行。以四摄法作利益他行。自善根增长及得菩提自利益行应知。如经佛子譬如从阿耨大池流出四河乃至满足得一切种一切智智故。云何上胜功德。

  经曰。佛子。是菩萨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别。譬如依大地故有十大山王差别。何等为十。所谓雪山王。香山王。毗陀略山王。仙圣山王。由乾陀罗山王。马耳山王。尼民陀罗山王。斫迦婆罗山王。众相山王。须弥山王。佛子。譬如雪山王。一切药草集在其中。是诸药草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欢喜地中。一切世间书论技艺文诵咒术集在其中。一切世间书论技艺文诵咒术不可穷尽。佛子。譬如香山王。一切诸香集在其中。一切诸香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离垢地中。一切菩萨持戒正受行香集在其中。一切菩萨持戒正受行香不可穷尽。佛子。譬如毗陀略山王。纯净宝性一切诸宝集在其中。一切诸宝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明地中。一切世间禅定神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集在其中。一切世间禅定神通解脱三昧三摩跋提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仙圣山王。纯净宝性五通圣人集在其中。五通圣人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焰地中。一切行中殊胜智行集在其中。一切行中殊胜智行种种问难不可穷尽。佛子。譬如由乾陀罗山王。纯净宝性一切夜叉诸大鬼神集在其中。一切夜叉诸大鬼神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难胜地中。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变化庄严集在其中。一切自在如意神通变化庄严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马耳山王。纯净宝性一切众果集在其中。一切众果取不可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现前地中。说入因缘集观集在其中。说入因缘集观声闻果证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尼民陀罗山王。纯净宝性一切大力龙神集在其中。一切大力龙神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远行地中。种种方便智集在其中。种种方便智说辟支佛果证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斫迦婆罗山王。纯净宝性得自在众集在其中。得自在众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不动地中。起一切菩萨自在道集在其中。起一切菩萨自在道。说一切世间界差别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众相山王。纯净宝性诸大阿修罗众集在其中。诸大阿修罗众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善慧地中。知一切众生逆顺行集在其中。知一切众生逆顺行。说一切世间生灭相问答不可穷尽。佛子。譬如须弥山王。纯净宝性诸大天众集在其中。诸大天众不可穷尽。如是佛子。菩萨住在菩萨法云地中。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集在其中。如来力无畏不共佛法示现佛事问答不可穷尽。佛子。此十大宝山王同在大海。因大海得名。如是佛子。菩萨十地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

  论曰。是中上胜功德者。依一切智增上行十地故。如经佛子是菩萨十地因佛智故而有差别。譬如依大地故有十大山王差别故。是中纯净诸宝山喻者。喻八种地。厌地善清净故。复次诸山王非众生数。众生数依故。非众生数者。有二种。一受用事。二守护积聚宝事等。是中受用事者。有二种。一众生四大增损对治。二长养众生依雪山香山毗陀略山马耳山。此四山非众生数依故。药草众香众宝一切果集在其中。一切果者。第六山中众生数者。复有六种难对治故。六种难者。一贫难。二死难。三俭难。四不调伏难。五恶业难。六怨敌难。第四山中五通福田对治贫难。第五山中夜叉大神神通变化对治死难。第七山中诸大龙王对治俭难。第八山中得自在众对治不调伏难。第九山中阿修罗说咒对治恶业难。第十山中自在四天王。对治怨敌难。此一切山集在其中者。如所说事能生一切物故。言集在其中不可穷尽者。顺行不断不休息故。彼十大山因大海得名。大海亦因大山得名。菩萨十地亦复如是。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彼因果相显故。如经佛子此十大宝山王同在大海。因大海得名。如是佛子菩萨十地同在一切智。因一切智得名故。云何难度能度大果功德。

  经曰。佛子譬如大海以十相故数名大海无有能坏。何等为十。一渐次深。二不受死尸。三余水失本名。四同一味。五无量宝聚。六甚深难度。七广大无量。八多有大身众生依住。九潮不过限。十能受一切大雨无有厌足。如是佛子。菩萨行以十相故数名菩萨行无有能坏。何等为十。所谓菩萨欢喜地中。渐次起大愿故。菩萨离垢地中。不共破戒死尸住故。菩萨明地中。舍诸世间假名数故。菩萨焰地中。恭敬三宝得一味不坏故。菩萨难胜地中。无量方便智起世间所作宝故。菩萨现前地中。观甚深因缘集法故。菩萨远行地中。以无量方便智。善择诸法故。菩萨不动地中。示现起大庄严事故。菩萨善慧地中。得甚深解脱通达世间行。如实所证不过限故。菩萨法云地中。能受一切诸佛大法明雨无有厌足故。

