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中部89经 法的塔庙经

  汉译经文中部89经/法的塔庙经(王品[9])(庄春江译)

  我听到这样:

  有一次,世尊住在释迦族人中,名叫昧大鲁玻的释迦族城镇。

  当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以某些必须作的事抵达小城。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召唤长葛辣亚那:

  「亲爱的葛辣亚那!请令一辆辆吉祥车上轭,我们去游乐园看美景!」

  「是的,陛下!」长葛辣亚那回答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后,令一辆辆吉祥车上轭,然后回报憍萨罗国波斯匿王:

  「陛下!那一辆辆吉祥车已上轭,现在,你考量适当的时间。」

  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登上一辆吉祥车,然后以国王的威势盛况,从小城出发,前往园林。以车辆一直到车辆能通行之处,然后下车步行,前往园林。

  当在园林徒步散步、徘徊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看见清净的、令人欢喜的、少声音的、安静的、离人之氛围的、人独住的、适合静坐禅修的树下。看见后,生起关于世尊的忆念:

  「这些清净的、令人欢喜的、少声音的、安静的、离人之氛围的、人独住的、适合静坐禅修的树下,像我们尊敬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之处。」

  当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召唤长葛辣亚那:

  「亲爱的葛辣亚那!这些清净的、令人欢喜的、少声音的、安静的、离人之氛围的、人独住的、适合静坐禅修的树下,像我们尊敬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之处,亲爱的葛辣亚那!现在,那位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住在哪里呢?」

  「大王!有一个名叫昧大鲁玻的释迦族城镇,那位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现在住在那里。」

  「亲爱的葛辣亚那!名叫昧大鲁玻的释迦族城镇离小城多远呢?」

  「大王!不远,有三由旬,日间的剩余时间能到。」

  「那样的话,亲爱的葛辣亚那!请令一辆辆吉祥车上轭,我们去见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

  「是的,陛下!」长葛辣亚那回答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后,令一辆辆吉祥车上轭,然后回报憍萨罗国波斯匿王:

  「陛下!那一辆辆吉祥车已上轭,现在,你考量适当的时间。」

  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登上一辆吉祥车后,与一辆辆吉祥车从小城出发,前往名叫昧大鲁玻的释迦族城镇,在日间的剩余时间到达名叫昧大鲁玻的释迦族城镇,前往园林。以车辆一直到车辆能通行之处,然后下车步行,前往园林。

  当时,众多比丘在露天处经行。

  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去见那些比丘。抵达后,对那些比丘这么说:

  「大德!现在,那位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住在哪里呢?我们想要见那位世尊、阿罗汉、遍正觉者。」

  「大王!在这门已关闭的住处,小声地走过去后,徐缓地进入玄关,然后故意咳嗽并敲击门闩,世尊将会为你们开门。」

  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在那里将剑与头冠交给长葛辣亚那。那时,长葛辣亚那这么想:

  「国王今天欲独住,我应该站在这里。」

  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去那门已关闭的住处,小声地走过去后,徐缓地进入玄关,然后故意咳嗽并敲击门闩,世尊开门。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进入住处后,以头落在世尊的脚上,并以嘴吻世尊的脚,再以手擦拭,而报上名字:

  「大德!我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大德!我是憍萨罗国波斯匿王。」

  「但,大王!当看见什么理由时,你对这身体作像这样最高的敬礼,表示友好呢?」

  「大德!我对世尊有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依善而行者。』

  大德!这里,我看见一些沙门、婆罗门行有限梵行十年、二十年、三十年、四十年,过些时候,他们被善浴、善涂油,整理好发须,以五种欲自娱,但,大德!这里,我看见比丘们在有生之年到临终行圆满、遍清净的梵行,又,大德!除此处之外,我不见其他这么圆满、遍清净的梵行,大德!这是我对世尊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善行者。』

