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烟酒与健康▪P3

  ..续本文上一页之一,并且接连抽了几支,忽然间,胸骨下面一阵疼痛,向左肩部放射,接著手足发冷,额头出汗,胸口闷得像要炸开似的,我心中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心绞痛首次发作。

  “我力持镇静,推开门到空气新鲜的地方用力吸气,两三分钟以后,一切症状缓解,渐次恢复正常,我知道危机过去了,但我已到鬼门关前打了个转......”

  这个朋友说的一点也不错,在密不通风的房间里,燃烧著瓦斯炉,火锅中的热雾充满空间,再加上几支老烟枪不停的抽烟吐雾,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愈来愈高,这正是诱发心绞痛最“理想”的场所。

  心绞痛又名狭心症,是“缺血性心脏病”的一种,原因是血液和氧气的供应不够心肌需要,心肌一时缺血缺氧而发作的。这种病冬天较易发作,发作在紧张、忙碌、登楼、爬山、情绪激动,或连续抽几支烟的时候。

  香菸的烟雾中,含有百分之一到百分之五的一氧化碳,愈抽到末端一氧化碳愈高,高浓度的一氧化碳进入肺中,静脉血在肺中进行气体交换,目的是吸取空气中的氧气,而抽菸者吸入肺中的气体却含了高量的一氧化碳,而一氧化碳和血色素的亲和力,较氧气高三百倍,一氧化碳和血色素结合,“纠缠”著血色素,使血色素失去吸取氧气的能力,一支菸的一氧化碳,当然影响不了多少血色素,但一支接一支的抽,再配合上其他因素,情况就不一样了。

  再加上香菸的尼古丁,能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同时刺激肾上腺,放出一种Catecholine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血脂肪的浓度和血小板的粘著性增加,使心脏节律失常,跳动加速。这一切,对正常人影响尚小,但对已有冠状动脉硬化、或发作过心绞痛的人,在在都是诱发疾病的原因。

  美国研究机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和心绞痛,非致死性的发病率和抽菸有关。抽菸亦为致死性心肌梗塞症的主要危险因素,与同样年龄的人比较,抽菸者较不抽菸者的发病率,高出二倍以上,而其危险性与抽菸的数量成正比。

  支气管炎和肺癌都是慢慢发生的,而香菸中的一氧化碳诱发心脏病,却可能使人立即致命。

  九、乳汁中的尼古丁

  一个会抽菸的母亲,如果她生产不久,正在哺乳期中,则她喂给婴儿的,不仅只是乳汁,同时连尼古丁也喂到婴儿的肚子里。

  美国洛杉矶的桑逊医师,他曾研究过抽菸妇女,在哺乳期间对婴儿的影响,他发现,一个抽菸的母亲,她一次喂给婴儿的乳汁,其中尼古丁的含量,如果分析出来注射入一只青蛙体中,足以使这只青蛙中毒。

  抽菸妇女,哺乳期间多数乳汁不足,甚至于在制菸工厂中工作的女工,她虽然不抽菸,日与菸草为伍,以致其乳汁中也有尼古丁的成分。

  不仅吃乳的婴儿受香菸的伤害,连未出世的胎儿也难幸免,根据研究资料,在怀孕期间抽菸的妇女,其所生的婴儿,平均较不抽菸的妇女生的孩子轻一百五十到二百四十公克,而抽菸妇女的早产婴儿,也较不抽菸者高出二至三倍。

  一个妇婴卫生机构,以八千名孕妇做为研究对象,结果显示,怀孕期抽菸的妇女,其胎儿流产、死产、或产后不久死亡的危险性,较不抽菸者高两倍,而其危险程度与其抽菸数量成正比。

  胎儿何以也会受到香菸的影响呢?原因很简单:(一)孕妇的血液里含了较常人高出数倍的二氧化碳,相对的就降低了血液中的含氧总量;(二)尼古丁影响到孕妇和胎儿的血管收缩,使胎盘的血管血流滞缓,血量减少;(三)胎儿在子宫里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足够的血液,发育自然受到影响,其他的危险性也相对的增多。

  此外,香菸对其他相当多的疾病都有不良的影响,例如患有消化性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或胃溃疡的人,抽菸使病者疼痛发作的次数增加,也拖延了治疗的时间和效果,因为菸的毒素扰乱了胃液酸碱分泌的平衡,而尼古丁又扰乱了胃幽门的蠕动,使十二指肠液和胃液反流,这样的后果自然是疼痛次数增加,对疗效打了折扣。

  原来抽菸的人,一旦戒菸,多数会体重增加。反过来说,抽菸期间体重不增加,那本来不是他正常的体重,而是新陈代谢受到菸的干扰,因而压抑了饥饿感使食欲降低的关系。

  一个运动员如果抽上了菸,无疑的是在摧残他自己的运动寿命,理由很简单,所有抽香菸的人,肺功能都受到影响,抽得愈久、愈多,其肺活量也愈低,一个运动员肺活量降低的时候,他还有运动的前途吗?

