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

  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

  白云老禅师著

  头重脚轻

  问:梁武帝就教达祖,如何是圣谛第一义?祖云:廓然无圣。

  毕竟意旨如何?

  答:露柱儿撑着点!

  问:有何交涉?

  答:大小肠源头非屎尿!

  问:何来排泄物?

  答:不识缘境,无异是造屎尿的机器!

  来客不悦,悻然道:难圆意旨,浪费了草鞋钱!

  吾对曰:穿西装、打领带、着皮鞋的,不一定都是绅士!

  末后句

  哪咤不是太子,李靖托塔称王,与帝王相去何止十万八千里!

  座下!既是风马牛,何须硬要与之为伍?

  体取些,立锥原本头重脚轻!

  

  赏罚分明

  问:听说禅师喜好饲鱼养鸟?

  答:不是喜好。

  问:为的是甚么?

  答:鱼游鸟唱。

  谓:回归大自然,众乐乐不是更好?

  云:满足口馋者,便宜猎杀者。

  谓:是善心放生?

  云:放彼自生,命处危境。

  谓:宇寰林野,何处不是鱼鸟?

  云:自然的归自然!

  末后句

  煮鱼烤鸟,鱼鸟全都来自林野。

  饲鱼养鸟,鱼鸟全都来自猎者。

  口馋者,是市场的消费者。

  猎杀者,是市场的生产者。

  消费者说:有市场必有消费者。

  生产者说:有市场才有生产者。

  见仁见智之说,总归列益在我;是仁是智的分别,仍在强词范畴。

  座下!杀生的不慈悲,放生的可是慈悲?!杀生肯定是恶行,放生若不谨慎,造成讥嫌,也不能说:没有恶行!

  何以故?

  无心之过,因果赏罚分明,没有方便!

  

  豪门主人

  问:云何相对中求得绝对?

  答:春夏秋冬。

  问:如何从烦恼中求得菩提?

  答:春暖华开。

  问:如何业中显道?

  答:冬雪大地净。

  问:如何体取?如何着手?

  答:冰天雪地中莫为探险!

  末后句

  阁楼上打睡,别墅里打工。

  当知收破铜烂的,尽在冷巷穷弄中吆喝!

  座下!年年月月寄以希望,日日时时肯下工夫;久远的毕竟离佛遥远,现前的抓住,即是豪门中主人!切记:

  是日已过,如少水鱼。

  更何况生命短暂,无暇等待干凅时!

  

  当下即是

  问:坐拥道场,所为何事?

  答:来路与去路!

  问:岂不是吃喝拉撒过一生?

  答:日昨迷惘,今朝泡冷水!

  问:明日又如何?

  答:莫做挨饿的有钱人!

  末后句

  当知现今所作,即是未来所受;切莫穷究过去,时久无异是慢性自杀!

  三世因果说理,及时精勤是事;事证理圆,当下即道!

  座下!是行者,面对现前;凡所作持,决定坐拥道场以后,孰利孰害,玩忽肯定沉沦!

  

  无相自在

  问:云何福德?

  答:福是乐受果,德是行为因。

  问:云何功德?

  答:功是利乐果,德是修养因。

  问:如何分辨?

  答:行饶益功德,成福德善缘。

  问:如何着手?

  答:布施供养,欢喜付出;唯彼此不至伤害,反得利益,是行为的着眼点。

  末后句

  求福德,先行功德;做功德,须三轮体空;所谓三轮体空者,即施者、受者、所施物,无相自在。

  座下!求之一字,是心愿,是胜行,讲求自他两利;虽然有舍取,但不分别,不计较,不执着;以虔诚之意,平等之心,彼此无伤,无相自在。

  尤其是,自净其意,不可贪求;俱诸佛法,悉皆饶益!

  

  鸟之着处

  问:飞鸟临空,爪痕何处?

  答:空虚不容物,云淡风也轻!

  问:如何是虚空?

  答:物尽尘消!

  问:会是甚么面目?

  答:本来面目!

  问:无有商量余地?

  答:诸障丛生,祇为图个商量!

  末后句

  莫道有疑有悟,且看日升月落!

  抓住了,道在眼前;错过了,唯待明朝!

  座下!飞鸟临空觅爪痕,何不探究鸟之着处?且参看。

  

  莫做造粪机器

  问:云何自性散乱?

  答:诱因无主。

  问:云何外散乱?

  答:善心着欲。

  问:云何内散乱?

  答:心猿意马。

  问:云何相散乱?

  答:假道学者。

  问:云何粗重散乱?

  答:大权在握。

  问:云何作意散乱?

  答:顾影自怜。

  末后句

  散即失焦,乱乃失控;如风雨雷电,少了刘姥姥逛大观园的心情;倒像小说中的东方不败,从头到尾,一无是处!

  毕竟熏习菩提的行者,一旦自证,即忘形狂傲,真已为大事圆成;殊不知,还有必须证自证的紧要课题,经得起时空中的实相无相、是否泰山崩于眼前,而双目如如不动!

  座下!聚焦不散,全程掌控,景境数说道踪;亦如御厨调理满汉全席,品味者,觉知营养价值何处!不然,在座的君王臣子,只不过是一个个酒囊饭袋,一部部造粪的机器而已!

