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实妙果。四种净土,即是(一)凡圣同居土,(二)方便有余土,(三)实报庄严土,(四)常寂光土。信愿持名而未能断见思二惑的人,往生凡圣同居土。因为仍有二惑,故虽往生仍是凡夫。若能念到事一心,断了二惑,就生方便有余土。若念到理一心并破无明,往生实报庄严土。破一品无明就分证一分法身,所以也分证到常寂光土。能生实报土那就是别教中的地上菩萨。一般念佛往生的人多半是生到凡圣同居土。但凡圣同居也不离常寂光土。《要解》说:“是生同居,即已横生上三土,一生补佛。”由于往生之人,都不退转,智慧深广,寿命无量,六时闻法,决定于此生中能补佛位。所以《要解》又说:“如斯力用,乃千经万论所未曾有”
往生极乐,必登补处,见于《阿弥陀经》及《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说:“极乐国土,众生生者,皆是阿陴(左为革)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补处。其数甚多,非是算数所能知之,但可以无量无边阿僧祗(右无点)说”《佛所大乘无量寿庄严清净平等觉经》(夏师会集无量寿经汉,魏,吴,唐,宋五种译本而成之善本)中阿弥陀佛第三十五愿名为一生补处愿。愿文曰:“我做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究竟必至一生补处。”往昔传诵之《无量寿经》魏译本,文曰:“来生我国,究竟必至一生补处。”两本相同,可证凡往生者,必定于一生中补佛位,同于现在兜率天内院之弥勒大士,同名一生补处。这是阿弥陀佛的本愿。佛即成佛,愿以落实。所以带惑凡夫,一旦往生,便是阿俾(左为革)跋致,究竟都是位齐补处,也既是一生成佛。如上胜因妙果举体是不可思议。所以《要解》赞叹说“极乐人民,普皆一生成佛,人人必实证补处。”“释迦一代时教,唯《华严》明一生圆满,而一生圆满之因,则末后《普贤行愿品》中,十大愿王,导归极乐。”由上可见,从凡夫心,以信愿持名为因,决定能得往生净土,位登补处,一生圆满,一生成佛,不可思议的妙果。所以说这是方便中第一方便,了义中无上了义,圆顿中最极圆顿。
蕅益大师悲心无穷,感慨万千。痛心疾首,大声疾呼。接著说:“嗟乎!凡夫例登补处,奇倡极谈,不可测度。《华严》所禀,却在此经,而天下古今,信鲜疑多,辞繁义蚀,余唯有剖心沥血而已”大师说,凡夫往生,一例都成为补处菩萨,这是最奇之说,登峰造极之谈。经中以《华严》最尊,但《华严》所独明的一生圆满之教,却落实在阿弥陀经的大小二本。可是普天之下,从古至今,对此信受者极少,怀疑的人很多很多,虽有言教,但义理却已隐晦。可哀可伤,所以大师悲痛至极地说“唯有剖心沥血而已!”大师愿剖出心肝,流沥热血与无明相见,而如是说,希望世人于此生信。我今普愿一切见闻此说之人,三复斯言,切莫再轻净宗为低浅之法。章未复于《要解》外,更引蕅益大师一段开示,作为印证。蕅益大师云:“念佛法门,别无奇特,只是深信,切愿,力行为要尔!只贵信得及,守得稳,直下念去。或昼夜十万,或三万五万,以决定不缺为准。毕此一生,誓无改变,而不得往生者,三世诸佛,便成诳语。一得往生,则永无退转,种种法门,悉得现前。切忌今日张三,明日李四......岂知念得阿弥陀佛热,三藏十二部,极则教理,都在里许;千七百案,向上机关,亦在里许;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三聚净戒,亦在许里。”
(七)后语
念祖这次向诸位汇报和请教,开始于七月初十莲花生大士圣诞,今日结束,又喜逢大势至菩萨圣诞,因缘很好。现道场已进行至第五日,会中或有人会想到,打七已念到第五天了,盼能有见佛见光之类的感应,这对于修持很有妨碍。印光大师有一段开示,针对这个通病,一针见血,作了开示。印光大师云:“关中用功,当已专心不二为主,心果得一,自有不可思议感通。于未一心前,切切不可躁妄心,先求感通。一心之后,定有感通,感通则心更精一。所谓明镜当台,遇形斯映,纷纷自彼,与我何涉?心未一而切求感通,即此求感通之心,便是修行第一大障。况以躁妄格外企望,或致起诸魔事,破坏净心。”我们对于印老这段开示,应铭记在心。
末后,恭录先师夏莲老昔年在极乐庵念佛七道场所作四偈,这都是持名妙行的真实经验。偈云:
其一
念佛最忌 精神涣散 字句模糊 先快后慢 即无音节 又不连贯
心不应口 声不摄念 轻忽养识 古德所叹 如此念法 永难成片
其二
声和韵稳 字正音圆 恳切圆密 沉著安闲
声合乎心 心应呼声 心声相依 妄念自清
其三
佛号如珠 念头如线 分则各离 合则成串
心不离佛 口不离念 如线贯珠 相续不断
其四
未能一心 先求专念 未能不乱 先学成片
真勤真专 功效自见 无须闻人 还请自验
以上四偈是夏师关中真实受用,也正是念佛法门的要领。古云欲知山前路,须问过来人。以上四偈,正是过来人所说的话。希望闻者与《要解》一并参究,深信切愿,老实念佛。若能具足信,愿,行三种资粮,必定圆证位,行,念三种不退。赘语已尽,末后普向十方三世三宝,在座大德信侣恭敬顶礼。乙丑夏,为本书三版,对拙著再作校定。末后敬集《要解》文句,为一联语,文曰:
从事持达理持,即凡心是佛心。
此真道破净宗奥秘,画龙点睛之妙句,念祖借花献佛,谨此普作供养。
八五年夏历六月十九观音大士纪念日黄念祖于北京妙云轩。
按北京佛教居士林前林长黄念祖老居士是一位科学家(无线电通信工程学教授)和显密圆通的佛学大通家。他于密乘造诣甚深,而自行化他一以净土为归。现正在作重要著述中(《佛说大乘无量寿经解》),诚为当代的正至正行,不可多得之大德。愿有缘得阅本书者,同启净信,同修净业,同生净土,同成佛道!
《净土资粮》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