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事师五十颂释▪P2

  ..续本文上一页法器,则不可传讲密法。《金刚鬘讲续》中云:“犹如狮子乳,不应置土器,大瑜伽续部,切莫传非器。”见到未经观察而随意灌顶的严重过患后,彼续中又云:“十二年间需观察,若不了知久观察。”

  己二(观察后当取舍之理)分二:一、所舍上师之法相;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庚一、所舍上师之法相:

  若想:如果需要观察所依止的上师是否具备资格,那何种人不具备上师的条件呢?

  具慧弟子切莫依,无有悲心憎恨害,

  骄傲贪执爱炫耀,不护根门之上师。

  具有智慧的弟子不能依止哪些上师呢?即从悲心到爱炫耀之间的所有过患样样具全的上师。无有悲心是指不愿意救度苦难深重有情的无有悲心者不能堪任密乘的善知识。憎恨是指嗔心十分强烈。害指的是言行举止喜欢损害他众或者怀恨在心。骄傲指贡高我慢,傲气十足。贪执是指爱财如命,死抓不放。不护根门即三门松懈,不守诸学处。爱炫耀是指自己稍有功德便向他人夸耀显示。此外,《金刚空行次第·第三十二品》中云:“嗔恨具谄诳,语言极粗暴,满足己功德,勿依此上师。”

  庚二、应依上师之法相:

  若问:那么,应当依止具备哪些法相的上师呢?

  稳重平和具智慧,安忍正直无谄诳,

  了知密咒续部事,具仁慈心通论典,

  了达十种真如义,擅长绘画坛城事,

  精通传讲密宗法,极具敬信根调柔。

  稳重是指身体威仪严谨慎重。平和指语言温文尔雅。具智慧到无谄诳之间是指护持意根。根嘎酿波尊者在《大幻化网释》中云:“具智慧即是妙慧高。”安忍即是堪忍容纳作害、苦行、深法。正直是指以清净心善待关爱一切众生。谄诳是指诸如贪图名利而引发的贪心痴心任何一种皆包括在内,对自己的此等过患,想方设法予以掩盖隐瞒,本来没有功德却装出一副具足功德的模样。无谄诳即无有诸如此类的过失。

  了知密咒续部事,根嘎酿波尊者在《大幻化网释》中特别着重地讲解了“了知密咒续部事”是指能得心应手地运用密咒与妙药遣除魔障。巴瓦巴札在《金刚空行续·第三十二品》中解释“了知密咒续部事”时说道:“所谓的密咒是指八句等;续部指所有的妙药;事即是功用之义;了知则为了如指掌。”也就是说,上师对于依靠密咒、圣物各自的作用而息灭魔障等事均应通达无碍。

  具仁慈心是希望众生远离痛苦的慈爱怜悯之心十分强烈。关于“通论典”,《金刚帷幕续》中云:“通达一切诸学问。”这里主要讲的是通晓内明中的三藏等经论之义。

  十种真如:无上瑜伽续《金刚藏庄严续》最后一品中云:“二遮遣仪轨,秘密智慧灌,降伏之仪轨,食子金刚诵,猛修之仪轨,开光修坛城,即内十真如;坛城与等持,手印姿势诵,坐式火施供,加行与收摄,乃外十真如。”这里已经宣说了内十真如与外十真如。两种遮遣是指诸如通过修十忿怒金刚来遣除病魔以及通过缮写系带而遣除。此续中虽然只讲了秘密与智慧两种灌顶,实际上秘密灌顶已经包括了宝瓶灌顶,第三智慧灌顶中也包括了第四灌顶,这么说来,其实十真如中已经宣说了四种灌顶。降伏是指诛灭大大小小的怨敌及其护佑者。做食子指的是善于制作诸如十五护方食子。金刚诵是指意与语金刚念诵,此外《十真如》中还讲述了许多增长咒语的念诵方式。猛修即是得受灌顶并具备誓言、戒律者由修法而得成就,如果在十八个月期间里修持仍未获得成就,则以猛修法用金刚橛来惩罚本尊。对于开光,也就是通常所理解的,大家都比较明白,故不作解释。修坛城指的是,观修智慧尊者的坛城并对其供养、赞叹、趋入坛城后接受灌顶、听受开许。关于此等详细内容当从《十真如》中了解。外十真如中的坛城是指有色、无色的坛城,等持即是指加行等本尊之瑜伽修法,手印是指印持本尊的手印等,姿势指的是右伸等,坐势指金刚跏趺座等,加行是指首先进行准备、迎请等并作供赞,摄收指末尾进行祈送智慧尊者。这是让叶西宁阿阇黎在《大幻化网注释》中阐述的。根嘎酿波将加行事解释为依靠四种事业,其余三者的意义与前者相同。念诵等剩余三者容易理解,在此不加解释。《大幻化网》最后一品中所宣说的十种真如也与后面的十类相同。如果是一位下续部的金刚上师,必须要精通十种外真如;作为一名无上乘的金刚上师则必须对十种内真如了如指掌。

  擅长绘画坛城是指在用线条绘制、用彩粉描画方面极有特长。关于此等内容,《大幻化网》中总结云:“稳固调柔具智慧,忍辱正直无谄诳,精通密咒续部事,擅长绘画诸坛城,十种真如皆当知。于诸有情施无畏,恒时喜爱大乘法,彼即称为阿阇黎。”

  精通传讲密宗法,按照恰罗匝瓦的译文“精通讲密之上师”来理解比较轻松,意思是对传讲密宗道十分熟练。

  极具敬信指的是前续中所说的“恒时喜爱大乘法”。对于总的大乘法门、尤其是密乘极为恭敬,具有稳固的信心。根调柔是指以正知正念守护根门,杜绝于混乱的外境中散漫放逸的行为。

