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宗镜录卷第二十七▪P3

  ..续本文上一页即本法所依决定门。论云。是心即摄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者。即是根本摄末分际门。论云。一法界心。总摄一切生灭门法。是故名为摄世间。总摄一切真如门法。是故名摄出世间。论云。依于此心。显示摩诃衍义者。即是建立二种摩诃衍门。一者心真如门。二者心生灭门。一者一体摩诃衍。二者自体自相自用摩诃衍。作一法界。心真如门。即显示一体摩诃衍法。作一法界。心生灭门。能示自体自相自用摩诃衍法。乃至依真如门。所趣入之摩诃衍法。唯立体名。依生灭门。所趣入之摩诃衍法。立自名。以真如门中无他相故。生灭门中有他相故。他谓一切不善品法。自谓一切清净品法。若所对治他无。能对治自无故。唯言体。不说自焉。若所对治他有。能对治自有故。名言自不说体焉。又二种本法。各有十名。名通义别。一者名为广大神王。此中有二。一者鸠那耶神王。二者遮毗佉罗神王。第一神王。住金刚山。一向出生吉祥神众。第二神王。住大海中。遍通出生一切种种吉祥神众。过患神众。二种本法广大神王亦复如是。一体本法。一向出生真如净法。三自本法。自体自相自用。遍通。出生一切种种清白品法。染污品法。故自体契经中作如是说。文殊师利前白佛言。世尊。甚深极妙二种大乘。不觉同异。极疑众心。如宜世尊。为众更说。佛造作相。而告文殊言。善男子。如是二法。譬如金刚神王。及主海神王。其相各差别。谓如金刚神王。住金刚山。见诸境界。唯现金光。不现余光。真如一心金刚神王。亦复如是。唯有净法。无有余法故。又如金刚王。唯出清净眷属。当不出生杂乱眷属。真如一心。亦复如是。唯出生无垢清净法故。复次譬如主海神王。住大海中。出生种种粗恶眷属。种种善妙眷属。生灭一心主海神王。亦复如是。出生一切染净法故。二者名为大虚空王。此中有二。一者空自在空王。二者色自在空王。第一空王。以空容受而为自在。第二空王。以色容受而为自在。二种本法。亦复如是。一体空王。以无住处而为自在。三自空王。以有住处而为自在。故金刚三昧契经中作如是说。心如法理。自体空无。如彼空王。本无住处。一地契经中作如是说。一心法体。于诸障碍。无有障碍。令住诸法。譬如空王。于一切色得自在故。容受大种故。三者名出生龙王。此中有二。一者出生光明龙王。二者出生风水龙王。第一龙王。以净光明而为依止。第二龙王。以风水德而为依止。二种本法出生龙王。亦复如是。一体本法。以纯净法而为其体。三自本法。以染净法而为其德。故顺理契经作如是说。一心本法。纯一无杂。譬如光明龙王。以净光明而为宫殿。以净光明而为身相。以净光明而为徒众。无始契经中作如是说。譬如大海中。有大龙王。名曰出生风水。从其头顶。出生澄水。从其尾末。出生[漂*寸]岚。由是龙故。大海水常恒相续无有断绝。一心龙王。亦复如是。能生一切差别平等种种诸法。常恒相续无有断绝。四者名为如意珠藏。此中有二。一者金王如意。二者满主如意。第一如意。唯出金刚。第二如意。具足出生善不善物。二种本法。亦复如是。一。体如意。唯生净法。三自如意。通生染净故。如如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告金刚藏言。佛子。譬如金翅鸟王命终。然后其心入海。为如意珠。能生金沙。利益龙王。一心本法。亦复如是。能生真理。利益圆满者。本性智契经中作如是说。譬如遮多梨鬼为报恩故。于万劫为如意珠。利益海生。一心如意。亦复如是。能生长生死及涅槃法故。五者名为方等。此中有二。一者白毫方等。二者乱色方等。第一方等中。唯现前天像。第二方等中。通现五趣。如是二毫。众生身分显了分明。譬如明镜。二种本法。亦复如是。故摄无量契经中作如是说。清净法界。如白必萨伊尼罗。无尽法界。如乱必萨伊尼罗故。六者名为如来藏。此中有二。一者远转远缚如来藏。二者与行与相如来藏。实际契经中作如是说。佛子。如来藏者。唯有觉者。唯有如如。离流转因。离虑知缚。一一白白。是故名为如来之藏。楞伽契经中作如是说。如来藏者。为善不善因。受苦乐。与因俱。若生若灭。犹如技儿故。七者名为一法界。此中有二。一者纯白一法界。二者无尽一法界。第一法界。如空劫时。第二法界。如住劫时。真如法界契经中作如是说。空种无碍。如空长时。遍种无碍。如有长时故。八者名为摩诃衍义。一者一体摩诃衍。二者自体自相自用摩诃衍。广如前说。九者名为中实。此中有二。一者等住中实。二者别住中实。第一中实。如独明珠。第二中实。如顺明珠。中实契经中作如是说。离边真心。若真如依。如异同珠。若生灭依。如同异珠故。十者名为一心。此中有二。一者是一。是一一心。二者是一切。是一一心。第一一心。随所作立名。第二一心。随能作立名。一心法契经中作如是说。尔时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本地修多罗作如是唱。其心体性。非大非小。非法非非法。非同非异。非一非一切。何因缘故。今日自言。真如一心。因一故一。生灭一心。因多故一。将非世尊无有前后相违过耶。佛言。善男子。莫作是说。所以者何。心法非一。因所作一故。假名为一。心法非一切。因所作一切。故假名一切。而言一心。不说一切心者。随能作心立其名故。乃至广说。是名为十。如是十名。总诸佛一切法藏根本名字讫。故知总立一心。别含多义。真如门内。无自无他。生灭门中。有善有恶。随缘开合虽异。约性一理无差。如上十门。义味方足。又开则无量无边之义为宗。合即二门一心之法为要。二门之内。容万义而不乱。无边之义。同一心而混融。是以开合自在。立破无碍。开而不繁。合而不狭。立而无得。破而无失。是为马鸣之妙术。起信之宗体也。所谓开合立破。而不繁不狭。无得无失者。良由即是心故。设离斯旨。无法施为。若论正宗。非多非一。如天台涅槃疏云。如是正业。不可言三。不可言一。言一则失用。言三则伤体。即体而用。即用而体。

  问。既不可言三。云何说三。亦不可言一。云何说一。

  答。宗非数量。非一非三。说遍恒沙。而三而一。疏云。昔为破邪。说一为三。三不乖一。今为破别。说三为一。一不乖三。如此三一乃是诸佛境界。故云即体而用。一不违三。即用而体。三不违一。体用自在。破立无碍矣。

《宗镜录卷第二十七》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