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净土资粮▪P7

  ..续本文上一页然引起持名妙行。《要解》赞叹持名功德说:“言持执持名号一心不乱者,名以召德,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名号不可思议故,使散称为佛种,执持登不退也。”持名是横出三界的妙行。别的修行是难行道,持名是易行道,这是什么道理呢?因为“名以召德”。这个名字,就给你召来了万德。阿弥陀佛名号,称为万德洪名,由于这是万德庄严所成就的佛名。万德不圆满,怎么能成佛?即成了佛,名叫阿弥陀佛。这个阿弥陀佛名号乃是万德所成的。如蜜蜂采集了多种鲜花,酿成了蜜,我们吃的是蜜,不要直截吃花粉。我们念佛,同于持蜜。

  这是佛采集百花之精而成的蜜,我们食蜜即是吃了百花之精。佛的名号就是蜜,这是万德庄严圆满的果实。佛成了佛了,成就了名号,所以这个佛号就具有了万德。你念这个名字,就招来名号中的万德。

  如果还不容易体会,请再听几个比喻。例如人们修房子,房上有了师傅,你作他的助手,师傅说我要灰,你就把灰给他拿上去了。要瓦刀,就把瓦刀拿上去,要榔头把榔头拿上去。师傅说的都是名字,但依靠名字他就招来所要的物品。说灰就招来会,说瓦刀就招来瓦刀。所以你念阿弥陀佛就招来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寿无量功德,这个名字就这么重要。

  再有道绰大师《安乐集》中举两个例子。他说人要是被狗咬伤了,有个治法。把虎骨弄热,然后按在被咬的地方按摩,就能治好。但是在得不到虎骨时,就可把自己的手弄热,然后按在被狗咬的地方,嘴里念老虎来了,老虎来了,也能治好。这不就是名字的作用吗?底下还有道绰大师亲自实践过的例子。扭伤了脚可以用木瓜弄热之后揉脚。如无木瓜,就口念木瓜,道绰大师本人脚伤就是这样治好的,把手弄的很热,按在伤处揉,嘴里念“木瓜”“木瓜”,真的好了。这就说明了名字能起实际作用,即是“名以召德”。由于佛的功德不可思议,所以名号的功德也就不可思议。

  佛的功德是凡夫所不能想到的。大家都知道,在佛成道之前,魔来扰乱,可是魔所变的美女到佛前面就变的丑陋不堪。又用种种武器向佛进攻,但一切武器到了佛的跟前都停在空中,它的尖端都是莲花。魔就惊奇了,问佛有什么功德,能有这样威力。佛说你要问我的功德,地神知道,你问地神。于是地神就出来证明说,这个婆娑世界,没有一寸土地不是佛当年为了救度众生,舍弃生命而流血的地方,可见佛的功德难思。这个德咱们还能够理解,至于佛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的那个德,就更不可思议了。彻底打破无明,这个德怎么能思议得到呢?所以《要解》说:“德不可思议故,名号亦不可思议。又“名号不可思议”所以你散心念佛,仍能成为成佛的种子,何况执持名号到达一心不乱,为有不往生极乐世界之理!一旦往生净土,从此不再退转。不退转是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到了念不退,念念契理,纵容中道,心心流入萨婆若海,即一切种智海,亦即如来的果海。那还不成佛啊!念不退是别教初地菩萨和圆教初住菩萨才能证到的境界。往生的人不再堕凡夫地,叫作位不退。常住大乘,不堕二乘,叫行不退。凡是往生的人都证位不退,同时圆证三不退,可见持名功德,真实不可思议。

  又净土法门是易行道,是径路,而持名念佛是径中之径。《要解》说:“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净土。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观像如《般舟三味经》里所说,专看佛像,这叫观像念佛。观想就是《观经》里所说,观日,观水,观佛相好等等十六观。这叫观想念佛,都是净土的行。还有五悔,是(1)忏悔,(2)劝请,(3)随喜,(4)回向,(5)发愿。六念是念佛,念法,念僧,念天,念戒,念施。所有这一切修行如果成就了,都能往生净土。但其中有正有助,信愿持名是正行,至于礼拜,供养等等都是助行。正助齐修如同众宝俱备,但持名念佛乃宝中之王。

