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法句经要义 第三品 心品 富家子梭儒亚 正行的心造福更大

  富家子梭儒亚

  正行的心造福更大   

  3~11 善非父母做

  非其他眷属

  心识向正行

  善业更加大

  

  佛陀居住在祇树给孤独园时,有一次提到年轻的富家子梭儒亚。

  有一天,梭儒亚带着一群人搭乘华丽的马车去沐浴,路上见到摩诃迦旃延尊者金色润滑的肌肤,心想:“我的妻子若能有这样的肌肤该有多好,多么希望他就是我的妻子!”有了这个念头,他的生理性别忽然起了变化,由男人变成女人。他感到很羞耻,决定离开家乡。他到了怛刹尸罗城,遇到一位年轻人见她十分美丽,娶她为妻,婚后生下两位儿子,而当初他是男儿身时,也已经有了两位女儿。有一天,有位老朋友从家乡来到怛刹尸罗城,梭儒亚邀请他到家中,向他询问家乡家中的近况,并透露自己以前因看见比丘,心生邪念而改变性别,以及再婚生子的情况。这位好朋友劝他向摩诃迦旃延尊者请求宽恕。梭儒亚在尊者慈悲地接受他的忏悔原谅他之后,立刻又恢复男身,丈夫知道此事也希望他仍然留下,不要走也不要沮丧。

  梭儒亚先是两个女儿的父亲,接着又是两个儿子的母亲,一生中经历了两次性别的转变后,厌倦世俗生活,请求摩诃迦旃延收他为徒,出家后,他努力修行。

  常有人问他:“你比较疼谁?你身为男人的两个孩子,还是你身为女人的两个孩子?”他往往回答说:“身为女人时的两个孩子”。由于常被这些问题困扰,令他深感厌烦和羞愧而独自隐居,他精进止观禅修,终于因观身不净而体悟人生无常、苦、无我的实相,证得阿罗汉果。证得阿罗汉果后,当别人再以同样的问题问他时,他的回答是:“都一样”。

  有比丘向佛陀请教梭儒亚为何有两种不同的回答,佛陀说:“证得阿罗汉果的梭儒亚,已经没有任何的执著,他没有说妄语。受过训练的正确心念带给他的安乐不是身为父亲或母亲所可以比拟的。正确的心念才是自己最好的朋友,善心所造的善业有十:①布施;②持戒;③正信;④禅定;⑤献身服务;⑥回向功德;⑦随喜功德;⑧听法;⑨说法;⑩正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