  十、抽二手菸的受害者

  抽菸的人燃上一枝香菸时,这支菸中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有百分之三十是散发在空气中,再加上抽菸者所吐出的烟雾,更增加了空气中尼古丁和一氧化碳的成分,如果三五个人在房间中抽菸,其中有一个人不抽菸,这个不抽菸者,他自空气中所吸入的尼古丁和一氧化碳,并不少于其他抽菸的几个人——这个不抽菸而吸入烟雾毒质的人,叫做“二手菸的受害者”。

  我们在火车上、餐厅里、电影院中、办公室里,随处可以看到被强迫抽二手菸的人,如果在空间大、空气流通的场所还好,若在空间小而空气不流通的地方,被迫抽二手菸的人,轻者感到气闷,呼吸不畅,重者咳嗽连连,甚至会引起气喘——如果本来有气喘宿疾的人。

  抽二手菸的伤害并不仅祗如此,甚而会严重到“要命”的程度,七十四年联合报上有一则新闻,标题是“二手菸、要命!”副标题是“吞云吐雾室内的污染,不吸菸的反而遭殃。”新闻内容是:

  “合众国际社华盛顿五日电:美国政府一名科学家说,吸菸产生的烟雾,已成为最能致命的室内空气污染物之一,而且预计美国境内,一年内有五百至五千不吸菸的人因而丧生。

  “环境保护署、空气与辐射局分析家雷培斯昨天说:我相信这个数字是五千,下限是五百,当然不会低于五百。”

  新闻中接著说:“雷培斯的报告,是将香菸产生的间接的或“被动”的烟雾,列为因空气中传播的致癌物所引起的致命癌症的主因。

  “雷培斯和海军研究实验室的化学家劳瑞,是根据几年来,研究暴露在烟雾中不抽菸的人所得的结果,提出上述报告。”

  该新闻最后结论说:“环保署对于间接烟雾,每年能使五千个不抽菸的人丧命,尚持质疑态度”云云。

  老实说,烟雾能使抽二手菸的人丧命,绝对有其可能。因为一支燃烧后菸中的尼古丁,有百分之三十散发在空气中,抽二手菸的人,由鼻孔吸进了烟雾,到肺叶中与肺泡接触,他抽入的尼古丁并不比抽菸的人少,他当然会和抽菸的人感受到同样的伤害。

  十一、人类的觉醒

  香菸问世足有一百年之久,人类对它只有爱好没有批评,它享尽了人类的宠爱,可是到了一九六○年之后,批评它,说它坏话的人愈来愈多了——这些人包括了科学家、研究者、医师、环境保护机构。

  事实上,早在一九五八年,美国的约翰霍金斯大学·皮雅鲁教授就提出了一份研究报告,其报告中指出:

  十万名三十岁而不抽菸的人,有六万六千五百六十五个人活到六十岁。

  十万名三十岁而小量抽菸者——日抽二十支以下,有六万一千九百九十一个人活到六十岁。

  十万名三十岁大量抽菸者——日抽二十支以上,只有四万六千二百六十六个人活到六十岁。

  一九六二年甘乃迪政府时代,曾下令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抽菸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机构,大规模而彻底的研究,证实皮雅鲁教授和其他许多批评者的结论都是正确的。因此,美国国会不得不于一九六五年通过一项法案,要制菸工厂在香菸盒上印出:“小心,抽菸可以危害你的健康”——Caution, Cigarette Smoking may be hazardous to your health。

  一九七○年,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在第二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上,提出“香菸对健康影响”的报告,结论是:“与抽菸有关的疾病,为已开发国家的病发和早死很重要的原因,在这些国家中管制抽香菸,比任何其他预防医学行动,更能改善健康和延长寿命。”

  到了一九七六年,在日内瓦举行第二十九届世界卫生大会,鉴于无可争辩的科学证据,证明抽菸为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癌的主要原因,并为心脏病发作及怀孕有关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很少有国家采取有效步骤加以管制,因而建议各国政府,应管制菸草和预防抽菸,并应加强抽菸影响健康的卫生教育。

  大会并呼吁大众传播机构、民意机构、民间机构、卫生和学校当局与之合作,发起不抽菸运动,对戒菸者予以支持,并进一步吁请各国政府,要保护不抽菸者免受到香菸污染的伤害。

  各国政府为了菸税收入,或专卖利益等因素,本不愿禁止,甚至有意无意的鼓励人民抽菸,但舆论的呼声愈来愈高,各国政府不能再装聋作哑,首先是瑞士、意大利、捷克等国不准香菸在无线电台及电视上做广告,接著丹麦、瑞典、挪威也相继施行,美国继香菸盒上印警告之后,也禁止了电视和电台的广告。

  人类已认识了香菸的毒害,开始觉醒,对香菸展开了宣传战,但这是持久战,要持之以恒,不是立竿见影的事。

  最近两三年,“拒吸二手菸”运动已在社会上蔚为风气,如公路汽车上禁止抽烟,铁路快车上分为抽菸车与不抽菸车,许多公共场所也划分抽烟区与不抽烟区,到了美国菸酒进口事件爆发后,不止是拒吸二手烟,而是“禁菸运动”风起云涌,瘾君子们,该是戒菸的时候了。

  十二、赶快戒菸

  香菸之为害,人尽皆知,但何以戒不了它呢?一句话说完:“积习难改”。

  戒菸比戒酒难;喝酒,要找个题目,要有个场所,要有适当的对手;抽菸则不然,不拘时间,不拘场所,不需要对手,任何时间地点,都可以顺手摸一支。所以,抽菸是“上瘾容易戒除难”,一百个戒菸的人中,难得有三两个人戒除成功,因此,幽默大师马克吐温说:

  “戒菸还不简单,我常常戒。”

  ——常常戒,就是一次也没有成功,

  其实,这只是意志与毅力的问题。我们要知道,是我们在抽菸,不…

《烟酒与健康》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