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介绍兜率净土法门(成一长老)

  介绍兜率净土法门

  

  成一长老

  

  弥勒历史

  

  智光经云:过去古世有弥勒如来,在众华敷世界,成等正觉时。有智光明仙人,最初闻古弥勒佛说慈三昧光大悲海云经,起而问难,不为所屈,乃发心皈依,并誓愿成佛,亦名弥勒。又其初生,即不食肉,故号慈氏。梵语弥咀利耶,华语译音弥勒,义是慈氏,又称阿逸多,华语译曰无能胜,谓菩萨慈心利生,没有能胜过他的。

  

  当释迦牟尼佛,在娑婆世界成佛时,弥勒菩萨与释迦佛,同时出生在印度。弥勒生于南印度,波罗奈国,劫波利村婆罗门家。菩萨初生时,即具足三十二种大人之相,聪颖超群。为欲化度父母族人,发心依佛出家,未久即能通达一切经典,从佛游化,以诸色像,普门示现。后在法华会上,助佛宣化,蒙佛授记。十二年后,上生兜率,建立天宫净土,接引天宫行人,同归法化。后于娑婆时间,五十六亿七千万年,下生娑婆世界,次补释尊,示成佛道。龙华三会,度人无数。

  

  历史传说,梁朝时代的傅翕居士,是弥勒菩萨的应化身。曾有梵僧问他;「吾与汝同在释尊前立誓,同生兜率,化诸天众,何时当归?」翕曰:「当以度生为急,何暇思天乐耶?」傅居士逝世,有偈曰:「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又在临终前,对大众曰:「我从第四天来,为度汝会,次补释迦世尊也。」人乃知其本迹。

  

  佛祖历代通载卷十七曰;「明州奉化,布袋和尚,号契此。为人不拘小节,常携一布袋,游化市缠,见人即乞衣服、饮食,悉入袋中,亦未见其取用,人号之为长汀子。」尝卧雪中,雪不沾身,人皆奇之。示人吉凶,无不灵验。有保福和尚,问其佛法大意,师放下布袋,叉手而立。保曰;「更有向上事否?」师负袋去。又有僧问:「和尚于此作什么?」师曰:等个人来,曰:人来也!师曰:汝非是此人!师临终坐磬石上,说偈曰:「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

  

  兜率净土

  

  弥勒菩萨,于上生兜率天宫之后,以其历劫修集之福因,感得内院庄严净土。当弥勒菩萨蒙佛授记,上生兜率天宫内院之后。众天子虔诚礼敬,发誓愿已,即以宝珠天冠,化成各种宝物,及天宫殿,而为供养。时有天神,名牢度跋提,愿为菩萨建善法堂。愿已额上,出生五百亿宝珠、琉璃等,彼诸摩尼宝珠,旋转空中,化作四十九色微妙宫殿,其诸栏楯,皆七宝成,栏楯之间,化生九亿天子,五百亿天女,天子天女,各化万亿七宝莲花,花上放光,无量光芒,光中天乐,不鼓自呜,乐声所演,都是讲的:四弘誓愿,十善业道、四无量心等五乘教法,闻者皆能发起无上菩提之心。时诸宫殿,垣墙之中,有琉璃渠,渠皆五百亿宝珠合成,一一渠中,有八味水,八色具足,其水上涌,绕梁栋间。

  

  内院七宝宫中,有狮子座高四由旬,皆以阎浮檀金,及以白银、升璃、玻璃、赤 珠、玛瑙而严饰之。狮子座的四角上,化生四色莲花,所有的莲花,皆是百宝庄严而 成,其宝各放百亿光明,非常美妙。五百亿,众宝庄严之法座,宝帐。四维上下,各 有万千大梵天王,各持名贵珠宝,化作宝铃,悬诸宝帐,并以罗网,覆其上。时有 无数天子、天女,并诸眷属,各执宝花,散狮子座,其座四角莲花之中,自然化生四 百宝女,手执白拂,周围侍立。宫殿四角,有大宝柱,柱中各现百千楼阁,皆以摩尼 宝珠,以为交络。各楼阁中,都有百千美妙天女,手执乐器,演扬着:苦、空、无常 、无我的,诸般波罗密。时十方诸天,报尽往生兜率天宫,亲近弥勒菩萨,进修佛道 。时又有宝幢、华德、香音、喜乐、正音声等,五大护法天神,各执以一兆劫数,说 不尽的各种不同的珠宝莲花,妙音、音乐、梵呗,妙庄严具,庄严宫殿内外,及大环 境,上供弥勒菩萨。乐中演扬出:五戒、十善、四谛、十二因缘,以至六度万行,无 量善法,利益众生。修学佛法的人,见色、闻音之后,心皆清净。以上简述兜率净土 的一切庄严,若广说者,释迦世尊曾说:「穷十小劫,也难说尽。」

  

  往生条件

  

  弥勒净土的一切庄严,但看以上所说宫殿、宝渠,美妙音乐,诸庄严具,可以说 ,并不逊于极乐净土。而往生弥勒净土的条件,又怎样呢?下面再来介绍一下:

  

  弥勒上生经云:佛告优波离说:「若有比丘僧及诸大众,真发菩提心,不厌生死 ,愿处三界,利乐众生,期生兜率净土者,或求无上菩提者,或望亲近弥勒慈尊,随 佛下生,助佛度生者,当作如下观察、修持:

  

  若有皈依弥勒菩萨者,是人于无上道,得不退转,见佛光明,即得授记。

  

  若求灭罪业者,未来众生。欲生兜率天者,当作是观:观弥勒形像,及天宫庄严 ,作是观者,若见一天人,一莲花、若一念顷称弥勒名,此人除却千二百劫生死之罪 。

  