  再者,大德!国王与国王诤论,剎帝利与剎帝利诤论,婆罗门与婆罗门论,屋主与屋主诤论,母亲与儿子诤论,儿子与母亲诤论,父亲与儿子诤论,儿子与父亲诤论,兄弟与兄弟诤论,兄弟与姊妹诤论,姊妹与兄弟诤论,朋友与朋友诤论,又,大德!这里,我看见比丘们住于和合、和好、无诤、水乳交融,以友爱之眼彼此互看,又,大德!除此处之外,我不见其他这么和合的随众,大德!这是我对世尊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善行者。』

  再者,大德!我在园林与园林、游园与游园间走动、探查,在那里,我看见一些憔悴、粗卑、丑恶、成为蜡黄、全身浮现青筋的沙门、婆罗门,我认为人们的眼睛不想再见到他们。大德!我这么想:『确实,这些尊者或不乐于行梵行,或有任何他们所作的恶不善法藏覆,像这样,这些尊者憔悴、粗卑、丑恶、成为蜡黄、全身浮现青筋,我认为人们的眼睛不想再见到他们。』我去见他们后,这么说:『尊者们!为何你们憔悴、粗卑、丑恶、成为蜡黄、全身浮现青筋,我认为人们的眼睛不想再见到你们呢?』他们这么说:『大王!这是我们的家族病。』但,大德!这里,我看见比丘们以成为鹿[温驯]之心住于欢喜、踊跃、大喜的样子、诸根喜悦、不操心的、安心的、被他人施与而生活,大德!我这么想:『确实,这些尊者在世尊的教导中次第知道更卓越的特质,像这样,这些尊者以成为鹿[温驯]之心住于欢喜、踊跃、大喜的样子、诸根喜悦、不操心的、安心的、被他人施与而生活。』大德!这是我对世尊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善行者。』

  再者,大德!成为剎帝利灌顶王,我能杀应该被杀的,罚应该被罚的,驱逐应该被驱逐的,大德!当我坐在法庭上时,他们常常打断我的话,我[要求]:『尊师们!当我坐在法庭上时,不要常常打断我的话,尊师们!等我的话讲完。』而不得,大德!他们常常打断我的话。但,大德!这里,我看见比丘们每当世尊对好几百名随众教导法时,那时,没有世尊弟子们的咳嗽声或清喉咙声。大德!从前,世尊对好几百位随众教导法,在那里,某位世尊弟子清喉咙,另一位同梵行者以膝触碰:『尊者!小声!尊师!不要出声!大师、世尊[正]教导我们法。』大德!我这么想:『先生!实在不可思议啊,先生!实在未曾有啊,先生!以无惩罚、无刀剑而有这样被善训练的随众。』又,大德!除此处之外我不见其他这么被善训练的随众,大德!这是我对世尊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善行者。』

  再者,大德!这里,我看见某些贤智、聪敏、知异论、犀利的剎帝利,他们以慧的状态去破坏我认为的恶见。当他们听闻:『先生!沙门乔达摩确实将进入某村落或城镇。』时,他们安排问题:『这是我们去见沙门乔达摩将会问的问题,如果被这样问,他将这样回答,我们将这样论破;如果被那样问,他将那样回答,我们将那样论破。』当他们听闻:『先生!沙门乔达摩确实已进入某村落或城镇。』时,他们去见世尊,世尊以法说开示、劝导、鼓励他们,使之欢喜。世尊以法说开示、劝导、鼓励他们,使之欢喜后,他们没问世尊,将从哪里论破呢?无论如何他们都变成世尊的弟子,大德!这是我对世尊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善行者。』