  

  情识作用

  问:皓月当空夜宁静,如何是处?

  答:捧钵打水,载月回寮!

  问:回寮之后?

  答:单上打睡,信施难消!

  问:如何理所当然?

  谓:钵破水洒,管它月缺月圆!

  问:如何得自在?

  吾对曰:守夜的,看月的,座下在意的,无不是自在处!

  末后句

  皓月无常,宁夜无常;无常既如是,座下许多分别计较,自在如纸鹞断线。

  不是么?切莫问,情归何处!

  

  彩色人生

  问:云何妄想?

  答:贫苦时,想做朱元璋。

  问:云何迷惑?

  答:睡梦中,财神报喜讯。

  问:云何烦恼?

  答:森林里,找不到回家的路。

  问:云何菩提?

  答:夜行人,遥见荒原远处有一丝灯光。

  问:云何般若?

  答:饥渴时,自己寻找饮食。

  末后句

  人生旅程中,有苦乐、有对错、有成败、有爱恨,有情仇,原本是世间不可避免的际遇;问题是、生活在相对的现实里,如何具备有面对的修养,从中能辨识,能探讨,更能于中有所发现;终究,历经时空,逐步突破,获得绝对的饶益性。

  座下!人生的过程,难免或多或少有所缺失,祇要不将希望和理想,寄托于遥远的、未知的他日,又能精勤于每一个稍纵即逝的现在;那么、无论是过去或未来,必然于人生的画布上,涂满的、都是绚丽的彩色!

  

  做个好读的学生

  问:云何六根都摄,烦恼即至?

  答:多了一个见字,少了一个读字!

  问:云何六尘清净,菩提失踪?

  答:莲华盛开,不舍污泥!

  问:八识如虚空时如何?

  答:除非识中无一物!

  问:设若心念不动时如何?

  答:无异顽石朽木!

  谓:学人不会?

  云:学人永远不识佛菩萨!

  末后句

  根尘相触,转识成智;心念及处,菩提即藏于心念之中。有道是:

  无明则惑,正念得觉,心识中对佛菩萨熟谙的有多少?相较之下,可以肯定修养的功德值;同时,也可以发现学佛的行程中,是厌弃业的负荷能力,道的化解工夫!

  座下!失足落水而亡的人,是不是自以为见的多了?如果,一生投入读的谦逊,即使落水,也不会失足;绝情的死神,又岂能轻易索人性命!

  

  秋风不舞叶

  庭前落叶满地,野僧持帚清扫;适巧有居士来访,见后趋步向前,言道:

  「老师父!这事交给弟子做。」

  闻言,询问他:

  「你家可有这个?」

  「有!」

  「清除了?是你自己?」

  居士点点头,待立不语,似有所思;随即作礼离去。临走时,不禁欢喜,回首言道:

  「老师父,叶落满地,大好游戏;真是感激,别不嫌弃。」

  眼见他走远了,心地里不禁暗骂道:

  「臭小子!你是烧了它?还是埋了它?」

  

  活着的死人

  问:云何寝食难安?

  答:忘了本能。

  问:色身障,可以找医生;法身障,又该如何?

  答:色尘缘境,容易成陷阱。

  问:小心谨慎,可以避免?

  答:少了洒脱自在!

  问:除掉系缚?

  答:谁为之系缚!

  谓:太多的无奈,不免归咎宿命!

  云:何以甘做活死人?!

  末后句

  陋室有春天,贵在但取一瓢饮。

  金龙坐宝椅,毕竟维时亦有限。

  正所谓:

  人生真谛,不是欲念求得满足!

  座下!非非想之余,是否知晓:

  人世间,角色万千;

  若洽当,与他无诤。

  不是么?!

  当你拥有全世界:

  是否?!真的心满意足了呢?

  会快乐吗?!

  小心被绑得喘不过气来!

  

  保命之道

  问:刀剑是利器,何以能活人?

  答:以毒可以攻毒!

  问:没有杀戮之嫌?

  答:人世间没有绝杀之事!

  问:如是说,佛戒作么生?

  答:当犯之机,诫之莫犯!

  谓:利器在手,权利在心;是行者,该如何拿捏?

  云:业道之识,深察其中成份,尤其是熏习的工夫!

  末后句

  饥而食,寒而衣;于饥寒、本无贵贱,于衣食,却有贫富。

  座下!古谚云: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孰是孰非?如何拿捏?心里必须有把尺!

  不是么

  !戒之不犯,定在不乱,慧则不痴;三学具足,三毒化于灰烬;不然,刀剑止于利器,活人性命不保!

  

  命运操之在我

  问:如何是天堂?

  答:洒脱不自在。

  问:如何是地狱?

  答:处身大戈壁。

  问:如何是人间?

  答:我是他非。

  问:如何是畜生?

  答:大小通吃。

  问:如何是阿修罗?

  答:极处聚焦。

  问:如何是鬼类?

  答:梦幻泡影,多了惊悚!

  末后句

  六道如轮 人居其中

  …

《最后才知道—禅那末后句》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禅的妙谛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