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从世间法来讲,除了三宝和上师,没有一个人比得上自己的父母亲。你从出生一直到长大,都是父母亲养育的,这个恩德非常非常大,是难以表达的。所以,一定要报答父母亲的恩德。
我去过很多地方,对这些事比较了解。以前我们中国人都是非常讲孝顺,非常恭敬父母亲的。现在情况就不同,很少有人崇尚孝道。你们看,你从小上学交的学费,你吃饭穿衣,都是父母亲供养的。如果你有小孩,你就思考一下,只要小孩快乐,我再苦再累都无所谓。你小时候你的父母也对你这么好的。毕业了,父母就帮你找工作,找到工作,就有工资了,你开始自己生活。这全都是父母亲的恩德,你知道吗?你们完全都不知道,认为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你们离开家自立了,就把父母亲丢在以前住的地方,几个月甚至一年都不去看他们,有钱了就认为这是我自己赚到的,应该是我自己享有。现在很多人都是这样想的。国外很多人就是这样,只管自己生活,不管父母亲死活。可是,碰到比较困难的事呢,又想到父母亲,又去找父母亲帮忙。你快乐的时候就不用父母亲,困难的时候就需要父母亲。父母亲真的很慈悲,你去找他们,他们一次又一次无条件的帮助你,没有什么舍不得的,很多钱财和好东西都慈悲地给我们,要自己用就很舍不得,这都是为了自己的小孩好。
要这样思维:一切众生和现在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曾对我百般关心,万般呵护,有好吃的先给我,有好衣先给我穿,极其慈爱地将我养育成人,他们对我的大恩大德比山更高,比海更深。然而,这一切恩重如山的父母,却无一不是深陷轮回泥沼之中难以摆脱,深受种种痛苦,但他们却因往昔的恶业,没有智慧,分辨不出什么是正法,什么是邪法,没有人去帮助他们,救护他们,他们自己也希望能寻找到一点快乐,每个人都不想受痛苦,但心里想的和现实往往是相反的。这都是因果报应。就象无依无靠的盲人漂泊在荒郊野岭。这些父母众生,都还在轮回之中受种种大苦,我怎能忍心弃之不管?!却想自己先解脱成佛,这岂不是太自私,太无情了!因此,我要向过去的大菩萨们学习,学习他们为帮助一切父母众生离苦得乐的而行种种菩萨行,只有修行佛法,才可以报答一切众生的恩德和帮助一切众生。我们都是凡夫,完全都没有办法真正帮助到众生。比方说,一个母亲和一个小孩同时都掉到河里,两人都不会游泳,两人相互都很慈悲对方。母亲想:“啊,我的小孩一定要得救。”她连自己都不顾。小孩想:“啊,我妈妈一定要得救。”也很慈悲他的妈妈。但两人都不会游泳,都在水里,两个都互相帮不了的,所以没有办法得到解脱。我们都是在轮回里的凡夫,想帮助众生,想帮助一切父母亲,却没有很大的力量,所以是帮不了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发菩提心:我一定要报答父母众生的恩德,一切众生我都要帮助,一切众生都要得到快乐,一切众生都要得到成就。我做功课、修心、打好大圆满的基础,就是为了一切众生而修行。要牢牢记住只有一个真切的愿望:为了轮回中的所有众生都能全部获得解脱而精进修法,同时念诵仪轨中的发心四句颂:
伙!(希有难得啊,无比殊胜啊,赞叹之意)
种种显现水月幻化相轮回相续飘泊众有情
自心光明法界中休息发四无量大乘菩提心
尽力多诵(五加行中要求至少应念十万遍),同时应了解句义:在六道中一切显现出来的境象,都如同水中月、镜中花一样虚幻无实的,众生却因愚痴执幻象为实有,造下种种恶业而在轮回里不断地生生死死,枉受轮回之苦不能出离。为了他们都能在自心本觉的法身光明中休息,永得妙乐,我从此生起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并使之扩大,升华至菩提心,发誓一定要将众生一个不留地度脱轮回苦海,直至他们都成佛。
同时对皈依境中的上师三宝圣众应生起虔诚的信心与无比的恭敬,每次结束修法时,观想一切圣众都化为虹光,融入中间的上师心中,上师又化成一道虹光融入自己的身上。以这个殊胜的因缘,上师三宝一切圣众心中的胜义菩提心传递到了自己的心中,我的心中也生起了与他们无二无别的胜义菩提心!