  《要解》说:“唯持名一法,收机最广,下手最易。”在佛说八万四千法门中,唯有持名念佛这一个方法,能广泛摄收种种根机的众生,上至文殊普贤,下及五逆十恶,都能契合,引导往生。所以说“收机最广”。至于“下手最易,呢?”人要开始修行,总得开步走,从原地迈出头一步,这就是“下手”。持名是最容易下手。刚会说话的小孩会念阿弥陀佛的人很多,可见“下手最易”。由于持名法门是这样殊胜,所以“释迦慈尊无问自说”。《阿弥陀经》没有人提问,是佛主动对众生开示,这是特点。例如《金刚经》是须菩提问“云何应往,云何降服其心”,《观经》是韦提希夫人问,那是有人提问。唯独《阿弥陀经》没有人问,是佛自说,可见法门太殊胜了,没有人会问到这里。于是佛就兴大悲,悯有情,主动告诉大家,乃“特向大智舍利弗拈出”。舍利弗在阿罗汉弟子中智慧第一。正因这个法门,须是有智慧的人,才能信受奉行。要知道能信就是大智慧,要能具足刚研究过的六信,那就是了不起的智慧,不可思议的智慧。为什么能怎么说呢?《阿弥陀经》讲了,这个法门是一切世间难信之法。不光说这个地球上的人类难信,乃是说一切世间,包括各各刹土,各各种类的有情,不但包括凡,也包括圣,一起都难信。既然如此,你能信难信之法,就说明你善根很厚,智慧很深啊!这是大智慧,不是普通的世间小聪明,所以这个法门特向大智的舍利弗拈出。《要解》用“拈出”这两个字,很有深意。禅宗常说释尊拈出花那桩公案。《要解》用了这个拈字,表明释尊说法,同拈花案的拈出并无二致。于是《要解》就倾吐肝胆,称性赞叹这个持名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这三句话都是佛之知见。所以印光大师极赞《要解》说,纵释尊亲作也不能过之。

  第一句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什么叫方便呢?通俗说来,方是方法,便是便利。《法华玄赞》说:“施为可则曰方,善逗趣宜曰便。”就是说,可以作为标准的行动叫做方,善于启发众生的根器的,叫做便。又《大集经》说:“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这就是说,能调理众生,道引他们归趣到无上正觉,叫做方便。现在《要解》说持名是方便中的第一,就真实显出持名的殊胜。为什么说是第一呢?由于其他大乘的法门多是先悟后修,见道,修道,而后证道。粗浅说来就是看清了路,才能走路。走路就是修道,走到家才是证道。没有看清路就要走,这就叫盲修瞎练与“煮砂作饭”。所以圆教须先悟才能修,至少应有个解悟。于是这下手就难了。下手都不容易,不要说证悟了。可是圆教中唯有持名法门下手最易,你只要信愿持名就决定往生。再推一步说,你纵然信愿还稍欠缺,但你不是会念佛吗?你念一句佛都有无量功德,散称都成为佛种,所以这个下手最容易,你念佛一句都有不可思议功德。由于下手最容易,得果又极殊胜,所以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

  密部《大毗卢遮那成佛经》说:“大悲为根,菩提为因,方便为究竟。”悲心很重要。《普贤行愿品》说:“一切众生而为树根,诸佛菩萨而为华果。”以大悲水饶益众生,则能成就诸佛的智果。“菩提为因”,菩提是觉悟。前以说过,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所以种菩提得菩提。以菩提为因,就是以觉悟为因,自然感得觉悟之果,就在于究竟利他的方便上。但能信愿持名,便生净土生三不退。这是方便。倘若没有这样的方便,众生就找不到一个能做到的方法,而得解脱,那么度生之愿都变成空说。所以“究竟”之果就是在这个“方便”之法上。蕅益大师赞叹持名这个法门是方便中第一方便,这话很有份量啊!持名法门是第一方便,还可从《首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得到证明。大势至菩萨说,过去有佛叫日月光佛,教我念佛三味。所以他就打了一个比方说:“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我们不想母亲,不愿意回来,那母亲想念有什么用。如果“字若忆母,如母忆时”于是“母子历生,不相违远”,母子便不会在分离了。这个比喻就说持名的方便,这可从凡夫的生灭心下手。众生的心是生灭心,念念生灭,能从这个心下手,那就容易了。至于其他圆教法门,例如《圆觉经》说:“以生灭心,而得圆觉,彼圆觉性,即随流转。”可见拿生灭心想去分辨圆觉,那圆觉之性就随著人的生心而流转了,也就有生有灭了,所以说不容易下手。唯有超胜独妙不可思议的念佛法门,可从众生的心下手。《念佛圆通章》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经中说明了就是从众生心下手。就是从我们现在念佛的这个心,就这样一声接一声的念佛,就必定见佛。专诚勇猛的当下就见佛,就与佛相去不远了。这里所说“必定见佛”已极殊胜,下面还说“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更微妙。就是说不须再用其他的方便之法,自然而然自己得到开明,开悟。悟得彻底那就是彻悟。如果能破一品无明,就证一分法身。破尽四十二品无明,那就是究竟佛。至于这个心怎样开呢?就是念佛嘛!你就是想像念母亲那样,念念都是南无阿弥陀佛,就必定见佛,并且还会“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只是念佛,自然而然自心开明。十方佛和一切佛世界都是我这自心所现,这个心要开明了,既是禅宗的大悟。可见禅净本来无二。这以下又打个比喻说:“如染香人,身有香气。”在香厂里工作的人,身上就自然带有香气。从前用香熏衣裳,把麝香放在箱里,衣服拿出来穿时,就是香的,这是自然而然的,你念佛就自然同佛一味。如同染香的人自自然然身有香气,所以说念佛是方便中第一方便,还有比这更方便的吗?念佛是小孩都会的,而所得的妙果,是无比殊胜。

  大势至菩萨又说,我就是“以念佛心,入无生忍”,没有靠别的方法。就从这个念佛的心入无生法忍了。“今于…

《净土资粮》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访美杂谈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