  论曰。是中难度能度大果功德者。因果相顺故。十地如大海难度能度。得大菩提果故。大海有八种功德应知。一易入功德。如经渐次深故。二净功德。如经不受死尸故。三平等功德。如经余水失本名故。四护功德。如经同一味故。五利益功德。如经无量宝聚故。六不竭功德。谓深广等。如经甚深难度故。广大无量故。七住处功德。以大众生依住故。如经多有大身众生依住故。八护世间功德。潮不过时受水无厌。如经潮不过限故。能受一切大雨无有厌足故。大海相似法菩萨十地行。亦有十种相应如经。如是佛子菩萨行以十相故。数名菩萨行。无有能坏故。如是等。云何转尽坚固功德。

  经曰。佛子。譬如大摩尼宝珠过十宝性。一出大海。二巧匠善治。三善转精妙。四善清净。五善净光泽。六善钻穿。七贯以宝缕。八置在琉璃高幢。九放一切光明。十随王意雨众宝物能与一切众生一切宝物。如是佛子。菩萨发萨婆若心过十圣性。一初发心布施离悭。二善修持戒正行明净。三善修禅定三昧三摩跋提令转精妙。四菩提分善清净。五方便神通善净光泽。六因缘集观善钻穿。七种种方便智缕善贯穿。八置于自在神通幢上。九观众生行放多闻智慧光明。十诸佛授智位。尔时能为一切众生现作佛事。即名得萨婆若。

  论曰。是中转尽坚固功德者。大摩尼宝喻。如经佛子譬如大摩尼宝珠等故。过十宝性者。摩尼宝过毗琉璃等以出故取。乃至放一切光明示现此宝。有八种功德摄故。八种功德者。一出功德。选择而取以善观故。二色功德。巧匠善治故。三形相功德。善转精妙故。四无垢功德。善清净故。五明净功德。善净光泽故。六起行功德。善钻穿故。贯以宝缕故。置在琉璃高幢故。此三句示现。七神力功德。放一切光明遍照一切处故。八不护功德。随王意雨众宝物。能与一切众生一切宝物。正智受位故。一切众生同善根藏故。过十圣性者。过声闻辟支佛等性故。声闻有八种性。四行四果差别故。辟支佛有二种性。行果差别故。如是十地影像分已说。云何地利益分。

  经曰。佛子。是菩萨行善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若众生不深种善根者。不能得闻解脱月菩萨言。佛子。此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若得闻者。此人成就几许功德。金刚藏菩萨言。佛子。随一切智智所摄观集诸功德。此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亦复如是。此人得闻此法门。所得功德亦复如是。何以故佛子若非菩萨不得闻此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何况能信。何况能持。何况正修行。说此经时。以佛神力。以得法力。十方世界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佛世界。六种十八相动。所谓动遍动等遍动。踊遍踊等遍踊。觉遍觉等遍觉。起遍起等遍起。震遍震等遍震。吼震吼等遍吼。以佛神力以得法力故。雨种种天花如云而下。雨天衣雨天宝。雨天庄严具雨天盖雨天幡。雨天幢雨天伎乐。雨天音声。赞叹一切智地。及赞十地殊胜之事。如此世界四天下。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说十地法。如是十方一切世界周遍皆说此十地法。以佛神力故。十方过十亿佛土微尘数等世界。有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诸菩萨来集遍满十方虚空。到已皆作是言。善哉善哉。佛子。善说菩萨住诸地相。佛子。我等一切亦名金刚藏。从名金刚胜世界金刚幢佛所来。彼一切世界皆承佛神力说此法门。众会亦如是。字句亦如是。释名亦如是。义趣亦如是不增不减。佛子。是故我等承佛神力。来到此众为证是法。佛子。如我等来至此众。如是十方一切世界。一一世界中四天下。上他化自在天中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皆有十亿佛土微尘数等菩萨往为作证。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承佛神力说此经时。如来随喜。彼一切菩萨众及一切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四天王释提桓因梵天王摩醯首罗净居天众皆大欢喜。佛在他化自在天中成道未久第二七日自在天王宫摩尼宝藏殿。金刚藏菩萨说欢喜奉行。

  论曰。是中地利益者。有二种。一生信功德。二供养功德。复次此法门中。决定信说大利益义示现。如经佛子是菩萨行善集一切种一切智智功德集法门品。如是等。解脱月菩萨言。如是等。金刚藏菩萨言。如是等故。为于此经中生信得功德。复生信功德缘生义故。以神通力示现六种十八相动。如经说此经时以佛神力以得法力故。如是等。是中六种动者。一动。二踊。三上去。四起。五下去。六吼。十八相此六种动等相。下中上如是次第应知。器世间中。依四种众生聚。一依不善众生。二依信种种天众生。三依我慢众生。四依咒术众生。为此众生下中上次第差别故。动乃至吼。如是十八句异义应知。如是生信功德及缘生义已说。是中供养功德者。如经雨种种天华如云而下。如是等。一切世界说此法门示现为无量法门利益众生示现。如经如此世界四天下。如是等。余者易解。

  

《十地经论卷第十二》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