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清净的心(联波仁波切)

  清净的心 1

  ——导师联波活佛在北京佛教居士林的开示

  今天在居士林,跟大家一块学习讨论佛法,感到很荣幸。北京居士林在历史上,对整个佛教,不仅汉传佛教,对藏传佛教,都有很大的贡献。目前,北京居士林的条件是十分优越的,我今天见到这么多的学佛弟子感到十分高兴。

  对学佛的人来讲,首先,自己要有一个端正的思想观念,这是很重要的。我这里想向各位讲,藏传佛教里面讲要修“净相”,干净的“净”,什么叫净相呢?“净相”就是要干净,什么干净呢?我们的态度、思想要端正。学佛的人,不是说专门去找别人的毛病。首先,自己作为一个学佛的人,学佛的目的,就是要对治自己的烦恼。必须要观察自己的心情,这是很重要的。怎么观察呢?要按照佛法的道理观察自己的心。我们既然已经是皈依三宝的弟子,就是要观察自己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心,到底如何?佛教的入门就是要皈依三宝,必须要观察自己对三宝的信任心、恭敬心到底有多深?真正皈依的心,生起了没有?平时每天要做皈依。阿底峡尊者到藏地来的时候,首先什么其他的法都不讲,就是讲皈依法!所以,人们叫他是“皈依喇嘛”。怎样才算一个真正合格的佛弟子呢?就是要靠这个皈依的心,有了真正皈依的心,才算是真正的佛弟子。

  今天就是要大家观察一下,首先观察自己。学佛的目的不是让别人看,是要对治自己的烦恼。没有皈依心,就没有入佛教的门,所以噶当巴的格西们老是讲:“坐在法座上讲法的人当中,还有没入佛门的。”有没有皈依的心?内心深处对三宝有没有信任心?不管是大活佛、大格西、大法师,真正的佛教根本,最起码的知识,就是皈依的心。只有在内心深处已经皈依了三宝,那才算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不管是汉传佛教、藏传佛教、小乘佛教,都是一致的。

  不是说去寺庙里看看,磕个头,点个香,就算是皈依了,或者举行一个皈依仪式,就已经皈依了。当然,皈依仪式也要进行的,但是,最重要的,我们要训练出对三宝真正的恭敬心、信任心!一个人今天举行皈依的仪式,一下子就能生起对三宝合量的皈依心,那是不可能的。多多少少有一点皈依的心,但从根本上来讲,对三宝真正的心,是慢慢修,才能修成的,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很多人喜欢修大法,大圆满、大手印,但是真正的第一步,佛教入门的第一步——皈依的心——到底如何?如果对三宝的信任心是三心二意,今天看来是信,明天看来不太信,所修的法呢,就是密法,无上的法,无上瑜伽的法。连佛教入门的知识还没有掌握,能修得了大法吗?同样在汉传佛教里面的净土宗、禅宗,只要是佛教徒,第一步就是皈依。皈依不是今天修一段,明天修一段,就可以了。从学佛的那一天起,一直到成佛之前,都不能离开。不能说你是大活佛,就可以不修皈依。一天也不能离开这个心!修行再高,也不能离开基础。很多人不在基础上下功夫,只是追求最高的法门,这样得到的结果是不会圆满的,很容易碰到歪门邪道。有了扎实的基础,再往上学就学得快了。不管学净土,学密宗,学小乘,一切基础都是皈依。

  希望居士们,包括我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比丘,在皈依上必须要下功夫。我们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个法就是要修皈依法。要不断地锻炼,才能生起真正的皈依心。真正生起了皈依的心,功德是无量的。我们这一辈子要是把皈依心真正修成的话,那是很了不起的!

  怎样才能生起皈依的心呢?要认识到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解决生死问题。不是只图这一世、眼前的消灾延寿,仅仅为这一点,不算是纯粹的佛法。学佛的目的,是要一方面解决来世的问题,第二方面就是要解决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然后为达到佛的境界来学佛。而不是说做样子来让人看看,以图扩大名声。

  要生起真正的皈依心,首先必须认识到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比如人间的痛苦——生老病死,是任何人也避免不了的,都要经过的,这四大痛苦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就更广,假如我们要离开这个肉体,来世必然会投生到六道轮回中(来世是不能不承认的),投生到什么地方?投生到善趣、恶趣?有没有投生到善趣的把握?这是很难说的!假如堕落在恶趣怎么办?餐厅里动物被残酷杀害,痛苦哇……假如我们变成这样的动物,那又怎么办?很多人说,地狱、饿鬼是看不到的,做为佛教徒,不能有这样的怀疑心,有了这样的怀疑心,对整个佛法都要生起怀疑的,那么我们的学佛还有什么用处?除了这个肌体以外,就是心识,心识是存在的,它是相续不灭的,如果这个不灭的心识来世要投生到畜生、地狱中,那可就痛苦了!