于是发愿:“如果珍贵的至宝菩提心,在我的心中尚未生起,愿急速生起;若已生起,愿它能不断扩大增长,并且永不退失。”最后以回向功德结束。
如果一定要找出八万四千个修行方法之中有什么可以固定套用的模式的话,那么这个模式就是前行的发菩提心,正行的无执着地住于空性和结行的功德回向。这是至关重要的三个神圣的原则,适用于任何修法。正所谓“万变不离其宗”。最初我们强调修法动机,是为了要去帮助一切的众生,这是我们真真切切的出发点。在正行的修法是,应了知“一切有为法,皆梦幻泡影”而修,如看电视,尽管电视机里的一切人、事都是这么活灵活现的,与我们如此接近,却全都是了无自性的幻像而已。每次修行结束,哪怕仅仅念一句六字大明咒,也应把由此产生的善缘、利益、安乐等等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
修发心仪轨时,很重要的是要有实际效果。古德说:“发菩提心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生起菩提心。”所以念诵四句颂时,自己心里一定要生起对众生真实的慈悲心,帮助、救护他们的真实心态,不然就是自欺欺人了。嘴巴上是念诵了十万发心颂,心里却没有菩提心,如此只是浪费了自己的时间,没有一点点的实际意义。
况且,你反反复复不断地在上师三宝前信誓旦旦去帮助众生,去慈悲众生,但却从没在行动上有任何表示,这难道不是在十万次地欺骗佛菩萨吗?还有什么比这种行为更罪业深重的呢?所以应当断除这种欺骗上师三宝,欺骗众生,欺骗自己的行为,时刻精进地修发心,努力让菩提心在心里真实地生起。
就这样修,菩提心就会越来越强大。
发菩提心是佛陀所说八万四千法门一切精髓的总汇心要。有菩提心的人就好象拥有如意摩尼宝珠一样,一切自当满足,没有菩提心的人一切修法都缺失了,也不可能开悟成佛。一切生圆次第的法门如:忏罪、集资、持咒、修本尊、上师相应法等等的目的也是在于能通过修法令你生起菩提心。
因此要明白,为你讲授菩提心窍诀的上师比起为你讲授其他法要的上师恩德更大。有一次,阿底峡尊者在提到他的各位上师时皆合掌当胸,但说到他的根本上师金洲大师时,双手合什于头顶上并流下眼泪,呼唤上师的尊名。他的弟子不解地问:“尊者,为何偏偏在说金洲大师时合掌于头顶,难道其它诸上师都比不上金洲大师的功德大吗?”阿底峡尊者答道:“我的所有上师都与佛无别,功德没有任何的差别,只是对我的恩德不一样。我现在心中有的这一点点菩提心,全都有赖于金洲大师的恩德而得到的,因此,他对我的恩德最大。”现在的众生大多喜欢去追求名气很大的上师,很大的法,对于修行来说,这完全是错误的。萨迦班智达曾说:“愚蠢的人追求名气,以名气恒量人;有智慧的人不轻信名气,他会先作深入细致的了解再作决定是否可行。”
什么才是我们需要的上师呢?不管他的名气是大是小,只要通过他的教导,我们能在身心中生起对慈悲、菩提心的了解与真实的体悟,这就是得到了最大的加持,这个上师就是对你恩德最大,也是你真正需要的上师。
所有的大成就者,都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名气大小只是他们的愿力,与众生的因缘不一样。有很多的上师生前都默默无闻,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有的甚至不名一文,被世俗人视为异类,可死的时候示现了虹光化身,这时所有人都去朝拜。那还有什么用呢?他生前你不去请问法益,等他去世了你才有信心,为时晚矣。而现在的末法时代,许多名师并不是明师,这是要千万小心的啊!所有好的上师传的法皆为你能产生菩提心,对菩提心避而不谈的所谓大法,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三、忏悔罪业的意义与修金刚萨垛
(一)忏悔罪业的意义与重要性
末法时代众生的共同特点就是不信因果,不怕造恶业。对许多佛教徒来说,表面上假装诵经修法,背地里实际却是作卑下恶劣的颠倒行径,依佛法教导行十善业并且完全不造恶业的人,非常稀少。
因此忏悔业障就成了修行的一个主要内容。一切众生本来具有圆满无缺的如来德相,只因为无明的遮蔽,无法显出本来面目。在修行的道路上,过去世与现在世所作的一切恶业,在因果成熟之时,造成很大的障碍,虽然精勤修了很多法,而没有结果,本尊不降,护法不临,四事业法:息、增、怀、诛无法成就,有些人因为得不到验相,反而会使信心锐减,无意乐修行。更重要的是,由于业障遮蔽本觉,虽多劫修行而无法明心见性。
生活在轮回之中,你能觉察到的恶业每天都在不断增加,在不经意所造的恶业更是防不胜防,这些恶业的持续增长,必定会导致下堕三恶道的最终结果。比如不断地往身体里注射毒品,长期如此又不去解毒,必生后患。
为了扫清修行上的障碍,一定要先忏悔,有句话说得好:“恶业的唯一功德是可以忏悔清除。”显宗和密宗里都有许多忏罪的方法,比如汉传佛教里也有大悲忏、药师忏、水忏、梁皇宝忏的方法,密法里的三十五佛忏等等方法。佛陀曾说,消除罪障有无量方法,其中最殊胜的方法就是金刚萨垛忏罪法。
金刚萨垛是集诸佛于一体,包括忿怒、寂静百尊,乃百部本尊之主,他的咒语百字明普摄了一切本尊心咒的精髓,可以说是咒中之王,具足虔诚地向金刚萨垛祈请并念百字明咒,等于祈请一切本尊,念一切本尊心咒。过去印度和西藏的大成就者在消除业障时,都是依靠金刚萨垛百字明来修的,因此称之为忏罪之王一点也不为过。密续中说过,如法修百字明满十万遍者,可以彻底清净一切的五逆重罪。
金刚萨垛佛在因地时曾发下大愿:“愿我证得无上佛果时,如果有众生造五无间罪,破坏三昧耶誓言,一旦他们能听到我的名号,对我有虔信,念诵咒王百字明,则一…
《大圆满前行讲义 第五章 不共前行——五加行实修指导》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