  再者,大德!这里,我看见某些贤智、聪敏、知异论、犀利的婆罗门,……(中略)屋主……(中略)贤智、聪敏、知异论、犀利的沙门,他们以慧的状态去破坏我认为的恶见。当他们听闻:『先生!沙门乔达摩确实将进入某村落或城镇。』时,他们安排问题:『这是我们去见沙门乔达摩将会问的问题,如果被这样问,他将这样回答,我们将这样论破;如果被那样问,他将那样回答,我们将那样论破。』当他们听闻:『先生!沙门乔达摩确实已进入某村落或城镇。』时,他们去见世尊,世尊以法说开示、劝导、鼓励他们,使之欢喜。世尊以法说开示、劝导、鼓励他们,使之欢喜后,他们没问世尊,将从哪里论破呢?无论如何他们都乞求沙门乔达摩从在家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的机会,沙门乔达摩令他们出家。当在那里出家后,他们住于隐退、不放逸、热心、自我努力时,不久,以证智自作证后,在当生中进入后住于那善男子之所以从在家而正确地出家,成为非家生活的梵行无上目标,他们这么说:『先生!我们确实几乎完蛋了,先生!我们确实几乎灭亡了,以前,当非沙门时,我们自称为沙门,当非婆罗门时,我们自称为婆罗门,当非阿罗汉时,我们自称为阿罗汉,现在,我们是沙门,我们是婆罗门,我们是阿罗汉。』大德!这是我对世尊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善行者。』

  再者,大德!这两位梨师达多与富兰那是[我的]监督者,[吃]我的饭,[用]我的车,我是他们生活的施与者、名声带来者,但,他们对我不如对世尊尊敬。大德!从前,当我进军[攻击]并测试这两位梨师达多与富兰那时,在某个拥挤住处入住,大德!那时,这两位梨师达多与富兰那监督者以法谈度过大部分夜晚后,头向世尊[的方向],脚向我躺下。大德!我这么想:『先生!实在不可思议啊,先生!实在未曾有啊,先生!这两位梨师达多与富兰那是[我的]监督者,[吃]我的饭,[用]我的车,我是他们生活的施与者、名声带来者,但,他们对我不如对世尊尊敬,确实,这些尊者在世尊的教导中次第知道更卓越的特质。』大德!这是我对世尊法的推比:『世尊是遍正觉者,法被世尊善说,世尊的僧团是善行者。』

  再者,大德!世尊是剎帝利,我也是剎帝利;世尊是憍萨罗人,我也是憍萨罗人;世尊八十岁,我也八十岁。凡世尊是剎帝利,我也是剎帝利;世尊是憍萨罗人,我也是憍萨罗人;世尊八十岁,我也八十岁者,大德!以这样的机会,我对世尊作最高的敬礼,表示友好。

  好了,大德!现在我们要走了,我们很忙,有很多该做的事。」

  「大王!现在,你考量适当的时间吧。」

  那时,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起座向世尊问讯,然后作右绕,接着离开。

  那时,当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离去不久时,世尊召唤比丘们:

  「比丘们!这位憍萨罗国波斯匿王说了法的塔庙后起座离开,比丘们!你们要学习法的塔庙,比丘们!你们要学得法的塔庙,比丘们!你们要忆持法的塔庙,比丘们!法的塔庙是具利益的,[是]梵行的基础。」

  这就是世尊所说,悦意的那些比丘欢喜世尊所说。

  法的塔庙经第九终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邑名城(MA.213);舍卫城(AA)」,南传作「小城」(nagarak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照录原文。

  「法靖(MA.213)」,南传作「法的推比」(dhammanvay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根据法推断」(infer according to Dhamma)。

  「善趣向(MA.213)」,南传作「善行者」(suppaṭipann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实行好的路」(practising the good way)。

  「无为无求(MA.213)」,南传作「不操心的」(appossukke,另译为「无关心的;无为的;不活动的;少狂热的」),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生活安心」(living at ease)。

  「仙余及宿旧(MA.213)」,南传作「梨师达多与富兰那」(isidattapurāṇā),参看AN.6.44(《杂阿含991经》)。

  「法庄严(MA.213)」,南传作「法的塔庙」(dhammacetiyāni,另译为「法庙;法支提;法制多」),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对正法值得纪念的事迹」(monuments to the Dhamma),并引注释书的解说,此即「表达对法的崇敬」,当对三宝之一表示崇敬时,同时也对其他两者表示了崇敬。

  「贤智、…」以下整段同MN.27(《中阿含146经》)。

  「友好」(mittūpahāraṃ,逐字直译为「朋友+带来」),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友好;友谊」(friendship)。

  

《中部89经 法的塔庙经》全文阅读结束。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