  具有智慧的弟子所应依止的上师要具备的此等条件,若归纳而言,则可摄为悲心强烈、于大乘具有坚定不移的信心、对共不共乘的经论无所不知、十分精通引导有缘众生的道次第、三门防护恶行诸根调顺五种。《金刚帷幕续第八品》中亦云:“具相金刚上师尊,彼所宣说之密法,行者成就真稀奇。稳重具备甚深法,通晓一切诸学问,了知火施坛城咒,熟练开光做食子,精通十种真如事。护持声闻之行为,恭敬密乘之次第,若见有色则欢喜,擅绘坛城具念诵,摧毁一切根本罪,依靠密咒续部事,赐予世人诸安乐,依止如是真上师,何者亦莫诽谤之。”这其中已对金刚上师的法相作了广说。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金刚帷幕续》与《戒源续》中都特别强调地指出金刚阿阇黎一定不能犯根本戒,这是必不可缺的一个条件。因此前面所说的三门防护恶行应当放在首要位置。护持声闻之行为与《金刚鬘讲续》中所说的:“金刚上师外在言谈举止遵循别解脱的行为,内心喜爱甚深真义”之义相同。所以说,具足别解脱戒的上师中最殊胜的要属比丘金刚持,沙弥金刚持次之,不具出家戒的密咒师为最下等。《时轮金刚灌顶品》中引用云:“通达十真如上师,其中比丘最殊胜,中等所谓之沙弥,在家身份最下等。”依此足以说明如理守护戒律学处并具密乘戒的比丘是修持密宗最殊胜的所依。

  有些人将别解脱戒视为小乘而认为它与密宗格格不入,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这是由于他们对佛陀的经典最基本的道理一无所知所导致的。

  如果没有遇到上面所说的法相样样具备、十全十美的上师,那该怎么办呢?《修胜义续》中云:“浊世上师功过相混杂,无有何时何地无罪者,详细观察何者功德多,诸善男子皆当依止之。”正如这其中所说的那样,倘若没有得到一位具足圆满法相的上师,则当依止功德较多的一位善知识。

  金刚上师是一切悉地的根本,因此,诸多续部中讲述了许多上师应具足的法相。所以,想要摄受弟子的人必须了知身为一名上师所要具备的一切条件,并力求具足这些功德。对诚心想依止上师的弟子来说,也要努力寻找具全此等法相的善知识。即便是未能遇到,也要为将来能被具备圆满法相的上师所摄受而孜孜不倦地积累资粮、虔诚发愿。由此可见,了知上师的法相至关重要。

  同时,也必须知道所摄受的弟子应具备的条件。那么,什么样的弟子是所应摄受的呢?如《大幻化网第一品》中云:“喜爱善法与修行,恒时恭敬上师尊,平时勤供诸本尊,若具此德即弟子。”关于应舍的弟子,如云:“无有悲心怀嗔恨。”作为上师应该明白,具有此等过患以及与前述的功德相反之过患的人不能摄受为弟子。身为弟子,了知弟子的此等功过后,应当竭力断除过患、具备功德。

  丁二(广说依师之方式)分二:一、杜绝不恭敬;二、恭敬之方式。

  戊一(杜绝不恭敬)分四:一、杜绝轻蔑诽谤;二、杜绝扰乱师心;三、来世之果报;四、彼等之摄义。

  庚一(杜绝轻蔑诽谤)分二:一、总说;二、别说。

  己一、总说:

  身为弟子若故意,轻蔑如是之上师,

  则已轻侮一切佛,故彼恒时受痛苦。

  如果蔑视、诽谤具有前述功德的怙主上师,那么此人的下场必然是常常感受痛苦。

  若问:如何轻蔑上师才会受此报应呢?故意进行诋毁诽谤之人必将感受苦果。那么,何人对上师蔑视呢?当然是已经成为对方弟子之人。轻视诽谤的方式是怎样的呢?《吉祥胜续大疏》中云:“何者亦不应于令入瑜伽坛城之上师前口出不逊说:“你是破戒之人、你懈怠度日、你是笨蛋”。”正如这其中所言,以说“破戒者”等方式来谩骂侮辱上师。所谓的令入坛城者,其密意是指所有的上师,因为在传讲续部及窍诀之前要先令弟子趋入坛城,所以并非单单指授予灌顶的阿阇黎。应当清楚的是,所有的这些过患是就轻蔑诋毁总的金刚上师而言的。如果对境是自己的金刚上师,无论如何,都必须杜绝不恭敬的态度。诚如现德巴大师在《四百五十坛城仪轨释》中所说:“所谓不应诽谤是指,即便见到上师破戒等过失,也不应当不恭敬。”所谓的轻侮一切佛,已说明了轻蔑上师而恒时遭受痛苦的原因,其理与供养金刚上师则等同供养一切佛陀相同。

  己二、别说:

  若有人问:那么轻毁、诽谤上师到底要感受怎样的痛苦呢?

  诽谤上师之弟子,患传染病危害病,

  中邪瘟疫染诸毒,大愚之人依此死。

  遭受恶王及毒蛇,水火空行与盗贼,

  妖魔鬼怪众所杀,堕入无间之地狱。

  前四句偈颂按照恰罗匝瓦的译文“诽谤上师大愚者,患传染病诸害病,中邪瘟疫与毒物,依此外缘而死去。”比较通俗易懂。

  诽谤上师之人所要感受的果报有现世报应与后世报应两种。第一颂与“遭受恶王及毒蛇”至“妖魔鬼怪众所杀”说的是现世的报应。堕入无间狱是指后世的报应。

  其中传染病是指除了瘟疫以外的其它无法忍受的传染性疾…

《事师五十颂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