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众生等基道果的显现,全部现量显现故,纵使可以无有怀疑地说为有,然而不观待胜义谛空性,唯一说有或显现不能成立,浩瀚无边的显现虽全部现量而有,但在实相上不成立,以胜义量可决定其为自相空性。
颂曰:
是故永时彼二者,一有一无不容有。
所以世俗胜义之二谛,犹如水与水的湿性一般,永时不能一者有而另一者无。应了知不存在一有一无是极为关要的。
己二、断除二者同力真实之诤论
颂曰:
设问二者力同时,并且若许真实者,
则成有时不空耶?
若问:以二谛量观察所得的现空义,或二谛若同等重要,故许二谛皆为真实,如是世俗诸法于胜义中是否成为不空?
颂曰:
二者自性不成立,二境实际非异体,
彼性空故怎不空?
二谛本来自性不成故,同为空性。世俗显现与胜义空性二者实际上不成异体,故任何显现的本体皆为空性,诸法怎会不是空性?
颂曰:
二者同力显现故,成立空性若不现,
由何了知彼性空?
二谛同等缘起显现,故现空二谛必定同等成立为空性。若无显现,如何了知其为空性?因无法了知无有显现的空性故。
颂曰:
是故二者不相违,互为显现于因果,
若知现有空亦有,永时彼二无合离,
现空遍于一切故,如何衡量亦真实。
现空二者不仅不相违,而且互相显现为因果,空故缘起,缘起故空。现空二者中一者存在时,另一者也存在,犹如火与火的热性一样互不分离。何时对此生起决定的定解,则无余断除对现空二者无有合离义的疑网。是故现空二者无有互不遍者,所以任何显现必定为空性,任何空性必定为显现,如何衡量现空二者,也不相违,乃为真实。显现乃空性,空性乃显现故,《心经》云:“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
颂曰:
若知显现即空性,则现证悟无实有,
若知空性即显现,而空不可证实有,
故见无离无合时,实有永时再不翻。
若了知色等显现其自体为空性,则可证知其显现为不成实有的空性;若了知空性显现为色等或是色等的显现,则可证知空性亦不成谛实,证悟空性亦不成实有。因此现见现空无合无离双运时,现空二谛将永时不翻成实有,永时不成谛实一体故,而不执著彼也。
颂曰:
一切显现实相者,空故无离亦无合,
由于舍弃显现外,单独空性不成故。
因现空无有离合,所以色等一切显现的实相为空性,与空性无合也无离。由于舍弃色等一切显现外,另外的空性少许也不成立故,无有单独的空性,因其本来即与显现无合也无离。总之,本来一切如来继承师已说:脱离方便与空性,
此乃不是真实道。
是显现与空性无合无离,一切空性也与显现无合无离,故宣说为无别或双运。
颂曰:
是故乃至轮番时,修习二谛即妙慧,
于此二取轮回时,不稳心与心所故,
真实智慧不显现,观察无垢二妙慧。
无舍无取当摄持,
现空二谛无合无离,同等重要,乃至以各自二谛量轮番修习各自二谛时,其为具二取的心所妙慧,于此具二取执著的轮回时,以心与心所的动摇,二取分别的障碍,不能显现和证悟远离二取执著戏论的无二光明智慧,对所述现空二谛无有迷乱垢染二量之妙慧,不应取一舍一而应同等摄持。
颂曰:
何时其中一不具,彼二所生双运智,
必定不得生起故,犹如燧木燧垫中,
若无一者不生火。
不应取一舍一的原因:二谛的二量中,若一者无有,则以二谛二量所生的无二双运智慧必定不能生起,由于因不具足故。犹如燧木与燧垫,若一者不具则无法真实产生火一样。
颂曰:
如来继承师已说:脱离方便与空性,
此乃不是真实道。
胜者如来及诸成就者于经续论典中数数宣说:脱离方便的显现分或智慧的空性分,则堕于一边,不是方便智慧双运的真实道。
己三、宣说二谛分开承认及其必要
颂曰:
是故若舍此二因,则永无法生大智。
因此,若离开二谛正量的二因,永无其他之因能于自相续中生起无二双运大智慧之果,故须依于此二因。
颂曰:
智慧自之本性者,超离思维言说故,
唯依表示方便法,或者语句表明外,
真实不能指示故,密咒续云句灌顶,
金刚精华续等中,以句方便而直指。
深寂离戏双运智慧的本体,超离二取心之思维言说境,犹如以指标月般,除依方便法表示介绍实相或以语句表示外,智慧的自体不能真实表示,故密咒乘中以表示方便窍诀介绍实相智慧,其为句宝灌顶,名言中以此而介绍。于《金刚精华续》等甚深大宝续部中,以句、表示等种种方便法而直指本来法界无二双运智慧之自体。
