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唯识研究 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

  唯识研究

  周叔迦

  第八章 阿赖耶识的四分

  唯识哲学有两条定理:第一阿赖耶识是万物的本源,人生的本源;第二识的作用是绝待的不是对待的,就是识自身的见分了别相分①。将这两条定理连到一起来说,便是人生与万物决不是由阿赖耶所发生的单独一种东西,不过仅是阿赖耶识的相分。所有过去未来现在的宇宙人生既然全是阿赖耶识的相分;然而过去的宇宙人生已经消灭,未来的宇宙人生还未发生,何以能说也是阿赖耶识的相分呢

  因为过去的宇宙人生虽然已经消灭,它却有一种结果积蓄在阿赖耶识相分里;这未来的宇宙人生虽然还未发生,他却有一种应当发生的能力含蓄在阿赖耶识相分里。这过去的宇宙人生的结果就是发生现在和未来的宇宙人生的能力。所以这二种总叫做这一名词——「种子」。阿赖耶识叫做「种子识」,便是这个原故。

   阿赖耶识的相分所以包含三种:

   ㈠「种子」

   ㈡器界:便是现在的宇宙间一切万事万物。

   ㈢五根:这五根在万物之中有一种特别作用,便是为五识所依托的地方,所以要独成一类。这现在的前七识也是从阿赖耶识中的种子发生的,但是因为他各各有体,所以不是阿赖耶识的相分了。

  这「种子」的意义,是比类世间的物「种能生根茎枝叶」之意,然而它的作用与世间花木种子的作用完全不同。他有六种特点:

  ①刹那灭

  ②果俱有

  ③恒随转

  ④性决定

  ⑤待众缘

  ⑥引自果

  如何是种子刹那灭和果俱有呢

  这识是一种能力,不是一种有体质的东西,可以用色声香味触去测量的。譬如人有千斤的力量,在不用的时候,这力量并无体质也无容量,然而不能说没有;因为到工作的时候才可以显现出来。这识也是如此,在寂静真如之中没有所谓识,然而不能说没有。识既如此,识的相分当然也是如此。这种子的作用力未发生时是无体质无容量的,等到他的作用发生时,那时种子的形相才成立。而这时正是种子示现在宇宙人生的舞台上。所以说是果俱有。这发生是极快的,种子才生便灭,继续不断的更换,所以宇宙也进化不息。所以说是刹那灭。这有最好的譬喻,便是电影。种子是影片,宇宙人生是银幕上的像。这是「刹那灭」和「果俱有」的。

  如何是「恒随转」

  透过种子发现的宇宙人生,这叫做「现行」,就是现在行为。种子既是与果俱有,又是才生即灭。他灭了之后,便又由「现行」结成未来的种子了。所以直接了当说是「种子自类相生」。不是同花木的种子一样,种灭芽生,以至花灭果生,果还成种的;这种子在阿赖耶识中自类相生,永无了期。必须达到因为修行对治,证得最末的分位方能灭除,这叫作「恒随转」。

  如何是「性决定」

  便是由现行的善恶成决定善或决定恶的种子,这一法则不能改变。

  如何是「待众缘」

  便是种子单独不能发生现行,还要依待其他的缘。譬如草木的种子要藉日光水土为缘,这阿赖耶识中的种子也是如此。

  如何是「引自果」

  便是色法的种子还生色法的果,心法的种子还生心法的果,这一法则不能错乱。

   【注释】

  ㈠相分:就是一切万物的形能;它与「见分」相对。「见分」是一切生命主观的认识作用。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