  若人闻弥勒名,合掌恭敬,此人除却五十劫生死之罪。若有敬礼弥勒者,除却百 亿劫生死之罪,设不生天,未来,龙华树下,亦得值遇,发无上道心。以下五法,应 如实修:

  

  第一、皈依三宝,精勤修诸功德,不损威仪。严持五戒,扫塔涂地,庄严道场。 以众名香、妙华,供养佛法僧三宝,行众三昧,深入正受,读诵大乘经典。

  

  第二、在家二众,严持五戒外,应持八关斋戒。如不着香花鬘及歌舞倡伎,故往 观听,不坐高广大床,不非时食等,依之严持不犯。

  

  第三、受具足戒,此指出家众而言,如沙弥(尼)的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 丘尼三百四十八戒等,都要完全受持,方为具足。

  

  第四、要身心精进,虽不断结,如得六通。心存慈悲利济众生,誓为众生受各种 苦,持念弥勒圣号,求愿往生。

  

  第五、要勤修十善业道,广利众生,此乃生天正因,读诵弥勒上、下生经,诸大 乘经,忆念天宫净土庄严,求愿往生。

  

  行者能依照以上五种法门,精进修持。不作异想、异行,誓愿要与弥勒慈尊,本 愿相应,方能如愿往生。

  

  另外,弥勒慈尊,悲愿无量,诸恶众生,祇要能虔心忏悔,发愿,称念弥勒菩萨 圣号,临命终时,也能如愿往生。

  

  其实,按照经文显示,往生弥勒净土的法门,太方便了。除前面所列几项要则外 ,祇要是在释迦世尊佛法中,结了佛缘,即使是一念善心,睹见佛像,其人即使不知 道敬信三宝,将来也都可以随愿往生。还有一类修学大乘佛法,发愿救度众生的菩萨 行者,临命终时,有人劝他念弥勒菩萨圣号,也能顺利往生。

  

  总之,往生兜率净土之易,读了如下一段经文即知其梗概。经云:「欲往生者, 但能闻是菩萨大慈名称,造立形像,以诸香花供具,诚心供养,礼拜,系念。是人命 欲终时,弥勒菩萨放眉间白毫大人相光,与诸天子,雨诸曼陀罗华,来迎此人,此人 须臾即得往生。值遇菩萨,头面礼敬,未举头顷,便得闻法,得不退转,于未来世, 得值恒河沙等诸佛如来。」

  

  净土比较

  

  在佛教的大藏经裹,具体介绍佛国净土的,有三部圣典:一是大家最熟悉的,介 绍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净土的阿弥陀经,无量寿经,和十六观经;其次是弥勒菩萨 上生、下生经,弥勒大成佛经,那是介绍一见人就笑的弥勒菩萨兜率净土及人间净土 的;还有一种是我们比较陌生的维摩诘经,所介绍的阿佛国净土,亦名妙喜净土。 弥陀净土在西方极乐世界,离我们娑婆世界,有十万亿佛土之遥。阿弥陀佛,今现在 说法。阿佛,亦名阿鞞佛,他的妙喜世界,离娑婆世界,有一千佛剎那么远,彼 佛今现在说法;弥勒净土。离我们最近,在本土二十八重天中的第四天---兜率陀天 内院,弥勒佛于娑婆世界,亲闻释尊说法,授予菩提之记后,即上生兜率,度彼天人 众,五十六亿万年后,下生娑婆,次补释尊,成等正觉,龙华三会,度人无数。

  

  往生条件之比较:欲生阿弥陀佛净土,必须要信、愿、行,三资粮具备,执持弥 陀圣号至一心不乱。蒙佛接引乃可往生,唯上品上生者,乃能一生彼土,即可见佛; 中下品者须历一生、多生,乃至十二大劫,方得花开见佛。阿佛净土往生条件,比 较方便,祇须精修六波罗密,称念彼佛名号,即得往生,一生彼国,即得见佛。弥勒 菩萨之兜率净土,往生修件,极其方便,分为两种:一是现生天上净土,若有众生不 厌生死,乐生天者,欲为弥勒菩萨弟子者,但能严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具足 戒,身心精进,不求断结,修十善法,思惟兜率天宫,庄严妙乐,称念弥勒圣号者, 求愿往生,临命终时,弥勒菩萨放光接引,即得往生。二是往生未来人间净土,此有 两条途径:是一般凡夫,现在死后,上生兜率天宫净土。是留在人间, 不厌生死轮回,方便救度众生,待至弥勒下生成佛,皈依慈尊,即生人间净土,蒙佛 授记。是时人寿满八万岁。

  

  以上三种净土比较,弥陀净土距离遥远,往生条件严谨,要具修三资粮,四十八 大愿行等,方得往生。属易行道中的难行道;阿佛净土,距娑婆较近,条件亦较方 便,但仍须具修六波罗蜜,四弘誓愿,自行清净愿,佛国清净愿等。十二大愿,亦说 十八大愿的细密功夫,亦可谓是易行道中的难行道。至于弥勒净土,那就太方便了, 其本愿唯须众生「薄淫怒痴」,成就「十善业道」。勤修功德,修戒定慧三无漏行。 即得往生。此佛本愿,在积极建立人间净土,所以较适合现代人间众生之须求。这真 是最极方便的「径中径又径」了。

  

  弥勒与华严之关系

  

  华严经要解云:此经所诠,以毗卢法身为体,以文殊妙智为用,依智断习,则…

《介绍兜率净土法门(成一长老)》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