  还要认识到人间的痛苦。很多人认为人间很快乐,看不出自己的痛苦。的确,人间也有短暂的快乐,但那不是永恒的,而是不究竟的。一刹那间,就要变成痛苦。所以,这些快乐从本质上说,其实也是痛苦。退一步讲,就算是人间有这么一点快乐,人又能活多少年呢?要在生死中面对生死,那就必须按照佛法的道理修行自己,才能超脱六道轮回。所以认识六道轮回的痛苦,是生起皈依心的最殊胜的因缘。

  结束痛苦的方法是什么?就是要修行!苦是有因的,是由因果关系而来的。要想避免痛苦,就必须要修行自己的心。痛苦是由于烦恼,烦恼的根本是无明,就是无智慧,也就是说我们对生死的认识是错误的。佛陀把生死的真正规律,以及离开六道轮回痛苦的方法讲出来,这就是佛法。无论佛陀讲与不讲,生死的规律,就是这样存在的。

  我们错误的认为人间是快乐的。贪于人间的快乐。实际上快乐是短暂的,是无常的,是不究竟的。所以要寻找永恒的快乐,离苦得乐就是要永恒的快乐,不变的快乐。要达到佛的境界,必须要依靠佛法僧的帮助,才能结束六道轮回的一切痛苦,不依靠三宝是不行的!这样我们依靠三宝。

  要生起皈依的心,必须具足两种条件,一是认识六道轮回的痛苦;二是只有依靠三宝才能结束一切痛苦。光在口里念念,是不行的。佛法上怎么说,就按照这个道理来做,菩提道是靠我们一步步走过来的,只有这样,才能消除自己的一切业障。

  无始以来我们所积累的业障是很深的。慢慢观察自己的心,就会知道,从无始以来所学的就是烦恼,不用专门观想,它是自然俱生就存在于心的。而真实地生起善良的心,就必须要修行,要观想,才能生起一点点善心,很难生起的!所以要不断地修皈依。有了真正皈依的心,才能修其他的法,那时修任何法门都修得快。所以说,学佛的第一步,就是皈依三宝。

  皈依三宝,就是依靠三宝超脱轮回的一切痛苦,达到苦海的彼岸,不仅为自己,而且要为一切众生,这样我们的思想就转变为大乘的思想,利益众生。汉地的佛教、藏地的佛教,都是大乘佛教,不光佛教是大乘的,修行者也必须要达到大乘的程度。法是大乘的,修行者只有小乘的思想,法就不成为大乘。

  我们修行,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而且是为了一切有情的解脱。那么我们的法,就成为大乘的法。比如做功课,做法事、佛事,功德大小,主要靠自心。仅仅为了求名发财,消灾延寿,那功德就是这么一点,就是世间的法,所得的果也只是世间当中短暂的一些安乐。你做的佛事规模再大,也不成为大乘的法,功德是不圆满的。反过来,哪怕你仅供一盏小小的灯,或仅供一根香,而发心是为了一切众生的解脱,那么这个法就成为大乘的法,功德是很圆满的。不管是讲法的,听法的,都是如此。比如今天听法,我听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消除自己的业障,自他一切众生的业障。这样听法,就成为大乘的法。

  在修行上的功德差别主要是靠我们的心理状态,无论什么佛事,在家里作点功课或集体法会,都要有正确的思想,这样就会有功德,有成就。而不是说我们的成就展现在照片上,很多人喜欢说照片上出现什么花纹啊、光圈之类的,佛菩萨的加持力显示在照片上有什么用?佛菩萨的加持力要在心里得到!加持力到底得到没有?那就看我们的慈悲心有所增长没有?烦恼有所下降、减轻没有?有没有佛菩萨的加持力,有没有修法的成就,就是要观察我们的心情,而不是去观察照片上的什么光线之类的。

  八万四千法门都是由慈悲心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必需要修慈悲心,任何众生都平等的心,在修法的道路上,佛和众生完全是平等的。《入菩萨行论》里面讲:在修行的过程中,依靠众生、依靠佛,完全是同等的。不依靠众生,就不会成佛。任何众生都要用恭敬的心来对待。我们很愿意找别人的毛病,不观察自己的心,总是别人不对,这不对、那不对,那个法师不对,这个居士不对,总是说别人,而不是观察自己的心。这样下去我们的法能修成吗?

  清净的心2

  我今天讲的题目,可以说是修净相,修净相就是修清净的心。

  修学真正的佛法,不管是汉传、藏传、小乘,都要一视同仁地对待。对于佛陀的教法,只恭敬一部分,不恭敬全面,对佛法有了分别心,这算是一个真正的佛弟子吗?所以修法最好是对治自己,最殊胜的方法就是要对治、观察自己的心。找别人的毛病,看来是别人有缺点、别人有错误,其实这都是我们自己认为的,我们观察得不一定正确,别人也许有很大的功德,在他的功德方面应该要考虑,不能说只考虑别人的缺点,不考虑别人的功德。学佛就是要对一切众生都要有慈悲的心。比如我们居士林,有修净土的,有修显宗的,也有修密宗的,但都是相同的佛弟子,只是法门不同而已。总体来讲,都是一个目标,就是要离苦得乐,要达到佛的境界,救度一切众生。如果互相排斥、互相诽谤,结果都是诽谤佛法!谤法的罪过,在佛典里面说是最严重的。佛法要兴旺起来,必需靠我们佛弟子,有了如理修法的佛弟子,才有佛法的兴旺。没有这样的修行者,…

《清净的心(联波仁波切)》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