颂曰:
如是远离世间智,不依其他不得故,
宣说二谛道中观。
超越世间、深寂离戏双运光明的智慧,不观待于表示及词句其他方便,在有二取众生前,不能真实获得其自体,故对其宣说了二谛量之道中观。
颂曰:
以二谛理所察果,能现见其为双运。
如是以二谛轮番的道中观而观察与修持,能成立亦可现见二谛无别双运智慧自体正行根本慧中观之果。
颂曰:
是故抉择二谛时,现空能破所破相,
是以轮番而宣说,彼果双运智慧者,
续部中说种种名。
如是道中观以轮番式观察抉择二谛,其果正行入定中观能现量成立并现见二谛无别双运智慧,因此,以二量抉择二谛实相时,现空二谛中世俗显现之所破与胜义空性之能破是以二谛轮番式而宣说,彼果——二谛无二远离破立的双运智慧,于金刚乘续部中,以种种表示方便说为大安乐、大手印、大圆满等种种名称。
颂曰:
是故中观之诸宗,由从二谛理建立,
不依胜义世俗谛,不得证悟双运智,
是故胜者所说法,皆依胜义世俗谛。
是故抉择实相的中观诸宗,皆以胜义世俗二谛之理抉择建立轮涅所摄一切诸法。若不依观察现空二谛的二种正量,不能如理证悟二谛无别双运智慧,故遍智胜者所说的一切法,皆依世俗谛与胜义谛而真实宣说。
颂曰:
是故承认各二谛,中观果名取因名,
即是轮番小中观。
以是之故,具有二谛量的世俗中有、胜义中无之承认者为道中观,是把入定智慧果中观名立为因上,即为二谛轮番之小中观,为凡夫所修或菩萨出定所修的中观。
颂曰:
观察诸蕴成空性,断除所破之无遮,
于彼观待名无者,亦有如是承认也。
于小中观中,不仅承认世俗中有,而且以胜义量观察蕴界处等后,于胜义中亦决定承认遮破所破法之成实后的无遮单空,即观待于断除所破的实有后,于胜义中亦承认无遮单空。
己四、宣说将因或道中观胜义之承认许为自宗,而将世俗送于他,则有教理妨害
颂曰:
如是因或道中观,二谛如何所承认,
即是二者为自宗,不许胜义为自宗,
而于世俗送他者。
如是因或道中观中,以二谛量承认诸法胜义为空性,以及名言世俗为显现有,各自二谛的承认皆是中观的自宗。否则若许胜义空性的承认为自宗,而将世俗显现有送于其余世间士夫,则不应理。
颂曰:
若尔自宗胜义谛,则成单空且诽谤,
一切基道果显现,皆是迷乱并所断,
究竟之时唯遗留,仅仅离障之空界,
应许二智等无有,如同声缘自道中,
所许无余涅槃果,此宗亦如息灭灯,
无有少许区别故。
倘若如此,则此中观自宗,无疑仅是一个单空,把基道果的一切世俗显现执为无,因为是迷乱显现,故皆无有。如此则不仅诽谤了一切基道果的显现,而且以此道至究竟佛位时,离一切障碍的法界也唯是破除显现的单空,或犹如虚空的断空,无有任何果法功德二智等,与小乘声缘自道中所承认的犹如火烧尽木柴般任何皆无有的无余涅槃相同,此中观自宗所许大乘正等佛陀二智等诸果法功德犹如油尽灯熄一样,成为与小乘所许无有尘许差别的什么也无有,故极不应理。
颂曰:
佛说诽谤双运界,如同虚空断见者,
释迦佛法之窃贼,亦是毁灭妙法士。
遍智佛陀于多种经续中明说,把双运法界或现空无二果法智慧诽谤为无有,如同虚空之断空,此等即是无等释迦狮子现空双运善说精要的窃贼,即是毁灭了义甚深正法的劣士。
颂曰:
理证彼宗亦非理,因为本有诽谤无,
以用定解金刚火,其能摧毁劣见山。
真实理证亦证明彼宗与现空二谛双运相违,如是现空分离断空之宗,将真实名言量所得之义,作了极大诽谤。以二谛量真实道之定解金刚火,能将现空分离断空劣见山如焚草般无余烧尽摧毁。当知其被理证所害。
戊三、以此理宣说是显密诸宗之道要
分三:一、总说显密共同之道要;二、别说显密道要与见解之差别;三、以此类推余义
己一、总说显密共同之道要
分三:一、略说;二、广说;三、摄义
庚一、略说
颂曰:
是故中观诸论云,对于妙慧因中观,
以理观察未成前,不成双运果中观,
故虽二谛理抉择,成立二谛无别果,
此乃因果诸乘精。
所以抉择实相的中观诸经论以二谛各自之量尚未以理证观察抉择而真实成立妙慧因中观之前,不能成立双运果中观或二谛双运根本慧之果,故虽暂时将一切诸法实相以二谛正理抉择为现空二谛,而最终成立二谛无别实相果或现空双运离戏等,当知此乃显密乘胜义甚深精要密意。
…
《定解宝灯论 8 第七问题:离戏大中观是否有承认》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